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广东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综物理答案及详解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综物理答案及详解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综合A卷——物理单选(4分每小题)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1 > F2> F3B. F3 > F1> F2C. F2> F3 > F1D. F3> F2 > F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为G 。

2011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评析及备考要求

2011年高考广东物理试题评析及备考要求

题, 摒弃没有素材或者需要学生凭i 己
的试题。
近年来 ,广东省 高考地理试题考生做完后 ,感觉 良好 ,可最终得分不高 ,主要是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 导致失分严重。许 多考 生对 于地理 简答题 的解答表现
出不 全 、不准 、不优 、不简 ,层次不 清 、东扯西 拉 、
相应的原理解决地理问题 的能力。在复习时要注意以案 例复习为主 , 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 、 分析和探究 , 从
更准确的实验 ( 请填写“b 、b ” “d 、d ” “ ’ a ” “c 、c ” “e 、e ) f 数据点 0

正 弦交 变 电流 的图 l 象 、峰值和有效值 、 I 选修 3 2 9 -
理想变压器

选 择题 重基 础
2 有引力 定 律及 其 Ⅱ 必修 2 源于教材 的 “ { 0万 活页” 资I { 4
应 用
2 1 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 ( 0 1 物理 ) 选择题的最 大特 点就是 , 重视基础。 现对这 9道试题进行列表对照如下 :
1 分子动 理论 的基 本 I 选修 3 源于教材 的 “ 3 观察 观点和实验依据 3与思考”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4 I 选修 3 3联系 日常生活实际 -

1 5 法拉第电 磁感直定律 Ⅱ 选修 3 源 于教 材的 “ 本
2节”正文 内容
1 力 的合 成 与 分 解 、 Ⅱ 必修 1 6 源于教材“ 力的等效 共点力 的平衡 和替代” 中的习题 1 平抛物体 的运 动 7
图、列表 、列关系式结构式 ) ;要让学生动 口 ( 问、 提 答问、讨论、 交流) 以及阅读 、 查询资料等 。 要利用教材中
的案例 ,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利用活动内容 , 引导学生活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0分。

分。

14.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 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解析: A 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BCD 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 +=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1I 和2I ,且12I I ;a 、b 、c 、d 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 、b 、c 与两导线共面;与两导线共面;b b 点在两导线之间,点在两导线之间,b b 、d 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a 点B.b 点C.c 点D.d 点解析:要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1I 和2I 形成两个场等大方向,只有C 点有可能,选C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D.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 17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2~~O.3s O.3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2011广东高考物理(含答案)

2011广东高考物理(含答案)

2011广东省高考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2.下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3.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4.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 >F2>F3 B.F3>F1>F2C.F2>F3>F1 D.F3>F2>F1二、双选择题5.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L 2H g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 g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6.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7.图(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 、○V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8.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324GMT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2MmGR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9.下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三、实验题10.(18分)(1)下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①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②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 ,0.6W ),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挡(选填“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所示,结果为_____Ω.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左)完成实物图(右)的连线.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 应由中点向_____端滑动.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______(选填 “ab” “bc” “cd” “de”或“ef”)间多测几组数据.四、解答题11.(18分)如图(a )所示,在以O 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 为常量,1020,3R R R R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 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1v 射出,求粒子在A 点的初速度0v 的大小(2)若撤去电场,如图(b ),已知粒子从OA 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 以速度2v 射出,方向与OA 延长线成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在图(b )中,若粒子从A 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3v ,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12.(18分)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R <L<5R范围内取值=.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取g.(1)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2)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与L的关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参考答案1.D 2. A 3. C 4.B5. AB 6. CD 7.AC 8. BD 9. BD 10. (1)①1.20; ②a/2;0.933; (2)①1⨯;7.5; ②如下图;③左端;右端; ④ab11. (1)v0=m Uq v 221-;(2)B1= 0222qR mv ;t =0222R v π;(3)B2<032qR mv12. (1)Rg v B 3=;(2)①R <L <2R 时,)5.6(21)(L R mg L l mg W f +=+=μ;②R L R 52≤≤时,mgRmgR x L mg mgx w f 5.425.4)(2<=∆-+=μμ,即滑块速度不为0,滑上右侧轨道.滑块不能滑到CD 轨道中点.。

【VIP专享】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广东

【VIP专享】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广东


12.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 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C. 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广东卷 第 1 页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全)2011广东高考理理科综合答案(全)

(全)2011广东高考理理科综合答案(全)

2011年高考广东卷---生物理科综合A卷一、单项选择题:BCDCDB二、双项选择题:24.答案:AB25. 答案:BC三、非选择题:26.答案:(1)有此时段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产生,第一、二、三阶段均有A TP生成;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 TP和[H],故不存在暗反应;气孔关闭。

(2)干旱遮阴(3)全能性基因选择性表达27.答案:(1)受精卵(或生殖)S基因、由S基因转录的mRNA S蛋白(2)50% 60%(3)减少S基因表达的S蛋白会抑制登革热病毒复制(减少,基因A和B在蚊子群体中的基因频率逐渐上升,且S和基因A、B是连锁的,S 基因的频率也会上升,含该基因的个体控制合成的S蛋白会抑制病毒复制。

)28.(1)生殖能力减弱14.胸腺是T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胸腺的萎缩致使T淋巴细胞减少,所以需要T淋巴细胞参与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将减弱甚至丧失。

15.群落(1)生物多样性,抵抗力稳定性. 三丁基锡。

29.(1)二氧化硅(或SiO2)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2)8.0,四个实验组的pH值应以1为梯度依次递减。

(3)酸性,叶绿素将转变成其他物质,颜色也将改变。

(4)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浓缩液,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其色素种类。

具体步骤:①取准备好的滤纸条剪成长条形,一端剪去两侧。

②用毛细管吸取适量色素浓缩液在滤纸条窄条一端画横细线,色素过淡则风干后重复二到三次。

③在大试管中加入93#汽油作为层析液,将滤纸条窄端插入层析液中,但不要没及滤液细线,固定滤纸条,不要接触管壁,盖上木塞放在阴暗处进行层析。

④经过30分钟后观察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分布及其颜色。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 •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答案:D解析:A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BCD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

15. 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 i和I 2,且11 I 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 . a点B. b点C. c点D. d点答案:C解析:要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必有I1和I2形成两个场等大方向,只有C点有可能,选C.16•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太阳光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 .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 .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 答案:B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n dn c n b n a 频率为:f d f c f b f a ,选 B.17•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 0.2〜0.3 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

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阳,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

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91. 0X10 V ,云地间距离约为I 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阳。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广东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广东卷)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选对一项得3分,错选、13.C 解析:铅柱由于分子间的引力而粘在一起,故C 正确。

14.B 解析:在M 向下滑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没有热交换,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 +=∆,气体内能增大。

故B 正确。

15.C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nE ∆∆=φ可知,C 正确。

16.D 解析:把F 1、F 2、F 3移到一个矢量三角形中,可知F 3对应900, 可知F 1对应600, 可知F 2对应300.故D 正确。

17.AB 解析:网球做平抛运动有:vt L = 221gt H =22H L s +=可知,AB 正确。

18.BD 解析:由光电效应规律及光电效应方程可知AC 错误,B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选对一项得3分,错选、
13.C 解析:铅柱由于分子间的引力而粘在一起,故C 正确。

14.B 解析:在M 向下滑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没有热交换,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 +=∆,气体内能增大。

故B 正确。

15.C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
n
E ∆∆=φ
可知,C 正确。

16.D 解析:把F 1、F 2、F 3移到一个矢量三角形中,可知F 3对应900, 可知F 1对应600, 可知
F 2对应300.故D 正确。

17.AB 解析:网球做平抛运动有:vt L = 2
2
1gt H =
22H L s +=可知,AB 正确。

18.BD 解析:由光电效应规律及光电效应方程可知AC 错误,BD 正确。

19.AC 解析:电压、电流表表示有效值,故AC 正确。

由图可知频率为50Hz ,由
2
1
21n n U U = 可知,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故B 错误。

20.CD 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运行速度,C 正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最大运行加速
度,D 正确;由)()2()
(2
2
h R T m h R Mm G
+=+π可知,AB 错误。

21.AD 解析:电场由电容的正极指向负极,A 正确;由电荷从电容的负极到正极,可知尘埃带
负电,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BC 错误,由F=qE 及匀强电场可知,D 正确。

三、非选择题
34.(18分)
(1)① 2.20 ②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0.923 (2) ①×1 7.5 ②如右图 ③ a 、b
④ ab 解析:因为ab 电流相距太远,可能是直线,也可能先是直线,后是曲线。

35.(18分) 解:
(1)粒子从A 点射出后到外界边界射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
101122
qU mv mv =

解得0v = ② (2)撤去电场后,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答图1,设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
定律 22
2v qBv m r
= ③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圆心角为900,则
22
212()r R R =- 得
0r = ④
联立③④得2
2B qR =
⑤ 匀速圆周运动周期2
2r
T v π=
⑥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1
4
t T =
⑦ 联立③⑤⑥⑦,得
2
2R t v =
⑧ (3)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粒子刚好与两边界相切,轨迹图如答图2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21
102
R R r R -== ⑨
设此过程的磁感应强度为B 1, 由牛顿第二定律23
131
v qB v m r = ⑩
由⑨⑩,得3
10
mv B qR =
⑾ 所以磁感应强度应小于
3
mv qR 36.(18分) 解:(1)设物块到达B 点的速度为v B ,对物块从E 到B 由动能定理得
2
1
5202
B mg R mg R mv μ⋅+⋅=- ①
解得B v = ②
(2)假设物块与滑板达到共同速度v 时,物块还没有离开滑板,对物块与滑板,由动量守恒,有 ()B mv m M v =+ ③
设物块在滑板上运动的距离为s 1,由能量守恒得22111
()22
B mg s mv m M v μ⋅=
-+ ④ 由③④,得16 6.5s R l R =<= ⑤
即达到共同速度v 时,物块不会脱离滑板滑下。

设此过程滑板向右运动的距离为s 2,对滑板由动能定理得221
2
mg s Mv μ⋅=
⑥ 由③⑥,得22s R =
讨论:①当2R L R <<时,滑块在滑板上一直减速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22
11()22
C B mg l L mv mv μ-+=
- ⑦
解得0C v >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250.5f W mg l L mgR mgL μ=+=+ 设物块离开滑板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2
C mv mgH = ⑧ 解得3
4
H R <,故物块不能滑到CD 轨道中点。

②当25R L R ≤<时,滑块与滑板最终一起运动至滑板与C 相碰,碰后滑块在滑板上继
续做减速运动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 1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22
2111()22
C B mg l s mv mv μ-+=-

解得10C v =
>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 4.25f W mg l s mgR μ=+= 设物块离开滑板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12
C mv mgh = ⑩ 解得4
R
h R =<,故物块不能滑到CD 轨道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