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4.3工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4.3工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开采原材料
加工成钢材等
对钢材进行再加工
轻工业 | 主要是指提供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
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重工业 | 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
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 等)、化学、材料学等工业。
作用 Industry 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 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须的物质条件。
读图分析
根据课本和相关资料 讨论我国工业的分布 特点以及主要的工业 基地
工业分布
• 分布不均 • 中东部密集,西部
稀疏 • 沿海多,内陆少
工业基地
• 改革开放以后,工业迅 速发展,老工业中心成 长壮大,新工业中心不 断涌现,形成了一些重 要的工业基地
四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 珠三角工业基地
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的支持。 化肥、农药、电力设备,还有各种 各样的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等,大 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提供的建 筑机械和建筑材料,如起重机、水泥、 玻璃、钢材等。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工业提 供 的交通工具、设备和材料,如汽车、 火车、飞机、轮船等。修筑公路、铁 路、机场、港口需要的工程机械和材 料,都是由工业提供的。
辽中南工业基地 长三角工业基地
高新 技术
Industry
高新技术产业指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 业,它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
手机、电脑、家电等
生物工程
新能源
新材料
基因、生物制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等 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纳米、碳纤维新材料等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工业》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工业的概念、意义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认识工业的分类及各类工业的基本特点。

3. 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和主要工业基地,以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地位与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对工业地理的兴趣,激发其对工业知识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包括:1. 重点:掌握工业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理解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 难点:理解工业产业链的复杂性和不同工业门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效果,需做好以下准备:1. 教学资料准备:收集有关工业的图文资料,包括各类工业的图片、地图、统计数据等。

2. 教学环境准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增强教学效果。

3. 学生预习准备: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我国及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的概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4.1 课堂导入在开始新的课题之前,为了引起学生对《工业》这一课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展示一些现代化的工厂、工业园区以及工业产品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工业的魅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与工业相关的问题,如“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由工业生产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4.2 概念介绍在导入环节之后,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工业的概念和重要性。

首先,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工业的定义,即工业是利用各种资源、能源和设备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

随后,通过举例说明,如钢铁、汽车、电子等产业都属于工业范畴。

同时,强调工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它是支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工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4.3 教学内容展示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PPT、图表、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工业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工业

素是( C )
A. 通信
B. 交通
C. 科技
D. 市场
返回
8. [2022·云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 产业( A ) A. 产品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B. 不包括新能源、新材料 C. 依附于大中城市,分布较均衡 D. 研究与开发费用比例小
返回
二星题中档练
[2021·苏州]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电动汽车 已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图4-3-4为我国汽车产 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 我国汽车产业的分布特点是( A )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B 3B 4D 5A
6A 7C 8A 9A 10 D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
答案显示
16 D 17 见习题
一星题基础练
1. 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C )
①开采石油 ②采摘棉花
③榨取豆油 ④运送木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人教 八年级上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知识清单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 工业的概念:工业生产包括开采_自__然__资__源___(煤炭、
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 进行__加__工__和__再__加__工__。 2. 工业的作用: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 的_工__具__和__设__备__、__原__材__料__和__动__力____等生产必需的物质 条件。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 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东部沿海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工业中心__密__集__,集中了主要的 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__较__多__ 工业中心__较__少__,分布稀疏

4-3 工业 分层作业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

4-3 工业 分层作业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基础巩固【知识点1 工业及其重要性】社区超市使购物更加便利,人们不用为买不同种类的物品而奔波到各个地方。

如图为社区超市一角。

据此完成第1题。

1.图中属于工业产品的有(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肉类、蔬菜属于农业产品,故②③错误;食用油、洗衣液属于工业产品,故①④正确。

依据题意,故选B。

2.社会经济各部门与现代工业之间的关系密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离不开工业的支持B.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提供的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工业提供的交通工具、设备和原材料D.科学研究与工业关系不大【答案】D【解析】科学研究与工业关系密切,科技可以为工业提供技术,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工业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密仪器和设备。

故选D。

【知识点2 我国工业的分布】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分布图,完成3—5题。

3.有关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②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③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④沿海与内陆工业中心分布较均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由此可知,沿海与内陆的工业中心分布不均衡。

①②③叙述正确,故选A。

4.辽中南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以煤、铁资源为主。

下列与煤、铁资源直接相关的工业部门是( )A.电子电器工业B.石油加工工业C.纺织工业D.钢铁工业【答案】D【解析】电子电器工业与煤、铁资源不直接相关,石油加工工业与石油相关,纺织工业与棉花、黄麻、羊毛等原料相关,钢铁工业需要煤和铁矿石等资源。

故选D。

5.下列属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共同特点的有( )①位于沿海地区②海陆交通便利③便于引进外资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均分布在沿海地区,因为沿海地区海陆交通便利,便于运输原料及工业产品,且经济较为发达,①②正确。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课时1 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1。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

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承转)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

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师问)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生答)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教师总结: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提问: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

工业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三个模块教学方式: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从生活入手,认识工业生产及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慧眼析图,以图导文分析我国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产业引领,运用资料分析高新技术是我国带动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工业及其重要性。

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并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分布、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1.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

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

2.调查自己的家里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为我们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本节课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明确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节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4-3 工业(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节“工业(2课时)”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内容包括工业生产的定义、特点,工业的分类,工业布局的原则,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工业知识系统掌握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农业、商业的基本知识,对经济活动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的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同时,学生对于身边的工业生产实例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学会分析工业生产的优势和劣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关注,提高学生对工业生产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经济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工业布局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实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实例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农业、商业的基本知识,进而引出工业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工业生产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介绍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学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工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难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影响。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高新技术产业的案例、数据、图片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图片,如硅谷、中关村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如美国的硅谷、我国的中关村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字母A表示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
个案补充
各小组在小白板上完成,师生共同点评,并小结本课。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一)
工业与我们地位:国民经济的产业
分类:重工业和
工沿线: 、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
业沿河:流域(能源开发带)
的沿江:长江沿线(上海、、武汉、)
空长江三角洲:我国工业基地
当堂达标
读“我国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_ _________________(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工业带
(2)数字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工业区;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工业区。
(3)①工业区以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
(4)④工业区位于______________省
第四章第三节工业(一)
教学目标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重点
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难点
工业分布成因
集体备课内容
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图4.25:张梦的家,找出家里的工业产品。我们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没有这些工业产品,我们的家就会黯然无色,没有这些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会单调乏味。但工业产品远不 止这些!那么什么是工业?
自主学习
1.工业生产是 过程。
2.工业是国民经济 的,是国家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 济 、政治、国防的根本保证。
3.重工业是。
4.轻工业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个案补充
运用读图法,自主学习归纳法,训练学生能力,并进行展示评价。
合作探究
5.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餐桌或面包的生产联系图。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
间沿海:辽中南:我国著 名的基地
分:我国北方最大的 基地
布珠江三角洲:以工业基地
反思
6.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7.读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重要的工业城市分布:(四沿)
沿长江的城市有哪些?
沿京广、京沪、哈大铁路线的城市各有哪些?
沿黄河流域是开发的重要地带。
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集中在哪里?
8.完成:P111活动1和P111活动2
个案补充
通过读图分析法和资料分析法,培养学生图文转换归纳能力及归纳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