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对水龙带增强层黏结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介质阻挡放电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
图6石英介质厚度对DBD放电特性的影响
Fig .6Comparis on of discharge power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of barrier quartz under varied
voltage
图7陶瓷介质厚度对DBD放电特性的影响
Fig .7Comparis on of discharge power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图2是常压下空气中以陶瓷为介质的介质阻挡放电形貌,可以看出,大量的微放电无规则地分布在整个放电空间内,均匀、漫散且稳定,接近低气压下的辉光放电,但实际上是由大量细微的快脉冲放电通道构成的
.
图2常压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形貌
Fig .2D 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i m age in air under nor mal
的能量大小起决定作用.在常压较大气体浓度下,只有通过提高气隙电场强度得到大量高能电子,才能使介质阻挡放电顺利进行.
由图1可知采用单阻挡介质时,气体击穿放电前放电间隙电场强度为:
E g =
V εd
l d εg +l g εd
(2
式中V为外加电压;εd、εg分别为介质及气体的相
对介电常数;l d、l g为介质厚度和气隙宽度.
由式(2可见,增加外加电压V和相对介电常数εd ,减小放电间隙l g和介质厚度l d ,可以获得较强的放电间隙电场强度.
113放电形貌及等离子体空间分布特性
由112可知,微放电是介质阻挡放电的核心.由
于介质的绝缘性质,微放电能够彼此独立地发生在放电气体间隙里的很多随机位置上,每个微放电通道相当于弧光放电中的流光击穿.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静电场影响因素研究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静电场影响因素研究

设计与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项目(SGKJ[2014]1159)作者简介:李猛(1987- ),男,助理工程师,硕士,从事中压开关设计开发工作。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静电场影响因素研究李猛1,2,杨镇宁1,2,李俊豪1,2,吴小钊1,2(1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许昌 461000;2 许昌许继德理施尔电气有限公司,河南 许昌 461000)摘 要:以螺环型沿面放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进行静电场的仿真分析,研究激励电压、高压电极线径、高压电极间距(螺距)、介质厚度及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等对沿面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静电场的影响。

仿真结果表明:在气隙的同一位置,场强随电压的升高而线性增大,随线径的减小而非线性减小,随介质厚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减小,随相对介电常数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

选取电极线径较小、介质厚度薄、较大相对介电常数的介质,均可以降低放电起始电压。

关键词:沿面介质阻挡放电;放电特性;电场分析;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TM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16)06-0007-05Abstract: Taking a cylinder surface discharge reactor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evice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zing software. This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influence of excitation voltage, high voltage electrode wire di -ameter and screw pitch, dielectric thickness and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dielectric etc on the static electrical field of surface dielectric bar -rier discharge devi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ame position of air gap the electric field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pplied voltage, reduces nonlinearly with the reduce of the wire diameter, reduces non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dielectric and increases non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The selection of smaller diameter of the electrode, thicker dielectric or dielectric with larger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could reduce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Key words: 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 electric field analysis; structural optimizationLI Meng ,2, YANG Zhen-ning ,2, LI Jun-hao ,2, WU Xiao-zhao ,2( XJ Group Corporation, Xuchang 6 000, China ; 2 XJ-Driescher Wegberg Electric Co., Ltd, Xuchang 6 000, China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lectrostatic Field in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ing Device0 引言沿面型介质阻挡放电是将线状或者梳状电极分布在介质板的两侧,使放电在电极附近紧贴介质板表面的空间进行。

低温下硅油基纳米磁流体沉降稳定性与黏度特性

低温下硅油基纳米磁流体沉降稳定性与黏度特性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10 期低温下硅油基纳米磁流体沉降稳定性与黏度特性朱启晨,吴张永,王志强,蒋佳骏,李翔(昆明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50)摘要:传统纳米磁流体存在低温稳定性差、低温黏度高等问题。

硅油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黏温特性,是低温纳米磁流体合适的基载液。

以硅烷偶联剂KH-550、月桂酸和油酸为分散剂,利用两步法制备了硅油基Ni 0.5Zn 0.5Fe 2O 4纳米磁流体。

通过扫描电镜(SEM )、X 射线衍射仪(XRD )、红外光谱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颗粒形貌、微观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从多因素对低温下纳米磁流体沉降稳定性与黏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分散剂形成的空间位阻和载液溶解度共同影响着低温下的稳定包覆,相较于羧酸类分散剂,硅烷偶联剂KH-550表面改性包覆制备的纳米磁流体具有更好的低温沉降稳定性,且凝固后的再分散性最佳;由于偶极间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的增强以及流体布朗运动的减弱,磁场会降低纳米磁流体低温沉降稳定性;温度的降低会导致无磁场下纳米磁流体向非牛顿流体类型的转变,并影响磁场下磁场强度、剪切速率与黏度间的平衡关系。

制备的硅油基纳米磁流体具有较好的低温性能,可应用于低温工况,有助于今后硅油基纳米磁流体制备技术与性能调控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纳米磁流体;低温;分散剂;沉降稳定性;黏度特性;磁场;剪切致稀中图分类号:TB34;TQ0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10-5101-10Sedimentation stability and viscosity properties of silicone oil-basedmagnetic nanofluid at low temperatureZHU Qichen ,WU Zhangyong ,WANG Zhiqiang ,JIANG Jiajun ,LI Xiang(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650550, Yunnan, China)Abstract: Conventional magnetic nanofluids suffer from poor stability and high viscosity at low temperatures. Silicone oil is a suitable base carrier fluid for low-temperature magnetic nanofluids due to its excellent low-temperature properties and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paper, silicone oil-based Ni 0.5Zn 0.5Fe 2O 4 magnetic nanofluids were prepared by a two-step method using silane coupling agent KH-550, lauric acid or oleic acid as dispersants. The particle morphology, micro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actometer, infrared spectrum spectroscopy and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and the sedimentation stability and viscosity properties of the magnetic nanofluids at low temperatur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multiple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site resistance effect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dispersant in the carrier solution jointly affect the stable coating at low temperature. Compared with carboxylic acid dispersants, the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2-2073收稿日期:2022-11-07;修改稿日期:2022-12-09。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复合绝缘子憎水性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从复合绝缘子憎水迁移性的机理出发,探讨憎水性的分级和测量方法,深入分析温度、湿度、电弧放电、孬污秽程度及酸碱度等因素对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的影响情况,并总结出相关规律,为改善复合绝缘子的憎水跬能,降低污闪事故的发生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憎水温度;pH值;等值盐密;等值灰密复合绝缘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机械强度高、憎水性强、耐污闪性能好、不测零值和少维护等优占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数量逐年递增。

复合绝缘子的外护套是硅橡胶材料,具有很好的膳水迁移性和优异的防污闪性能。

随着复合绝缘子挂网数量的增多和运行年限的增长,其憎水性下降甚至丧失而导致复合绝缘子发生污闪事故的概率增大。

国内外对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仍缺乏全面深人的结论,因此有必要从憎水迁移性的机理出发,探讨憎水性的分级和测量方法,近一步分析影响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的因素,并总结出相关规律。

1憎水性及迁移机理憎水性是指绝缘材料所吸收的水分在其表面以不连续的孤立小水珠形式存在,不形成连续水膜,绝缘表面难以构成导电通路。

许多材料具有憎水性,有些材料的憎水性甚至比硅橡胶更强,但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以其独有的憎水迁移性和可自恢复的特点在耐污性能方面远远超过了其它材料而得到电力系统的认可。

如今所用的复合绝缘子通常是高温硫化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其外绝缘由分子量为45万~70万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组成,PDMS分子结构见图1。

其宏观性能的4个主要特征为甲基基团之间小分子作用力、硅氧主链的柔顺性、硅氧键的高键能和硅氧主链的局部离子特性。

围绕硅氧主链紧密排列的非极性甲基基团向表面取向,屏蔽了Si一O键的强极性作用,使得硅橡胶表现出优异的憎水性。

另外在硅橡胶中不同程度地含有未交链的低分子量硅氧烷链段,它的存在对合成绝缘子憎水性的迁移与恢复有重要的影响。

图1 PDMS分子结构图硅橡胶材料具有憎水迁移性是由于体内一些低分子量的链段向表面扩散,因此对宏观的憎水性迁移和恢复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ksb凯士比炉水循环泵说明书luvac 250-400-1型

ksb凯士比炉水循环泵说明书luvac 250-400-1型

未经授权的操作方式 ............................................................................................................................................................................................ 2
安全意识 ................................................................................................................................................................................................................ 1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总论 ....................................................................................................................................................................................................................... 2 废弃物处理 ........................................................................................................................................................................................................... 3 和欧盟规则的一致性 ........................................................................................................................................................................................... 3 技术数据 ................................................................................................................................................................................................................ 3 保用协议 ................................................................................................................................................................................................................ 3 和 KSB 公司联系 .................................................................................................................................................................................................. 3 修改状况 ................................................................................................................................................................................................................ 4

极片黏附力和水分关系

极片黏附力和水分关系

极片黏附力和水分关系一、引言极片黏附力是指极片(一种特殊材料)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粘附力。

水分是指水分子存在于物体中的程度。

本文将探讨极片黏附力与水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极片黏附力对水分的影响和水分对极片黏附力的影响。

二、极片黏附力对水分的影响1. 极片黏附力使水分聚集极片黏附力可以使水分在其表面聚集。

由于极片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它能够吸引和保持水分子。

当极片接触到含有水分的物体时,它会吸附水分子,并形成一个水分聚集的区域。

这种现象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化妆品中使用的湿润剂和润肤霜中。

2. 极片黏附力阻碍水分的渗透极片黏附力可以阻碍水分的渗透。

当极片与物体表面接触时,它会形成一个阻隔层,阻止水分从外部渗透到物体内部。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持干燥状态的物体非常重要,例如电子设备和药物。

极片黏附力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的渗透,从而保护物体的质量和性能。

3. 极片黏附力对水分的吸附和释放极片黏附力可以吸附和释放水分。

当环境湿度较高时,极片会吸附周围的水分子。

当环境湿度较低时,极片会释放吸附的水分子。

这种吸附和释放的过程可以通过调节极片的化学性质来控制。

这在一些需要调节湿度的应用中非常有用,例如湿度调节器和湿度传感器。

三、水分对极片黏附力的影响1. 水分增加极片黏附力水分可以增加极片黏附力。

当水分子存在于极片表面时,它们会与极片之间形成氢键。

这些氢键可以增加极片与其他物体之间的黏附力。

因此,在一些需要增加黏附力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增加水分来实现。

2. 水分减小极片黏附力然而,水分也可以减小极片黏附力。

当水分子在极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时,它们会减少极片与其他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黏附力。

这在一些需要减小黏附力的应用中是有益的,例如防粘剂和润滑剂。

3. 水分改变极片的化学性质水分可以改变极片的化学性质,从而影响其黏附力。

当水分子与极片发生化学反应时,它们可以改变极片的表面性质,使其具有不同的黏附力。

这提供了调节极片黏附力的一种方法,例如通过控制水分含量来改变极片的黏附性能。

PVD溅射室中无意引入H2O对ITO薄膜和电池效率的影响

PVD溅射室中无意引入H2O对ITO薄膜和电池效率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H2O分压对氧化铟锡(ITO)薄膜的化学特性和光电性能的影响,以及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从磁控管溅射装置室中的残余气体中获得分压从2.72 × 10− 5 Pa到8.38 × 10− 5 Pa的H2O。

随着H2O分压的升高,ITO薄膜的电阻率从3.6 × 10− 4 Ω·cm增加到5.3 × 10− 4 Ω·cm,近红外区域的有效总透射率略有提高。

尽管短路电流(Isc)增加,但由于填充系数(FF)的恶化,在高H2O分压下沉积的ITO薄膜的HJT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较低。

因此,在低H2O分压下,HJT太阳能电池的最大效率为25.30%。

此外,还跟踪了在没有照明的氮环境中HJT太阳能电池的Perfor-Mance。

据观察,低H2O分压获得的高电池效率具有更大的降解,这主要来自FF降解。

1. Introduction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因其卓越的效率、简单的低温制造工艺和低温效率[1-4]而引起了光伏行业的广泛兴趣。

HJT太阳能电池中amor-phous硅层的宽带隙和有效钝化提供了高开路电压(Voc),然而,Isc和FF的明显缺点限制了进一步的效率收益。

为了在保持高FF的同时增加Isc,有必要研究HJT太阳能电池中用作前后电极的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层。

TCO薄膜需要结合最佳的光电性能和与非晶硅层的良好接触,以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HJT太阳能电池,同时确保向金属电极的高效载体传输。

通过增加载流子浓度(N)和载流子流动性(μ),可以提高TCO薄膜的电导率。

N值> 5 × 1020 cm− 3通常导致近红外区域的高自由载波吸收(FCA),导致HJT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下降。

因此,改善μ是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可以规避透明度和电导率之间的权衡。

在氧化铟基质上掺杂Ti、Ce [8]和W [9]金属的TCO薄膜显示μ超过80 cm2V-1s-1。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常见的电气现象,它指的是在两个电极之间加上电压时,由于介质的存在,电流无法直接通过介质,而是通过介质表面的放电现象来传递。

介质阻挡放电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有效地保护电器设备。

在电器设备中,如果电流过大或者电压过高,就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是爆炸。

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传递,从而保护电器设备的安全。

例如,在高压电力系统中,通过在电线和地之间加上介质,可以防止电流直接通过地面流动,从而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提高电器设备的可靠性。

在电器设备中,如果电流和电压不稳定,就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和失效。

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从而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电容器中加入介质,可以防止电容器在高频电路中出现电流过大的现象,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介质阻挡放电可以提高电器设备的效率。

在电器设备中,如果电流和电压不稳定,就会导致能量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而介质阻挡放电可以通过限制电流和电压的波动,从而提高设备的能量利用率和效率。

例如,在变压器中加入介质,可以防止电流过大和电压过高,从而提高变压器的能量利用率和效率。

介质阻挡放电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保护电器设备的安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气现象。

因此,在电气工程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的优势,从而提高电器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 35. 1%。பைடு நூலகம்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水龙带增强层; 高强涤纶管状织物; 黏结性能; 剥离强度
中图分类号: TS 102. 6
文献标志码: A
Influence of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on adherent property of hose reinforcement layer
( 1. 南通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2. 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 针对水龙带增强层高强涤纶管状织物与三元乙丙橡胶内衬黏结性能差的问题,采用介质阻挡放电( DBD)
等离子体对高强涤纶管状织物表面进行处理,研究了处理时间对纤维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丝束断裂强力、织物芯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dherent property between fire-fighting hose reinforcement layer of high strength polyester tubular fabric and an 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 ( EPDM) lining,the tubular fabrics were treat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 plasma. The influences of DBD plasma treatment time on the properties of fabrics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fabric wicking height,surface morphology,surfac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dherent property were studied.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show that obvious etching marks appear in the surface of the fiber after plasma treatment. X - ray photonic spectroscop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xygen and nitrogen polar functional groups are added to the surface of fibers. The wicking heigh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reatment time. The breaking strength of the polyester tow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reatment time,and when treatment time is 60 s,the strength loss rate is 3. 9%. After treatment,the peel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tubular fabric and EPDM is improved greatly,and when treatment time is 60 s,the peeling strength is increased by 35. 1%. Keywords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fire-fighting hose reinforcement layer; high strength polyester tubular fabric; adherent property; peel strength
第一作者: 孙雷( 1992—) ,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纤维表面改性。
通信作者: 孙启龙( 1983—) ,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E-mail: sunqilong001@ ntu.edu.cn。
水龙带是能承受一定液体压力的管状织物增强 材料[1],可在 较 高 压 力 下 输 送 水 或 泡 沫 灭 火 液,是
一种重要的消防器材,也可用于输油、农业排灌、工 矿排水等。传统的水龙带以棉、麻为主要原料,耐压
收稿日期: 2018-03-22
修回日期: 2018-08-18
基金项目: 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BY2016053-03) ; 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 CG201601)
吸高度及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经 DBD 等离子体处理后,高强涤纶表面产生明显的刻蚀痕迹,纤维表面极
性官能团增加,织物芯吸高度增加,丝束断裂强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处理时间为 60 s 时,强度损失率为
3. 9%; 处理后高强涤纶管状织物与三元乙丙橡胶内衬的黏结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处理时间为 60 s 时,剥离强度提
SUN Lei1,CAI Yingying1,YE Wei1,2,JI Tao1,2,SUN Qilong1,2
( 1. School of Textiles and Clothing,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Jiangsu 226019,China; 2. National &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echnical Fiber Composites for Safety and Protection, Nantong,Jiangsu 226091,China)
第 40 卷 第 3 期 2019 年 3 月
DOI: 10. 13475 / j.fzxb.20180305106
纺织学报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Vol.40,No.3 Mar.,2019
介质阻挡放电对水龙带增强层黏结性能的影响
孙 雷1,蔡莹莹1,叶 伟1,2,季 涛1,2,孙启龙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