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课件(共43张PPT)

合集下载

指导阅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滕王阁ppt实用课件

指导阅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滕王阁ppt实用课件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姓陆的县丞。县丞是县令的辅 佐官。《早春原望》是陆丞 原诗的题目。
离家到各地作官的人。这里指 作者自己。
意动用法,感到心惊。
物候新:
物候新:景物气候转新,这里 指春天来临。
曙: 渡: 淑(shū)
气: 催: 转: 歌古调:
黎明。 意思是江南的梅柳先开,
然后渡过长江,开向江 北。 温暖的好气候。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2中间4句的写景和思乡情感有怎样的关系?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的具体内容,表面看,这两联写 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 较故乡中原物候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 新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季节迟暮的故土情意,句 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课件1(原创)

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ppt课件1(原创)

2007年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 鹧鸪天 送人 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辛弃疾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别有人间行路难。 参考答案:①作者翘首远望,水天相接,树木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 迢迢,表现了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②带雨的乌云 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 遮住了大半个山,路途多风雨,表现了祝福平安的关 现手法? 切之情;③山高水长,抒发了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下片写出 ④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或寓情于景)。 了哪两层新意?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 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 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
易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 无数的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今天 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 《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
内容、题材丰富,气势雄放,想象丰富,风格飘逸,多 侧面、多层次地反映唐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心理。 杜甫的诗则是动乱时代的诗史,忠实地记录了国家的变 乱和人民的苦难;博大精深,沉郁顿挫。 另外,元结、沈千运、孟云卿等人也是此期较有特色 的诗人。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李白诗
③中唐诗歌
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刘长卿和大 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 耿湋、夏侯审 )诗学王维,精致秀润,但内容多浮浅。卢 纶、李益有部分苍凉伤感、意境雄浑的边塞绝句。此期

高中语文1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滕王阁从军行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课件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11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滕王阁从军行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课件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掌握学习方法
1.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置身诗境,与诗人取得共鸣。 要 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要贯通视觉、听觉和触觉,尽量构想出诗人所描 绘的奇幻世界。 2.运用“涵泳”的方法,进入古诗的艺术境界,悉心揣摩与反复咀嚼。 领悟 古诗贯通整体的内在血脉,获得作品的深层意蕴。 3.与作品拉开一定的距离,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一方面了解作者其人 和作品背景,即知人论世 ;一方面联系自己相关的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从而 对作品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入乎其内”,获得“神与物游”的审美感受, 领悟作品的个中妙处;“出乎其外”,能与作品保持一定距离,对作品产生冷静、 客观的认识。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海曙 . 淑 气 . 绿 绿艹频 绿 林 . 读音 shǔ shū lǜ lù 加点字 江渚 . 读音 zhǔ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从军行》 此诗为突厥犯边而作,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扰唐甘肃一带,成为唐西北 部安全的最大威胁,许多爱国志士为国分忧,踊跃从军,加入保疆卫国的战斗 行列。永隆二年(681),突厥温傅部落侵犯固原、庆阳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 奉命出征。当时正值杨炯升迁太子詹事司直不久,有感于边情紧迫而作。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这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春。时年 26 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 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为他送别, 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相关链接 杜审言(645?—708),唐代诗人,字必简。祖籍襄阳
(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杜甫的祖父。 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王勃(650 或 649 —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才华早 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 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后补虢州参 军。其在虢州参军任时,因杀官奴获罪,其父被牵连而遭贬至交趾(在今越 南)。王勃在南下前往交趾探亲的途中,因渡海坠水身亡。 王勃在文学上崇尚实用,力求革新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齐梁宫 体诗风,拓宽诗歌题材,表现积极进取、健康昂扬的精神,抒发政治感慨和怀 才不遇的愤懑。王勃在革新齐梁诗风和促进五律渐趋成熟方面做出了突出 贡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唐诗课件ppt-唐诗鉴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唐诗课件ppt-唐诗鉴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 唐诗鉴赏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 唐诗鉴赏 —ຫໍສະໝຸດ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注释 1 和:指用诗应答。 2 物候:随季节变化的景物特征。 3 淑气:和暖的天气。 4 古调:指陆丞写的诗,即题目中的《早春游望》。
只有在外做官的人,才会对节气的变化如此敏感。太 阳从东海冉冉升起,云朵在朝阳的映照下绚丽多彩。 江南春早,梅条柳枝已有点点绿芽。气候变暖了,黄 莺也欢叫起来了。阳光随着绿色浮萍的转动而反射出 不同的光彩。忽然听到陆县丞颇有古调韵致的诗歌, 使我顿生思乡之情,泪湿沾襟了。
此诗抒发作者的宦游思乡之情,其写景颇为细致,尤 其中间四句,写得有声有色,相得益彰,堪称佳句。

高中语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教学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高中语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教学课件 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杜审言是大诗人杜甫的祖 父,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 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 年和沈佺期、宋之问相唱和。 他们都大力创作律诗,是唐代 “近体诗”的奠基人。
• 赏析:说说诗歌的亮点
赏析诗歌
请用较优美的语言描绘 早春游望图,并感受意境, 尝试概括这幅图景的特点。
这两联中,“云霞”、“梅柳”,“黄 鸟”、“绿蘋 ”、“曙”、“春”、“淑 气”、“晴光”色彩鲜明,给人春光明媚春 意盎然之感, “出”、“渡”、“催”、 “转”四个动词,尤具传神之妙,它们赋予 “云霞” 等四“物”人格化的性灵,从而使 诗歌画面呈现着一种流动的美感,把江南早 春的气候变化描摹得淋漓尽致。
四句诗二十个字穷形尽意地绘制出一幅江南 早春游望图,图中的远景近景层次分明, 大景小景相映衬,格局匀称优美,着色明 丽和谐。
中间这两联在细致生动的景物描 写中融注了诗人对江南春光的无比惊 慕、喜悦之情 。
尾联一个 “忽”字,使上文对江南美
景流连忘返的诗情陡转,由兴发而转感伤, 由眼前景而勾起归乡情,给人惊新而不快, 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 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 骚在言外的感觉。
一个“新”字紧扣题中的“早” 字,概括地显示了早春“ 物候新” 的非凡景象,为下文粗笔勾勒了总体 画面轮廓。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选读》选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课件(共40张PPT)

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选读》选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课件(共40张PPT)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 “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 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 因而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 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 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 构谨严缜密。
前人欣赏这首诗,往往偏爱首、尾二联,而 略过中间二联。其实,它的构思是完整而 有独创的。起结固然别致,但是如果没有 中间两联独特的情景描写,整首诗就不会 如此丰满、贯通而别有情趣,也不切题意。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诗的精彩处,恰在 中间二联。
中间二联即写“惊新”。表面看,这两联写 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 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 色;实际上,诗人是从比较故乡中原物候 来写异乡江南的新奇的,在江南仲春的新 鲜风光里有着诗人怀念中原暮春的故土情 意,句句惊新而处处怀乡。
“云霞”句是写新春伊始。在古人观念中, 春神东帝,方位在东,日出于东,春来自 东。但在中原,新春伊始的物候是“东风 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礼记•月 令》),风已暖而水犹寒。而江南水乡近 海,春风春水都暖,并且多云。所以诗人 突出地写江南的新春是与太阳一起从东方 的大海升临人间的,象曙光一样映照着满 天云霞。
“梅柳”句是写初春正月的花木。同是梅花 柳树,同属初春正月,在北方是雪里寻梅, 遥看柳色,残冬未消;而江南已经梅花缤 纷,柳叶翩翩,春意盎然,正如诗人在同 年正月作的《大酺》中所形容的:“梅花 落处疑残雪,柳叶开时任好风。”所以这 句说梅柳渡过江来,江南就完全是花发木 荣的春天了。
接着,写春鸟。“淑气”谓春天温暖气候。 “黄鸟”即黄莺,又名仓庚。仲春二月 “仓庚鸣”(《礼记•月令》),南北皆然, 但江南的黄莺叫得更欢。西晋诗人陆机说: “蕙草饶淑气,时鸟多好音。”(《悲哉 行》)“淑气催黄鸟”,便是化用陆诗, 而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 更其欢鸣的特点。

高中语文·《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课件 (共20张PPT)

高中语文·《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课件 (共20张PPT)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 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 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 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 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课后练习: 1、本节课所讲的杜甫和杜审言的 两首诗,谈一谈你更喜欢哪一首, 为什么。 2、展开想像,拟写《早春游望》 这首佚诗。
最后两句的赏析: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 ‚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 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 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 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 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 密。
课堂练习:
绝句一首 杜甫
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朝霞、梅柳、黄鸟、绿萍,四个主要的意象 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幅怎样的意境?
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具体地描写了诗人对‚物 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 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杨 柳已经吐出了新芽,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清新和暖的空 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下,萍草颜色正转深。 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 变化,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一二句写景,第三四句写情,其景 和情的关系是怎样的?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 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 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 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 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绮靡,多么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 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 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 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 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 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80课件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80课件

语言特色
简练自然
诗歌语言简练明快,不事 雕琢,自然流畅,体现了 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 理解。
生动形象
诗歌中的语言生动形象, 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早春景 象呈现得栩栩如生,使读 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音韵和谐
诗歌的音韵和谐优美,通 过押韵和节奏的把握,使 诗歌更具音乐美感,读来 朗朗上口。
03
诗歌背景
创作背景
02
诗歌赏析
主题思想
01
02
03
思乡之情
诗歌通过描绘早春游望的 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故土 的眷恋之感。
人生感慨
诗歌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 的感慨,对时光流逝的无 奈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友情与羁旅之叹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 的珍视,以及对羁旅生涯 的感叹,体现了作者对人 生的独特思考。
季节特点
杜审言在诗中突出了早春的季节特点,如春风轻拂、阳光温暖、万物复苏等, 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人物意象
游子形象
诗歌中的游子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异乡的孤独 和无奈。
陆丞形象
通过描绘陆丞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感慨,以及彼此之间的情感纽 带。
情感意象
个背景
杜审言生平
杜审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峤、 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思想情感
杜审言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 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的 思想情感和内心世界。
04
诗歌中的意象
自然意象
春景描 绘
诗歌中通过描绘早春的景象,如嫩绿的柳叶、含苞待放的花朵、解冻的河流等, 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对后世影响
杜审言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 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明丽脱俗,这种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 诗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此画面,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宦游人对这幅画卷的感受自是不同,他们自然会想到 又是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到来了,不禁引起了岁月 如流、漂泊他乡的感慨。这就为最后的‚归思‛作了铺 垫。
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乐景写哀情(反衬)
知人论世
补充1、 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杜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 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审言生子闲,闲生甫。 补充2、
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指出: “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而 始叶于度”。杜审言的五言律诗, 格律严整,音韵谐美,章法井然, 意境深远,语言清丽自然,称得 上是这种新兴诗体的典范作品。 本诗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欣赏江南早春美景,谈谈你的感受。 是否有‚乐不思蜀‛( 原意是刘禅安 于逸乐不思亡国,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 而忘本)的感觉。
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 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 鉴赏性文字。(80字左右)
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远景的壮阔 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 ‚催‛和‚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炼 传神;“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的变化,贴切传神地展 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 抓住早春富有特征的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
杜审言恃才高,以傲世见嫉。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 曰:‚味道必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又尝语人 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我的文章超过 屈原、宋玉,我的书法超过王羲之)”其矜诞类此。后有成语‛衙官屈宋 ‛, 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 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 舞(古代臣子朝拜帝王时做出特定的舞蹈姿势,是一 种礼节)谢,后令赋《欢喜诗》,叹重其文,授著作 佐郎,迁膳部员外郎。神龙初,坐交通张易之,流 峰州。入为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卒。大学 士李峤等奏请加赠,诏赠著作郎。初,审言病甚, 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 (对于命运的一种风趣说法 )相苦,尚何言?然吾 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 “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sī服丧)云。 审言生子闲,闲生甫。(《新唐书〃杜审言传》 《唐才子传》)
人们常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 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 断肠. ”
那么本诗江南早春之景如何?诗人 是否留连望返呢?
朝霞、梅柳、黄鸟、绿萍,四个主要的意象 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一幅怎样的意境?
中间两联诗人紧扣‚物候新‛,具体地描写了诗人对‚物 候‛的感受:清晨的太阳从东边海上升起,云气在朝阳的照耀 下,霞光灿烂,绚丽多彩;早春的江南,梅花在枝头绽放,杨 柳已经吐出了新芽,这春意由江南渐渐移到江北;清新和暖的空 气逗得黄莺儿婉转鸣叫,晴日的阳光下,萍草颜色正转深。 这四句抓住了朝霞、梅柳、黄鸟、绿萍等景物在早春里的 变化,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杜审言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审言和初唐诗的基本风格 2.读懂诗句,理解作者的归之情 3.把握作者的独特写法(结构特色)与表现手 法

重点: 理解本诗的意象、情感和结构 难点: 意象的分析,意象到画面的转换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晋征南将军预远裔。 擢进士,为隰(xí )城尉,恃才高,以傲世见疾。苏 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集判,出谓人曰:味道必 死。”人惊问故,答曰:“彼见吾判,且羞死。” 又尝语 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 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诞类此。累迁洛阳丞,坐事 贬吉州司户参军。司马周季重、司户郭若讷构其罪, 系狱,将杀之。季重等酒酣,审言子并年十三,袖 刃刺季重于座,左右杀并。季重将死,曰:“审言 有孝子,吾不知,若讷故误我。”审言免官,还东 都。苏(廷页)伤并孝烈,志其墓,刘允济祭以文。
最后两句的赏析: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诗人用 ‚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 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 感伤流泪。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 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这个结 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 密。
补充3、
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 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 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好。
结合背景材料说一说:作者触什么景,生 什么情? 诗的首联点题,十分精妙。远离家乡在外 当官的人(宦游人),对于植物的萌发、开花、 结果、凋谢,动物的迁徙、冬眠等特别敏感, 诗人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在‚独有‛‚偏惊‛ 的强调与呼应中,揭示出宦游人独有的一种复 杂而微妙的心态。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 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 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
杜审言的诗多为写景、唱和及应制之作, 以浑厚见长,杜甫云:‚吾祖诗冠古。‛ 工于五律,对近体诗之形成与发展,颇 有贡献。被后人评论为中国五言律诗的 奠基人。他的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 望》,被明朝的胡应麟赞许为初唐五律 第一。他的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 使存抚河东》,长达四十韵,为初唐近 体诗中第一长篇。
关键词的分析:
‚出‛‚渡‛‚催‛三个关键词有何突出的表达 作用?
‚淑气催黄鸟‛,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 一声紧似一声、更其欢鸣的特点。且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客观事 物‚淑气‛以人的情态,表现了春气之暖、之浓、之生机勃勃。
‚云霞‛‚梅柳‛乃常见之景物,并不新奇,可是诗人 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它们,并注入了审美情趣,‚出‛‚渡‛ 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原本不易觉察的物候的迁移,贴切传 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搏和动感。 这真是化平常为神奇,把熟识的境界转化为令人惊讶的新境 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