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021-2020年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2) 最新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2) 最新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

2、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

3、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一、课前准备: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分异:(1)全球性地域分异:分异和分异。

(2)的地域分异: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是由下列哪些要素组成的()①气候②植被③土壤④地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沿纬度变化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其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B.距离海洋远近不同C.地势的起伏D.沿岸洋流的影响原因:2、分异基础:。

3、规律:自然带沿延伸,沿的方向更替。

4、典型地区:纬、纬地区。

三、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分布。

2、分异基础:。

3、规律:自然带从向内部有规律的更替。

4、“巴黎—北京国际汽车拉力赛”的路线,横穿了亚欧大陆。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所经过的自然带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二、新课导学:※学习探究探究点一1、读教材图5.7“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非洲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体现了怎样的分异规律?(2)为什么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最突出?2、读教材图5.12“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完成下列问题。

(1)为何该山上南坡带谱较北坡完整?(2)图中北坡为何缺少森林带?(3)为何南坡高山草甸位置比北坡高?积雪冰川位置比北坡低?探究点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三种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对比规律』「规律总结」判断是哪种地带分异规律主要根据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是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沿等高线延伸沿海拔高度变化的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新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教案标题:新教材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新教材中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内容和重点。

2. 掌握区分和描述不同地理环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资源:1. 新教材相关章节的教材2. 地图和图表3. 互动教学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4. 名胜古迹的图片和视频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一幅自然地理环境的图片或视频作为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个地理环境,并提出问题。

知识讲解:2. 提供新教材相关章节的教材,并解释其中的概念和关键词。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探索活动: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然地理环境(如山脉、河流、湖泊等)进行深入研究。

4. 每个小组利用互动教学工具和地图,展示他们选择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并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

讨论和总结:5.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问题。

6.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环境差异带来的问题。

拓展活动:7.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探索活动,例如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登山活动等,以加深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理解和体验。

作业:8.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差异的作文,并提出自己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建议。

评估:9. 根据学生的小组展示、讨论表现和作文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扩展:10.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关于不同地理环境的案例和研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最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要求,对教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课标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却是绝对的。

一方面,不可能找到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只有相似的区域;另一方面,再小的区域,其内部仍然存在着差异。

所以区域才可以逐级划分下去。

由于各要素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们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在地域分异上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再次,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

而自然带的界线是对地理环境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又是人为主观划分的,各自然带之间的界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现实中总是由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逐渐过渡到另一种自然带的典型景观。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

而且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陆地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

另外,教材还设计了“活动”、“阅读”和“问题研究”,通过研讨,使学生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保护环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3.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20-2021年高中地理 5.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从容说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才是绝对的。

地球表面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地区,只有相似的地区。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可以是地域性的,也可以是全球性的。

教材主要剖析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都属于水平方向上的分异规律,还有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该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教学时可选取恰当的视听资料来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以更好地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如教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南北向的大铁路——京九线沿途景观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这种景观的过渡是由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教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我国东西向的大铁路——陇海线沿途景观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从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是由于水分的差异而引起的。

在教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可选取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高度的山体在一起比较,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些山体的垂直带谱丰富程度相差很大?最后得出结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跟山地的高度以及山地所处的纬度有关,并深刻理解这种现象的地理成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立体、动态地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懂得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区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解释陆地上不同的自然带。

3.会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了解人类怎样利用地域分异规律。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读图分析讨论法。

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利用自然中要做到因地制宜。

教学重点1.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空间尺度。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部编本7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部编本7新人教版必修1

教师学科教课方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课方案课标解读:《课标》要修业生运用地图剖析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地区分异规律是高中地理必修1 中基本规律之一。

在剖析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时,不单要从水平方向长进行剖析,还要从垂直方向长进行剖析;水平方向上的地区分异规律又包含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区分异规律。

依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剖析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时,要会运用地图加以剖析说明,即《世界陆地自然带的散布图》以及有关的自然带景观图。

学情剖析:不一样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旅行经历,对不一样地区的景观差异有着较强的感性体验;经过《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科普节目的介绍,学生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理解拥有必定的知识贮备,所以不存在认知阻碍。

学生对种类散布图其实不陌生,能够读懂图名、图例,也能够读出每种种类的详细散布区,要点是如何运用地图剖析其规律性。

学生需要的是思路和方法性的指导,所以经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有能力运用地图在不一样范围和方向上剖析得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已知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大气运动和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关于陆地上不一样的地区,学生能够依据所处的纬度地点、海陆地点的不一样,主自剖析出不一样的水热组合状况,所以学生有能力剖析出地理环境的地区分导规律产生的原由。

教材剖析:本节中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区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地的地区分异规律以及山地的垂直地区分异规律,是阐释《课标》的中心知识;全世界地理环境地区分异的尺度性以及陆地自然带的形成,是为达成《课标》所做的知识铺垫。

教材第一介绍了地区差异的观点,并指出地区差异在地理环境中是广泛存在的。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高淳县高中地理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1.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观图,说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2.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垂直自然带图”,归纳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3.能利用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讨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过程】:活动一:你喜欢旅游吗?外出旅游你到过哪些地方?不同的地方看到的自然环境组成的要素相同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内容。

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类型陆地自然带活动二: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不同尺度的差异性?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有哪些明显的规律性?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内容.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活动三:“枳生淮北而为枳,生于淮南则为橘”,小组探究从地理的角度分析诗歌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完成以下内容.一、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特征: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变化的方向,由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原因:;即以为基础。

3.规律:①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②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组合为、、③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④大陆内部中纬度地带组合为、活动四:(模拟导游)在全球气候分布上设计一条旅游路线(亚欧大陆西岸到内陆),沿途自然带有规律变化,分四小组活动,每组两位同学当导游到黑板上按线路把各自然带景观图依次贴在黑板上,带领同学们游玩各个地区景观,看哪组贴得又快又准,小组合作探究从地理的角度分析景观差异造成的原因,并完成以下内容。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地域差异;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无处不在。

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四、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五、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案例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具准备:自制电脑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知识结构八、教学设计【引入新课】1、展示部分学生课前预习学案情况加以肯定和纠正2、用活动:争做优秀导游,请将风景照片与实地一一对应引入。

教师从中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学生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得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二:差异性3、教师首先提出一个观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非常显著的地域差异,从而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所以说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导入新课1学生自主活动学习,PPT展示阅读课本P91页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在空间尺度上有什么不同?2、全球的自然带是怎样形成的?(定义)让学生回答展示师指正并展示正确答案:1、大尺度的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全球温度带分异图、全球海陆分异图)小尺度空间分异: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分布图)2、陆地自然带的形成自然植被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观察:课本P91图5.6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与我们学过的那一幅图类似?生答(教师提示:可结合气候的内容)展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提出问题:各自然带的名称及分布与气候带的名称及分布有何关系?[生]有些自然带和气候一一对应的。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5.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

能够结合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情况,归纳、分析、比较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能分析形成的原因。

能举例说明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和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实践意义。

过程与方法: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通过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联系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学习重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方法】:案例分析法、读图教学法、组织讨论法【课中学习】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体现:不同的空间尺度全球性的地域分异:包括_ ____ 分异和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___ __________的分布。

2 陆地自然带: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和由气候、_______和土壤共同形成,具有一定宽度、呈_______分布。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____ ___2.分异基础:______ __3.分布: -----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一定范围内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______2.分异基础:_______。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_带、_______带、_______带。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原因:随海拔的变化,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

2.分布:从_______到______呈垂直分布3.山麓自然带与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方向上的水平带谱相似-----垂直分异与山地所在_____ 、 ________密切相关。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目标】
理解地理环境具有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应用。

【自学探究】
陆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要素组成?你能说出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哪个要素
[阅读总结]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生物
全球尺度的←热量的差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区域尺度的←水分的差异←接受海洋水汽多少差异
(地域分异)局地尺度的←热、水的差异←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
B
A
高度(米)
珠穆朗玛峰(8848)
8000 积雪冰川
7000 北坡积雪冰川
6000 寒荒漠南坡
5000 寒荒漠
4000 高山草甸
3000 草甸草原高山灌木林
xx 针阔混交
C 针叶林
1000 常绿阔叶森➢完成相应的基础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