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南部地区中粳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
13个粳型品种在2016年沿淮(江淮)直播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表现

13个粳型品种在2016年沿淮(江淮)直播水稻新品种区域
试验中的表现
张慧
【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从产量、农艺性状、生育期、抗性等方面总结了13个粳型水稻品种在2016年豫皖苏沿淮(江淮)直播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表现,并对各品种特性进行汇总评价,以期筛选出符合生产多样化需要的早熟、高产、多抗直播水稻新品种,作为直播稻品种未来审定和推广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6页(P65-69)
【作者】张慧
【作者单位】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怀远分公司,安徽怀远2334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江淮地区芝麻新品种区域试验 [J], 许正嘉
2.芝麻新品种429在全国(江淮片)九江点区域试验中的表现 [J], 江满霞;潘世文;吕太华;张玉玲
3.高产优质多抗中粳糯新品种淮糯12号的选育与应用 [J],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4.中熟粳稻新品种淮优粳2号 [J], 朱明超;陈世来;袁彩勇;纪凤高
5.13个粳型品种在2016年沿淮(江淮)直播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表现 [J], 张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审稻新品种垦稻80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性状表现

东北农业科学 2021,46( 1 ):10-12,139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6423/ki. 1003-8701.2021.01.003国审稻新品种垦稻808在国家区域试验中的性状表现樊青峰(临沂市农业科学院,山东临沂276012)摘要:为探讨国审稻新品种垦稻808在国家北方稻区组种植中的性状表现,选取12个区试品种,在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4省区11个区试点进行试验,通过产量、农艺性状、抗病性及品质汇总结果分析,垦稻808综合性状优良,高产稳产,品质佳,抗性优良,适宜在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关键词:垦稻808;北方稻区;性状表现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6-5877 (2021) 01-0010-03Characterization of a New Variety Kendao 808 in National Regional TrialsFAN Qingfeng(Linyi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 Linyi276012, 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rice variety Kendao 808 in the northern rice area, 12 pilot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and tested in 11 regions of Henan,Shandong,Anhui and Jiangsu.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yield,agronomic characters,disease resistance and quality,Kendao 808 has good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high and stable yield,good quality and good resistance.It is suitable to be plant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Xin-yang in Henan,south of Shandong,Huaibei in Jiangsu,and along Huaibei in Anhui.Key words:Kendao808; Northern rice area;Characterization山东水稻属华北单季稻作带,是重要的高产 高效作物和生态作物。
我国超级稻有哪些品种?中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

我国超级稻有哪些品种?中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导语:自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以来,我国培育出了许多的超级稻,不同地区推广的品种不一,那么,我国不同的水稻种植区都有哪些水稻品种呢?下面本人为您介绍我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以及超级稻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预测。
中国超级稻品种分布范围长江上游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Ⅱ优838——高产稳产广适性品种、冈优22——中迟熟大穗型杂交中籼。
长江中下游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汕优63——推广时间最长应用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第一代两系杂交稻的代表性品种、金优207——早熟优质杂交晚籼品种、丰两优1号——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新两优6号——早熟优质两系杂交稻品种、Y两优1号——高产优质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天优华占——高产优质广适的杂交稻新品种。
华南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天优998——优质高产杂交晚籼品种、五优308——高产优质广适型杂交晚稻品种。
东北单季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空育131——抗寒优质常规粳稻品种、吉粳88——优质抗病常规粳稻品种、龙粳25——高产优质抗病常规粳稻新品种。
黄淮稻区。
近10年来该稻区推广应用面积较大的品种有武育粳3号——优质高产常规粳稻品种、徐稻3号——优质多抗常规水稻品种、宁粳4号——高产抗病常规粳稻。
南粳9108沿淮地区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作者简介:陈洪水(1966-),男,安徽潘集人,农艺师,从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5-02-15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40
随用。 (4)播种、暗化与摆盘:①播期与种子处理:5 月 20 日
前后播种。播种前用咪鲜胺浸种,采用“日浸夜露”的方 法催芽至破胸露白备播。②播种与暗化:工厂化育秧,采 用专用播种机械播种,每盘播芽谷 140~150g。播种后将 种盘毎 20 只一叠码放整齐置于室内或室外,用农膜盖实 至出苗 1cm 左右。若置于室外,应在最上面一层摆放无 种土盘,并在农膜上面盖草或遮阳网。③摆盘:当种盘秧 苗长至 1cm 左右时,将苗盘及时摆放到秧田苗床上,摆放 时将两盘并列对放,盘之间紧密无空隙,盘底紧贴秧板, 摆盘结束后及时上水护苗。
(5)秧苗田管理:摆盘至 2 叶期前建立平沟水至半沟 水,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2~3 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 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 3~4d 控水炼苗。1 叶 1 心 时 667m2追施断奶肥尿素 4~5kg;移栽前 3~4d 看苗施送 嫁肥尿素 4~5kg。病虫草害防治与旱育秧相同。 2.1.3 钵盘育秧(钵苗机插)
(1)壮秧标准:秧龄 18~20d,叶龄 3.5~4.0 叶,苗高 12~17cm,根系发达,单株白根量 10 条以上,百株地上部 干重 2.0~2.5g,每 cm2成苗 1.5~3.0 棵,叶色青绿,整齐一 致,无病虫害。
(2)秧 田 准 备 :育 秧 前 15d 左 右 精 做 秧 板 ,畦 面 宽 1.4m,沟 宽 0.25m,沟 深 0.15m,四 周 开 围 沟 宽 0.3m,深 0.25m。秧板干整平、上水验平,床面达到实、平、光、直。 秧田与大田比 1∶100。
中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中粳稻新品种。结果表明,秀水 121、苏秀 867、光灿 1 号、沪香粳 106、徐稻 9 号、隆粳 968、南粳 5758、扬粳 5118
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关键词:中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5-0034-03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六安市裕安区水 率;7月底至8月初降雨适中,解除了高温天气;8月5—12
稻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粳稻面积逐年上升,截 日再次出现了阶段性高温热害天气(起点温度较低),影
至2017年底,全区种植面积已达1.5万hm2。为此,笔者于 响了部分水稻结实率;8月中下旬温度降雨、适中,光照充
2018年进行了中粳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以期为裕安区乃 足,病虫害轻发,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收获期间天气
村张国敏户,前茬空闲田,土种属黄白土田,土壤质地中 月下旬收割并取样考种。
壤,肥力中等偏上,灌排方便。
2 结果与分析
1.4 气象条件 水稻生长发育期间光照、温度、降雨等气 2.1 产量水平 参试组合比对照当粳8号增产的有8个,增幅
象条件属正常年份。育秧期间温度、降雨适中;5月下旬6 在6.7%~10.8%;比对照减产的有8个,减幅在1.6%~6.6%。
333.3m2,行株距20m×16.5cm,每穴栽3~4粒种子苗。品 肥50kg/hm2+尿素45kg/hm2。8月6日粒肥施用45%司尔特
种间设过道40cm,四周设保护行1.5~2.0m。
牌复合肥25kg/hm2+尿素25kg/hm2。7月下旬、8月上旬分
1.3 试验点概况 试验设在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张敦 别防治二化螟2代、稻纵卷叶螟,试验田未防治病害。10
高产水稻新品种连粳22号

高产水稻新品种连粳22号徐 波 邢运高 孙志广 李景芳 杨 波 陈庭木刘 艳 迟 铭 卢百关 王宝祥 徐大勇(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连云港222000)摘要:连粳22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系谱杂交育种法,通过异地生态抗逆性鉴定等手段选育而成的中熟中粳新品种。
该品种丰产稳产,食味品质佳,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适应性。
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283),适宜在江苏淮北、河南沿黄及信阳地区、山东南部、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
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介绍。
关键词:连粳22号;水稻育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水稻新品种连粳22号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于2008年以徐稻3号为母本、连96-1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于当年获得杂交种F1,2009-2012年连续4年自交种植得到F7,并于2013年进入鉴定圃种植,2014年升入品种比较圃,2015-2016年进行2年多点比较试验,因其在产量、抗性等方面表现良好,于2017-2018年参加国家黄淮稻区金色农业中熟中粳联合体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00283。
1 特征特性1.1 穗粒结构协调,丰产稳产 连粳22号全生育期152.7d,与对照徐稻3号相近。
叶色中绿,剑叶挺拔,受光姿态好,株高97.9cm,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型中等,穗层整齐,着粒密度中等,半弯穗型。
亩有效穗数21.6万穗,每穗总粒数141.3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5.9g。
1.2 综合抗性好 连粳22号经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2017年稻瘟病综合指数3.38,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为5级;白叶枯病最高级为7级,平均病级5.5级;条纹叶枯病最高级为5级,平均病级5级。
2023黄淮国家水稻试验方案

2023黄淮国家水稻试验方案一、背景介绍1. 黄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区域,水稻是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2.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黄淮地区对高产优质水稻的需求日益加大。
3. 国家对水稻育种和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十分重视,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试验方案,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二、试验目的1. 提高黄淮地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粮食需求。
2. 探索适合黄淮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种植技术。
3. 为水稻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三、试验内容1. 选取优质水稻品种进行试种比较。
在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进行试验,比较不同水稻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的表现。
2. 测试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分别设立不同的种植密度,观察不同密度下水稻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表现。
3. 比较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设计不同的施肥方案,比较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4. 考察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比较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
四、试验方法1. 选取试验地点:选取黄淮地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域作为试验地点,包括河南、安徽等省份。
2. 设计试验方案:根据试验内容制定具体的试验方案,包括试种品种的选择、种植密度的设置、施肥方案的确定、灌溉方式的安排等。
3. 试验操作: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种、施肥、灌溉等操作,并记录实时数据。
4. 数据分析:对试验期间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不同因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
五、试验预期结果1. 通过试验比较,选择出适合黄淮地区种植的水稻优质品种,为当地水稻种植提供技术支持。
2. 发现种植密度、施肥方案和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规律,为制定科学的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六、试验意义1. 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满足粮食需求,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 探索适合黄淮地区水稻种植的技术模式,为推广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持。
水稻品种——淮稻5号

餐厅 餐 厅 、 超 市 、 菜 休 息 区 等 . w I F I 粪 连 鑫 接 萋 名 称 舅 为 曼 ‘ ' I S 将 G S ” 。 免 费 H 服 务 ’ 主 要 覆 盖 寐 双 歹 每1 每 1 9
编辑: 邓嫱( d e n g j i n g — n j z f @1 3 9 . c o m)
致 富 商 情 珊
授 主 持 的“ 传 统 蛋 制 品 风 味 品
水 稻 品种— — 淮 稻5 号
淮 稻5 号 是 由江 苏 省 徐 淮地 区淮 阴农 科 所 杂 交 选 育 而 成 的 迟 熟 中粳 新 品种 。 多 年试 验 试 种 . 表现高产 、 稳 产 、优 质 .大 田示 范 试 种 一 般 亩 产 6 0 0 ~ 6 5 0 公 斤 株 高适 中 .株 型 较 紧 凑 。 叶片挺立 . 抗倒性较强 。 分 蘖 力 中 等, 成穗率高 . 在 省 区试 中达 8 3 . 6 %。 亩成 穗 2 2 万 左 右 .每 穗 总 粒 数 1 1 0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质 调 控 及 纳 米 涂 膜 保 鲜 包 装 新技 术” 取 得 突 破 . 在 改 良蛋 制 品 风 味 的 同时 . i i i l技 动 态 更 为 其 包 装 储 存 提 供 了新 方 式 。 据介 绍 , 纳 米 涂 膜 材料 本 身 可 溶 于水 . 还 可 作 为 土 壤 改 在 包 装 过 程 中无 需 高 温 杀 菌 . 1 3 0 粒. 结 实 率9 0 %~ 9 5 %. 千粒重2 8 克 良剂 . 左右 。 较 抗 白 叶枯 病 和 稻 瘟 病 , 纹 枯 同 时 配 合 采 用 低 盐 腌 制 风 味 品质 调 控制 鸭蛋 蛋 白盐 分 在4 . 5 %. 病 及 稻 曲病 轻 全生育期1 5 0 天左 右 . 控 新技 术 . 适 于 淮 南稻 麦 两 熟 地 区种 植 口感 最 为 鲜 美 此 外 . 涂 膜 后 的咸 鸭 蛋5 个 月 后 细 菌 总菌 数 仍 未 超 过 微 生 玉 米 品种— — 苏科 糯5 号 物 国家 标 准 . 包装 成 本 要 比真 空 包 装 0 % 目前 . 该 团 队 已 研 制 开 苏 科糯 5 号 由江 苏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袋 降 低 5 0 0 0 万枚 / 年和 1 5 0 0 万枚/ 年 两 个 机 粮 食 作 物 研 究 所 于2 0 0 8 年 育成 . 属 中 发 1 熟半 紧凑型糯玉米 。 出苗整 齐 . 苗 势 型 的蛋 制 品 涂膜 包 装 自动 化 生 产 线 . 强; 叶鞘淡紫色 . 叶 片绿 色 , 株 型 半 紧 通 过 蛋 制 品 自动 化 生 产 方 式 避 免 了 凑; 花 药 红色 , 颖 壳 红色 , 花 丝 粉红 色 ; 传 统 真 空 包 装 手 工 操 作 的 人 为 微 生 果穗锥形 , 籽 粒 白色 。 甜糯型 , 穗 轴 白 物 污 染 色。 省 区试 平 均 结 果 : 亩产鲜穗8 3 2 . 5 国产 秸 秆打 结器 通过 测试 公斤 . 全 生育 期 春 播 约 8 9 天. 株高1 9 0 厘米 . 穗位高9 2 厘米 . 成株 叶片数 1 9 由中 国航 天 科 工 三 院 2 3 9 厂 自主 片, 穗长 l 7 . 3 厘米, 穗粗4 . 4 厘米 . 每穗 研 发 生 产 的秸 秆 打 结 器 现 已通 过 实 l 4 行, 每行 3 1 粒. 干粒 鲜重 3 0 1 克, 鲜 出 地 测 试 . 压 捆 机 成 捆 率 大 于9 9 %. 高 8 %的 国际 标 准 . 而 价 格 远 低 于 国 籽率6 8 . 1 %, 田间倒伏率 1 3 . 5 %。 接种 于9 质 优 价 鉴定 : 中抗 大斑 病 . 抗小斑病 , 感 纹枯 外 同 类 产 品 业 内 人 士 预 计 . 病, 高 感 茎腐 病 、 粗缩病 。 适 宜 江 苏各 廉 的 打 结 器 国 产 化 可 以 降 低 整 机 成 地 种植 本 . 减 少 农 民购 机 投 入 . 批 量 生 产 后 将 带 来农 业 秸 秆 打 捆 普 及 . 提升 农 耕 蛋 制 品新技 术—— 纳米 涂膜 效率 . 对 降低 空 气 污 染 和 能源 消 耗 有 日前 . 由南 京 农 业 大 学章 建 浩 教 很 大 的促 进 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影响 , 量表现 不理想 。 产
地水稻条纹叶枯病重病区大面积水稻生产推荐适宜品种。
1 材 料与方法 1 1 供试 品种 育粳 3 ( K 。 号 C ) 引进参试 的品种有 : 徐稻 3 、 号 盐稻 8号 、 淮
21 产量水 平
试 验 结果显 示 ( 1, 表 )参试 品种 中有淮 6 、 8
扬辐 粳 7 、 稻 3 、 号 徐 号 盐稻 8 号等 4 品种 , 个 实收产 量分 别
基金 项 目 江苏省科技资助项 目。 作者 简 介 顾 日 ( 6 ~ ) 男, 群 1 8 , 江苏盐城 人, 9 讲师, 事作物育种与栽 从
3 、 稻8 号 盐 号是 穗粒 并 重型 品种 , 效穗 在 30 一 3 万 有 0 万 30
收, 水稻条纹叶枯病已经上升为沿淮南部稻区的主要病害之
一
。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 在该地区中熟 中粳
和 迟熟 中粳都 有种 植 , 部 分 淮北 中熟 中粳 表 现生 育期 过 但
肥折纯 N PO 、’ 、 5K0分别为 1 、 0 1 gh  ̄分蘖期施尿 2 5 1 、 0 /m , 0 5 2k 素 1 /m , 3 k h2穗期施 4%高浓度复合肥 2 /m 、 5g 5 2 k h ̄尿素 7 5g 5 k/m ; gh ̄水浆管理: 采用浅水栽秧、 寸水活棵 、 薄水分蘖 、 够苗
13 培 管措施 . 6 1 翻耕 、 月 6日 上水 、 整地 ,月 2 日 6 0 手插 移 栽 , 培管理与 当地 大 田水 稻生 产 相 同 。肥 水 管理 为 : 基 栽 施
8l 号等武字头品种 , 、1 高感水稻条纹叶枯病 , 导致当年水稻
条纹叶枯 病 大 流行 , 成 大 面 积 减产 2 3 , 造 成 部分 田块 绝
(. 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农林牧渔业局 , 江苏盐城 2 (22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张庄农业服务 中心 , 2 1 ;. 40 江苏盐城 2 (23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作物栽 2 1 ;. 40 培指导站 , 江苏盐城 2 (24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植保站 , 2 1 ;. 40 江苏盐城 2 (2 21) 40
●
摘 要 用近年 育成 、 间种植 表现耐 抗水稻 条纹叶枯病 的 中粳稻 新品种 , 沿 淮南部 条纹 叶枯病 重病 区种植试 验 , 田 在 分析 不 同品种在 丰产 性、 稳产性 、 抗逆性 和 生育期 等方 面表 现差异 , 筛选在 沿淮南部水稻 条纹 叶枯病重病 区适 宜推 广的 中粳稻 品种 。 关 键词 沿淮 ; 中粳稻 ; 纹叶枯病 ; 应性 条 适 中图分类号 S1. 2 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o1 — 6120) — 26 0 57 61( 61 45 — 2 0 7
●
●
22 产量结构 .
221 穗数 。从表 1 知 , 实收单 产超 过 8 0 gh  ̄ .. 可 在 5 k 2 /m 的 品种 中 , 辐 粳 7号 是 多 穗 型 品 种 , 效 穗 数 达 315 扬 有 6. 万 穗/m , 6 是大穗 型品种 , h2 淮 8 有效穗 为 287 穗/m , 7 .万 h 2徐稻
稻 7 、 粳 93 、 6 、 辐粳 7 、 号 扬 58淮 8扬 号 淮稻 5 、 号 宁粳 1 、 号 武 12 试验设计 试 验 在亭 湖 区城 北农 业试 验 基 地 内实 施 ,
为 8 8 08 4 . 、 545 、 515 /m , 中淮 6 表 05、 645 8 5 0 8 2 . k h2其 9 0 0g 8
・
20 年 以来, O4 水稻灰飞虱在江苏沿淮南部地区特大发
生, 由于当时 当地 的主要 栽 培 品种 为 武 育粳 3 、 号 武运 粳 7 、
株行 距为 1 c 2 每 穴 2 3 , 区 面积 1.3 2 2 m× 7 m, c 株 小 33 m , 试
验周边设 1 m保护行。采用肥床旱育方式培育壮秧 , 5月 8 日浸种, 月 1 5 3日落谷 , 月 2 6 0日移栽, 秧龄 3 , 8 平均叶龄 d 58单株带蘖 2 个。 ., 3
搁 田、 干干湿湿 、 熟 到老 的灌 溉 方式 。病虫 草 害 防治 根 据 活 植保 部 门信 息建议进行 , 防治 7 。 累计 次
2 结果与分 析
短, 产量水平不高 ; 部分苏中地区迟熟中粳品种表现成熟期
过迟 、 粒重减 轻等 不适 应 。为此 ,05 盐城 市 亭湖 区农 林 20 年 牧渔业局对 江苏近 年育 成 的 田间种 植表 现 耐抗 水稻 条纹 叶 枯病 的中粳稻新 品种 ( ) 系 进行 了栽培适 应性 试验 , 为 当 旨在
该地为 20 年水稻 条纹 叶枯 病重 病 区 , 茬 为小麦 , 力 中 O4 前 肥 等偏 上 , 质 为 粘 壤 土 ; 茬 麦 田灰 飞 虱 虫 量 达 1 7 万 土 上 0 4
头/m , h 2灰飞虱带毒率 3 %。试验采取 随机排列, 次重复, 8 3
表1 参试品种产量水平及其构成
维普资讯
安徽农业科学,ama o A hi . e.O6 3(7 :26 27 Jt l f nu — Si O ,4 1)45 —45 2
责任编辑
庆珞
责任校对
庆珞
沿淮南部地 区中粳稻 新 品种适应 性试验
顾日 y-Z , 刘大 4 蔡松海 , 怀 , 寿军 群 ,_ 2 张骅 , 孟 , . 胡 喜 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