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英国课堂教学

合集下载

英语课的体会

英语课的体会

英语课的体会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英语课一直是比较艰苦的一门课程。

但我认为,只要我们能够用心去学习,用心去理解,英语课也会成为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首先,英语课教给我们的不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体验。

通过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知识,我深刻理解到语言背后蕴含着无限宝藏般的文化内涵。

例如,学习英语时了解到英国文化中的下午茶,美国摩天大楼建筑等等,这对于我们了解国外文化、拓宽国际视野以及与人交流时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上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语言的学习与文化的了解,英语课籍此得以成为我们进一步拓宽自身认知与心胸的桥梁。

其次,英语课的乐趣也在于通过语言的交流与洪流。

学英语并不一定非得局限于课堂与书本之中。

通过与外语学生交流、看纪录片、听英文歌等各种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语言,加深对语言的理解。

而其中产生的人际交往也会为我们带来无穷快乐。

当你能够与一位母语为英语的外国友人畅所欲言时,你会感受到自己对于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最后,英语课的优势也在于其对于我们日后的发展与职业的帮助。

我常常听身边的长辈们说,若在大学期间掌握好英文能力,将来在就业时将会有不小的优势。

英文的全球性,让很多公司对于求职者英文能力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掌握流利的英文口语能力将为我们未来在职场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总之,学习英语并不一定是一场单调的苦斗。

英语课内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喜爱与好奇,更是对于未来的发展、梦想的实现带来的巨大助力。

我期盼着在未来与更多国际学生交流,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进一步掌握英语语言的运用。

零距离感受英国课堂——英国留学日记之二

零距离感受英国课堂——英国留学日记之二

决定 使用英 文歌教学 ,那么就 得面 临选 曲的 问题 。不要小看这个环 节 , 俗话 说没 有 目的 的教 学一 定是 失败 的教 学 , 所 以如果 只是 随意地选用 歌曲 ,从某 种
个 男孩想要 邀请一个 女孩晚上一
起去酒 吧 。女孩 可能使用上 面任何一个
们 了解什么是角色表演 吗)”的时候 , ? 我
的一 节 课 , 我 自愧 不 如 。 让
三 个 句子 不 都 是用 来 表 达 将来 的句 型 吗? 莫非还有什么重要的区别 ? 拿到这三
际 , 法结构也 被赋予 了实际意 义 , 语 使其 所应具有 的交 际功能得 到充 分发 挥。
个句 子时 , 我们这 群远 道而来 的 “ 生 ” 学 真是傻 了眼,不知道 G r ay老师葫芦里卖 的什 么药 。不着急 , 且听 G r 慢慢道来 。 ay

课 零 距 离 受 英 国 堂 感
英 国留学 日记之二
口南宁市滨湖路 小学
我 十 分 珍 惜 在 英 国 留 学 的每 一 分 每

曾振 龄
秒, 像海 绵一 样 “ 得无厌 ” 吸 收知 贪 地
将语 法教 学 融入 交际任 务 中
我一 直觉 得看 图说 话是 小 学生 、 初
在英 国当学生。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 ,旁边 的文字说 明她
家住伦敦 ,要 去苏格兰度假 。图片的下
后, 教室 里鸦 雀无声 。原来 , 这篇文章讨
论 的重点是 “ 天才儿童是天 生的还是后 天造就 的? ” 而文章 的结论 是“ a o , hlb r f n hlm d ( a a e一半天生 , f 一半造就 )。 ” 从教学法 的角度来看 ,对将要 阅读 的文章进行 预测 ,即便偏 离或者甚 至背 离原文 , 仍然具有积 极意义 。首先 , 预测

中国农村教师在英国学校感受到了什么

中国农村教师在英国学校感受到了什么
置 的学科 很 多 , 的是引发 学 生 的兴趣 . 了初 中再 选择 学科 。 目 到
绩 。 升 学 校 名 声 . 生 往 往 被 甩 提 差 掉 , 差 工作 有很 大 差距 。孝 昌县 扶 卫 店 镇 初 级 中 学 的 数 学教 师 涂 维 娟说 . 如果 中英 两 国 的学 生进 行 比 赛 .我 们 的 优 等生 和 中 等 生 都 能 赢 , 我们 的差 生 肯 定输 。大 家 都 但 认为 , 扶差 如何 搞 的确 是农 村 教 育
学 。培 训 团在 英 国超 市付 账 就不 时碰 到这 样 的现象 : 明明是 很
简单 的算术 , 收银 员算 了很长 时间还 算不 清楚 。 但 和刘 艳 章 观察相 呼应 的是 , 近年来 英 国关 于 中小学 生数 学 和语 文水平 下降得 令人担 忧 的报道 不断 。英 国政 府部 门研 究发
英 国 的 分 层 教 育 是 大 家 发 言 颇 多 的话 题 。蕲 春 县 向桥 乡 白 水 中 学 副 校 长 何 欢 、 城 市 三 河 口 中 心 麻 学 校 老 师 杨 晓 靖 、 恩 市 红 土 乡 石 施 灰 窑 初 级 中 学 老 师 梁 大 庆 、 新 县 阳
为 “ 生学 校和 家长 事务 部 ” 由此 可见英 国并 不把 教育 看作 只 学 。 是校 园 内的事 。我们农 村也 搞家 长学校 , 效果不 尽 如人意 : 但 我 们是 老 师 跟一 个 个家 长 谈 , 不 像在 英 国 , 一 个个 家 长跟 老 而 是 师谈 。其 中原 因值得探 究 。 梁大 庆参 加培 训感 触颇 多 。他 认 为 , 国中小 学教 师拥 有 英
他 小 的 时候 . 是 他 的 第 一 我
我 立刻 明 白 了果 同 学不 明

浅谈英国中小学教学的特点

浅谈英国中小学教学的特点

浅谈英国中小学教学的特点英国作为传统的教育强国,其基础教育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笔者有幸远赴英国中小学参观学习,并多次深入课堂观摩听课,因而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尤其是他们那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

按照其教学风格英国中小学教学的特点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没有教材,课程安排灵活,注重实用英国中小学开设的课程,尽可能地保持科学技术课与人文学科课和艺术学科课之间的基本平衡。

总的来讲,主要以英语,数学,科学为主,同时还开设体育,音乐,ICT(信息技术),外语,DT(设计课),烹饪,地理等课程。

课程的多样化将有助于学生在品德、文化、精神和身体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并且影响到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例如宗教课的开展。

同时每个学校会因为学校的特点不同所开设的课程也会不同,有的学校会将法语和西班牙作为外语,有的学校则会将汉语和日语作为外语,有的宗教学校会开设一些宗教课。

在11,12年级的时候,学校还会开设一些商业课,经济课等职业课,为一些打算就业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注重课程的实效性。

但是所有的课程没有教材,只有教学大纲,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只需要带上笔和本子就行。

教师在国家统一制定的教学大纲的前提下,灵活多变,及时的更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自身能力的情况,自由的选择所教授的知识点,通常老师是一个主题一个主题的讲,但是有时一个主题中间也可以穿插好几门其他的课程。

教师的教学VT+23pL1Pacwe1P9paaayu+81NQr14/BN/q+NKmAZXE=没有统一的进度和安排。

教师在学期的开始,针对每一个学生基本情况,制定一个教学计划,确定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学期结束后学生要达到的期望值。

二、课堂的管理人性化,尊重学生的感受英国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教学。

教室里的课桌摆放没有统一要求,一般是以学生围坐的形式进行教学,这一点与中国整齐的摆放形式完全不同。

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

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

多媒体技术在药剂学教学 中的应用是 势所 必然 , 它具有表现 多媒体教学是- f综合计算机科学、 - ] 教育学、 心理学等学科 力丰富 、 交互性强 、 共享性好等特点 , 显示 了强大的优越性。多媒
的边缘科学 。药剂学教师具 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 但多数都不是计 体教学的应用推动了药剂学 教学 内容 、 思想 和模 式 的改革 , 也对 算机专业人才 , 计算机应用水 平往往 并不高 , 制作 复杂课件 有一 教师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药剂学 教师 在教 学中应根 据各种 媒体 定困难 , 常常难 以完 全表达 自己的设 计理念 , 并且 一个优 秀的多 所具备的不同特点, 将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有机地结合 媒体教案需要多种软件的配合, Fa ,hm o c, hthp 起来 , 如 l hC e f e Po so, s i f o 取长补短 , 得最佳 教学效果 。 取
进度 , 注意 与学 生的双向交流 , 给学生 留适 当思考的时间。 技术在药剂学教学 中应用对 教师 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 教师应 能解
பைடு நூலகம்
24 版面应层次清楚, . 条理分明 由于多媒体的信息量比较大, 决一般的计算机故 障 , 步掌握除 Pw ro t 初 o e i 以外 的多种多 媒软 pn
在 英 国感 受解 决 问题 学 习法
朴光春 陆 ,
(. 1 延边大学药学院 , 吉林 延吉 130 ; 2 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300 . 上海 20 3 ) 04 3
摘要 :解决问题学习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方法, 在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 旨 具备 自 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学生, 使学 生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及职业中乃至终生能够继续独立学习。笔者通过在英国的经历, 亲身感受到了其成果, 认识到了

人在英国,感受没有教材课堂

人在英国,感受没有教材课堂

人在英国,感受没有教材的课堂今年初,我顺利地通过市教委组织的两次考试(笔试和面试),荣幸地参加了重庆市教委2012年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赴英国普利茅斯学习。

在这之前,听说西方国家的学生在很多课程上没有教材,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我们国内教材几乎是我们每门课必备的。

没有教材的课堂会是什么样子呢?老师用什么来上课呢?心中充满着疑问和好奇。

我庆幸,在英国真正见到了这种课堂,深切地感受到没有教材的课堂却是那样的鲜活!那是七年级(11岁学生)的一堂地理课。

大致是这样上的,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假设有两个美国女孩从伦敦下飞机,要到dartmoor(当地一个漂亮景点)去,请为他们设计两天的行程。

我所看到的这堂课就是一堂展示课:他们两个学生一组展现自己的设计思路。

第一组两个女孩非常坦然地走到讲台,从容又熟悉地打开电脑,登陆到学校网站,精美的幻灯片首页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她们一边放ppt,一边流利又自信地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内容涉及这两个美国女孩下飞机后,在什么时间、地点、坐什么样的交通车到某个城市,然后到某个宾馆住宿,花费多少,是否含早餐,在宾馆有什么样的服务。

第二天何时何地又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到景点,景点有什么样的历史、风景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她们认为如果两天时间去一个景点时间还有剩余,又向美国女孩推荐了附近的景点,并做了相关的介绍,比如相关的景点、费用、行程时间、路线、等等……总之安排得非常的妥当。

她们的幻灯片也做得非常吸引人,就像一个旅行社在为他的旅客安排行程。

精彩的图片,清楚的介绍,让我完全沉浸在她们的课堂上,仿佛这不是在听一堂课,而是在欣赏风景区的广告。

两个女孩介绍完毕之后,仍然站在讲台上,这时下面很多学生举起了手,两个女孩就点名举手的学生,被点名的学生就开始评价这对女孩的表现。

首先她们非常礼貌地肯定了她们设计得好的地方,然后也指出了她们的不足之处。

然后两个女孩对她们的评价做出反馈,比如赞同还是不赞同。

这一学习过程就是她们相互之间交流自己观点的过程。

小学音乐教案《伦敦桥》

小学音乐教案《伦敦桥》

小学音乐教案《伦敦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伦敦桥》,了解并感受英国伦敦的风情。

2. 学会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引导学生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提高学生的节拍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伦敦桥》,感受英国伦敦的风情。

2. 教学难点: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以及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伦敦桥》的乐谱和教学PPT。

2. 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和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伦敦桥》,让学生初步感受英国伦敦的风情。

2. 教学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伦敦桥》,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伦敦桥》,表现出英国伦敦的风情。

3. 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欣赏其他英国伦敦的歌曲,如《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等,进一步了解英国的音乐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伦敦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自主选择演唱或表演节目,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伦敦桥》,加强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 家长协助学生录制演唱视频,至班级群,互相交流学习。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针对不同学生的音乐基础,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音乐表现力。

本节课学生学习了歌曲《伦敦桥》,了解了英国伦敦的风情,掌握了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

通过分组练习和课堂展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音乐素养。

课后作业和教学延伸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培养了对音乐的热爱。

十、教学计划:下一节课将继续学习其他英国伦敦的歌曲,如《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进一步了解英国的音乐文化。

走进西交利物浦感受英式教育

走进西交利物浦感受英式教育

走进西交利物浦感受英式教育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两个湖,一为金鸡湖,一为独墅湖。

在当地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搞经济去金鸡湖,要读书就来独墅湖”,因“经济”与“金鸡”谐音,“读书”又与“独墅”谐音,这句话听起来别有生趣。

环金鸡湖地区,世界五百强企业林立,是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而独墅湖旁,却遍布着国内众多著名高校的研究院和苏州大学新校区,以及一所全新模式的新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

“要来就来独墅湖,要上就上西交利物浦”,这是知名教育家朱永新在深入了解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办学模式后总结出来的一句话。

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西交利物浦的办学模式产生兴趣,2009年4月23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袁贵仁曾去西交利物浦大学考察,他认为,该校的尝试为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等前沿课题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西交利物浦大学能够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道路上做出更为深广和更加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里的教授100%来自全球招聘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对于要上关圣威教授课的学生而言,总有些畏惧感,因为关教授的考试很难,不容易过。

关圣威自己却说:“还好吧,也有不少学生答得非常好”,但他顿了一下,接着说:“当然也有很多人过不了。

”关圣威教授毕业于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数学系,曾先后供职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机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台湾元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在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前,是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工程设计学院智能系统终身教授。

“我的课,死记硬背没用,考的就是实际应用能力”。

关圣威教授说,学生不仅要理解他教过的东西,还要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的学生可能在期末花几天做总复习,把所有该记的记下来,甚至很快地理解一些东西,但是没有经过长期消化的过程,包括动手做的过程,那样的话在我的考试中拿好的分数是不可能的”。

关圣威教授的教育观,正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占主流的教育观。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教授史密斯就认为,中国教育制度更倾向于学生被动的学习,即学生坐下来并从老师的授课中获得知识,“而我们更希望一种更主动的学习模式,也就是老师辅助学生学习,学生能够在课堂下通过阅读背景知识、自习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低年级教室的墙面上更是粘贴着各种各样 与 学习内容相关 的资料卡片 以便学生们 随时记忆 。 有 时候 看起来有 些凌乱 ,但师 生们都非 常喜欢这 样的 方式 , 学生们很得意看到 自己的杰作挂 在墙上。 比如 英语课要 上诗歌 ,那么老师会在墙上 粘贴 关于这首 诗歌 的派系 、 作者 的名字、 作 者创作 的其他作 品等 。 这样学生就会 在不知不 觉中进入 到一 种随时记忆随 时学习的状态。 环境是学联系与融合是零距离 的。 校
园里甚至设有公交车站。 走进校 园, 映入 眼帘的却是 干净整洁、精致 别样的一幢幢只有二三层楼高的教 学楼 , 处处可见绿意和温馨 , 仿佛进入 了花 园和 欢乐
谷! 他 们 认 为 这 样 的设 计 既 开 阔 了学 生 的 视 野 , 又 加
教育不仅要让 学生变得优秀 , 更要体验 到快 乐。 在英 国的中小学 , 教室里 、 走廊 、 墙壁 上都贴满 了学 生五花/ \ " 1 3 的作品 , 有绘 画、 写作 、 信件 、 建议、 f a mi l y t r e e ( 家谱 ) 等等 。 在教 室布置方 面 , 教室桌椅 的摆放 根据学生 的上课需求呈现多样化 ,或围成半 圆形便 于老 师能接触到每位 学生 ; 或三三两 两放成 “ 米” 字 形, 便于学 生互相 交流 。 而我国 目前还是 “ 棋 盘” 形较
完好 , 他们都还在坚持使用。 两 所 学 校 都 将 自然 状 态
下的学校 面貌 和教 学活动展 示给 我们 ,这种 实事 求 是的行事风格很值得我们学 习。 B r u t o n S c h o o l 地处一个有着开 阔视野 的小山坡 上。 在这里我们没有 看到豪 门阔面 、 教学高楼 , 甚 至
在对英国学校的课堂观察 中,我们发现 了四个
为师生提供 了非正式学 习、 探讨 问题 的空间。 学校 图
5 4
教 学月刊小学版 2 0 1 4 . 5综合
方面 的明显反差 : 第一 , 课 堂管理 是灵活 的 , 不要求 整齐 划一 ; 第二 , 课 堂环境 是开放 的 , 学生 的直接经 验受到 重视 第三 , 课堂是学 生学 习与实践 的场所 ,
多, 将 学 生 禁 锢 在 自己 的 “ 格子 ” 里, 不 能 更 好 地 与 其 他 同学 进 行 交 流 。
1 . 历 史悠久的校 园文化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搞花架子 ,也不搞形式主 义, 这是英国人普遍的做事风格 。 我们访 问的两所学 校, 学校 的校 门和校牌都很小。 由于学校建校历 史比 较 悠久 ( 比如 B r u t o n S c h o o l 学校创建 于 1 9 0 0年 ) , 学校 的校舍 、 外表都显得有些陈旧。 但只要校舍结构
强了学校 和社 会的联系。 学校的绿化非常好 , 大家都
很 自觉地去爱护环境 , 注重美化 , 并高 度 自觉地去保 持校园整洁。 这 已经 内化为他们生命 中的一部分 。 几
乎看不到哪个老师用强制方式和严厉的说 教让学生 们如何如何去做 , 这才是教育 的最大成功所在。
He n d o n S c h o o l 的 教 学 设 施 一 切 从 方 便 学 生 出 发, 教 学 环 境 使 人 赏 心 悦 目。 L e a r n i n g Z o n e ( 学 习区 )
口 贾 继平
为 提 高 英 语 教 师 的 教 育 教 学 水 平 及 整体 素 质 ,
书馆 的书籍均按照初级 、 中级 、 高级 进行 分类标 注 , 学 生可 根 据 自己 的实 际 情况 借 阅。 图书 馆还 为 学 生提 供 杂 志 、 DV D 和 网上 资 源 等其 他 阅读 途 径 。 楼顶 花园等设施 也是为 方便学生休 息、 课 下交流而 设计 的。
教师讲 得少 , 学生练得 多 ; 第 四, 课堂 活动也 是培养
和发展个性 的过程 ,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 英 国小学普遍有 助教 , 特别是低年级 的班 级 , 每
测和描述 , 用上尽可能多的形容词。 这 一点有些像语
文课 中的人物个性分析 ,教 师根据学 生的理 解和描 述, 将这些词写在黑板上供此后的小组讨论参考 。 接 着, 教师就给不同能力的三组学生布置不同 的任务 : 最低层次 的只要 听懂故事 ;中间层次 的能够复述故 事; 最高层 次的是能 够进行辩论 。 同时启发 学生 , 如 果给这两种动物选 朋友 ,你会选择谁跟他 们做朋友 呢? 并给 组员们每人 一张纸 , 将 内容 写下来 。 由此可 见在 英国的课 堂上 , 没有统一 同步 的要求 、 采用小组 合作形式 的教学方式 已非常普遍 。
了解 国外基础教育 的先进手段和科学方法 ,体验英 国的风俗 习惯和 思维方 式 , 2 0 1 3年下半年 上城 区 4 位英语教师启程赴英国进行 了为期 2个多月的参观
培训学 习。这次培训1 让我们开阔 了视野 ,拓展 了思
维, 所到之处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 刻的印象。
2 .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 习环境
师读一个有关 s c o r p i o n ( 蝎子) 和f r o g ( 青蛙 ) 的故事 ,
然后 让 学 生 用形 容 词来 描 述 两 种 动物 的个 性 。 学 生
们 围坐在黑板前 , 教 师边读故 事 , 边 用笔指 着文字以 便学 生能跟着老师 的思路 。在描述 s c o r p i o n和 f r o g 的性格特 点时,学生大胆地根据 自己的理 解进 行猜
国内看到一切信息都是汉语 ,但 在英 国你 看到的一 切都是英语 ,就好像把一切汉语 的环 境都 变成英语
的氛围 , 这种情形下就不得不说英语 了。 如果我们 的 学生长 期处 于这种环境 中 , 那么他们 的思想会 受到 感染 , 他们 的学 习习惯也会慢慢养成。
3 . 追求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