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word版)

合集下载

2014年福建省高三质检语文参考答案(精编版)

2014年福建省高三质检语文参考答案(精编版)

201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名句名篇默写(6分)(1)虚室有余闲(2)响穷彭蠡之滨(3)大漠孤烟直(4)钩心斗角(5)春花秋月何时了(6)虽一毫而莫取(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15分)2、(3分)C(诚:实在)3、(3分)D(①说的是寇洛的父亲;②是说寇洛率领乡亲躲避战乱;⑤是说贺拔岳被害后情势危急。

)4、(3分)B(寇洛是在被提拔为右大都督之后,跟随太祖平定叛军的。

)5、(6分)(1)(3分)魏帝因为寇洛有保全军队的功劳,任命他为武卫将军。

(“以”“除”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以”译为“认为”亦可。

)(2)(3分)这样的人如果不加奖赏,拿什么激励后来的人?(“何以”“将来”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此而不赏”译为“有这样的功劳却不加赏赐”亦可;“何以”译为“怎么”亦可。

)(“而”不计分。

)古诗阅读(6分)6、(l)(2分)形象地写出了木叶脱落后寒林的疏朗,使寒林有了人的情貌与神采。

(意思对即可)(1、“疏朗”写成“萧瑟”亦可。

2、联系情感分析可给分。

)(2)(4分)状写了斜阳落霞映现于澄碧江水中的倒影之美(1分)。

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物我共适的人生意趣(3分)。

(意思对即可)(1、写景给1分。

2、抒发……情感,给2分。

3、描绘……意境,给1分。

4、透露出词人以山林秋水为朋,表现”陶醉”或”喜爱”之情可给2分。

) 文学名著阅读(10分)7、(5分)AE(A项,琴因母亲的反对没有剪发。

E项,没有“讨价还价”,葛朗台也没有答应。

)(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8、(5分)(1)第一问:骗太守马遵出城,乘虚夺取天水。

(2分)第二问:①佯攻冀城(姜维母亲所住之城),逼姜维去保冀城。

②传递姜维降蜀的假消息,派人假扮姜维攻城。

③魏军认为他已降蜀叛国,姜维走投无路,只好投降。

(一点1分。

)(2)第一问:黛玉以“好姻缘”奚落宝玉。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一、(2014届安徽安庆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南歌子•游赏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 菰黍、昌歜,席间食品。

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小题1】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小题2】下片末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二、(2014届安徽亳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往]王安石辞相后,晚年居住在江宁的钟山。

【小题1】简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绕”和“舞”字的妙处。

(4分)【小题2】王安石认为,与其“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

你怎么看?(4分’【答案】【解析】【小题1】三、(2014安徽省合肥八中等届高三上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小题1】请概括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特点。

(4分)【小题2】诗的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解析】四、(201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

②酝藉:同“蕴藉”。

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小题1】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

(4分)【小题2】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小题2】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word版)

福建省福州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测能力测试试卷及答案p(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浪游记快【清】沈复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

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测,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矗,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雅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泠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徘徊探访矣。

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堙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时值长夏,起极早,出钱塘门,过昭庆寺,上断桥,坐石阑上。

旭日将升,朝霞映于柳外,尽态极妍;白莲香里,清风徐来,令人心骨皆清。

步至书院,题犹未出也。

午后交卷,偕缉之纳凉于紫云洞,大可容数十人,石窍上透日光。

有人设短几矮凳,卖酒于此。

解衣小酌,尝鹿脯甚妙,佐以鲜菱雪藕,微酣出洞。

缉之曰:“上有朝阳台,颇高旷,盍往一游?”余亦兴发,奋勇登其巅,觉西湖如镜,杭城如丸,钱塘江如带,极目可数百里。

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

2014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语文能力测试(3月份)(完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3) ,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4)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5)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6)雁过也,正伤心,。

(李清照《声声慢》)(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浪游记快【清】沈复山水怡情,云烟过眼,不过领略其大概,不能探僻寻幽也。

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

名胜所在,贵乎心得,有名胜而不觉其佳者,有非名胜自以为妙者。

余年十五时,吾父稼夫公馆于山阴赵明府幕中。

有赵省斋先生名传者,杭之宿儒也。

赵明府延教其子,吾父命余亦拜投门下。

暇日出游,得至吼山。

近山见一石洞,豁然空其中,四面皆峭壁,俗名之曰“水园”。

临流建石阁五椽,对面石壁有“观鱼跃”三字,水深不浏,相传有巨鳞潜伏,余投饵试之,仅见不盈尺者出而唼食焉。

阁后有道通旱园,拳石乱立,有横阔如掌者,有柱石平其顶而上加大石者,凿痕犹在,一无可取。

游览既毕,宴于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生。

此幼时快游之始。

至山阴之明年,先生以亲老不远游,设帐于家,余遂从至杭,西湖之胜因得畅游。

结构之妙,予以龙井为最,小有天园次之。

石取天竺之飞来峰,城隍山之瑞石古洞。

水取玉泉,以水清多鱼,有活泼趣也。

大约至不堪者,葛岭之玛瑙寺。

其余湖心亭,六一泉诸景,各有妙处,不能尽述,然皆不脱脂粉气,反不如小静室之幽僻,稚近天然。

苏小小墓在西涂桥侧,作八角形,上立一碑,大书曰:“钱塘苏小小之墓”。

从此吊古骚人不须排徊探访矣。

余思古来烈魄忠魂埋没不传者,固不可胜数,即传而不久者亦不为少,小小一歌妓耳,自南齐至今,尽人而知之,此殆灵气所钟,为湖山点缀耶?桥北数武①有崇文书院,余曾与同学赵缉之投考其中。

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故不积跬步,。

(苟子《劝学》)(2)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3)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 ,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谕纪泽纪鸿曾国藩字谕纪泽、纪鸿①儿:目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接济已断,加此一挫,军心尤大震动。

所盼望者,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鲍军能从湖口迅速来援,事或略有转机,否则不堪设想矣。

余自从军以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

丁、戊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

起复④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

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庄。

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

作字用功最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

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

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金太直。

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

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遣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

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

近来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

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

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

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

故吾纂墓志,仅叙一事。

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word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word版)

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题(word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请将所有答案用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红光和紫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光的频率大于紫光的频率B.同一种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的小C.红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紫光的小D.用同一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紫光的小2.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2m/s。

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 cmB.这列波的周期为3sC.此时x=l 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D.此时x=2m处质点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数比n1:n2=2:1,○V和○A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 L=6Ω,AB端电压μsin100πt(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读数为2.0 AB.○V的读数为48 VC.该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 ZD.该变压器输入功率为96 W4.随着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久的将人们可实现太空旅行的梦想。

若发射一个太空旅行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的2倍,且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旅行仓运行的线速度大于7.9 km/sB.旅行仓运行的周期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C.旅行仓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一半D.旅行仓中的游客会处于失重状态,游客不受重力物理试题第1页(共6页)5.如图甲,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一般置有四个卡位用调节角度。

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 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缓缓调至卡位4(如图乙),笔记本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 .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 .电脑对散热底座的压力变小C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D .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 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 圈,D 1、D 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 是内阻不计的电。

福建漳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漳州市高三质量检查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故不积跬步,。

(苟子《劝学》)(2)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3)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 ,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谕纪泽纪鸿曾国藩字谕纪泽、纪鸿①儿:目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接济已断,加此一挫,军心尤大震动。

所盼望者,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鲍军能从湖口迅速来援,事或略有转机,否则不堪设想矣。

余自从军以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

丁、戊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

起复④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

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庄。

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

作字用功最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

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

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金太直。

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

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遣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

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

近来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

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

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

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

福建省漳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福建省漳州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文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应当力求具有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体现出差异化的市场细分要求。从产业形态差异化的角度来说,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内的文化企业、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不仅要求实现不同金业自身的价值最大化,还要总体上适应园区内的互补性,形成有效的资源整合结构。
(摘编自陈少峰《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透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刻不容缓无可非议鱼龙混杂滴水不漏
B.千钧一发无可非议泥沙俱下滴水不漏
C.千钧一发毋庸置疑鱼龙混杂颠扑不破
D.刻不容缓毋庸置疑泥沙俱下颠扑不破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
B.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
C.如果决定人们看不看视频的仅是自身的兴趣和本能,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D.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是由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降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二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作品丰富、写手众多的繁盛局面。但是,网络文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存在着粗制滥造、缺乏担当等一些问题。网络写作,需要从传统文学写作中汲取营养。
其次,要强化经典意识。传统文学写作,习惯精雕细琢。曹雪芹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精神,值得钦佩。司马迁所言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就是对作品经典性、永恒性的追求。网络写作追求快速生产,一般不会仔细推敲,而是匆匆写完就贴出。有鉴于此,网络写作需要借鉴传统写作中的经典意识,重建作者的权威性和个体风格,尽量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漳州市201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故不积跬步,。

(苟子《劝学》)(2)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3) ,往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 ,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谕纪泽纪鸿曾国藩字谕纪泽、纪鸿①儿:目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接济已断,加此一挫,军心尤大震动。

所盼望者,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鲍军能从湖口迅速援,事或略有转机,否则不堪设想矣。

余自从军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

丁、戊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

起复④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

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庄。

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

作字用功最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

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

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金太直。

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

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遣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

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

近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

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

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

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

故吾纂墓志,仅叙一事。

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

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

吾当军事极危,辄将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亦别元遗训之语,尔可禀告诸叔及尔母无忘。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 【注】①纪泽、纪鸿:曾国藩的两个儿子。

②局势万紧之际:l861年3月,太平军多次击败湘军的抵抗,使曾国藩几乎陷入绝境。

③左军:即左宗棠的军队。

后文的“鲍军”为鲍超的军队。

④起复:指官员为父母眼丧规满,复任官职。

⑤广陵之散:魏末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临刑前他从容弹奏此越,弹奏完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破:击败B.薄有浮名,兼秉.兵权秉:拿着C.余久处行.间行:行伍,指军队D.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致:招3.下列四组中,全部直接体现曾国藩教导儿子立身或治家一组是(3分)①加此一挫,军心尤大震动②起复再出,意尤坚定③切不可涉历兵间④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⑤故吾纂墓志,仅叙一事⑥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四面都被阻塞后接济断绝,友军军情难料等原因,曾国藩深感部队已深陷危境。

B.曾国藩曾担心自己突然病死,这主要是因为他诗文和书法的才华还没得及施展。

C.从军的经历使曾国藩认识到带兵打仗难见功业,容易造孽和留下被人非难的口实。

D.在这封信中,曾国藩郑重地告诫两个儿子,乱世中金钱会招灾祸,节俭方能养福。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岂能办此滔天之贼?(4分)(2)近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

(2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6分)相见欢【清】纳兰性德①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鲮被,水沉②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选自《饮水词》) 【注】①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

康熙帝器重的藏身近臣,但他无心功名利禄,却对早亡的妻子难于忘怀。

此篇作于出使途中。

②水沉:即水沉香,沉香所制成白9香。

这里指香气。

(1)“微云”这一意象有什么妙用?请简要赏析。

(3分)(2)词中,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感情。

请简要赏析。

(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7.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战乱平息了,可人心还不安定,高家的人纷纷出外避难。

家中只剩觉新一家人和前避难的张太太、琴和梅表姐。

(《家》)B.屠维岳在罢工事件上顶撞吴荪甫。

但由于是老太爷介绍的,碍于父亲的面子,吴荪甫最后还是提拔了他并把他留在身边。

(《子夜》)C.刽子手走进小屋,拦腰将爱斯梅拉达抱走。

爱斯梅拉达昏了过去,此时隐修女紧紧抓住女儿,刽子手无法将两人分开。

(《巴黎圣母院》)D.法庭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时,聂赫留朵夫作为检查官参加审讯。

他认出玛丝洛娃后十分高兴,暗自决定帮助她。

(《复活》)E.夏尔在动身前往印度前夜,欧也妮把藏有夏尔父母肖像的宝匣庄严地放进柜子。

两人都十分激动,互相发誓,私定终身。

(《欧也妮·葛朗台》)二、简答题。

(任选—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忽见岸上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日:“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庞统的“连环计”是什么?这条计策让曹操遭受了怎样的“毒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

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

”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走不起,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

”刘姥姥进贾府的原因是什么?凤姐是如何对待她的?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答第( )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6分)①子日:“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送而送天。

能近取譬①,可谓仁之方②也已。

”(《论语·雍也》)②孟子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毒幼。

”(《孟子·梁惠王上》) 【注】①近取譬:就近以自己作比。

②方:方法。

(1)填空。

(2分)这两个语段,孔子和孟子都用了的方法倡导自己的主张。

(2)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简述。

(4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阕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有品位的观众与有品位的媒体孙萍①从2011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限娱令”,到前不久被曝出台要求调控歌唱类节目等的“加强版限娱令”,对媒体去娱乐化的努力已经实施有两个多年头。

我们不难看出,“限娱令”政策出台的背后,隐藏着国家与社会对媒体文化品位“汪河日下”的忧虑与担心。

②近些年,从媒体内容制作的造假、炒作、夸大,到媒体内容传播的有失公允、肤浅片面、低级情趣,一些大众媒体的品位低俗化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更为尴尬的是,我们一边在摇旗呐喊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媒介品位,二一边奇看着各种肤浅喧哗的媒介内容大行其道。

为什么明明指向问题所在却收效甚微?为什么媒体文化品位一直难以提高?③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媒体文化品位的标准,还应在了解媒介文化品位及其背后的运行机制的基础土给出答案。

④什么是媒体文化品位?从社会与传播学的角度,“品位”一词既可以是实证层面的,也可以是思维理解层面的。

按照社会学者布迪厄的“阶级品位理论”,任何审美倾向上的品位都具有阶层性。

媒余文化自身存在阶层性,而媒介文化品位酶阶层性是由观众的品位差异性最终决定的。

这种差异性以“有需求就会有生产”的市场运作模式呈现于现今的媒体市场,致使部分媒介内容品位低,影响差。

⑤那么,导致品位出现阶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一种文化知识层面的差异。

这一观点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也可以解释。

这里的“文化资本”简单讲,是一种文化积累和文化能力。

拥有更多文化资本的人倾向于知晓更多的文化层面,而文化资本低的人知晓更高层面或更高品位的文化内容则较为有限。

⑥这个道理对于媒介文化品位的问题也同样适用。

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本对于培养高品位的媒介内容具有很大作用。

但是,是否可以说文化资本多的人·定拥有高品位的媒介文化需求,而文化资本低的人媒介文化需求品位就会低下呢?不尽然,其实,除了现有的文化资本外,一个人媒介文化需求品位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于现有文化资本而形成的一种品位评判力。

从媒介传播的角度讲,这种评判力也是一种媒介素养,即受众基于现有的媒介文化的资本积累作出的对自身品位需求的判定。

⑦“解铃还需系铃人”,想要提升媒介的文化品位,拥有高质量、蒿水平的大众文化,根本在于提升国民的文化资本与品位评判力。

只有提升民众对于碎片化、异质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的欣赏力与鉴别力,才能帮助其形成有原则、有责任、有素养的文化品位,才是解决媒体内容低劣化、媒介品位平庸化的“釜底抽薪”之策。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0.下列有关“媒体文化品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广电总局多次出台的“限娱令”,彻底解决了人们对媒体文化品位“江河日下”的忧虑与担心。

B.从当前社会看,人们对高水平的媒体品位有急切需求,而媒体内容的制作和传播却不如人意。

C.观众的品位差异性最终决定媒介文化品位的阶层性,媒体根据差异性的要求制定市场运作模式。

D.文章认为,只有提高观众的文化品位,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媒体内容低劣化、媒介品位平庸化问题。

11.观众品位层次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分)12.文章⑤段引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有什么作用?(4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15题。

泰山的石头黄水成①游泰山这样的千古名山,仅靠一双眼睛是不够的..........。

②我从中天门开始登山,一路拾级而上。

隆冬时的泰山,漫山白雪连片,脚下积雪成冰。

泰山上许多古树的叶子都落光了,枝桠冷峻地童指天空,满山乔木墼然无言,少了一些郁郁葱葱,泰山于萧瑟中更见风骨。

一缕晨阳从山头上斜照下,照在这登山的盘道上,这黄褐色的石阶,这黛青色的石壁,还有这灰白、灰黑、灰绿的山石,凛凛然,一山的石头都在这萧瑟中露出了本色,千百年风雨盘剥,千万年傲然兀立,成了齐鲁大地最坚挺的脊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