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检测教师版
《红楼梦》1-60回练习及答案(教师版)

《红楼梦》练习 1-10回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四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B.古代的神话传说与小说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是小说的渊源。
《红楼梦》就是以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的。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
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
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D.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E.黛玉应贾政之召来到了荣国府。
宝黛初见,两人竟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此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答案:AB(C 应是英莲被拐走后甄家被烧毁;D 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并非父母双亡;E 应是贾母让黛玉到荣国府的)2.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比黛玉更得贾府上下喜爱。
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因此经常与宝玉闹别扭。
B.宝玉的那块玉正面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反面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八个字。
C.贾府的“四春”分别是:精明的贾元春、孤僻的贾迎春、孤独的贾探春、懦弱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为了尽早和秦钟相聚,宝玉择定了上学的日期。
当日早晨收拾完毕,宝玉分别拜见了贾母、贾政和王夫人等人,最后来到林黛玉处辞行,遭到林黛玉善意的嘲笑。
E.贾雨村由于贪财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儿林黛玉读书。
得知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林如海求他的岳父家荣国府帮助。
正好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到身边,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
不久金陵应天府缺出,贾家便帮他谋补了此缺,贾雨村又上任去了。
答案:BC(B 正面还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永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C 孤独的贾元春、懦弱的贾迎春、精明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3.请选择不正确的两项()()A.下列各位都属于“金陵十二钗”:黛玉、宝钗、迎春、岫烟。
(完整版)红楼梦阅读题(教师版)

《红楼梦》阅读题一、双项选择题:二、简述情节题:1、《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玉有关的一件事.答案: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2、简述王熙凤初次出场的过程(或为“简述《红楼梦》中某位人物的的出场方式”)。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放诞无礼扬声说笑而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然后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转悲为喜。
3、《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请简述他们爱情故事中的一个情节。
诉衷肠湘云带丫环翠缕来贾府,拾到宝玉不慎丢失的金麒麟;黛玉不放心湘云的到来,尤其担心金麒麟又引来“金玉良缘"之说,因此悄悄前来欲察二人之意,听到宝玉在湘云、袭人面前对自己不避嫌疑的称扬,心有所感;接着,宝玉向黛玉倾吐了积聚已久的肺腑之言.4、《红楼梦》中向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挑战的人物是谁?请简述能表现该人物这一特点的一个故事。
贾宝玉.贾宝玉热爱女性、尊重女性、体贴关爱女性到忘我的程度。
贾宝玉在园子里看见龄官蹲在地上不断地写着一个“蔷”字,想象她一定有什么心事;又见她“模样儿这样单薄,心里还那里搁得住熬煎”,恨自已不能替她分担。
这时忽然落雨了,他自已淋得浑身冰凉,却没有感觉,只看着龄官头上滴下水来,反而提醒龄官身上湿了,不要写了。
5、请你简述大观园一次风波事件的主要情节抄检大观园园子里发现象征男欢女爱的香囊,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
在怡红院里,晴雯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并无私弊之物。
在探春室内,探春不但顶撞凤姐,还打了王善和家的一记响亮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到迎春房中,查出了司棋与潘又安的证据,令王善保家的大为丢脸。
红楼梦11至20回练习教师版档

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11-20)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宝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
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
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元春是荣府的二小姐,因为德才兼备,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B、《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C、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
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D、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
凤姐心中似戳了一刀。
宝玉听说秦氏死了吓了一身冷汗;E、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珍之父贾敬放弃世职,离家求仙学道。
他生日之日,贾珍在家设宴相庆。
贾母带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儿、宝玉前来庆贺。
B、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而自杀。
D、元宵之夜,元春回娘家呆了一会儿,要宝玉和众姐妹献诗。
黛玉本想大展奇才,但受命只作一首,深感遗憾。
E、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送给了湘云。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常住荣府。
红楼46-60回检测卷(教师版)

《红楼梦》四六至六十回专题训练一、填空题。
1、贾府中的最高统治者是__________,管理贾府日常事务是__________,在管理上最具改革色彩的女子是____________。
(贾母王熙凤探春)2、最卑躬屈膝的丫头是袭人;最有反叛性格的丫头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头是金钏;最能干的丫头是鸳鸯;为追求自由婚姻而牺牲生命的丫头是司棋;宝玉房中有个奴婢,原是贾母的丫鬟,名叫珍珠,送给宝玉后,将其改名为袭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说的是晴雯;一心甘当奴婢,谄媚讨好主子的是袭人;一心钻营攀附的是小红。
3、举出贾府中醉生梦死、声色犬马的两名男子:________、________。
(贾赦;贾琏)4、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
(憨) 湘云醉眠芍药稠( 呆) 香菱情解石榴裙(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慧)紫鹃情辞试忙玉5、贾府姐妹中,迎春的父亲是(贾赫),探春的父亲是(贾政),惜春的父亲是(贾敬).6、邢夫人叫过凤姐,求她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假贾母之口拒绝了。
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7、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其中呆霸王是薛蟠冷郎君是柳湘莲。
8、平儿向宝钗要棒疮药,说贾赦为石呆子二十把古扇之事把贾琏打了一顿,脸上两处伤。
9、黛玉自愿给香菱作老师教其写诗。
她讲作诗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害意”。
10、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探春照旧例给银二十两,赵姨娘来哭闹,说她袭人也不如了。
探春主奴分明未让步。
11、莺儿又在柳堤坐下编篮,春燕来了,说宝玉说女儿未出嫁是无价之宝珠;出了嫁,变为死珠,老了就是鱼眼睛,二、判断题。
(√)1、《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无事。
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

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第一篇: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教师版江苏省涟水中学高二文科附加题《红楼梦》专题训练(1)教师版一.填空题1.香菱的本名是。
是这丫头,就得这么周到了?”这丫头指的2.元妃省亲时宝玉最后的那首《杏帘在是。
宝玉给丫环起名为“耶律望》是帮他做的。
雄奴”。
3.起诗社时,探春给自己取名 ,14.大观园中,宝玉住怡红院,宝钗宝钗给宝玉取的号住,住紫菱洲,惜春住的是、、。
迎春在是。
诗社中的别号是,但她生性懦弱,15.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回中,仆人给她起的绰号是。
史湘云的别号抽的花签为梅花,题辞是“霜晓寒姿”,附是。
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
4.“任是无情也动人”是指。
16.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得到林黛玉宝钗在滴翠亭听到了与的夸奖,并认为这篇诔文可与的对话。
相提并论。
5.“枉与他人作笑谈”出自的17.《红楼梦》中的著名开场诗句“一判词。
《红楼梦》中警幻仙姑所介绍的乳名夜北风紧”的作者是。
判词“心比“兼美”的是。
天高,身为下贱”指得是。
6.《红楼梦》以一部专书的形式形成了填空题答案一门独特的学问,就是“ ”。
1.甄英莲7.秦钟之父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2.黛玉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 3.蕉下客无事忙富贵闲人菱洲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
居士二木头枕霞旧友8.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4.薛宝钗小红坠儿将“ ”。
5.李纨秦可卿9.“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6.“红学”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这四7.养生堂句判词概括了一生的遭遇和命8.“真事隐去” 运,其中“两地生孤木”是指。
9.香菱夏金桂10.《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10.高鹗一般认为后四十回是所作。
11.贾探春11.在贾府四小姐中,有一个“才自精12.“水” “文”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小姐,13.平儿芳官其治家能力足可与王熙风媲美的是14.蘅芜院迎春藕香榭________。
15.李纨12.《红楼梦》中涉及到贾府五代人,16.曹娥碑即“ ”字辈、“代”字辈、“ ”字辈、17.王熙凤晴雯“玉”字辈、“草”字辈。
《红楼梦》练习题 - 教师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选择题1.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
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
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
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
【答案】D【解析】D项,“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说法有误。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宝钗的诗,“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也不是薛宝钗的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
2.对于这部小说的整体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主次两条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其中,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B.《红楼梦》围绕争取爱情自由个性解放的宝、黛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展开情节,以宝玉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大观园儿女们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告终。
C.《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D.《红楼梦》的第二条线索展现了残酷的阶级压迫、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贵族荒淫糜烂的生活,以贾府及其亲族的相继衰败为结局,构成了主线的社会背景。
【答案】B【解析】B项,“以宝玉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大观园儿女们爱情的悲惨结局而告终”说法错误,《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宝钗的爱情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红楼梦91至100回教师版

高考名著名篇训练之《红楼梦》(91-100)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芹是贾府的近族支派,靠管办府中事由为生。
贾芹负责管理家庙铁槛寺里的小沙弥与小道士,行止不端。
小说第九十三回“水月庵掀翻风月案”,写荣国府门上发现揭帖,上写着:“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
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
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
”原来,贾芹在水月庵里与女尼女道士勾搭成奸,一起吃酒划拳,被人举报。
B、夏金桂娘家和薛家一样是在户部挂名的富商。
她是独生女儿,长得花朵儿似的,却是一个典型的悍妇、“搅家星”。
她嫁入薛家之后,先挟制薛蟠,借丫鬟宝蟾摆布香菱,又与宝蟾争风吃醋,后来,薛蟠因人命官司定了死罪在监里等候秋决,她在家除了哭闹就是涂脂抹粉描眉画鬓挑逗小叔子薛蝌,全无半点夫妻情分,最后因为香菱无意中破了她设计的与薛蝌的“好事”而结深恨,想要用砒霜毒死香菱,结果老天有眼反毒死了自己。
C、薛蝌是一位秉性忠厚的正人君子。
作为富家子弟,他却连喝酒的毛病都没有。
一天,他从外面回来,夏金桂问他:“哪里喝了酒来了?”他回答说:“今日是张大爷的好日子,所以被他们强不过吃了半钟,到这时候脸还发烧呢。
”被强迫喝半钟酒就脸红发烧,可见他平日里很少喝酒,由此看来,他的生活甚至比宝玉还纯粹。
D、蒋玉菡是宝玉的一个同性知己。
小说第九十三回写宝玉在临安伯府终于再一次见到了蒋玉菡,此时的蒋玉菡已改唱小生,唱的是他的拿手好戏《占花魁》。
小说写到他扮演的秦小官“怜香惜玉”、“缠绵缱绻”、“极是情种”,而他的声音响亮,口齿清楚,按腔落板,把宝玉的神魂都唱了进去了。
E、从贾府被赶出去的丫鬟司棋因母亲阻挠她和表兄潘又安的婚事竟撞墙自杀了,随后潘又安也跟着殉情而死。
司棋的母亲怕坊里报官央求凤姐代为说请,但凤姐说:“那有这样傻丫头,偏偏的就碰见这个傻小子!”竟不帮忙。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天,贾政正和詹光下棋,冯紫英来访。
红楼梦检测练习试题(含答案)

红楼梦检测练习试题(含答案)《红楼梦》检测练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答案:D2. 《红楼梦》原名是什么?A. 《石头记》B. 《金陵十二钗》C. 《情僧录》D. 《风月宝鉴》答案:A3. 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A. 林黛玉B. 薛宝钗C. 王熙凤D. 贾宝玉答案:D4. 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八个字?A. 莫失莫忘,仙寿恒昌B. 莫失莫忘,永结同心C. 仙寿恒昌,永结同心D. 莫失莫忘,福寿双全答案:A5. 林黛玉的父亲是谁?A. 贾政B. 贾赦C. 林如海D. 薛蟠答案:C6. 贾宝玉的生日是哪一天?A. 正月十五B. 三月十五C. 四月二十D. 六月二十答案:B7. 贾府的四大家族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 贾家B. 王家C. 史家D. 李家答案:D8. 贾宝玉的奶娘是谁?A. 赖嬷嬷B. 邢夫人C. 王夫人D. 李嬷嬷答案:D9. 贾宝玉的妹妹是谁?A. 贾迎春B. 贾探春C. 贾惜春D. 贾巧姐答案:C10.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用了什么酒?A. 琼浆玉液B. 千红一窟C. 万艳同杯D. 玉液金浆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的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2. 贾宝玉的别号是__________。
答案:怡红公子3. 林黛玉的别号是__________。
答案:潇湘妃子4. 薛宝钗的别号是__________。
答案:蘅芜君5. 王熙凤的别号是__________。
答案:凤辣子6. 贾宝玉的住所是__________。
答案:怡红院7. 林黛玉的住所是__________。
答案:潇湘馆8. 薛宝钗的住所是__________。
答案:蘅芜苑9. 贾府的最高统治者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检测(教师版)一、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红楼梦》第五回通过对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众多主要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是全书的总纲。
B.《红楼梦》中除塑造了“金陵十二钗”等众多贵族女性形象外,还塑造了病死的晴雯、投井的金钏、上吊的鸳鸯、撞墙的司棋等“四烈婢”形象。
C.《红楼梦》中,贾舎将迎春许给孙家,贾母不十分称意,只说“知道了”;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贾舎不听;宝玉见邢夫人将迎春接出大观园,越发扫了兴。
D.香菱学诗,共拟三稿。
一稿,宝玉否定,黛玉给予部分肯定与鼓励;二稿,黛玉、宝钗加以否定;三稿,是香菱“精血诚聚”,梦中所得,众姐妹一致称赞。
E.王熙凤设“调包计”定下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后,黛玉无意中从紫鹃处得知了消息,从此一病不起。
绝望之中的黛玉亲手将代表她纯真爱情的诗帕焚毁,切断一切与所爱的人的关联。
D E(D.否定一稿的是宝钗。
E.黛玉无意中从傻大姐处得知了消息。
)2.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首判词是说林黛玉虽有贤妻良母的品德,却最终落入冷落寂寞的境地。
B.“抄检大观园”是由王善保家的出主意、王熙凤具体指挥的,探春对检抄行为非常反感,先命丫鬟秉烛开门而待,继之流泪叹息,最后给了带头检抄的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惜春则积极配合,请求凤姐严惩丫鬟入画。
C.皇帝恩准元妃回贾府省亲。
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銮舆,前呼后拥来到省亲别院。
贾妃见到祖母、母亲及诸姐妹不禁泪珠滚滚,随即赐园名“大观园”,给园中所喜之处题名,命宝玉和诸姐妹各题一匾一诗,以示庆贺。
D.贾府是世家大族,读书人的雅趣也体现在贾府丫鬟的取名上。
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的丫鬟分别取名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正好凑成“琴棋书画”。
E.“自为(一作“岂道”)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这句话出自《芙蓉女儿诔》,句中的“公子”“女儿”分别指贾宝玉和林黛玉。
A E(A.这首判词合写林黛玉和薛宝钗,说两人最终命运使人叹息,而非仅写林黛玉一人。
并且“有贤妻良母的品德,却最终落入冷落寂寞的境地”的也不是“林黛玉”,而是“薛宝钗”。
E.“女儿”指晴雯。
)3.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元春命运决定贾府的兴衰。
元春进宫,贾府进入繁荣时期;元春封为贵妃,贾府达到鼎盛;元春生病暴毙,贾府随之衰败。
B.黛玉在看望挨打的宝玉时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C.“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事在小说中具有这样的作用:介绍大观园的布局结构、风貌景致,反映贾府的极度奢华,展示贾宝玉的文才,表现贾政对宝玉的严厉以及对其才华的欣赏,为下文元妃省亲作铺垫。
D.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中,“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其中“拉”字,写出王熙凤为讨好贾母而表现得特别热情的心理。
E.贾雨村为《好了歌》作注,指出盛衰荣辱瞬息变化,在全书开头造成一种“忽荣忽枯、忽丽忽朽”的险恶气氛,也是对全书荣宁二府兴衰际遇的一种概括和预示。
B E(B.“黛玉”应为“宝钗”。
E.“贾雨村”应为“甄士隐”。
)4.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黛玉在行酒令时无意中说出禁书《西厢记》《牡丹亭》中的诗句,宝钗事后善意提醒,并说出自己小时偷看禁书及杂书之害,黛玉心中暗服。
B.黛玉诗号潇湘妃子,其潇湘馆的翠竹象征着黛玉的不屈不挠、淡雅清高;其中暗含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又暗示黛玉以泪还恩的悲惨命运。
C.《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展开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比如第五回就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展现了小说广阔的社会背景。
D.王熙凤“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设计陷害尤三姐,充分表现了她那恶毒、贪婪、阴险的性格。
作者把这个“嘴甜心苦,两面三刀”的形象,描写得生动出色。
E.贾舎之女迎春的丫鬟司棋与表兄潘又安有私情,一日私会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慌忙之间将绣春囊遗落大观园中。
粗使丫头傻大姐拾得香囊,被邢夫人看见,王夫人知道后,大怒,遂生抄检大观园之意。
C D(C.这里所说的是第四回。
D.“尤三姐”应为“尤二姐”。
)5.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一回中,黛玉梦见贾雨村从南京来接她,贾府众人向她道喜,说她父亲把她许给人做续弦。
黛玉不同意,向贾母求救,可贾母说做女人终究要嫁人的,没帮她。
黛玉又向宝玉告别,宝玉叫她留下,还把心挖出来给她看,结果宝玉眼睛往上一翻,咕咚就倒了。
B.晴雯和袭人都是宝玉房里的丫头,性格却迥然不同。
晴雯虽“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敢怒敢为,不怕得罪主子,涉及她的情节有“勇晴雯病补孔雀裘”“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俏丫鬟抱屈夭风流”;而袭人却温顺驯服,一切仰承主子之意。
C.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套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清楚,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D.薛宝钗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一是她的聪明才智在封建社会不能施展,二是她虽然取得了“宝二奶奶”的地位,但宝玉始终恨她强夺了黛玉的位臵而决意出走。
E.贾元春被封为贵妃回家省亲时,贾府修盖了“大观园”,元春叫家中的姐妹寡嫂以及宝玉一起住进园中,宝玉住的是“怡红院”,黛玉住的是“蘅芜苑”,宝钗住的是“潇湘馆”。
D E(D.宝玉后来也基本认可了她,决意出走并不是因为痛恨宝钗。
E.黛玉住的是“潇湘馆”,宝钗住的是“蘅芜苑”。
)6.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一部《红楼梦》,始于贾雨村、甄士隐,又终于贾雨村、甄士隐,不仅使小说首尾契合,而且有“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的用意。
B.《红楼梦》中荣国府里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管理日常事务的是王熙凤。
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百般奉承,背后却干尽了贪赃揽财的勾当,可谓名副其实的“凤辣子”。
C.《红楼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D.《葬花词》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体现了那种不屈不挠、冰清玉洁,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以落花为喻,体现了她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与绝望。
E.初秋季节,贾探春提议邀集大观园中有文采的人组诗社,诗社成员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宝玉及李纨,探春自任社长。
B E(B.“凤辣子”是贾母给王熙凤起的诨号,是喜爱之情的表现。
E.“社长”应是“李纨”。
)7.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芦雪庭即景联诗时,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人皆对景伤怀,同病相怜的史湘云宽慰林黛玉,不要这样感伤“自苦”,说着旧家的破落,未卜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人生幻灭的悲哀,二人先后吟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一作‘诗’)魂”,诗句虽然悲凉凄婉,但不可否认,才情横溢。
B.薛家公子薛蟠,因霸占丫头,平白地打死了人,竟一走了之,作案一年,官府不敢究问。
金陵应天府尹贾雨村初上任不知内情,本想依法办理,一个门子止住了他,并向他介绍了一通“护官符”的缘由,最终贾雨村“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C.除了几位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
如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晴雯等,无一不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就连书中着墨不多的焦大、傻大姐、小红等人,也给人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D.同是咏柳絮,黛玉叹息“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把一腔哀婉缠绵的思绪写到词中去。
宝钗的词中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充满了开朗乐观的情绪,婉曲表达了她心中对更高地位的追求。
E.“金陵十二钗”指的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贾宝玉佩戴的玉叫作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史湘云佩戴的是金麒麟。
A C(A.应该是“凹晶馆联句”。
C.忍辱吞声的是“尤二姐”。
)8.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探春有眼光,有魄力,但庶出的地位,暂舏家政的身份,决定了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而她拿赵姨娘开刀,是她不认生身之母为母女关系,投王夫人所好的最好例证。
B.在《红楼梦》里,大观园成立了一个诗社——怡红社,其中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迎春)、藕榭(贾惜春)。
C.“抄检大观园”的大波澜是由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
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牌。
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群打手,深更半夜在大观园中抄检了七个地方。
D.晴雯出身低贱,十岁就被卖给赖大,连家乡、父母都不知道。
只因她生得“十分伶俐标致”,“贾母见了喜欢”,就被赖嬷嬷当作一件小玩艺孝敬给了贾母。
晴雯性格倔强、敢怒敢骂,她不想奉承谁,也决不向封建势力低头。
E.一日,贾宝玉趁母亲侧身睡觉与母婢金钏儿调笑,王夫人听见后怒逐金钏儿,金钏儿不堪屈辱投井而亡。
贾环谎说金钏儿是因为宝玉强奸未遂而自杀的,同时忠顺王府又派人来贾府找与宝玉相交甚厚的伶人琪官儿。
贾政怒不可遏,将宝玉痛打一顿。
A B(A.拿赵姨娘开刀,是探春在大胆改革中显现出她的“公正”。
B.诗社作“海棠社”。
)9.下列对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贾舎看上了贾母身边的丫鬟晴雯,要娶来做妾。
贾舎之妻邢夫人斗胆向贾母说了这事,晴雯听了更是要寻死觅活,贾母亦大怒,斥骂了邢夫人,贾舎非分之想落空。
B.黛玉教香菱作诗,认为第一要紧的是肚子里有三个人做底子:先读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再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两百首。
C.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的绛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