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2022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

2.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 内,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其依据是我国( B ) ①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 ②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③公民的人口忧患意识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④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 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已经公布。下列公布的数据中,能体现我国人口现状的 基本特点的有( D ) ①全国人口共141 178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7 206万人 ②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 ③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18.70% ④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15 467人,文盲率为2.67%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1.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总人口__增速趋缓__、总和生育率明 显低于__更替水平__、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__偏高__、老龄化加剧、大量的__人 口流动__等。 2.__人口问题__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 挑战之一。 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__全局性__、长期性、__战略性__问题。党和国家 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__计划生育__基本 国策,调控__人口数量__,提高__人口素质__,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 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面临着什么主要问题? 反映了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或:资源环境 面临危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严峻挑战。 (2)结合材料,从我国资源、环境现状角度,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构建起碳达峰、 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我国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提高;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等。
2023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课时正视发展挑战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7-
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6.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其形成原因和危害是 什么? (1)形势: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 生态环境形势仍 不容乐观 。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8-
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2)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 展与 生态环境保护 的关系,加上 工业化进程 . 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 叠加效应。 (3)危害: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6-
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2)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不够科学 ,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
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 都很严重。 (3)影响:严重影响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 ,经济 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自自主主预预习习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17-
第1课时 正视发展挑战
7.[教材改编]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
待生态环境。这是因为( A )
①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无法解决的问题
②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环境问题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④发展问题说到底就是环境问题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②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
③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要控制人口增长
④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素养提升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的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人口等发展挑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国的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发展挑战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发展挑战,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面临的发展挑战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发展挑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美丽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面临的发展挑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我国面临的发展挑战及其影响,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在环保、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正视发展挑战知能演练提升1.漫画中提到的“全面二孩”政策( )①有利于优化人口结构,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②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③有利于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沉重负担④有利于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水是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关系人们生活、百姓健康。
我国纪念2017年“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下列选项所述内容能够为这一主题的确定提供支持的是( )①我国水资源浪费严重②我国水资源丰富③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我国人均耕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33%、28%。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雾霾现象凸显。
材料体现了我国( )A.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B.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C.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瓶颈4.我们必须向污染宣战是因为( )①治理污染能彻底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②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严峻,形势不容乐观③治理大气污染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④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2018年2月12日,中国气象局组织编制的《2017年大气环境气象公报》发布。
公报依据气象观测、卫星遥感与环境监测分析指出,2017年全国大气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国环境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②我国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③我们依然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④环境问题短期内能得到解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③6.下面是中学生小楠写的一首《乡愁》,请你品读并回答问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朵白云,我在田野里,小鸟在碧空里。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教案新人教版

1. 课堂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与同学的互动情况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教师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程度、观点的独创性和讨论的深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时事政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知识方面,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于我国的发展历程、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在能力方面,学生们具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政治和社会现象。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课堂管理方面,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课堂纪律。
参与志愿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板书设计
①艺术性:
- 使用图形、颜色和字体变化,使板书更具视觉吸引力。
- 设计简洁明了的图表,以直观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02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一框正视发展挑战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5. “中小学教材一说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我看早就该改成‘地大物不博’。”在
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一次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讨论会上,某政协委员这样说。这是因
为
()
①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②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我国自然资源开发难度大
④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答案
D.②④
5.C 题干中政协委员的话,充分体现了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相对紧缺。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不能体 现,不符合题意。
答案
2.C 题干中绿色防控技术的兴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有利于正确处理农业产业 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C 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进行科技创新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途径之一;D错误, 开发和应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
3. 下图是小闽搜集的信息。针对信息反映的问题,我们应
()
外卖餐具选择情况 ①合理消费,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②重视环保,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③关注卫生,用什么餐具无所谓 ④节约资源,选择可重复使用餐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3.C 分析图可知,人们对外卖餐具的选择体现了很多人节约资源的意识较差,启示我 们要重视环保,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资源,选择可重复使用餐具,②④正确;①不符 合题意;③是节约资源意识差的表现,不选。
答案
6.C 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发达国家的对比,说明我 国资源粗放利用问题依然突出,C说法正确;A、B、D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知识点 2 资源环境面 临危机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导学案新人教版

正视发展挑战【知识网络】【课堂探究】任务一、人口国情;1、我国人口现状的(1)基本特点:(2)新特点:2、阅读教材第75页“探究与分享”:人口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人口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阅读材料,分析数据,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思考:(1)你认为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基本状况如何?(2)对我国经济社会有何影响?3、(2017·广州)据权威统计,2013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大关,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比2011年翻一番。
人口老龄化加剧将导致()①财政负担加重②家庭压力加大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流动加快A. 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①③④任务二、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5、(2017·东莞二模)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两孩”政策)。
对这一政策认识错误的是()A.这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B.这是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坚持和完善C. 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D. 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6、截止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这一数字说明()①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特征②我国人口老龄化、低龄化态势明显③我国应该修改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④我国老年人口的地区发展很不均衡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任务三、7、实行计划生育有什么意义?[知识拓展]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第六课建设美丽中国第1框正视发展挑战作业课件新人教版

5.小明认为,经济大发展难免污染环境;小刚认为, 环境污染直接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即使经济不发展,也不能污染环境。 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B) A.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势不两立,很难协调发展 B.应转变发展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C.经济发展造福人类,比环境保护更重要 D.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不可丢
4.2019年3月13日,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全球环境展望》指出,地球环 境污染形势危急,如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到2050年,污染物质将影响人 类的生育能力和神经发育,造成数百万人过早死亡。这表明( C) A.环境恶化会加剧自然灾难的发生 B.环境污染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C.环境污染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D.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2)数据二、三中的增长和下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①数据二增长的原因:我国工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对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消费量增多;等等。②数据三下降的原因:我国科技水 平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日益提高;人民群众节约意识增强;等等。 (3)读了上述数据后,你有哪些感想?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必 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利用、保 护和开发的新道路;等等。(两点即可)
(3)请你为解决图片中的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优化人口结构;发展老年事业,改善养老设施和条 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老有所养;等等。(两点即可)
7.下表为2019年某市人口的数据表:
注:按联合国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 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依据上表数据,下列关于该市人口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有( D) ①人口老龄化已经凸现 ②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 ③人口出生率较高 ④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