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3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初三网上阅卷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34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瘦西湖是我国湖上园林的代表,古典园林群融①(róng)南秀北雄于一体,风光绮②(jǐ)丽。
窈窕的湖道,串以二十四桥景区,石壁流淙③(cóng)、春流画舫④(fǎng)、万松叠翠等景点,俨然一幅天然而成的国画长卷。
景点经多年修建,变得格外妩⑤(wǔ)媚多姿。
荡舟湖上,沿岸美景纷至沓⑥(tà)来,让人应接不暇,心迷神驰。
丰富的历史文化瑰⑦(guì)宝,使瘦西湖如醇⑧(ch ún)厚的佳酿⑨(liàng),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
A、①②⑧B、③⑥⑦C、④⑤⑨D、④⑤⑧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国家主席习近平说:“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B.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直接影响到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C.扬州的瘦西湖、大明寺,南京的梅花山、珍珠泉,苏州的灵隐寺、寒山寺,这些均是旅游胜地。
D.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3、下面语段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2分)()一个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名城的景象正渐次展开:A综合实力不断逐渐提高,B文化软实力得到了有效的弘扬和传承,C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品牌更加彰显,D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扬州在‚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4、下列文字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老师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B. 校“北斗文学社”成员,尝试着进行创作诗歌,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有不少的作品见于市县报刊杂志,真可谓妙手偶得....啊!C. 针对我国一些地方炫耀消费蔚然成风....,造成粮食大量浪费的不良现象,一些网友自发组织起“光盘行动”,号召人们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白下)

2013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白下)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阶段学业质量监测试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卷上。
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墨水笔书写。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
(10分) (1)谁言寸草心,▲ 。
(孟郊《游子吟》)(2)▲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5)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6)▲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7)辛苦遭逢起一经,▲ 。
(文天祥《过零丁洋》)(8)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9)《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 ▲ ,▲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炽热(chì)纤细(xiān)相形见绌(chuò)毛骨悚然(sǒn�溃�B.缄默(jiān)锃亮(zèn�溃�脍炙人口(kuài)粗制滥造(làn) C.稽首(jī)潜行(qián)心无旁骛(wù)吹毛求疵(cī) D.媲美(pì)喑哑(ān)义愤填膺(yīn�溃�人才辈出(bèi) 3.指出下列四幅图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如果没有就填写“无”。
(2分)(1)▲ (2)▲ (3)▲ (4)▲阅读某品牌电动跑步机的《用户手册》的部分内容,回答4―7题。
【注意事项】①跑步机适宜放置在室内,避免受潮;不可将水溅在跑步机上,不可在跑步机上放置其他物品。
②地面要平整,跑步机放置平稳后,方可使用。
③电源插头必须可靠接地,同一供电线路上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其它电器。
④使用跑步机时必须穿运动服装及合适的运动鞋。
⑤严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在跑步机上。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2013年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⒈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
(6分)①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③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④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⑥,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⑦,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⑧,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⑵默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4分)枯藤老树昏鸦,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⑸题。
(8分)①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gǔ()惑”他的一生。
②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一到晚上,像酒精勾对的假酒,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是最奢华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gǔ()惑凛.然()⑵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⑶请将文段中划线句子所缺的关联词填入括号内()。
(2分)⑷结合语境的意思来看,“牢靠”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2分)⑸这段文字运用、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各种花的味道。
(2分)⒊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⑴《童年》作者,小说中的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保持着热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013年门头沟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3年门头沟区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试卷、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脊梁(j 1)恐吓(h e ) 联袂 (m e ) 迥然不同( ji en g) B . 氛围(f 6)干涸(h e) 处理 (ch u) 断壁残垣' (yucn ) C. 庇护(b 1) 惩罚(ch e n g) 怠慢 (d ci )跋山涉水( b a) D. 褴褛(1 U ) 静谧(mi ) 广袤 (mao ) 毛遂自荐( su 1)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思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壮举 ---- 壮志未酬解释:“壮”有“雄壮、大”的意思。
判断:“壮举”指伟大的举动,“壮志未酬”指伟大的志向没有实现。
B.-------------- 强迫 迫 不得已xK b 1.Co m解释:“迫”有“逼”的意思。
判断:“强迫”是逼着服从的意思, “迫不得已”指被逼得没法,不得不这样做。
C. 弥漫一一漫不经心解释:“漫”有“随便”的意思。
判断:“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随意飘散;“漫不经心”指随便轻松的心态。
D.简陋一一言简.意赅 解释:“简”有“简单”的意思。
判断:“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言简意赅”指用语简单而意思完备。
3. 下列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目不暇接。
B. 梅葆玖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最小的儿子,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之刻苦练习,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
C.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本领,肯定会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D. 他干的这些事情虽小,但一点点积累必将成就一番大业,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嘛。
4. 根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及参考答案

语文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山气日夕佳;③直挂云帆济沧海;④山河表里潼关路;⑤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 (3分)D(A. 赝—膺;B. shǒu—shòu、烂—滥C. jué—jiáo)3.(6分)(1)(2分)辽阔信念;(2)(2分,关联词语使用不当)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但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3)(2分,句式相同,语意连贯,语句通顺即可给分)示例: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奋斗不息;4.(3分)C(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5.(3分,回答出以下答案中的三点即给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①数字化阅读形式多样;②网络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阅读具有信息资源丰富、信息传递及时、涉及面广阔等优势;③数字读物获取便利;④数字化阅读方便随时随地阅读;⑤数字阅读方式方便检索信息;⑥数字读物价格低廉等等。
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12分)6.(4分)①著称;②通“现”,表现、显露;③正确的方法;④面对。
7.(2分)B有时 (A.所以因此、原因缘故;C.能力才能、能够;D.通“饲”,喂养、吃的东西)8.(4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①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9.(2分,答对1个要点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呜呼”蕴涵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1分),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痛恨之情(1分)。
(二)(5分)10.(2分,各1分)(1)善:善于、擅长;(2)类:种类。
11.(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我不但能造船,还能够驾船。
201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

2013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三部分,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chì) ______热②挑(xìn) _______ ③吹毛求( cī) ______ ④苦心孤(yì) _____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弥猿为亲;夜宿石涯之下,朝游锋洞之中。
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署,都在松阴之下顽耍。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
(毛泽东《_______》)②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③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
(李煜《相见欢》)⑥子曰:“______________,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何有与我哉!”(《论语》)⑦而或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⑧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____。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2-201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平时复习扎实、答题细心者容易得高分!请妥善保管试卷,以备评讲!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2分)A、停滞.(zhì)栖.息(xī)休憩.(qì)藏污纳垢(gǒu)B、伫.立(zhù)纤.细(xiān)污秽.(huì)颔.首低眉(hàn)C、眩.目(xuán)骈.进(pián)稽.首(jī)鳞次栉.比(zhì)D、迸.射(bâng)胆怯.(qì)执拗.(áo)恪.尽职守(k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A、油光可鉴消声匿迹陷井恣睢B、根深底固粗制烂造寥廓蜿蜒C、龙吟凤哕狼藉不堪籍贯荣膺D、正襟巍坐不可思意旁骛踌躇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们都回家过年了,集镇万人空巷....,冷冷清清。
B、他基础薄弱,学习又不认真,每次月考成绩差强人意....。
C、他做事一向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的性格让他错过了许多机会。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将括号里的句子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昨天夜里,风雨很大,哗哗哗,(①门外那棵棕树被打得整夜地响。
②打得门外那棵棕树整夜地响)。
我睡不着,坐起来构思一篇文章,回头看见女儿睡得那么安闲,(③似乎那风雨声,在棕树叶上变成了悦耳的旋律。
④似乎那棕树叶,在风雨中变成了悦耳的旋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精华。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有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所选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共18分)1. 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卑劣(liè)庇护(bì)储藏(chǔ)停泊(bó)B. 刹那(shà)处所(chù)纠葛(gé)即使(jí)C. 倦怠(dài)脊梁(jí)掠夺(lüè)计较(jiào)D. 弦乐(xián)哽咽(yè)翘首(qiáo)违背(wěi)2. 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是A. 爱慕奔驰沉浸与日俱增B. 端祥惦记高矮纵横决荡C. 开垦陡峭鼓励郑重其事D. 愕然剪裁恐怖熟视无睹3. 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 他干起活儿来,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来。
B. 西湖胜景让人流连忘返。
胜景:优美的风景。
C.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萧索:荒凉、冷落的样子。
D.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即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撺掇:鼓动别人做坏事。
4. 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A. 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 美国政府在全世界一片反战声中,一意孤行,因地制宜,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C. 在朗诵比赛中,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5.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 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6. 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是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考试时间:120分,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
(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攒.动(cuán)烂漫.(màn)犀.利(xì)随声附和.(hâ)B.襁.褓(qiáng)粗劣.(liâ)黝.黑(yǒu)强聒.不舍(guō)C.弥.补(mí)甲胄.(zhîu)磨蹭.(câng)忍俊不禁.(jīn)D.哂.笑(shǔn)匿.名(nì)禁锢.(gù)踉踉跄.跄(qià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一代天娇,成吉思汉,只识弯弓射大雕。
B.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挡;另一方面,这合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谐定,有很大关系。
C.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D.江南的水田,你当年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篷蒿。
3.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惭,下车引之,远方入门不顾.(照顾)。
B.由是先主遂诣.(拜访)亮。
C.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千。
D. 濯.(洗涤)清涟而不妖。
4.下列短语归类正确的一项是()A.漫山遍野朝晖夕阴龙吟凤哕蛮横粗暴B. 变本加厉仓皇逃窜重蹈覆辙眼花缭乱C. 人迹罕至心无旁骛五彩斑斓文化素养D.广袤无垠提高认识编辑文本聪明得很5.下列古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A.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兴隆也。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帅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下列加点词可以用括号中的词替换的是()A.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假酒案。
B.在创建卫生示范市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市政府都.(就)想方设法一一克服了。
C.五岳之首的泰山,层层叠起,形成由抑到扬....(欲扬先抑)的节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
D.整幅作品气势宏大,清晰完美,已达到乱真的程度,不但形神兼具....(形神皆备),而且又是黄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7.下列对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拟人)B.然而圆规很不平,先出鄙夷的神色……(比喻)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水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反问比喻)D.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引用)8.下列关于语文常识的的说法无错误的一项是()A.《醉翁亭记》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欧阳修的经典散文,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科普作家法布尔一生专为昆虫写出的的十卷大部头的书,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C.《隆中对》选自罗贯中写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成语“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就出自这篇课文。
D.《故乡》的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
二、阅读《社戏》节选,完成9——13题(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
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
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
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是的好戏了。
9.对选文中有关句子分析不当的是()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抓住了颜色和动态的特点。
B.“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此句话从描写角度看是侧面描写说明了孩子们能干、机灵。
C.“偷我们的吧,我们的大很多呢。
”表现了水乡农家少年大方、热情的特点。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句以动写静,从侧面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
10.结合全文思考,作者描写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美景和塑造江南水乡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对农村生活和儿时小朋友的怀念。
B.表现农村经济落后,人们淳朴善良。
C.告诉读者江南水乡景美,人美,多到乡下旅游观光。
D.告诉人们儿时农村还没有收到工业文明的影响,环境优美。
11.对甲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照应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
12.对下列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写出了我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社戏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B.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描写船行驶速度之快,但我还以为船慢,反衬了我去看社戏的迫切心情。
)C.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写横笛的声音,写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写出了“我”陶醉忘我的心理。
)D.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
(我和平桥村的双喜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有思想隔阂,写出了孤独落寞的心情。
)13.(丙)段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也是的好戏”是因为()A.那晚的社戏演得特精彩,“我”久久不能忘记。
B.那时的豆,没有受到污染,真正的绿色产品,味道确实好。
C.优美的乡间景色,淳朴善良的民风,热情真挚的友情,自由自在,充满着无限童趣的乡间生活,让“我”留恋。
D.那时生活水平低,吃的不好又不能吃饱,所以觉得豆好吃;文化生活单调,所以觉得戏好看。
三、阅读《敬业与乐业》选段,完成14——16题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4.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敬业的理由的是()A.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B.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