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I U脑 外伤 昏迷 患者 易于 出现肺 部感 染 , C 护理 人员应 该熟 悉 导致患 者 出现肺 部感染 的原 因 ,
并 进行 针对性 的护理 干预 , 其有利 于降 低患者 肺部感 染 的发生率 . 高患者 的护理 质量及 治疗效 果 。 提 [ 关键词 ] 脑 外伤 ; 昏迷 ; 肺部感 染 ; 护理 干预
分析 IU脑外 伤 昏迷患 者肺部 感 染的原 因 , 总结 护理 对策 。 方法 回顾性 分 析 2 0 C 并 0 8年 9月 一 0 0年 8 本 院 21 月 1 患者发 生 了肺部感 染 , O例 发生 率为 83 %。 对症 .3 经
I U收治 的 10 脑外 伤 昏迷患 者发生 肺部 感染 的情 况 , 总结 护理 要点 。 果 C 2例 并 结 治 疗和 护理后 , 全部 患者痊 愈 出院 。结 论
I cd n e o ul n r ne to r n lzd.An h u sn ons wee s mma z d. n ie c fp mo ay ifcin wee a ay e d te n rig p it r u i re Re ut T e i cd n e o umo ay ifcin wa sl s h n ie c p l n r ne to s f
重 影响 了神经功 能的恢复 , 从而影响 了患 者的治疗效果 。因 此 , 悉发 生肺 部 感 染 的原 因并 进行 针 对性 的 护理 干 预 , 熟 对 预 防 IU脑外伤 昏迷 患者出现 肺部感 染非 常重要 。本文 C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8年 9月 一 0 0年 8月 本 院 IU 收 治 的 21 C
[ 中图分类号] R 7. [ 43 6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17—232 1)702—3 [ O ] 1. 6/in17—23 0 1 7 1 6188(0 10—030 D I 0 99j s. 188. 1. . 1 3 . s 6 2 0O
ICU患者的肺部感染防治与抗生素应用

ICU患者的肺部感染防治与抗生素应用肺部感染是ICU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对ICU患者的健康恢复和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在ICU中,患者的免疫功能通常较弱,存在多种因素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因此,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对于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ICU患者的肺部感染防治措施以及抗生素的应用原则。
一、肺部感染的防治措施在ICU环境中,肺部感染的防治应从源头和环境两个方面着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1. 提高卫生标准:保持ICU环境的洁净,定期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手卫生: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洗手程序进行手卫生,避免病原菌通过手传播。
3.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预防: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尽可能早期拔除插管,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压力控制通气、卧床位位转换等方法也是预防VAP的有效手段。
4. 提高患者免疫力:合理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维持良好的液体平衡和营养摄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5. 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对于ICU患者,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应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二、抗生素应用原则抗生素是肺部感染中常用的治疗药物,合理应用抗生素有助于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以下是一些抗生素应用的原则:1.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2. 基于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尽可能依据患者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滥用广谱抗生素。
3. 内源性肺部感染和外源性肺部感染的治疗:对于ICU患者来说,内源性肺部感染通常是由耐药菌引起的,因此,应优先选择抗菌活性高、能渗透进肺泡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而外源性肺部感染通常是由较为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可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4. 注意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和患病情况,调整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避免用药过量或过短。
ICU患者的肺部感染预防

ICU患者的肺部感染预防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这样的特殊环境中,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预防肺部感染对ICU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方法来预防ICU患者的肺部感染。
1. 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ICU环境中,医务人员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尤其是在处理患者之前和之后,以及接触可能污染的物品后。
此外,定期修剪指甲,确保手部无茧状物和其他污染物。
2. 规范使用呼吸护理设备呼吸护理设备,如呼吸机和氧气面罩,是ICU患者治疗的常见工具。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或清洁,这些设备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使用指南操作,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确保合理使用使用时间,避免过度依赖呼吸机等设备。
3. 维护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是ICU内肺部感染的一大风险因素。
保持适宜的湿度范围可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滋生率,并减少患者呼吸道受到干燥刺激的可能性。
医院应设法控制ICU环境的温湿度,并定期监测和调整。
特别是在冬季取暖期间,要避免过度加热干燥的空气。
4. 积极预防危险因素ICU患者通常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如使用抗生素、长期卧床和手术等。
这些因素会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如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提供早期康复训练等,以减少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5. 提供细心而全面的护理ICU患者需要细心而全面的护理,以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这包括定期更换床单、清洁患者口腔和鼻腔,协助患者及时咳嗽排痰等。
此外,建议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保持患者体力,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如翻身、深呼吸等,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6. 加强教育和宣传教育和宣传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不断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教育,向他们传授正确的手卫生知识和相关措施,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预防工作。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发布时间:2022-04-19T01:31:17.285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期作者:季华[导读] 目的:分析导致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季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上海浦东 201399摘要目的:分析导致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且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80例,将所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分别实施不通的护理方法,探讨导致此类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护理效果。
结果:导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为:医护人员卫生医意识不强、无菌观念不强以及环境因素;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中出现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患者需要积极对其相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其进行正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概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是切开径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1].气管切开后为开放性伤口,且由于重症监护室的特殊环境,容易引起肺部感染[2].本文选取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且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其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法。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共有80名患者,然后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和病情进行分组,40名患者分为研究组,另外的4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5~92岁,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
这些患者都进行了此项手术,并且在手术后,对所有患者的肺部感染的所有可能性进行了观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本组 3 6例患 者的治疗 包括对 原发 病 的治
疗和经验性应用抗 生素 , 根据 痰液培养结 果选用敏 感性抗 再 生素 , 加强气管 切开 的护理 。全组 患者 治愈 1 2例 , 效 1 显 8 例, 有效 5例 , 死亡 1 。 例
2 原 因 分 析
会较 多 , 文献 报告气 管切开术 后肺部感 染达 10 有 0 % 。通 过总结 2 0 0 8年 1 月至 20 0 9年 1 月 我院 IU 3 1 C 6例行 气管切 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 的痰培 养结 果 , 对我 院 IU气管切开 患 C
15 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 .
见表 1 。
表 1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 l 抗 生素的敏感率 ( ) 8种 %
2 4 沿插入 管管壁与气道 间的间隙移行 .
皮肤表面 寄生 的
细菌随住 院时问延长及抗生素 的应用 不断发生 演变 , 气管切 开处皮肤及皮下组 织损伤性渗 出及水 肿有利 于细菌 的粘 附、 定 植 及 沿 管 壁 下 移 , 起 感 染 J 引 。 2 5 无菌操作不严格 . 操 作不 当。 如吸痰 、 气道湿化 、 管切 口等护理 气
抵抗呼吸道感染 的能力下降 。
2 1 有严重 的基 础疾 病 患者 免疫 防御 功能 严重 受损 , . 抵 抗 力差 , 多个重症患 者居 住一 室 , 且 发生 院 内肺 部感 染 的机 会 比普通病房高 2~1 0倍 。文献报 道颅脑 损伤越重 , 肺部 感
染 率越高 j本组 患者脑外 伤 昏迷者 居多 , 示两者 之 间的 , 提
岁; 从转 入 IU至行气 管切 开平 均 ( C 8±3 d 3 ) ;2例为 昏迷 患 者, 4例为清醒患者 ;4例行 机械通气 。 2 12 诊断标准 . 参照 20 0 0年卫生部 颁发 的《 院感 染诊 断 住 标准 ( 试行 ) 规定 , 》 对无 明显潜 伏期入 I U治疗 4 C 8h后发 生 的感染 , 依据 临床症状 、 体格检查 、 血象 、 菌培养 、 细 x线检 查 等确定诊断 』 。 13 痰液的采集 . 采用 无菌 吸痰 , 由气 管 切开处 吸 出下 呼 吸道深部分泌物 , 收集 到无 菌试 管中立即送检细菌培养 。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脑出血是指脑内血管发生破裂或破裂后漏血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其危害性极大且死亡率高。
肺部感染在ICU患者的综合护理中常见,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研究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入手,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一、危险因素分析1.机械通气:脑出血患者均需进入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机械通气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机械通气导致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损伤,破坏了黏膜防御屏障,降低了抵抗力,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
2.插管时间:插管时间过长也是造成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插管过程中导管与口腔、咽喉黏膜接触,形成通气途径,随后形成支气管肺泡系,想肺部感染病原体进入肺泡。
3.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在系统用药过程当中,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常见应用于机械通气难辞断中和机械通气相结合时,可造成患者无法正常呼吸以及体位调整,客观上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感染风险。
4.全身炎症反应:脑出血患者由于损伤导致全身炎症反应机制的启动,使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风险因素增加。
5.低蛋白血症:脑出血患者常见的低蛋白血症,使得患者蛋白质营养不良,容易导致细菌侵入,诱发肺部感染。
6.血糖水平:血糖水平与肺部感染也有关系,高血糖可以降低免疫力,特别是对于已经有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甚至成为了ICU肺炎的预测指标之一。
二、护理对策1.机械通气管理:加强机械通气质量管理,提高机械通气技术和辅助呼吸治疗技术的水平,使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尽可能短;定时更换呼吸回路、喉罩和口咽护理。
并加强呼吸内科与ICU之间的交流,以便了解患者的呼吸状况和肺部情况。
2.插管管理:严格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和控制插管时间,避免致病菌经口鼻进入呼吸道;遵循标准手卫生规范消毒,避免引起交叉感染,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3.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使用:合理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满足最低使用剂量,最短使用时间,尽量避免因此引起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及危害。
重症医学科(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产生及原因分析

重症医学科(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产生及原因分析引言重症医学科(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在使用呼吸机后发生的肺部感染。
VAP是ICU内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还会增加医疗成本。
对VAP的发生及相关原因进行分析和预防至关重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由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的气道内细菌繁殖并侵犯肺组织引起的肺炎。
呼吸机本身并不是直接导致VAP的原因,而是与多种因素相关联的。
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气管插管的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以及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道内细菌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ICU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气道内的细菌易受到机械通气的影响而扩散入肺组织,导致VAP的发生。
而VAP的发生也与机械通气时间长、气道内细菌数量增加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道内细菌种类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增加是VAP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ICU患者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受到各种细菌感染,从而增加了VAP的发病率。
气道护理和VAP的关系正确的气道护理对预防VAP非常重要。
合理的呼吸机管路护理、患者饮食的管理以及定期的气管导管拔管等措施都有助于减少VAP的发生率。
对呼吸机导管的选择、插管操作的规范和术后监护护理等措施也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病率。
细菌感染和VAP的关系气道内存在多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和耐药细菌对VAP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耐药细菌的出现,加剧了VAP的预防和治疗难度。
对ICU患者的细菌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加强ICU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都是预防VAP的重要方法。
免疫功能与VAP的关系ICU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成为VAP发生的重要诱因。
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而且抵抗力弱,往往无法有效清除细菌,导致VAP的产生。
对ICU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监测,及时干预和调理也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
ICU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对策

ICU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对策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工伤等意外伤害的发生率逐渐增加,ICU(重症监护病房)中多发伤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合并肺部感染的情况也比较常见。
本文将就ICU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与治疗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肺部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支气管和肺部引起的疾病。
肺部感染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院内获得性肺炎、肺部多发伤合并感染等。
ICU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 免疫功能下降多发伤患者在意外事故中受到严重的创伤,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极大的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明显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2. 长期卧床多发伤患者在ICU一般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导致肺部通气不畅,黏液潴留,易导致细菌滋生,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3. 使用呼吸机部分多发伤患者因严重创伤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而长时间的呼吸机使用容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而引发肺部感染。
4. 感染源多样多发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手术、血管置管等操作,这些操作有可能会引入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导致感染。
既然多发伤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如此复杂,那么在临床治疗中又该如何有效地治疗呢?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治疗对策。
1. 加强预防措施对于ICU多发伤患者,应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更换床单、清洁血管置管口、加强手部卫生等,防止细菌的侵入。
对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注意定期清洁呼吸机管道,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已经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应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时机和疗程,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3. 加强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多发伤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治疗肺部感染的要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分吸收营养,提高免疫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护理
对策。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重症医学科37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并制定相关护
理对策,预防肺部感染。
结果 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51.3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U患者肺部感染与有创机械通气、激素使用、神志障碍和高龄有密切关系。
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激素使用、神志障碍、高龄、有无吸烟史及胃管与肺
部感染关系密切,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护理对策以预防ICU患
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ICU;肺部感染;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危重患者肺部感染在ICU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这与ICU内患者的病情危重、需要建立人工呼吸道并进行机械通气、留置胃管行胃肠内营养以及感染的患
者相对集中且患者机体免疫力低有关,因此ICU是院内肺部感染的高发区。
了解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是降低ICU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因此采取积极的措施,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就此问题对ICU 患者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6年5月某医院37例ICU患者,其中19例肺部感染患者为实验组,18例无肺部感染患者为对照组。
清醒患者按照痰培养标本收集深部咳出的痰液,昏迷患者或咳嗽无力的患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从呼吸道深部吸取痰液,于吸痰器中立即送检。
诊断标准:参考2000年制订的院内获得性支气管炎-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
1.2研究方法与内容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7例ICU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用药情况、肺部感染前侵入性操作情况以及是否有神志障碍等。
1.3统计学方法
对各因素进行单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结果
ICU患者肺部感染率本组病例共37例,发生肺部感染的19例,感染率为51.35%,对相因素进行分析,将ICU患者肺部感染与未发生肺部感染做对照进行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创机械通气、神智情况、激素使用情况、吸烟
与否及胃管使用情况是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
2.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
ICU患者肺部感染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经过调查分析:年龄、有创机
械通气、神智情况、激素使用情况、吸烟与否及胃管使用情况是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2.1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功能逐步衰退,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功能也随之降低,再加
上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减退,并发多种疾病,会导致细菌黏附存活,因而更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2.2有创机械通气因素
ICU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粘膜受损,破坏了呼吸道自身的防御功能且有
创机械通气后,患者不能够自主排痰,咳嗽反射减弱,阻碍了呼吸道自身的清除功能,再加
上长期机械通气,细菌通过呼吸机管道、医务人员的吸痰等操作进入下呼吸道从而引起肺部
感染。
2.3神志情况
神志清醒的患者可以通过咳嗽自主排出呼吸道分泌物,神志障碍的患者不能自主排出呼
吸道分泌物,从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坠积在肺部,引起坠积性肺炎,使肺部感染的几率大大
增加。
2.4药物因素
江佳佳等[2]研究结果表明,激素使用是多重耐药菌肺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使患者机
体抵抗力下降是激素药物的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之一,ICU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使其呼吸
道细菌存活率增加,患者易感性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
3.护理对策
本次调查37例ICU患者中,19例患者院内肺部感染,感染率达到51.35%,引起感染除
了ICU患者自身病情重,病种复杂,免疫力低下,感染的患者相对集中以外,还与有创机械
通气、激素使用、神志障碍、高龄、有无吸烟史及胃管有关系密切,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
应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降低ICU患者肺部感染率。
3.1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
近年来,护理领域有大量研究对重点部门医院感染预控进行探究,其中手卫生相关内容
较多,以期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而减少致病菌的传播[4],ICU病房内医护人员的手经常
在各个危重患者之间巡回操作,如果接触患者前不洗手,细菌就会通过医人员传播,造成患
者交叉感染,如吸痰操作后不洗手,就会将该患者口腔鼻咽部的细菌带给另外一位危重患者,因此手卫生是ICU患者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
3.2加强呼吸道的管理
①对昏迷、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测量患者口腔PH值,当PH 值较高时以2%-3%的硼酸液擦洗口腔,当PH值较低使以2%的碳酸氢钠进行擦洗,当PH为
中性时以1%-3%的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口腔[5]。
对于清醒的患者,指导患者用漱口水漱口,并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由于患者自身不能自主排出呼吸道呼吸
道分泌物,再加上使用镇静剂,会更加抑制咳嗽反射,加重了排痰的难度,护理工作者给予
口腔护理,并用吸痰管吸出患者的口鼻分泌物。
②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吸痰技术,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及带入感染细菌。
③对有创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的患者采用半卧位以
减少胃内容误吸和反流,尽早恢复ICU患者胃肠内营养也是重要的护理对策。
3.3加强设备的消毒与灭菌
保证呼吸机、雾化器、纤维支气管镜等使用后的消毒灭菌。
呼吸机管道一般3-4天更换
1次,肺部感染的患者每日更换;呼吸机湿化器温度在37-50℃之间;纤支镜使用后消毒应保证有效地杀灭结核分枝杆菌。
4.小结
对于ICU患者来说,有创机械通气、激素使用、神志障碍、高龄、有无吸烟史及胃管与
肺部感染关系密切,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制定相关的预防ICU肺
部感染工作流程,确保ICU患者和医院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小妹.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5):58-59.
[2]江佳佳,秦国英,金琰.前瞻性调查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J].医院感染
学杂志,2010,20(3):330-333.
[3]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197-200.
[4]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
控制杂志,2015,14(1):1-9.
[5]邱佩娟,许国英,陈海花,等.气管切开术后的预防及减少肺部感染护理[J].中国社区
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