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请求对某项工
应用写作

网络学院复习提纲一、简答题1、应用文为什么经常使用序数?序数的层次?序数的使用,既使应用文各部分内容的连接、转折显得简单、明确,又使应用文的层次、段落的划分安排变得更加清楚和有条理。
这有利于受文者理解和把握应用文的内容。
依照《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处理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序数的层次顺序如下:第一层:用汉字一、二、三、四……每个序数后用顿号,顿号一般要占一格。
有时也不用顿号,特别是序号作为小标题时,在序号与小标题之间空一格即可;第二层:用半圆括号的汉字(一)(二)(三)(四)……括号外不加标点符号;第三层:用阿拉伯数字1、2、3、4……用法同第一层;第四层:用半圆括号阿拉伯数字(1)(2)(3)(4)……用法同第二层。
四层序号顺序不能颠倒,在同一层里不同层次的数字不能混用。
2、什么是请示?简述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导、批准,上级接文后一定要给予批复;报告则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上级了解情况。
为上级提供信息和经验,上级机关接文后,不一定给予批复。
3、什么是经济合同?简述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经济合同是指平等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相互之间,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合同。
主要条款有:标的(指货物、劳务、工程项目等);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经济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或按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
4、什么是主旨?为什么撰写公文前要先确立主旨?主旨是主要的旨意;中心意思。
公文的主旨,是社会生活的客观反映和作者主观思想结合的产物,即文章中通过个部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的统一。
新入职秘书培训内容

秘书工作规范秘书的位置较重要,可以称之为领导的左膀右臂,是本部门的内管家。
日常工作临时性的事情多,综合性强,职能繁杂,所以秘书们应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提高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时,要勇于思考与探索,才能不断开拓新局面。
在工作中领导、同事或从打交道的这些人身上学习到他们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作风,这对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公关技巧、分析判断能力都有好的帮助,对人生阅历的增长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遇,同时还会获得多个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下面是秘书人员规范操作:一、接待礼仪1、接待来宾、顾客、客户时,应微笑招呼、起立接待,不得有任何轻视、怠慢及任何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表情和行为。
2、工作时间与来宾、客户交谈必须用普通话(来宾、顾客、客户先使用方言则可用方言)。
3、一般情况下与来宾、客户交谈,需将其礼貌引入接待室,倒茶接待。
4、交接物品,一般双手递送,以“请”字当先,物品尖锐端应面向自己。
送茶水至客人位置前的茶几或桌上后,应略欠身,做“请”的手势。
5、递送或接受名片时,应面带微笑,态度恭敬,接受名片时忌不看一眼即收起来。
6、与来宾、客户洽谈时,应态度坦诚、注意倾听,与对方平等交谈,忌态度傲慢。
7、与客人交谈眼睛要平视对方,不可左顾右盼,上下打量。
8、与客人谈话的声音以对方能听清楚为限。
语调平稳,速度适中,表达简洁清晰。
客人说话时一般不要插话。
谈话内容不能涉及隐私和机密。
9、一般不以“不”字回答顾客,应以积极的态度帮助顾客解决问题。
二、接线礼仪1、电话铃响三声前应予接听,接听电话须用普通话:“您好,通程商业公司”(内线:“您好,××部门”)。
接听过程中不可使用俚语,更不可出现粗言秽语。
2、接听私人电话不能超过3分钟。
3、对方打错电话,如找错公司,应礼貌回复;如找错部门,应主动提供正确的应找部门电话号码或内线号码。
会议纪要请示

会议纪要请示篇一:请示、报告、会议纪要一、请示的概念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对某项工作或某件事情请求指示和批准时使用的公文。
使用请示主要是针对有关方针、政策、指示、法令中有不了解的问题,本单位只能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工作中发生比较重大的问题和原无规定难以处理的问题等。
凡属本机关职权范围内,并已有既定的方针政策明确规定的问题,应当自行处理,可不必向上级请示。
二、请示的种类根据目的、要求不同,请示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请求指示的请示对上级颁发的法律、法令、方针、政策、规定和指示精神中有不了解、有疑问、或不理解的,需要上级机关解释和进一步明确的;对工作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本机关无权解决的,可以请求指示。
(二)请求批准的请示即根据自己的工作安排急需办理,但又需上级批准后才能办理的事宜。
多用于重大决定和重大决策。
(三)请求批转性请示带着普遍性、全面性、涉及范围广泛的问题,需要上级机关批转,发至相关单位贯彻执行。
三、请示的写作格式请示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标题,由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以由作者、事由和文种组成。
第二部分是受文机关。
第三部分是正文,由请示事由、请示事项、请示要求三部分组成。
(1)事由。
简明扼要提出问题的背景和依据,结合实际写清请示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起上级的重视,便于及时批复。
(2)事项。
指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帮助、解答的具体事项。
要写得具体、明白、符合实际。
(3)要求,也叫结尾语。
另起一行,根据上文内容“当否,请批示”、“以上意见当否,请批示”、“以上请示,请批复”等表示要求询问。
第四部分是签署和印章,在正文后写明请示的作者和成文时间。
如果标题有机关名称,可以省略。
四、请示的注意事项(1)请示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情况要真实,理由要充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切实可行。
(2)每份请示,应明确一个主送单位或主管领导人,不要搞多头请示或越级请示。
受多头领导的单位要根据请示的内容和上级机关的工作侧重面,采取向一个主管上级主送、向另一个上级机关抄送的形式。
应用文写作技能与规范 4-3 第四章-请示

第四章 党政文书
第三节 请示 (请示表达你的工作需要)
引言
1 了解请示的适用范围。 2 了解请示的特点。 3 掌握请示的规范性要求。 4 掌握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
主要内容 一、请示的含义和种类 二、请示的特点 三、请示的写作要求 四、请示的写法 五、请示的案例分析
一、请示的含义和种类
3.请求批转的请示
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作,下级机关在自己的职 权范围内,制定了相关的办法和措施,但是不能 直接要求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照办。但是, 有些事情是涉及到全局性的问题,不是一两个部 门就能做好的,这时候,就可以用“请示”的方 式,请求上级机关批转给有关部门去执行。
请求上级机关认可自己提出的意见、建议、 办法和措施等,请求上级批转各有关部门执行。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除上级机关 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 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机关报送 公文。”主送机关不能是上级机关负责人。
(三)正文
1.开头
主要交待请示的缘由。 它是请示事项能否被批准的关键,关系到事项是否 成立,是否可行,关系到上级机关审批请示的态度;也是 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 原因讲得客观、具体,理由讲得合理、充分,上级 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因此,缘由常 常十分完备,依据、情况、意义、作用等都要写上,有时 还需要说明背景。
(一)请示的含义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的公文,亦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 部门请示指示或批准的公文文种。请示属上行 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
(二)请示的种类 根据行文的目的、性质和内容的不同, 可将请示分为以下三种。
1
请求指示的请示
公文基础知识与办文实务操作,县区篇

二、常用公文文种介绍
• (一)决议。指党政领导就重要决策事,经过会议讨 论通过而发布的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件,是重要的指导 性公文。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对于某些重要决策事项 经过法定会议讨论通过,并正式公布,要求有关单位 和人员贯彻执行,具有法规性、指导性的公文文种。 目前,决议多用于比较重大的会议通过和批准的事项, 如党的重要会议、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等。 •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 的决定事项。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都 可以使用的文种,是典型的下行文。
• (五)通知。是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 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 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及任免人员时使用 的一种公文文种。通知是运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 的一个文种。 • (六)通报。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部 门用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交流重要 情况时使用的一种公文文种,是一种比较灵活、使用频 率颇高的文种。 • (七)公报。是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公开发布重要决定 和重大事件消息的新闻性公文和法定文种。公报作为党 的机关公文时,主要是党的中央机关用于发布重要决策。 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 报》。公报作为行政公文使用的情况,主要是国家和政 府用以通报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来访时的情况以及双方 形成的共识。
• (十五)会议记录。是一种在会议中记录人员 把会议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出席人员、 主持人、讨论的主题)、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报告、发言的内容、形成的决议等如实记录下 来成为书面材料的一种公务文书。 • (十六)大事记。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 事业单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如实记载本地区、 本单位的重要活动或重大事件的一种记录性文 书。 • (十七)电话记录。是记录有关公务活动的电 话内容的一种事务文书。除了一般的事务性联 系之外,凡内容比较重要的电话应当由通话人 作出记录,以备日后查考。对于这种电话记录 应当看作是机关收发文件的一种,按照它的工 作内容与其他收发文件一起整理保存。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

通告、通报、公告、决定、函、请示、申请、报告等的区别一、通告通告是一种给予他人提前通知的书面或口头声明,用于传达重要信息、安排事务或公开通知[1]。
它通常由组织、企业、学校、政府机构或个人发布,具有正式性、目标性、公开性、及时性和一致性等特点[1]。
通告主要用于发布命令和指示、通知和警示、庆祝和表彰、招聘和求助等方面[1]。
二、通报通报主要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指示精神或情况,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2]。
它具有内容的真实性、目的的晓谕性和教育性等特点[2]。
通报适用于行政机关、党务机关及人大使用,其目的是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2]。
三、公告公告是一种公开宣布或传达特定信息的文本形式[3]。
它具有公开性、官方性、高效性、通知性、时间性、标准化和简明扼要等特点[3]。
公告通常由官方机构、组织或个人发布,如政府部门、学校、公司等,以确保信息的公平和透明性[3]。
四、决定决定是指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或安排,并要求机关各部门和下级机关或有关单位贯彻执行的指令性公文[4]。
决定表现了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安排的决策,集中体现了领导机关的指挥意志、处置意图和政治倾向[4]。
五、函函是指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5]。
它具有沟通性、灵活性和单一性的特点[5]。
函在行文方向上灵活,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还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包括向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行文[5]。
六、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请示某项工作问题、明确某项政策、审核批准某事项时使用的文种[6]。
它具有针对性、单一性、回复性和特定性等特点[6]。
请示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或处理的事项时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6]。
七、申请申请是指个体或组织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或请求的行为[7]。
【公基常识】“公文文种”考点汇总

【公基常识】“公文文种”考点汇总(一)决定决定是行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具有规定性、强制性和领导、指导性的公文。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具有制约性、指导性、规定性、稳定性。
(二)命令、批复、通知、通报1.命令命令(令)是党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发布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公文。
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命令具有强制性、内容重要性、权威性的特点。
2.批复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它是机关应用写作活动中的一种常用公务文书。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批复具有以下特点:(1)行文的被动性:批复是以下级的请示为前提,它是专门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先有上报的请示,后有下发的批复,一来一往,被动行文,这一点与其他公文有所不同。
(2)内容的针对性:批复要针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同意或是否可行的态度,批复事项必须针对请示内容来答复。
(3)效用的权威性:批复表示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答复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不得违背。
(4)态度的明确性: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的语言。
批复的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是报送请示的下级机关。
批复正文包括三部分:批复引语(批复引语要点出批复对象,一般称收到某文,或某文收悉。
要写明是对于何时、何号、关于何事的请示的答复,时间和文号可省略。
)、批复意见、批复要求。
批复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构成。
3.通知通知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组织对成员告知有关事项的公文。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知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范围广泛:通知的使用比任何一个文种都广泛得多。
特别是省、地以下机关使用通知行文的就更多,几乎占发文数的大部分。
(2)较强的时效性:通知的事项都是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应知或应办的,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公文考试答案

公文考试答案对于公文的相关常识你知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文常识试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公文考试答案一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时,可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B、批复具有专业性,一般的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发布C、决定的正文部分由刊发决定的根据、执行要求、结尾三大部分组成D、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号和文种组成2、在公文办理中,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通知”( )。
A、批转下级机关公文B、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C、要求下级机关周知的事项D、给下级机关布置工作3、______用以说明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或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
A、尾语B、版记C、附注D、附件4、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
A、请示B、报告C、议案D、意见5、下列有关“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适用于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B、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的请求和批准C、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D、是公文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一种文种1、答案: A解析:通告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公布,故B选项错误。
通知的标题写明发文机关、事由与文种;用于发布、转发、批转文件的通知则要求写明发文机关、动词(颁发、印发、转发、批转等)、被发布和转发批转文件的标题、文种。
故D项选错误。
决定的正文一般由制发文件的依据、决定事项与执行要求三大部分组成,在文件的结尾要提出要求,发出号召或说明有关事项,故C选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2、答案: ABCD解析: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1、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行政及党内规章制度。
2、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3、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