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合集下载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摘抄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摘抄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摘抄迟子建的散文,宛如一首首舒缓的乐章,在岁月的长河中轻轻奏响,触动着读者的心弦。

她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描绘出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与温暖。

在《我的世界下雪了》中,她写道:“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这句话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她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热爱。

故乡于她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心灵的栖息之所,是灵魂得以安宁的港湾。

“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

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这段出自《我的世界下雪了》的文字,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们总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以为世界越来越大。

然而当我们经历得多了,回首往事时,才发现最初的那个小小的世界,其实已经包含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全部意义。

它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

《伤怀之美》中的“我想,人生是可以慢半拍,再慢半拍的。

生命的钟表,不能一味地往前拨,要习惯自己是生活的迟到者。

”这句话犹如一道光,照亮了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迷失的心灵。

在这个匆忙的世界里,我们总是在追逐,追逐时间,追逐名利,却忘记了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迟子建告诉我们,要学会做生活的迟到者,去欣赏那些被我们忽略的风景,去品味那些被我们遗忘的情感。

“一个最不幸的人去看一个不幸的人,那个不幸的人的家庭就仿佛看到了一缕曙光。

”这是迟子建在《我对黑暗的柔情》中写下的句子。

它让我明白,在他人的不幸面前,我们的存在或许能成为一丝希望和温暖。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困难和挫折,但在这些艰难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支持,能够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继续前行。

在《会唱歌的火炉》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

《布基兰》解说文案_《布基兰》用“心”去感动观众的“心”

《布基兰》解说文案_《布基兰》用“心”去感动观众的“心”

《布基兰》解说文案_《布基兰》用“心”去感动观众的“心”
中国剧情电影《布基兰》,于2016年上映,由安兴伟导演,迟子建编剧,影片讲述了影片《布基兰》整个故事发生一个飘雪的腊八夜,一个偏远的小镇,一个被人遗忘的火车小站,一群被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抛弃的贫穷却善良的人们,演绎了一场最质朴无华却感天动地的世间真情。

“天在于公正,地在与公平,人在于一颗善良的心”由享誉海外著名女作家迟子建老师创作的知名小说《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改编而成的电影《布基兰》于四月19日全国上映,本片是迟子健老师的荧幕首秀之作,由安兴伟执导,刘兴盛(亚洲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娜仁其木格等主演。

本片荣获三大国际电影节力推影片、商业文艺片超级大IP、三次荣获鲁迅文学奖、两次荣获冰心散文奖、一次获得重大文学奖、一次澳大利悬念句子文学奖、一次矛盾文学奖、无数次中长篇小说奖......本片讲述了几个小人物命运交织的感人故事:布基兰小镇的伐木工人刘志因偷窃被警察老刘抓获,但好心的老刘看到刘志贫困的家不但没逮他还送了米和油,刘志心生愧疚,剁下自己三根手指,老刘找人帮他接了手指又因感染小镇不能医治,想尽快送他去大医院,但小站因为火车提速快车不停,当大家都在为快车不能停而担心的时候,快车在车站却意外停了下来……而整个故事都是在腊八夜的当晚发生。

整部片子为我们简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别看故事温暖,但整个片子拍摄起来并不简单,为了完成拍摄整个剧组客服了不少的困难,据导演透露,本片在天寒地冻的内蒙古根河踩景拍摄,零下三十度以下的温度下连续拍十四天的大夜戏,是他20来年最辛苦的一部戏。

面对文艺片在内地市场并不走俏的情况,首次指导电影的导演安兴伟就大胆挑战,用心去感动观众的心,因为有了《桃姐》《钢的琴》等文艺片佳作的珠玉在前,导演安兴伟也表示对该片票房十分有信心!。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生命的体悟与人性救赎——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迟子建是当代中国优秀作家之一,他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

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中的几个故事,以其生动的描写和深远的反思,展示了生命的体悟与人性的救赎。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这个短篇小说,以一个偏远贫困的小站为背景,描绘了在那里相互熟悉的人们在腊八夜这个特殊时刻,由于一次小小的误解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这本小说集中的几个短篇小说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性。

首先,小说集中的《铁翻》讲述了一个极度疲惫的年轻铁路工人的故事。

他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生活的压力和疲劳下,他常常产生自卑感和嫉妒心理。

然而,通过与一个外地旅客的交流,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意义。

其次,小说集中的《腊八柚子》则讲述了一个饱受孤独和失望折磨的老人的故事。

他过去曾是一个知识分子,但在岁月流逝中,他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

直到有一天,他在小站遇到了一个孤儿,这个孤儿的天真和纯真重新点燃了老人对生活的希望。

通过与孤儿的接触,老人找回了自己曾经失去的生命的意义,实现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救赎。

再次,小说集中的《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具有浓厚的魔幻色彩。

在这个故事中,小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说话的鸟,这只鸟似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通过和鸟的对话,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珍贵。

这个故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表达了生命的意义和它所带来的救赎力量。

最后,《高铁时刻表》这个故事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情感故事。

以一个高铁列车的时刻表为线索,这个故事通过刻画两个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和分离,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逝去的思考。

故事通过情感的交织和对人性的反观,让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并为人性的复杂性所触动。

通过这些短篇小说,《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这本集子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思考与关注,并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独特之处。

这些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通过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传递出了对爱、希望和救赎的思考。

生命残缺的温情化抒写——迟子建小说论

生命残缺的温情化抒写——迟子建小说论

生命残缺的温情化抒写——迟子建小说论作者:徐莹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被引用次数:1次1.迟子建迟子建文集 19972.迟子建《北极村童话》(小说集) 19893.迟子建《向着白夜旅行》(小说集) 19954.迟子建《白雪的墓园》(小说集) 19955.迟子建《朋友们来看雪吧》(小说集) 19996.迟子建《茫茫前程》(长篇小说) 19927.迟子建《晨钟响彻黄昏》(长篇小说) 19978.迟子建《热鸟》(长篇小说) 19979.迟子建《伤怀之美》(散文随笔集) 199510.迟子建《迟子建随笔自选集》(散文随笔集) 199811.迟子建晚风中眺望彼岸 200012.罗素.何兆武.李约瑟西方哲学史 196313.王干查看详情 1996(01)14.戴锦华极地之女 1997(01)15.李泽厚美学三书 200316.梁爱民.赵洁解读迟子建小说中的感伤情绪 2003(03)17.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200118.沈从文文集 198419.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200220.王宗法当代文学观察 200321.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 199922.黄书泉小说理论与批评新论 20021.骆春丽困境中的执著言说——论迟子建小说的人性思考[学位论文]20062.刘阳.纪长龙论迟子建小说的"三美"[期刊论文]-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2)3.金钢追忆:跨越时空的精神契合——迟子建小说论[学位论文]20044.安菲.AN Fei走向深沉:迟子建近期创作的变化[期刊论文]-理论观察2005(3)5.王宁穿越苦难的精灵——论迟子建小说创作[学位论文]20106.王淮峰生命之光烛照下的写作——迟子建小说的生命意识论[学位论文]20077.张丽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迟子建小说印象[期刊论文]-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8.王辉如歌的行板——迟子建中短篇小说创作论[学位论文]20049.蒋蕾论迟子建小说的生命意识[学位论文]200610.马英论迟子建小说的死亡叙事[学位论文]20101.陈夏颖迟子建小说《花瓣饭》反复修辞论[学位论文]硕士 2011引用本文格式:徐莹生命残缺的温情化抒写——迟子建小说论[学位论文]硕士 2005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假”的生产及其逻辑——对“华南虎事件”的分析姓名:张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社会学指导教师:吴毅20080603摘要“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

迟子建读后感

迟子建读后感

迟子建读后感《迟子建读后感》是一篇关于迟子建作品的感想和心得体会。

迟子建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在我看来,迟子建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观察。

在阅读他的作品后,我深受启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迟子建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

他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节的铺陈,展现了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困境。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喜怒哀乐,矛盾冲突,以及对生活的追求和挣扎。

通过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其次,迟子建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的善良和邪恶,勇敢和懦弱,以及对爱、恨、欲望等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通过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人们的种种行为和选择。

最后,迟子建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批判。

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展现了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矛盾,以及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反抗和追求。

通过阅读迟子建的作品,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关注社会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总之,迟子建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观察。

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对生活、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迟子建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发更多的人,让我们对生活有更深刻的思考,对人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社会有更深刻的关注。

“这段长长的写作生涯,流水无痕” ——迟子建读记 何 平

“这段长长的写作生涯,流水无痕” ——迟子建读记 何 平

“这段长长的写作生涯,流水无痕”——迟子建读记何 平在今天这个俨然“不信”当道的时代,谈论信仰好像悖时得很。

但即便如此,一个能够在写作中建立并守护自己信仰的作家应该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迟子建有她的信仰。

我曾经在一篇谈论迟子建中篇小说的书评里说,迟子建是一个为我们今天文学时代持一盏简朴的灯的女人。

(1)就像她的《逝川》里写到的“泪鱼”,我相信迟子建念念在心的痛惜与爱怜、温暖与爱意也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福音”的“泪鱼”。

迟子建总爱写到月光与灯盏,总喜欢让她的小说闪烁着亮光。

迟子建卫护着生命的美丽与庄严。

《岸上的美奴》题记说,“给温暖和爱意”。

需要指出的,迟子建小说写到的我们世界和心灵的“温暖和爱意”并不是一种轻盈、浅淡的虚饰,而是那些曾经隐失和蒙垢的爱、美和善良,在她的耐心的找寻,细致的擦拭下重新放出光芒来。

我理解的迟子建的写作就是这样的找寻和擦拭的过程,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迟子建近乎固执地建立并守护着自己的写作信仰。

“给温暖和爱意”什么是迟子建的写作信仰?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关注迟子建小说中的一些基本质素。

《日落碗窑》可以作为一个恰当的例子。

和差不多写于同时期的《白银那》相比,《日落碗窑》没有太过明显的迟子建的北极村的地域标记。

但这不妨碍《日落碗窑》是一部典型的“迟子建式”的小说。

说老实话,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对迟子建的小说也持一种浅薄、流行的看法,我也认为迟子建是一个擅长温情,没有力量的作家。

比如《日落碗窑》,她写器物,“关小明果然在一片干草上见到了一只完整的闪着暗红光泽的碗。

那碗完美无瑕,均匀的弧度,浑圆的碗口,敦实的底座,颜色艳丽而不失庄重,不像从窑里出来的,仿佛是由夕阳烧成的。

”比如她写人情,“他们手拉手亲亲密密地朝家走。

因为吴云华的跛脚,关全和同她一起走时也不由自主地跛起来,他们一跛一跛节奏和谐地走着,仿佛一股海浪在暗夜中层层叠叠地涌动。

”阅读迟子建的小说,你能够时刻感到汉语之优雅对日常生活之美的发现和打开。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7篇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7篇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应急预案、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迟子建作品读后感7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对书中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进行深入的讨论,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分享自己对书中人物成长和变化的观察和思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迟子建作品读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试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叙事——以《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例

试论迟子建小说的苦难叙事——以《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例

表达了她对哀伤 的不堪 ; 而《 踏 着 月 光 的 行 板 》, 则 流 露 出 她 对 贫 贱 夫 妻 寻 常 依 偎 的 无 比 羡 慕 。 经 受 了 人 生 沉
重 打 击 的迟 子 建 沉 落 在 个 人 伤 痛 的 泥 沼 中 无 以 自拔 .
而作 家 的 心 境 必 然 会 反 映 到 作 品 中 。在 《 世 界 上 所 有 的
伤 中 的 第 一 人 称 叙 事 者 的形 象 。 “ 我” 非 常 平 静 地 讲 述
了魔术 师( 即我 的丈夫 ) 罹 难 的全过程 . 没 有 控 诉 和 号
哭 : 也 不 无 惆 怅 地 回忆 着 与 魔 术 师 相 识 相 知 、 相 恋 相 携
的 甜 蜜 过 往 。 这 些 平 静 的 讲 述 似 乎 说 明 主 人 公 已 经 放
《 世 界上所 有 的夜晚》 这 部小 说发 表后 , 蒋 子 丹 给
予 了作 家 体 贴 人 微 的 理 解 : “ 迟 子 建 在 小 说 里 出 发 的 时 候. 已经 勇 敢 地 从 幕 后 走 到 前 台 . 头 一 回 以 寡 妇 的 原 形 领衔主演 真人秀” …, 蒋 子 丹 认 为 迟 子 建 在 非 常 的 心 理
创 伤 中敢 于 把 自己 的 心 扉 敞 开 。这 对 作 家 本 人 具 有 特
别 的 意 义
欲 让 人 窒 息 的哀 伤促 使 “ 我 …‘ 想 在 三 山 湖 附 近 的 村 镇 走一 走” 。 “ 收 集 民歌 和 鬼 故 事 ” , 希 望 在 此 过 程 中 能 与 丈夫 的 灵 魂 重 逢 , 缓 释 自己 的 伤 痛 。 由 此 , 主 人 公 开 启
下哀 伤 , 但开 篇第一句话 却透露 了主人公的故 作坚强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庸常的生存状态 《别雅山谷的父子》以父亲对儿子讲故事的方式 讲述了葛一枪和他的儿子奇克图的故事。父亲去给 鄂伦春人放电影,他们在空地上点着篝火,边吃边喝; 兴奋的时候,就唱歌、跳舞,把鄂伦春人的自由与豪放 全都释放出来了。鄂伦春的女人最有趣了,在看电影 的时候,电影里出现下雨的场面,她们便赶忙起身回 家收衣服,却忘记了地上洒着的月光。鄂伦春人活在 自己的世界,他们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或许是处于 远离都市的环境,鄂伦春人仍然保持着纯朴、醇厚的 民风民情,他们的快乐、善良、苦闷和隐忍总是自然地 表现在情绪中,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他们没有干 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没有崇高远大的理想,没 有波澜壮阔的人生,有的只是在生老病死、衣食住行 之间奔走的艰辛和温暖,以及庸常的生存状态。但也 正是这庸常的人生,让我们叹为观止,因为他们脱离 了更多意识形态的束缚,从而活得更加纯粹、真实。 奇克图住在山林中,来这里拍电影的导演让奇克 图扮演了一个角色。谢廖沙扮演强奸中国小媳妇的 苏联士兵,奇克图最厌烦的就是他,他把谢廖沙的角 色从电影中拉到了现实中,认定谢廖沙就是一个大坏 蛋。在剧中,谢廖沙扮演的士兵喝多了酒,靠在坟堆 边睡着了,刚好被一个过路的鄂伦春人看到,就一枪 结束了“他”。结果,演电影的奇克图在扣动扳机的一 瞬,真的枪声响了,谢廖沙够幸运,只伤了皮肉。人们 都安慰哭泣的奇克图,可他难过的是自己枪法太差, 给父亲葛一枪丢人了,他不是一个好猎人的儿子。 “鄂
一、底层人物生活的立体呈现
在社会发展中,底层人物酸楚的、坎坷的人生历 程及其心理变化是引人关注的,而文学最能以它特有 的方式映照出底层人物在社会变化中的安淡、困惑、 无奈和痛苦[4]。从登上文坛开始,迟子建的作品中就 活 跃 着 一 个 个 平 凡 却 又 高 尚 ,卑 微 却 又 乐 观 的 小 人 物,底层人物的生活和精神家园在她的笔下被描绘得 活灵活现。 “近年来迟子建的‘底层写作’显示出了不 同流俗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在她看来,是否具有 道德感对作家具有决定意义,作家要‘目光能直逼人 性深处’。很多作品流露出其对底层生存者命运遭际 的深沉关切与同情,但她没有将自己的写作建立在单 纯的批判、揭露和控诉之上,而是在苦难之中发现人 间的温暖和柔情。”[5《 ]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别雅 山谷的父子》等小说不仅真切地呈现出了底层人物在 经济政治上所遭遇的困境,而且还对底层人物的多层 次精神生活给予道德伦理、文化、风俗人情等方面的 探索,表现出厚实、浓重的生活底蕴和真切、动情的艺 术特色。
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用一贯的温情笔调讲述故事,体现出纯熟的情感演练技巧。她对生命的体悟在情感
的铺陈与纠葛中逐渐向生命本原靠近。
关键词:《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生命体悟;人性救赎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2126(2017)02-0055-04
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迟子建无疑是一位 思想丰富、细腻而且多产的作家,出版了《这世上所有 的 夜 晚》[1]、《额 尔 古 纳 河 右 边》[2]、《北 极 村 童 话》[3]等 著作。她的著作几乎都含蕴着温情与荒凉的争斗,展 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3 年出版的《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同样用温情的 笔调关注了底层人物的快乐与痛苦。
[收稿日期]2017-01-26 [作者简介]唐艳霞(1992—),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55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 年第 2 期(总第 126 期)
伦春人被称为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喜欢狩猎, 骑马善射。”[6]奇克图作为鄂伦春人的后代,居然射偏 了,也难怪他要哭泣。奇克图令人发笑的回答却恰好 说明了一个普通的鄂伦春人最真实的想法,我们在发 笑的同时,也深深领悟到底层人物在贫乏生活中仍然 保持着的真、善、美。
V悟与人性救赎
——论迟子建短篇小说集《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
唐艳霞
(云南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21)
摘 要:与大多数作家热衷于描写都市生活不同,迟子建把关注的目光锁定在东北这一特定的地域上,对这片土
地上的自然风光、生老病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独有的自然环境下探寻醇厚的民风民情和真切的时代话语。她的短
5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别雅山谷的父子等小说不仅真切地呈现出了底层人物在经济政治上所遭遇的困境而且还对底层人物的多层次精神生活给予道德伦理文化风俗人情等方面的探索表现出厚实浓重的生活底蕴和真切动情的艺术特色
第 32 卷第 2 期 2017 年 4 月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二)物欲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塑造了一个在贫困生活 中挣扎的窃贼形象——刘志。六年前,刘志从林场下 岗,老婆也跟别的男人跑了,这几年,他风里雨里的, 蹬三轮,打鱼,采山,捡废品,该吃的苦都吃了,与儿子 相依为命。可天有不测风云,他辛苦攒下的一点钱, 被一场病卷走了。入冬以来,他囊中羞涩,为了让儿 子过年吃上一顿饺子,他偷了郭大头家的一袋面、一 条肉。派出所的老刘心肠好,没有抓走刘志,还给他 送 去 了 米 和 油 。 刘 志 心 有 愧 疚 ,为 了 报 答 老 刘 的 恩 情,他剁掉了自己右手的的三根手指。饶恕是最残忍 的刑罚,老刘的饶恕,害了刘志,也招来了郭大头的埋 怨和刘志的哥哥刘同的闹事。老刘委托布基兰车站 的信号员老齐,与铁路局的协商一下,让快车在这个 小站停一下,这样刘志可以搭乘快车去哈尔滨治手, 没成。刘志不忍大家为自己的断指操心,把砍掉的三 只手指当做柴,扔进了炉灶。老刘和老齐送刘志回家 的时候,发现镇政府刚丢的红灯笼挂在刘志家门口, 刘志的儿子豆瓣哀求老刘不要抓他,他偷灯笼,只是 想让这个灯笼也照照自己家,那样家里就再也不愁吃 喝了。刘志连踢了豆瓣两脚,趴在地上的豆瓣,在灯 笼发出的红光的映照下,更显得无助和可怜。 这一故事很好地表现出了底层人物在贫困、饥饿 的压迫下所产生的物欲与道德伦理的心理矛盾冲 突。刘志为了让儿子吃上一顿饺子偷面和肉,豆瓣为 了家里不再贫穷偷了灯笼。虽然他们都知道这种行 为是违背道德伦理的,然而他们却无法拒绝物质的诱 惑。试想,刘志家若是如豆瓣所愿,要吃有吃,要喝有 喝,刘志和豆瓣还会去偷面、肉和灯笼吗?在这个故 事中,我们看到了一对底层父子的内心世界,人性在 物质诱惑和道德伦理的较量中迷失。 迥然各异的物质状况,塑造出北国乡村底层人物 不同的生活,这生活融化在庸常的生存状态和美好的 人性中,也融化在互帮互助的真诚关系和物欲与道德 的冲突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