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学》PPT课件

第四章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投资学》PPT课件

③市场导向型。
④生产和销售国际化型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特点
(一)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第一,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
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的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
第三,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赫克歇尔(-一)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俄第3)林二小(,岛凡H清⁃的是O比具)较有模优势比型投较的资成基理本论本的优假基势定本的是命题行合业理,
① 产业因素 ③ 国家因素
影响因素
② 企业因素 ④ 地区因素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3.市场内部化收益和成本比较 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 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体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统一协调生产经营,消除“时滞”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以及转移价格 (3)消除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 (4)有效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分析的对外直接投资往往是 跨国公司针对内部因素进行决策的结果,除了区位 因素外,忽视了外部环境,如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该理论对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不具备解释 力。
局限性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三)内部化理论
1.内部化理论简介
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 起源于1937年美国学者罗纳德·科斯 (Ronald H.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内部 化”这一概念是由科斯首先提出来的, 他指出市场配置资源是有成本的,当市 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协调成本时, 企业内部的交易活动将取代外部市场的 交易活动。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美国
第一、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东道国区位 第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但其 地位 却在下降 第三、美国内流FDI以股权资本投资为主。美国外流 FDI 中,利润再投资占据最重要地位。 第四、产业流向构成来看:制造业是吸收FDI最多的 产业部门,但其重要性再逐步降低;金融保险则 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外流FDI 中,金融保险 完全取代制造业占据首位。
2331745
4472902 7170146 2146384 4375768 3532350 12712016 759353 872050 216707 374282 470470 580264
江西
内蒙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东部 中部 西部
578652
99360 693223 51463 160677 408084 63909 16576 27096 43704 43326362 4484532 1564092
加拿大
9257
巴西
22457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2)》与《世纪投资报告(2002)》。
三、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格 局
国际投资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区域格局的变迁
1、一战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的区域特征表现为:资本来源母国主要 是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当时,英国是最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家,其 对外投资存量占到世界总量的50%左右,但是,进入20世纪后呈明显 的下降趋势。 2、两战之间 3、二战以后 投资来源国的分布上:经历了美国独霸一时到欧洲、日后起直 追得过程,从而形成了“大三角”格局 东道国的区域分布上:呈现以发展中国家为重点向以发达国家 为重点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的新气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日益 活跃,但也存在区域分布上的不平衡。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幻灯片PPT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幻灯片PPT

本章结构图
关键性问题
1. 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内部化理论和生产折 衷理论。
2. 了解各种国际生产方式的选择。
第一节 企业优势、交易成本及内部化
一、垄断优势的获得和实现
• 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 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 • 企业家才能或管理能力的“过剩” • 具备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
二、市场交易内部化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幻灯片PPT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章简介
在这一章中,概要地介绍了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原理, 以便为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关理论和理解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线索。
总的来说,企业特有优势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区位和行 业结构特点有关,但要维持一种所有权优势需要以市场不 完全为前提。市场的不完全也使企业以内部化的方式实现 其优势成为必要。内部化的过程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这 为分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余地。内部化过程超越了国界, 便产生了跨国公司和以直接投资为主要推动力量的生产国 际化进程。跨国公司的国际扩展过程和格局是由所有权优 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相互作用中共同决定的。跨 国公司对国际生产的协调,使国际分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 期。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既是国际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促进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重要力量。
• 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许多交易无法通过外部市场 达成,或即使达成也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
• 交易成本,Leabharlann 狭义上说是指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时 必须付出的代价。
• 如果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低于市场交易成本, 就可能会出现“市场交易的内部化”过程。
• 内部化的过程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这为分工的 发展提供了新的余地。内部化过程超越国界,便 产生了跨国公司和以直接投资为主要推动力量的 生产国际化进程。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雪佛龙 戴姆勒克莱斯勒
丰田汽车 福特汽车
康菲
总公司所在地 美国 美国
英国/荷兰 英国 美国 美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主要业务) 炼油
一般商品零售 炼油 炼油 汽车 炼油 汽车 汽车 汽车 炼油
表6 跨国公司世界前10强(2007.7)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司中文名 沃尔玛
直接投资的判断标准:投资意图(参与控制企业 的经营权)和出资比率。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主体在海外拥有经营实体
2、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境流动 资产的国际转移和拥有控制权的资本国际流动
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两种形态
3、国际直接投资的周期长、风险大
4、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是否以取得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迅猛增长,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和生产国际化 的主要形式和巨大动力。它对加速经济全球化进 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深入了解和研究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 论依据、发展变化、经营特点及其经济影响,对 于更好地把握世界经济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987-1992 1993-2001 256.7 48.1 52.1
发达 国家
发展中 国家
55.6 28.3
83.1 61.8
53.6 60.0 49.6 93.0 138.5 65.8
表5 1987-2004年 跨国并购在国际直接 投资流入量中所占比重 (%)
✓ 第二阶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跨国公司 海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成倍扩大,而对外直接投资格局 逐渐由美国占绝对优势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国际经济学之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学之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 (J.H.Dunning)于1976年提出的。
邓宁则广采各家之长,用折衷的方法,既综合考察了 商品贸易,许可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又综合考察了
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因此,邓宁的国际生产 折衷理论也被称作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邓宁认为 ,企业之所以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是因
出口 投资 许可证
2024/3/20
End 23
第三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条件
2024/3/20
End 24
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
所谓国际生产综合论,是指跨国公司在不完全竞争的
市场上,将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同区位优势相结合,纳入 企业内部化过程的理论。
即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 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 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申一步,如果上述交易 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 解决方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 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
2024/3/20
End 13
市场内部化的含义(5)
2024/3/20
End 6
垄断优势的获得和实现
在此基础上,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 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某种技术的垄断; 2、产业组织形式的寡占特点; 3、企业家才能或管理才能的“过剩”;
4、具备获取廉价的原材料和资金的渠 道。
2024/3/20
End 7
举例
例如:在企业所表现出来的技术优势方面,美 国在有利于节约劳动的技术上独领风骚的,而欧 洲则以节约原材料的耗费见长,而有效地节约空 间也是日本技术优势的重要表现。所有这一切无 不同各国独特的资源条件、市场结构乃至文化背 景等条件密切相关。所以说,只有将国家特有优 势与企业特有优势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清楚跨国 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时代,跨国公司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了更大规模和更高效益的经营。

首先,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实现全球市场扩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可以在不同国家建立分支机构、设立合资企业或收购当地企业,从而进入当地市场。

这种市场扩展的方式不仅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市场份额,还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供应链和增强品牌竞争力。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商通过在中国设立多家工厂,能够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并实现在当地市场的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国际直接投资为跨国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或收购,跨国公司能够获得当地的人力资源、技术专长和市场渠道等资源,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国际直接投资也为跨国公司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在新兴市场,投资者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在能源、金融、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业务,获得更高的回报。

而在发达国家,投资者可以通过并购等方式实现技术转让和市场整合,迅速占据市场份额。

第三,国际直接投资对于当地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能够带来资金的流入,还能够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

通过在当地设立企业或工厂,跨国公司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整体经济水平。

同时,跨国公司还能够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一家国际快餐连锁企业在中国推广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标准化流程,带动了中国餐饮业的发展,同时对当地农产品供应链的提升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国际直接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一方面,跨国公司在扩展海外业务时需要面临不同国家的法律、政策、文化和经济环境等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风险和管理困难。

另一方面,国际直接投资还面临着政治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政策变化、政治动荡或国际贸易纠纷等因素都可能对投资和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

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2.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又称为海外证券投资,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3.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从上市开始,经历诞生、发展、衰退、消亡的过程。

弗农把这一经验事实概括为四个连续的阶段: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4.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5.跨国经营指数:这是根据一家企业的国外资产比重,对外销售比重和国外雇员比重这几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总销售+国外雇员/雇员总数)/3 6.网络分布指数:网络分布指数是用以反映公司经营所涉及的东道国数量的指标,是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与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家数之比。

也是反映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7.跨国银行:跨国银行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其全球性经营目标的超级银行。

跨国银行具有派生性;跨国银行的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具有非本土性;跨国银行的国际业务经营具有非本土性;跨国银行的战略制定具有全球性。

8.共同基金:共同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公开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零散的社会闲置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由专业人员进行投资操作,并按出资比例分担损益的投资机构。

共同基金的种类众多。

9.政府贷款:政府贷款是一国政府使用财政金融资金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优惠性贷款,是有官方发展援助的性质。

国际贸易原理(12)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原理(12)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二)寡占反应与交换威胁理论 1、上世纪70年代年美国尼克博客、格雷厄姆、弗 洛尔提出,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取决于竞争企业之 间相互的行为约束和反应。是由企业的寡占反应行为 引起的。 2、区分了进攻性投资和防御性投资,并且重点关 注后者。
尼克博克(1973):由于寡占行业中每个寡头都在 市场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任何行为都会影响其 他寡头厂商,因此,每个厂商对对方的行动都很敏感, 现实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厂商的主要目的是减低经营风 险,为了维持自身与竞争对手的相对地位,厂商往往采 取“跟随领头者”行动,保持与竞争对手同步的策略。 因此,当领头者向国外市场直接投资时,其他寡头 也紧随其后去相同市场投资。 尼对美国1945-1971年的企业对外投资活动进行了 实证研究,大致得到以上的理论判断。
垄断优势的具体体现: 一、知识资产优势 1、技术优势 2、资金优势 3、组织管理优势 4、原材料优势 二、规模经济优势
0。
理论贡献: 1、提出了研究FDI的新思路 2、指出FDI与FII的区别 3、从不完全竞争出发研究 4、将资本的国际流动从流通领域转入生产领域。 5、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双向投资现象。 局限性: 1、缺乏动态分析 2、无法解释中小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1、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行业和生产纺织品、零 部件等标准化产品的劳动密集行业。在日本已失 去比较优势。 2、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因而其规模比欧美国家 小的多。转让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符合当地的 要素结构及水平。多采用合资形式。
0 3、顺贸易导向与反贸易导向。美国集中于技术密集行业,
国际直接投资(FDI),是指投资者投资 于国外的工商企业,直接参与或控制企业的经 营管理而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 两大特征: 1、以谋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为核心 2、不仅仅是资本的投入,而且是经营资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