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合理安排时间》备课素材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合理安排时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合理安排时间》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但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时间相关的实例,如日常生活、学习场景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例如,展示一个学生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时间而导致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情况。
让学生讨论如何改进这种情况,从而引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场景。
例如,安排一个周末的活动计划。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其他小组提出建议和意见。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案(区级公开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案(区级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通过沏茶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运用统筹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特别是在生活中运用统筹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实践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时间统筹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式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运用统筹方法解决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沏茶问题的实例。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卡片,用于游戏环节。
3.茶具:准备一些茶具,用于沏茶实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沏茶问题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提问:如何才能最快地完成沏茶任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合理安排时间。
2.呈现(10分钟)呈现沏茶问题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可以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让大家一起讨论哪种方法最合适。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解决沏茶问题。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组的方法和心得。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合理安排时间-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合理安排时间-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3. 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引导学生学会制定计划,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
(2)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优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3)讲解时间管理工具的使用,如时间表、闹钟等。
4. 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
5. 练习与讨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课后作业1. 制定一个星期的时间管理计划,包括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
2. 思考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六、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时间管理计划,了解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程度。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表现,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定期进行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2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2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能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这些事情?(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入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3)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用统筹法解决。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3)教师组织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观察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略六、课后作业答案略本教案遵循了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观察、分析、讨论,从而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化 合理安排时间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化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的方法。
3. 实际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安排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来说一说?”(2)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来解决呢?”2. 探究新知(1)讲解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列表法、画图法、方程法等优化时间。
(2)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合理安排时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合理安排周末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的时间等。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来完成一项任务。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3)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4. 总结延伸(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能来说一说?”(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周末时间安排表,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优化。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举例、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研课教案: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P104学习目标: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统筹方法”的运用,学生在生活中有用到过,平时在做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也注意到怎么做会省时些。
但更多的是无意识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统筹方法”的运用有所了解,知道怎么做效率会更高,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会有意识的去运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生活小场景:师:同学们,俗话说:“人有三急”,你知道是哪“三急”吗?(生发表意见),对,生活中我们谁都会出现这三急,这是生理现象。
正是这三急,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趣的知识呢,不信老师带你去看看下面的小场景:场景一:课余中,小明和小王都双双跑上了厕所,小明尿急了,小王要大便,可是只有一间厕所可以使用,聪明的你觉得安排谁先上好呢?为什么:(生畅所欲言)明确:做什么事情要考虑到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更合理)板书:先做…再做…场景二:第二天,小明和小王又双双跑上了厕所,小王尿急了,小明要大便,这回有二间厕所可以使用,聪明的你这回怎样安排最好呢?为什么?(生畅所欲言)明确:生活中有些事情不一定都要按照先后顺序去做,还可以同时去做更快更节省时间。
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啦。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体验生活。
(一)、饺子问题。
师:同学们,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作用可大啦,来,乐老师带你们去体验体验数学的神秘!师:出示“两个饺子店”的生意场面课件师:请你仔细观察,谁的饺子店生意最火红?你从哪看出来的?(生发表看法)师:生意冷清的珊珊饺子店的老板心情可难过啦,心理想:娟娟饺子店做饺子到底有什么秘诀?她百思不得其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5)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5)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统筹法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树立时间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4. 实际案例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2)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介绍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如:制定计划、抓住重点、分配时间等。
(3)统筹法在合理安排时间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了解统筹法的基本思想,并学会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实际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不足,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时间。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统筹法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
2. 请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合理安排时间的名言警句,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统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情况。
4. 学生对时间的珍惜程度及时间管理意识的提高。
七、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合理安排时间-人教版 (1)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基本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2. 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3. 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觉得时间对我们来说重要吗?为什么?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引导学生讨论:合理安排时间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我们更高效地完成任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3.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合理安排时间?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有: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合理分配、灵活调整。
(2)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 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的实际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总结出合理安排时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
2. 让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在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理安排时间方法的情况。
3. 学生对合理安排时间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合理安排时间》备课素材
“沏茶问题”课程导入相关资料
首先教师可与学生谈话导入,如:“同学们平时喜欢做家务吗?你都做过哪些家务呢?如果妈妈让你烧水和擦桌子你会怎样安排这两件事呢?”通过这样的谈话,把学生自然引入新课的情境中。
接下来,教师用课件演示教材第104页例1的情境图,并配上讲解,对课件演示加以说明,这样自然过渡到新知内容。
“烙饼问题”教学思路建议
教学“烙饼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
可以提问:“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烙2张饼呢?”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教师可以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展示出来,让大家来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时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更优的方案。
教学“烙饼问题”重点知识处理思路
在探索更优的方案时,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
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
接着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2张饼呢?”
也可以让学生用硬币、课本或者写着“正”“反”两字的橡皮来代表饼,动手试一试,并要求把实践的结果记录下来。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较上面讨论过的各种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