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6、亿以上数的读法:①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②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7、亿以上数的写法:①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②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8、比较数的大小:①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②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9、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公顷= 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3、从大单位变到小单位,乘以进率.从小单位变到大单位,除以进率.4、国土面积(中国、省、市、区等)、海洋面积等特别大的面积适合用平方千米.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1100().广场、校园等稍大土地面积适合用公顷.如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44();操场、教室等较小的面积适合用平方米.如一个教室的面积约60();5、长方形面积= 长×宽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第三单元角的度量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将圆平均分成360 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 度,记做1°.5、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与叉开的大小有关系,叉开得越大,角越大.6、度量角的工具叫量角器.7、量角的步骤:①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②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8、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9、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10、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1周角=360°1周角=2平角=4直角1直角=90°11、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12、画角的步骤:(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上找到要画的角的度数(如65°)的地方,并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13、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只能画一条直线.14、用三角板可以画的角: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3、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价钱,叫做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总价÷数量4、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5、速度单位通常有:千米/时、米/分、米/秒等.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 读作:a平行于b2、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记作:a⊥b 读作:a垂直于b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4、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长度都相等.或者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经过直线上一点(或外一点)作垂线,可以画一条.5、同一平面内,与同一条直线平行(或垂直)的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6、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7、一个长方形,用两手捏住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周长不变.8、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容易变形.例如:伸缩门、升降机9、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无数条高.10、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特点: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1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特点:有一条腰就是梯形的高.12、从梯形上底任取一个点,向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1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14、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15、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16、四边形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叫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去0法: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相同个数的0,商不变.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ƒ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3、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同.‚除数和商的变化相反.ƒ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商+ 余数= 被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直观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大小,便于比较.2、在绘制条形统计图时,条形图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1、沏茶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1)明确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明确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烙饼问题: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的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对策论问题:解决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最优方案.可以用列举法选择最优方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数和整数- 数数规则- 从1开始,依次加1,数到多少就写多少。

- 能够用整数解决的问题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 减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性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当 a 不等于 0 时)- 除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定义- 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分数的比较- 分数的加法- 分数的减法长度和质量- 表示长度的单位- 米、厘米- 比较长度- 直接比较长度的大小- 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表示质量的单位- 克、千克- 比较质量- 直接比较质量的大小- 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比较边和角-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 边的定义- 角的定义- 角的分类图形与对称- 直线对称和旋转对称-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面镜的使用- 平面镜的特点-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排列与组合- 排列的概念与应用- 组合的概念与应用翻译数字- 1-100的数字翻译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阅读题目- 明确问题- 找出解决方法- 运算求解- 检查答案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大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数字表示:①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2 3567中的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

②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2358 9454中的2358在万级上,表示“2358个万”, 9454在个级上,表示“9454个一”二、多位数的读法:1、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亿级和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多位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整万数、整亿数的改写:(改写用“=”)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亿”字。

六、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求近似数用“≈”)省略某数位后面的尾数,就看该数位的后一位:①后一位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1,再舍去尾数;②后一位小于5,则直接舍去该数位后面的尾数。

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

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1)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2)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

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

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

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

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

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

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

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

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

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较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

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

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是四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5)数位顺序表:…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6)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7)读数时,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写数时,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9)亿以上的数:在亿位后面还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①一百亿有100个亿,一万亿有10000个亿。

②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③分级读、写数:从高位起,每四个数位为一级。

④数的改写:a、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b、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⑤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数的产生:(1)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比1大的整数。

这些数比10、100、1000…更大,我们把它们叫做大数。

(2)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记数的方法。

最初,人们是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数的。

后来,人们发现用一些符号也能记数。

(3)为了表示更大的数,人们创造了用符号表示数的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数。

如:用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用符号“+”可以表示加法,用符号“-”可以表示减法…(4)现在,世界各国通用的数是十进制计数法。

所谓“十进制”就是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单位等于十个小单位,也就是说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十”。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等等,都是计数单位。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 万位。

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做数位顺序表,如下。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级…亿级万级个级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5、数字表示: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3647个万”6、大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数注意事项:“2”读作“二”;如果是大数的最高位是十位、十万位、十亿位……且最高位上的数字是“1”时,这个“1”不读,如125046读作“十二万五千零四十六”7、大数的写法: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写数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四位一级”,保证每级有四个数位,不够的要用0补足。

8、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9、写出所组成的数:对照数位顺序表把每个部分的数字分别写入,再用0补足。

如:10、大数的比较:①位数多的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复习建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汇总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 重点知识点-数的认识: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能正确地读写大数,例如读一个数时,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地读,每级末尾的0 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 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数的大小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就是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 去掉,同时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

求近似数一般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

2. 难点-对大数中每一位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特别是涉及多个0 的情况,如中间连续几个0 的读法和写法。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对进位和舍去规则的准确运用,以及近似数与准确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考点-读写大数,如给出一个大数要求正确读出或写出。

-比较数的大小,常以填空或选择的形式出现。

-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例如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的数,或者根据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 重点知识点-面积单位的认识: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1 公顷= 10000 平方米,1平方千米= 100 公顷。

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用公顷或平方千米。

-单位换算:能熟练地进行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

例如,把平方千米换算成公顷,乘进率100;把公顷换算成平方米,乘进率10000。

2. 难点-建立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概念,因为这两个单位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直观感受。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正确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以及准确进行单位换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我国的计数习惯,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2、万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哪个数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7、表示物体个数:1 2 3 4 5 6 ……. 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级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10、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11、“亿”做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先分级,找到亿位和千万位进行四舍五入。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2、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果园、广场占地面积;“平方千米”→测量城市、省份土地面积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第三单元角的度量1、直线、射线、角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把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没端点,是无限长的。

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如:记作:∠1,读作:角1。

2、角大小和度量:把圆平分成360 份,将其中一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l 度。

记做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中心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角的分类:角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一和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平角=180°1周角=360°一周角=2平角=4直角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4、画角步骤:①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封线的端点重合,0 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②在量角器6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③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一幅三角板能拼出的角有30°、45°、60°、90°、75°(45°+30°)、120°(90°+30°)、105°(45°+60°)、135°(45°+90°)、150°(60°+90°)第四单元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位数乘两位数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①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②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与哪个数相乘,积的个位就与哪个数对齐);③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④计算过程中有进位的,计算时要把进位加上。

2、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①先把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相乘(写竖式时,将0前面的数对齐);②再看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③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相应个数的03、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

4、关系式: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印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时间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路程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若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②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若直线a与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2、画垂线:①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靠近直线上的点,然后用笔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

②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靠近直线,三角尺上的另一条边靠近直线外的点,然后用笔沿这条边画直线。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3、画平行线: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平行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线,再把直尺紧靠三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这时沿直尺平移三角尺,再画一条直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画出一条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对边是互相平行,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因此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的方法画。

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过线段端点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再过另一个点也画一条2厘米的垂线;连接两个端点。

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具有不稳定性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两条腰相等的梯形,这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四个角都是直角,并且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叫正方形。

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

还可以根据表内除法计算。

2、估算除法:把算式中不是整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在进行口算。

3、笔算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前两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

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可以把除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来试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2 、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不同点:除数是两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三位数; 除数是一位数: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1 位数,如果前1 位数比除数小,再除前两位数;4、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从数学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和策略。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烙饼的时间=个数×一个面的时间(最节省时间)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

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