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19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 化学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三全册化学试题_2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 化学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高三全册化学试题_2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建议用时:35分钟)A级基础达标1.(2019·石家庄模拟)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在实验室模拟制碱工艺中NaHCO3的制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⑤中可分别盛放饱和食盐水和浓氨水B.应先向③中通入足量NH3,再通入足量CO2C.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D.装置①也可用于制H2C [本实验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混合制取氨气,所以装置⑤中盛装浓氨水,装置③中盛装饱和食盐水,A项正确;先通入足量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CO2有利于NaHCO3的生成和析出,B项正确;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CO2+Na++H2O===NaHCO3↓+NH+4,C项错误;装置①适合块状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反应,可以用其制取氢气,D项正确。

]2.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铵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D.方案2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分离出SiO2和Fe2O3混合物中的Fe2O3D [①加热法分离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一种物质受热易挥发或分解,另一物质受热不挥发或难分解。

②加试剂法分离(过滤)提纯固体混合物应满足的条件:所加试剂能达到让一种物质形成溶液,而另一物质形成难溶物的状态。

A项中碳酸氢钠、氯化铵受热均易分解,故用方案1不能将两物质分离开,错误;B项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离,错误;D项中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溶解而分离,正确。

]3.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课时4Word版含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第6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专题课时4Word版含

专题课时4新型化学电源(教师用书独具)一、选择题1.(2015·海淀期末)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钢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属于电化学腐蚀B.电化学腐蚀一般可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D.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其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解析钢铁中含有碳,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形成Fe-C原电池而被腐蚀,A项正确;金属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发生析氢腐蚀,在酸性极弱或中性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都属于电化学腐蚀,B项正确;金属被腐蚀的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C项正确;铝具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是因为铝的表面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了铝进一步被氧化,D项错误。

答案 D2.(2015·上海长宁一模,14)以下关于如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表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如图表示某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无关C.如图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D.如图表明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解析A项,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错误;B项,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及量都有关系,错误;C项,图中表示的是放热反应,错误;D项,图中表明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正确。

答案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可表示水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若2C(s)+O2(g)===2CO(g)ΔH=-221.0 kJ·mol-1,则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C.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常温下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已知:Ⅰ:对于反应H2(g)+Cl2(g)===2HCl(g) ΔH=-a kJ·mol-1,Ⅱ:且a、b、c均大于零,则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kJ解析A项,水分解过程是吸热反应,使用催化剂会降低活化能,正确;B项,燃烧热是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O2)放出的热量,错误;C项,加热与吸热、放热反应无关,如金属的燃烧多数需要加热,错误;D项,断开1 mol H—Cl键所需的能量为a+b+c2kJ,错误。

(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23

(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23

课下限时集训23(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已知298 K 下反应2Al 2O 3(s)+3C(s)===4Al(s)+3CO 2(g) ΔH =+2 171 kJ·mol -1,ΔS =+635.5 J·mol -1·K -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题给ΔH 值可知,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B .ΔS >0表明该反应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C .该反应能自发进行D .不能确定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2.(2016·安徽怀宁中学模拟)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密闭容器中某一条件对A2(g)+3B 22AB 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T 2>T 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B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cC .若T 2>T 1,达到平衡时b 、d 点的反应速率为v d >v bD .在T 2和n (A 2)不变时达到平衡,AB 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c >b >a3.已知:A(g)++N(g) ΔH =-49.0 kJ·mol -1。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 和6 mol B ,测得A 和M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充分反应后该反应放出98 kJ 的热量B .10 min 后,升高温度能使 n n 增大C .3 min 时B 的生成速率是M 生成速率的3倍D .反应到达平衡时刻B 的转化率为7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ΔH <0、ΔS >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 .NH 4HCO 3(s)===NH 3(g)+H 2O(g)+CO 2(g) ΔH =+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方向转变的倾向C .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 .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5.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i(s)+4CO(g)50~80 ℃180~200 ℃ Ni(CO)4(g)ΔH <0。

高考化学冲刺 选择题集训 第19天(含解析)(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化学冲刺 选择题集训 第19天(含解析)(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选择题集训第19天(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选择题集训第19天(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高考化学冲刺选择题集训第19天(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选择题集训第19天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B。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

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B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常温下,pH=1的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离子个数为10-13N AB.标准状况下,氧原子总数为0。

2N A的CO2和N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

24LC.常温下,5.6g铁分别与足量氯气和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均为0。

3N AD.100g46%乙醇溶液中所含O-H数目为7N A【答案】D【解析】A.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氢离子数目,A错误;B。

体系中存在2NON2O4之间的转2化,混合气体的体积小于2。

24L,B错误;C.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不能计算转移的电子数,C错误;D。

100g46%乙醇溶液中含有1mol和3mol水,所含O-H数目为7N A,D正确;答案选D。

9.甲酸香叶脂(结构如图)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新鲜蔷薇嫩叶的香味,可用于配制香精。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11H18O2 B。

《创新方案》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创新方案》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 (12)NaHCO3+H2===HCOONa+H2O,该储氢过程中, NaHCO3被氧化。( ) (13)处于最高价态的元素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
提示:(1)如氧气变臭氧、石墨变金刚石,均有单质参与
反应,但是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6) 如Fe2+,处于中间价态,既可被氧化为Fe3+,也可被还原
答案: D
2.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 +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 700℃,对于 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2H4是氧化剂 C.N2O4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该 反应实际上是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发生的归中反应, N2H4 是还原剂,N2O4 是氧化剂,N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 还原产物。
解析:CuFeS2 中 Cu、Fe 均为+2 价,S 为-2 价, CuFe-S2 2+4Fe3+===Cu2++5F 得 4×e-e2++2S0 失 2×2e-, Fe3+为氧化剂,CuFeS2 为还原剂,S 为氧化产物,A、B 错 误。生成 x mol 单质 S 时转移 2x mol 电子,C 错误。生成 x mol 单质 S,则参加反应的 Fe3+的物质的量为 2x mol,生成 n(Cu2+)=12x mol,n(Fe2+)=52x mol,溶液中剩余 n(Fe3+)=y
(3)明确一些特殊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CuFeS2:C
+2
u
、F
+2
e

-2
S
;K2FeO4:F
+6
e

Li2NH、LiNH2、AlN:
-3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专题二 基础课时2 含解析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专题二 基础课时2 含解析

基础课时2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还原性B.元素的单质一定是通过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电子被氧化D.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解析含有最低价元素的化合物,如HF,其中氟元素处于最低价态,但HF的还原性非常微弱,很难被氧化生成F2,A正确。

元素的单质除了可通过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得到外,还可以通过单质的转化得到,如O2转化为O3,还可以通过物理变化获得,例如N2,通常采取分离液态空气而获得,B错误。

阳离子如Fe2+既可以得到电子也可以失去电子,C错误。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 mol F2可以得到2 mol 电子,1 mol O2可以得到4 mol电子,但是F2的氧化性比O2强,D错误.答案A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O2溶于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只作氧化剂C.SO2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浓HNO3与C反应时,体现了HNO3的强氧化性和酸性解析 NO 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 ,反应中N 一部分从NO 2中的+4价升高到HNO 3中的+5价,另一部分从NO 2中的+4价降低到NO 中的+2价,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歧化反应,A 项正确;Na 2O 2与CO 2发生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Na 2O 2中的O 显-1价,在反应中部分升高到O 2中的0价,部分降低到Na 2CO 3中的-2价,所以Na 2O 2既作还原剂,又作氧化剂,B 项错误;S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是因为SO 2具有还原性,与强氧化剂KMnO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因为SO 2的漂白性,C 项错误;酸参加反应生成未变价的盐和水时才表现出酸性,C 与浓HNO 3反应生成CO 2、NO 2和H 2O ,HNO 3只表现出强氧化性,没有表现出酸性,D 项错误.答案 A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A .Cl 2+2KBr===Br 2+2KClB .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 C .4Fe (OH )2+O 2+2H 2O===4Fe (OH )3D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解析 图中阴影部分为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而选项A 、B 、C 中反应分别为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D 项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D.答案D4.以下试剂的浓溶液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既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发生了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B.硫化氢C.次氯酸钙D.硫酸亚铁解析A项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久置会吸收CO2最终会变成碳酸钠,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硫化氢在空气中久置会被氧化为单质S,没有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C项发生反应:Ca (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错误!2HCl+O2↑,故C正确;D项硫酸亚铁在空气中久置会被氧化为Fe2(SO4),没有非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错误。

(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13

(新课标)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下限时集训13

课下限时集训13(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硅胶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小苏打可用于某些食品加工行业中2.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B.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黏土C.玛瑙、水晶饰品在保养时不能与强碱溶液接触D.SiO2与某些酸碱均能反应,故它是两性氧化物3.下列关于C、Si两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SiH4D.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2Na++CO2-3+H2SiO3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2===Ca2++2HCO-3C.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4F-===SiF4↑+2H2↑D.二氧化硅溶于烧碱溶液中:SiO2+2OH-===SiO2-3+H2O5.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SiO2分别是碳酸和硅酸的酸酐B.CO2和SiO2与水反应分别生成相应的酸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是两性氧化物D.CO2和SiO2都是由相应的分子组成的6.从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纯净物)类型差异性角度上看,下列四种物质有一种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该物质是( )A.SiO2 B.CO2 C.Si D.Al2O37.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CO2中含有CO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的玻璃管且加热C .CO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Na 2CO 3溶液的洗气瓶D .Na 2CO 3溶液中含有Na 2SiO 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 2,然后过滤8.下列变化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 .Na 2SiO 3―→H 2SiO 3B .H 2SiO 3―→SiO 2C .SiO 2―→H 2SiO 3D .SiO 2―→Na 2SiO 39.蛇纹石由MgO 、Al 2O 3、SiO 2、Fe 2O 3组成。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专题一 专题课时4 含解析

创新设计2017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用)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专题一 专题课时4 含解析

专题课时4 物质的量与化学计算(教师用书独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 mol O 2的质量和O 2的摩尔质量都是32 gB .1 mol 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C .0。

5 mol NaCl 约含有6.02×1023个离子D .22.4 L CO 2气体中含有3N A 个原子解析 O 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1,A 错误;气体有单原子分子如He ,双原子分子如O 2,三原子分子如O 3,五原子分子如CH 4等,B 错误;0。

5 mol NaCl 中含有的阴阳离子各有0。

5 mol,离子共为1 mol ,C 正确;未指明气体所处的条件,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D 错误。

答案 C2.科学家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其质量是a g 。

设12C 的原子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已知信息可得N A =12bB .W 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错误! molC .W g 由该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错误!个该原子D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解析一个12C的真实质量为b g,N A个12C的质量为12 g,A项正确;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aN A g·mol-1,则W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错误!mol,B项正确;该原子的质量是a g,W g由该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错误!个该原子,C项正确。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D 项错误。

答案D3.现有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所含分子数之比为1∶1②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2③所含原子总数之比为2∶3④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1⑤所含电子数之比为7∶11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C.只有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所含CO和CO2的分子数也相同,①正确。

1分子CO和1分子CO2中氧原子数分别为1和2,则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中所含氧原子数之比为1∶2,②正确.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原子总数之比为2∶3,③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限时集训19(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2.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HClO的电子式为B.H2S的电子式可表示为C.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为D.MgCl2的电子式为3.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4.有关物质结构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只破坏极性键B.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氯化钠固体中的离子键在溶于水时被破坏D.HF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故HF比HCl更稳定5.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8 g Na2O2晶体中所含阴、阳离子个数均为4N AB.1个乙醇分子中存在8对共用电子对C.NaOH和Na2O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H2O、NH4Cl、H2O2B.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Na2O、NaOH和Na2SO4为离子化合物,HCl、NH3、NH4NO3、H2SO4为共价化合物D.共价化合物是由不同种非金属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7.(2016·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模拟)下列关于化学键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②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金属元素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④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共价键⑤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⑥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⑦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A.①⑤⑥⑦ B.②③④C.③⑤⑦ D.②③⑥⑦8.(2016·武汉调研)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其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Y2X2、Z2X4、X2W2中,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满足稳定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W>Y>Z>XB.在Y2X2、Z2X4、X2W2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C.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X7Y2ZW2的化合物D.与元素Y、Z相比,元素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最稳定,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9.X、Y为两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和6,则X、Y两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或者离子不可能是( )A.只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B.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C.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的离子化合物D.可形成双核离子或者四核离子10.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H2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NH4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②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③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④NH4H固体投放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A.①② B.②③C.①②③ D.全部二、非选择题11.(1)请用下列10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②H2③NH4NO3④K2O2⑤Ba(OH)2⑥CH4⑦CO2⑧NaF⑨NH3⑩I2其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键的是________。

(2)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若XY2为共价化合物时,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190 ℃,但在180 ℃就开始升华。

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____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a~g 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

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e②写出a~g 7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任意一种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

12.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其中X、Z、W与氢元素可组成共价化合物XH3、H2Z和HW;Y与氧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Y2O和Y2O2。

(1)写出Y2O2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X、Z、W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填写化学式):________。

(3)XH3、H2Z和HW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与另外两种都能反应的是(填写化学式):______,生成物属于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①XW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Y2Z:________________。

13.A、B、D、E、F、G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F同主族,E、G同主族。

A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共价键,F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易形成离子键,且F+离子与E2-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由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BE和D2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1)F位于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G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D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E、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完整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___化合物。

(5)B的最高价是________,由A、B组成的化合物中,含A量最高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与D2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完整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对共用电子对。

14.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且M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的2倍;N-、Z+、X+的半径逐渐减小;化合物XN在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Z与N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可分别形成10电子和18电子的分子,写出该18电子分子转化成10电子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解反应)。

(3)如图表示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前后的转化关系,请写出该转化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1∶1。

若在各自的水溶液中,A能抑制水的电离,B能促进水的电离,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X、Y和Z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周期数的三倍,Z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X、Y和Z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有________、________。

(3)X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________。

此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化合物还可将碱性工业废水中的CN-氧化为碳酸盐和NH3,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D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A项错误;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平衡,B项错误;离子键的形成必须有阴、阳离子,但并不一定是含有金属阳离子,例如铵根阳离子同样可以形成铵盐,C项错误。

2.解析:选D HClO的电子式应为,A错;H2S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应为,B错;C中两个Na+不能合并,正确的表达方法为,C错。

3.解析:选D A、B、C项中化学键均不被破坏;D项,由于HCl===H++Cl-而导致共价键被破坏。

4.解析:选C A项,石油裂解既破坏了极性键,也破坏了非极性键;B项,像烃类、糖类均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但不是电解质;D项,H—F键键能比H—Cl键大,所以HF比HCl更稳定。

5.解析:选B A项,1 mol Na2O2中含有3 mol离子,即 2 mol Na+和1 mol O2-2,错误;B项,1个CH3CH2OH中共形成8个共价键,即存在8对共用电子对,正确;C项,NaOH中含离子键和共价键、Na2O只含离子键,错误;D项,PCl3的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BCl3分子中,硼满足6电子结构,错误。

6.解析:选D NH4Cl中既含有共价键,也含有离子键,A错;非金属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HCl,也可能为单质,如H2、O2,B错;NH4NO3为离子化合物,C错;共价化合物最少含有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原子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的,D对。

7.解析:选C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可能只含非金属元素,如铵盐,①错误;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氯化铝,②错误;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2O2,③正确;④错误;⑤正确;共价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⑥错误;⑦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