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讲义(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讲义含解析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七章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讲义含解析

第七章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2)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1)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中,A表示同心圆模式,B表示扇形模式,C表示多核心模式。

(2)三类模式图中,均有的功能区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它们构成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

3.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1)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经济、社会、历史、行政四方面,它们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发展变化: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导因素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温馨提示] (1)城市功能的分区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区也可能完全改变。

(2)影响地租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但环境质量、文化氛围也会影响地租的高低。

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地区地价较高。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①②③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行政办公区、住宅区、商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影响N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优美,交通便利B.就近服务,人口较多C.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D.地势低平,地租低廉答案 1.D 2.A(2019·安徽蚌埠模拟)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右图中最能反映左图PQ沿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A.ⅠB.ⅡC.ⅢD.Ⅳ4.对图中功能区及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B.创业园区的布局是不合理的C.甲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D.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答案 3.C 4.C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是江苏人的梦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7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城市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对应学生用书第97页)[识记—基础梳理].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1、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住宅用地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分区读城市功能区类型及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空间(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

特点:各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2),界线各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3)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A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B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C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易误点拨]1.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用地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2.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带都是商业区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1.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2.图表归纳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区活动繁忙,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考向1 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21490081】1.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B.商务区A.行政区D.工业区C.住宅区2.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B.平原地区A.丘陵地区D.沟谷地区C.山地地区1.C 2.B[第1题,甲地带0:00时人口密度较大,10:00时人口密度较小,符合住宅区的人口变化特点,故选C。

高考地理 第七章 第1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栏目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高考地理 第七章 第1课时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栏目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第二十四页,共43页。
图表解读
学技巧
图表解读 常见地租图的判读
【典图示例】
悟方法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第二十六页,共43页。
【判读方法】 (1)坐标图:横坐标表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纵坐标表示地租 水平;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条件下,地租水平的数值。 (2)立体图:立体图类似于地势图,最为直观地显示了地租水 平的高低。位置越高,地租水平越高,干线与环线交会处出现 次高峰。 (3)等值线图:数值越高,地租水平越高,交通干线两侧地租 偏高,具体方法如下: ①读数值,明确地租的变化规律。 ②读弯曲,明确等地租线弯曲的原因。 ③读闭合,明确地租高低及其原因。
第三十三页,共43页。
解析:1.C 2.A 第 1 题,据图分析,与 2005 年相 比,2009 年该城市各区域服务业规模都在扩大,但仍 集中在市区;市区制造业规模有所下降,近郊区和远 郊区规模均有所增加,故选 C 项。第 2 题,随着城市 的发展,地价上升,付租能力较高的服务业进一步在 市区集聚,而付租能力较低的制造业则迁移到土地 价格相对较低的郊区。故选 A 项。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页,共43页。
考纲解读
明方向 确目标
考纲展示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 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 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 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名师解读
1.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 查城市功能区、城市规划、城市 化问题。 2.与城市人口流动、城市内涝等 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读图能力、 信息提取及整合能力。
第八页,共43页。
核心突破
解疑难 提知能
要点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3 年 3 考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7.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7.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新人教版

突破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突破3——归纳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 地租金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而地租 高低主要是受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两方面的 影响。
(1)距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影响。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 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图所示:
3.从早市到晚市,三环附近的社区流动商贩密度大,根 本原因是这里 ( ) A.离天安门广场近 B.人口流动量大 C.政府监管力度小 D.正规商业缺乏
4.推断甲社区的城市用地为 ( )
A.住宅用地
B.工业用地
C.娱乐康体用地
D.外事用地
5.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商贩效益与城市监
管的原则,下列地区中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的是
突破4——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最主要是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 系: (1)在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要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①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以有组 织地布置在居民区内;②污染大或有火灾危险的企业 远离城市;③污染空气和水源的工业布置在城市的下 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 能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 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公)路枢纽城市、 港口城市等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 位于人口稠密区的
人口 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 城市服务范围相对
条件 口要达到一定规模即达 较小;反之,相对较
到门槛人口

突破2——归纳城市的区位因素
主导因素
优势条件
举例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 第七章 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解析:第(1)题,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据 图分析可知,该市人口昼少夜多分布于该市东部。第(2)题,据图 分析可知,①处人口昼夜均少,可能为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 可能为工业区或高新产业区;③处人口昼少夜多,可能为住宅区; 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可能为商住混合区。 答案:(1)A (2)D
专业化程度
高,协作性 强,导致集 聚; 又因环 保、地 租、 交通等导致
建筑质量上出现中高级 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 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 区背向发展
分散
商业区 功能区
(城市的核心区)
工业区
住宅区
中高级
低级
位置
市中心、交通 干线两侧或街 角路口
市区外缘、 交通干线两 侧
城市外缘, 内城、工业 与高坡、 区附近,与 文化区相 低地、工业
1.(2013·山东高考)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 (1)~(2)题。
(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3.影响因素地租的高低交通便捷程度
(1)经济因素
距离市中心远近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
(2)社会因素:收入 、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 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4.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 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城市功能区的布局与评价
1.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 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七章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高考总复习地理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七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1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学案导学
基础1 城市形态
1.影响因素: __地__形____、河流、交通线等因素。

2.类型。


(1)集中发展式: __团__块__状,主要分布在__河__流__或__崎__岖___地

形区。如成都、合肥、华盛顿等。



考点研析
考点1 城市功能区及其影响因素
►读懂重要图表
栏 目 链 接
考点研析
►关键知识点突破
【关键点一】主要的城市功能区。
城市功 能分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占地面积 大,是城 市最基本 的一项职 能,工业 革命后出
高级住 城市的外缘,与高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 宅区 坡、文化区联系
宅区与低级住宅区;位
(2)分散发展式:①_条__带___状,城市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 形区延伸,如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②_组__团___状,城市 用地限制或河流、山岭等间隔,城市由几片组成,如重庆。
学案导学
基础2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商业用地、_工__业__用__地_____、政
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__憩__及__绿__化__用__地__、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 栏
学案导学
【想一想】
读以下中原城市群范围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学案导学
(1)在中原城市群体系中( B )
A.郑州市的城市功能洛阳市也都具备
B.焦作和开封是同一级别的地区性中心地
C.焦作辐射影响覆盖济源、洛阳、新乡的全部范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7.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7.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

③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分 布 特 征 市中心 、交 商业区活动繁忙,人 多位于_______ 大 商业区 通干线两侧或街角 口数量昼夜变化___, 路口 建筑物高大稠密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 住宅区 _______ 地利用方式 质量上有高、低级 住宅区分化;位置上 背 高、低级住宅区___ 向 发展 ___ 类型
对城区的污染最小,应布局化工厂;④位于流经城市河
流的上游、东南风的上风向,污染城区。
考点二
城市区位与城市等级体系
【基础知识·过关测】 读中心地理论模式图,回忆下列问题。
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少 少
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 (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 等级较高的城市 等级较低的城市 较少 数目_____ 数目较多 相距较远 较近 相距_____
A.①处和③处 C.②处和③处
【解析】(1)选B,(2)选A。第(1)题,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A项 B项 具体分析 各城区分散布局,相隔一定距离,增加 了居民出行距离 各城区分散布局,接近郊区、亲近自 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各城区分散布局,用地分散,不利于各 区之间的联系 各城区分散布局,要加强各城区的联 系,势必加大市政投资建设 结论 错误 正确
布局原则
图示
最佳位置是布局在最小 风频的上风向
(3)从河流角度考虑。 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工矿企业(如印刷厂、化肥厂、农药 厂等)应布局在远离生活区和生活用水取水口的下游河 段。
【跟踪检测】 (2017·临沂模拟)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 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下图为某城市 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 回答1、2题。
1.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课件人教版

解析:B [若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则出行次数应该多,A 项 错误;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郊区,则 出行次数多,又加上距离住宅区远,出行能耗较高,B 项正确;若丙 区商业网点等级低,则出行次数应该多,C 项错误;若丁为中心商 务区,则出行次数多,距离住宅区较远,出行能耗较高,D 项错误。]
基/础/梳/理 ►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_商__业__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__宅__用地、休憩及绿化 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 (1)形成: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空间上的_集__聚__。
住__宅__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主要商__业__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2)类型_工__业__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
1.该城市( )
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建设民俗博物馆
B.划定耕地保护区
C.增加种植业投入
D.扩大卫星城规模
解析:1.A 2.D [第 1 题,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 比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强度越大。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 是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商业网点最为密集,A 项正确,C 项错误;Ⅱ区域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生活、经济活动较为密集,不 宜建垃圾填埋场(造成污染),B 项错误;Ⅳ区土地利用强度小,生产、 生活活动少,释放废热少,热岛效应弱,D 项错误。第 2 题,保护 耕地和种植业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减弱,与题意不符,B、C 项错误;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不会引起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增大,A 项错误;卫星城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增大,D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考纲呈现考点解读考情分析1.多以模式图或某实际区域学生用书P102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①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②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③集聚。

(2)主要类型及其分布(1)高级住宅区房价较高但并不是布局在地租最高的城市中心区域,而是布局在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的趋势。

(2)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中心往往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所有城市的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微探究1 工业区为什么向市区外缘移动和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答案 ①市区内地价高,向市区外缘移动可降低生产成本;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③沿交通线分布可降低运输成本。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的影响因素1.含义: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⑥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作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⑦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3.形成因素(1)经济因素⎩⎨⎧地租的高低⎩⎪⎨⎪⎧⑧交通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远近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2)社会因素:⑨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早期的⑩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4.变化:随着⑪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2)⑯层层嵌套的。

相邻同级别的两个城市服务范围会出现交错,在交错区内,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不同或交通通达度不同,不同消费者会选择不同的城市消费。

微探究2 不同级别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范围有怎样的关系?答案 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的种类越多。

学生用书P103考点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具体如下表所示:【易错排查】1.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等功能区。

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在地租最高的区域,只是与低级住宅区相比,环境更好、设施更完善,与低级住宅区相背分布。

【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区判定的五种方法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主要是指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第一,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住宅用地要建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

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

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

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

第三,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

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第四,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

【例1】(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1)—(2)题。

(1)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2)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A__ (2)__C__对|点|微|练(2017·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中)城市不同功能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可以通过功能区人口迁移结构反映出来。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在某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2.该功能区内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 )A.养老院B.医院C.职业学校D.小学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城市功能区。

第1题,根据图例,该功能区移入的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力人口占很大比重。

迁出人口中,以老年人为主。

所以该功能区最可能是工业区,C对。

商业区以商贸活动为主,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入,A错。

住宅区不会有老年人大量迁出,B错。

行政区不会有大量儿童移入,D错。

故选C。

第2题,该功能区内有大量的儿童移入,最迫切需要增加的功能配套是小学,D对。

老年人大量移出,养老院、医院不是最迫切需要的,A、B错。

移入的劳动力人口,有一定的技术,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并不迫切,C错。

故选D。

答案 1.C 2.D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

具体如上图所示: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为工业用地。

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的判读方法1.确定图中的方向该区域图中无经纬网,有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2.判读主导风向由图中盛行风向的箭头、指向标,可判断该地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3.确定各功能区结合图例,找出图中的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

商业区并非高度集中,其服务范围与等级有关,与其集中程度关系不大;住宅区虽远离海岸,但生活污水会随河流向西流污染海洋;工业区比较集中,可方便企业联系;文教区比较分散,便于城市服务。

4.确定海港位置结合图例,可找出海港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西南部,有海港说明海运便利。

5.确定石化工业的布局石化工业既污染大气,又污染水源,应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另外,该市石油资源缺乏,要靠近港口,便于原料的运进和产品的运出。

综合以上信息,布局在d地最合理。

【例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2)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是( )析题助思:自主解答:(1)__A__ (2)__C__对|点|微|练(2017·河北保定一模)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提法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

读图回答3—5题。

3.采用“大院式”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主要考虑的是( )A.便于管理B.人口密度大C.地价低廉D.地形平坦解析图示“大院式”和“街区式”最大不同,体现在对外开放性不同,大院式内部较封闭,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便于管理。

答案 A4.以下城市功能区中最适宜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的是( )A.仓储区B.大型居住区C.绿地D.学校解析大型居住区内部人口众多,进出小区交通压力大,采用街区式布局模式,利于内部与外部交通线的连接,便于出行。

答案 B5.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的转变,将会( )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B.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C.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D.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解析这种转变可把小区内交通与城市交通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提高小区内道路的利用效率,故D正确。

答案 D考点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其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广,与同等级城市间空间距离越大。

城市等级与功能、服务范围及空间分布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如下表所示:城市等级并不都是逐步提升的城市等级的提升和服务范围的扩大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只是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

城市等级高低的确立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服务范围的扩大,有时并不能提升城市等级,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逐渐提升其等级的。

【方法技巧】抓住两条主线突破城市体系类题目的判断规模大→数量少→距离远→功能多→范围广规模小→数量多→距离近→功能小→范围小具体可借助下图理解:【例3】(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下题。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析题助思:自主解答:__B__对|点|微|练(2017·盐城期末)读“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图”,完成6—7题。

6.依据图示信息,图中城市等级包括( )A.2级B.3级C.4级D.5级7.下列关于城市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南通B.镇江市与嘉兴市等级相同C.与海宁同级别的城市数量最多D.离上海越近的城市等级越高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

第6题,图中表示城市的图例共有5类,所以城市等级包括5级。

故选D。

第7题,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

选项中苏州、南通、镇江和嘉兴属于同一等级的城市,海宁比它们的级别要低,A错误,B正确;但海宁不属于图中级别最低的城市,C错误。

故选B。

答案 6.D 7.B学生用书P108 读图析图巧夺分(十三)——常见地租曲线图及其判读方法考查城市中地租变化的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要在理解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读图方法仔细分析。

这往往成为题目解决的关键点所在,常见类型如下所示:(1)坐标图横坐标表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纵坐标表示地租水平;曲线上的某点表示在某距离条件下,地租水平的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