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2章 植物解剖和生理
(整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理论部分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理论部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可适当参考)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
试题一般不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过程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单纯考查记忆的试题比例较少,一般不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I.细胞生物学25%- -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 细胞器* 细胞代谢* 蛋白质合成* 通过膜的转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微生物学- - 生物工程学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15%- -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生长和发育*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15% - -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和营养* 呼吸作用* 血液循环*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生殖和发育* 免疫* 皮肤及其衍生物* 运动器官Ⅳ.动物行为学5% * 行为的体系* 行为的原因* 争斗行为* 习得性行为V.遗传学与进化15%* 变异:突变和渐变* 孟德尔遗传*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哈迪-温伯格定律* 演化的机理VI.生态学15%* 生态系统* 食物关系* 能流* 生物-地球化学系统* 演替* 种群结构和动态* 生物圈和人Ⅶ.生物系统学10%- - 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目。
全国竞赛考试纲要细目Ⅰ.细胞生物学25%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 - 单糖、双糖、多糖- - 脂类- - 蛋白质:氨基酸、遗传密码子、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的化学分类: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分类:结构蛋白和酶- - 酶类:化学结构、酶作用的模型、变性、命名- - 核酸:DNA, RNA- - 其他重要化合物ADP和A TPNAD+和NADHNADP+和NADPH* 细胞器细胞核-核膜-(核透明质)-染色体-核仁细胞质-细胞膜-透明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膜-前质体-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如造粉体)* 细胞代谢- - 碳水化合物的异化无氧呼吸:糖酵解有氧呼吸:糖酵解柠檬酸循环氧化磷酸化- - 脂肪和蛋白质的异化- - 同化作用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蛋白质合成- - 转录- - 转译- - 遗传密码* 通过膜的转运- - 扩散- - 渗透,质壁分离- - 主动转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细胞周期:间期和有丝分裂- - 染色单体、赤道板、单倍体和二倍体、基因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配子、交换- - 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微生物学* 原核细胞的组成* 形态学* 光养和化养生物工程学* 发酵* 生物体的遗传操纵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15%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 叶:结构;气孔功能* 水分、矿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 根:结构(内皮层)与功能- - 茎:结构(维管束)与功能* 生长和发育- - 顶端分生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 植物激素及其对生长发育的调节*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 无性生殖(无性繁殖系的形成)- - 有性生殖花的结构传粉双受精- - 种子植物、蕨类和苔藓的世代交替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15% 组织与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皮肤及其衍生物运动器官(脊索、脊柱、附肢)* 消化和营养- - 消化道(包括肝、胆囊和胰脏)- - 食物的机械分解和化学分解- - 吸收- - 食物的成分(水、矿质、维生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呼吸作用- - 呼吸的机制- - 气体交换- - 呼吸器官* 循环- - 血液: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血液循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 - 淋巴系统:组织液、淋巴* 排泄- - 肾脏系统的结构- - 尿的产生* 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 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和类副交感神经系统)、反射、感觉器官(眼和耳)- - 内分泌系统:脑下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皮质、卵巢和睾丸* 生殖和发育- -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排卵和经期- - 受精- -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的形成- - 胚胎的膜* 免疫性- - 抗原、抗体Ⅳ.动物行为学5% * 行为系统* 行为原因* 争斗行为* 习得性行为Ⅴ.遗传学与进化15% * 变异:突变和渐变* 孟德尔遗传- - 一对基因杂交- - 两对基因杂交- - 多对基因杂交*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哈迪-温伯格定律* 进化的机制- - 突变- - 自然选择- - 生殖分离- - 适应- - 适合度Ⅵ.生态学15% * 生态系统* 食物关系- - 食物网- - 食物链- - 营养级-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能流- - 生物量的金字塔- - 能量金字塔*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碳循环- - 氮循环* 演替* 种群的结构和动态- - 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 - 出生率、死亡率- - 指数增长* 生物圈和人- - 人口增长- - 污染Ⅶ.生物系统学10%下列各类群中的典型生物结构和功能、演化和生态的相互关系。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原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一、顶端分生组织 位于茎与根主轴和侧枝的顶端。它们的 分裂活动可以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 使植物扩大营养面积。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最后还产生生殖 器官。 二、侧生分生组织 位于根和茎侧方的周围部分,靠近器官 的边缘。它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形成层能使根和茎不断的增粗。 木栓形成层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表面形成新的 保护组织。 (只存在裸子植物和木本植物中,草本植物只有微弱的活 动或根本不存在) 三、居间分生组织 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区域之间的, 它是顶端分生组织在某些器官中局部区域的保留。 (水稻、小麦 拔节抽穗;葱,蒜剪去上部生长)
排水器:植物过剩的水分排到体表。吐水叶尖和叶边缘
蜜腺:分泌糖液的外部分泌结构,存在于许多虫媒花植物 的花部
内部分泌结构:分泌物不排到体外的分泌结构。
分泌细胞:细胞腔内聚集有特殊的分泌物。根据分泌物质的 类型可分为油细胞(木兰)、粘液细胞(仙人掌)、含晶细 胞(石蒜)、鞣质细胞(葡萄)和芥子酶细胞(白花菜) 分泌腔和分泌道:贮藏分泌物的腔和管道。细胞解体后形成 (溶生)如柑橘的叶子和果实黄色透明的小点:细胞中层溶 解,细胞相互分开(裂生)松柏类木质部的树脂道:两种方 式结合形成(裂溶生)芒果属叶和茎中的分泌道。 乳汁管:分泌乳汁的管状细胞。分为两类:无节乳汁管和有节 乳汁管。乳汁成分复杂蛋白质、单宁、植物碱等。罂粟含植 物碱、木瓜含木瓜蛋白酶。(初生壁,分布韧皮部)
导管
韧皮部:一种复合的组织,包含筛管分子或筛胞、伴胞、薄壁细胞,纤维 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与有机物的运输直接有关的是筛管分子和筛胞。 筛管与导管分子相似,是管状细胞,在植物体内纵向连接,形成长的细 胞行列。(被子植物)只具有初生壁 筛孔:在筛管的上下两端壁分化出许多较大的孔。 筛板 : 有筛孔的端壁。(上下紧密连) 筛域:在筛管分子的侧壁有许多特化的初生纹孔场(相邻紧密连)。 伴胞:在筛管的侧面有一个或一列伴胞相邻,伴胞与筛管起源于同一个 原始细胞的薄壁细胞,具有细胞核和各类细胞器,与筛管分子相邻的壁 上有稠密的筛域。 筛胞存在裸子和蕨类植物中,与筛管分子的区别,在于筛胞的细胞壁上 只有筛域,原生质体中没有P—蛋白体。 ( P—蛋白体是筛管分子中特有的结构,有不同形状管、细丝、颗粒。分 散在细胞质中,当韧皮部受干扰会聚集在筛管处形成粘液塞)
高中生物竞赛 植物生理辅导课件

《植物生理》奥赛辅导讲义竞赛基本要求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一)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4、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根的结构(内皮层、初生结构和次次生结构)2、茎的结构(维管束、初生结构和次次生结构)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4、根、茎、叶的变态(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花的结构(花程式和花图式)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及果实的种类二、植物生理(一)植物的水分代谢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植物的矿质代谢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三)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1、径向运输系统2、轴向运输系统3、物质的运输形式和动力(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类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4、脱落酸5、乙烯(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1、植物的花前成熟2、低温和花诱导3、光周期和花诱导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一)藻类植物1、蓝藻门2、绿藻门3、红藻门4、褐藻门(二)菌类植物1、细菌门2、粘菌门3、真菌门(三)地衣植物1、概述(四)苔藓植物1、概述2、苔纲3、藓纲(五)蕨类植物1、概述2、石松亚门3、木贼亚门4、真蕨亚门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1、概述2、苏铁纲3、银杏纲4、松柏纲5、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1、概述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辅导基本内容:(一)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植物学部分

第二十五页,共102页。
第二十六页,共102页。
第二十七页,共102页。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一、延长光合时间 1、提高复种指数
2、补充人工光照 二、增加光合面积
1、合理密植 2、改变株型 三、加强光合效率 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2、降低光呼吸
第二十八页,共102页。
返回
1、下列(1)题~(6)题关于光合作用实验现象的一组解释说明,它们的供选答案是:
到总(真正)光合速率。
光合生产率(photosynthetic produce rate),又称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是指植物在较长时间(一昼夜或一周) 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常用g·m-2·d-1表示。光合生 产率比光合速率低,因为已去掉呼吸等消耗。
。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将正确答案前的
字母填在括号里)。
A、通风 B、增施有机肥 C、延长生育期 D、施碳酸氢铵
第三十一页,共102页。
返回
抗性生理
典型例题
变式练习
第三十二页,共102页。
返回
1、关于各种胁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A可以适应多种逆境 B.含水越多植物抗热性越差
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
(晴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1.22%,请据图回答:
(1)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
合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
(2)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是否为零?为什么?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植物形态解剖》专题课件

种子植物形态解剖的竞赛要求: (一)植物组织 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分生 组织 3.成熟组织 4.组织系统 5.维管组织和维管 束 (二)种子和幼苗 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 2.种子的 萌发和幼苗的形成 (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根的结构(内皮层) 2.茎的结构(维管束) 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 4. 根、茎、叶的变态 (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花的结构 2.种子和 果实的形成
这60个字即把需3000字才能叙述清楚的内容概括出来了。 运用简化记忆法时,要打消对漏记知识的担心。一个人的 脑子,不可能象照相机、录音机或计算机的存储器那样, 丝毫不差地记录一切细节。认为一切都很重要,一切都要 记住,实际上做不到。全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也就失去 了记忆的目标。记忆中的省略是很自然的。记忆的简略和 概括可使你抓住要领,掌握重点。 简化记忆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表解法、列表比较法,还有 歌诀法。歌诀法用最节省的文字把要记忆的内容表达出来, 而且韵律感强,朗朗上口,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是一 种很好的记忆方法。被子植物重要科的主要特征是记忆的 重点,记忆这些特征常常是件令人头疼的事,但把它们变 成以下歌诀情况就会大为改善。
学习植物学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里介绍 几种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区别记忆法 在植物学中存在大量需要辨别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它们 常互相干扰,给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植物学中不同事物的 不同点和共同点,相同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都常作为考试 的一个重要方面出现在判断题、选择题和问答题中。最近 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遗忘并不是"空白",而是一种 不正确的答案,一种知识代替了另一种知识。人在回忆过 程中常常会不加区别地使用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 同义的概念、词语和知识,造成回忆的错误。所以植物学 学习中,记忆知识最大的障碍就是怕紊乱。通过把同类的 事物分成一组一组来学习,即采用区别记忆法,就是解决 这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生物学科竞赛大纲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理论部分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
考试不应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应当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工作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
单纯考识记的试题应尽可能的少,不应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Ⅰ.细胞生物学 2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 细胞器* 细胞代谢* 蛋白质合成* 通过膜的转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 15%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生长和发育*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15%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和营养* 呼吸作用* 血液循环*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生殖和发育* 免疫Ⅳ.动物行为学 5%* 行为的体系* 行为的原因* 争斗行为* 习得性行为Ⅴ.遗传学与进化 15%* 变异:突变和渐变* 孟德尔遗传*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哈迪温伯格定律* 演化的机理Ⅵ.生态学 15%* 生态系统* 食物关系* 能流* 生物地球化学系统* 演替* 种群结构和动态* 生物圈和人Ⅶ.生物系统学 10% 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目。
全国竞赛考纲细目Ⅰ.细胞生物学 2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单糖、双糖、多糖脂类蛋白质:氨基酸、三字母缩写、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的化学分类:简单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蛋白质的功能分类:结构蛋白和酶酶类:化学结构:脱辅基酶蛋白和辅酶酶作用的模型:酶与底物结合。
变性命名核酸:DNA, RNA其他重要化合物ADP和ATPNAD+和NADHNADP+和NADPH* 细胞器细胞核核膜(核透明质)染色体核仁细胞质细胞膜透明质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膜前质体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如造粉体)植物细胞被细胞壁所包被。
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高中生物竞赛辅导植物的形态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每个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功能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根分为主根和侧根,主根在植物的生长点以下生长,向下延伸,侧根则向两侧生长。
根的周围有根冠,可以增加根的吸收面积。
根的内部结构主要由表皮、皮层、木质部和髓部组成,根毛则是根吸收物质的主要部位。
此外,根还具有定向感应和变形能力,可以向光、重力和水分梯度等方向生长。
其次,茎是植物的支持和传导器官,主要功能是承担叶和花的生长和传导水分和养分。
茎的内部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茎分为直立茎和匍匐茎,直立茎可以使植物向上生长,匍匐茎则可以在地表面扩展。
茎的顶端有一个生长点,能够持续地生长。
茎还可以用于储存养分,如地下茎和块茎等。
再次,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与空气发生气体交换。
叶的形态结构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叶片是最重要的部分。
叶片的下表皮有许多气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叶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对生排列和互生排列两种,对生排列叶片两两对生于茎的节点上,互生排列叶片交错排列于茎的节点上。
最后,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
花的形态结构由花萼、花瓣、花丝、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的结构分为完整花和不完整花,完整花包含五个基本部分,不完整花则缺少其中一些部分。
花的结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传粉方式来进行适应。
在植物的生理方面,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和植物的调节机制。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其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光合色素的参与进行光能的吸收和光解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叶绿体的光膜和液膜中。
植物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激素的感应和响应。
(完整版)高中生物竞赛辅导-植物生物学

叶原基 原分生组织 芽原基 原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顶端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基本分生组织 原表皮 原分生组织 根冠
初生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两种分类方法的联系:
原分生组织 顶端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
概念: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失去分裂的能力, 通过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成为具有一定形态、执行 特定功能的成熟组织,有时也称为永久组织。
胚乳:薄壁组织构成,储存营养物质。 种皮:厚壁细胞或薄壁细胞,常有色素,保护作用
种孔、种脐、种脊、种阜。
二、种子的类型
有胚乳种子
裸子植物有胚乳种子 少数的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多数的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
多数的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 少数的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
双子叶有胚乳种子:蓖麻
种脊
种脐 种阜
贮水组织:具贮水大液泡,旱生 植物仙人掌、景天。
2、保护组织
分布:植物各器官的外表面,有表皮和周皮 两种类型。
结构特点:地上部分的表皮细胞外壁厚且角 质化,还有保卫细胞形成的气孔;地下部分的表 皮细胞壁薄、不角质化,但有根毛,适于吸收。 多年生植物的根、茎的表皮因不断加粗而破裂, 于是在破裂的表皮内侧又形成新的次生保护组 织——周皮。
一、种子的构造
胚 :胚是幼小的植物体,是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 胚的各部分都由胚性细胞所组成。苔藓、蕨类、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均具有胚。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胚被包被在种子中。
胚芽:茎端生长点和幼叶(禾本科植物有胚芽鞘) 子叶:在不同类群的植物中数目不同 胚轴:上胚轴和下胚轴 胚根:根端生长点和根冠(禾本科植物有胚根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二章植物解剖和生理[考点解读]本章研究植物形态构造和生理活动规律,包括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和矿质代谢、生长和发育、生殖五大部分。
根据IB0考纲细目和近年来试题的要求,以下从知识条目和能力要求两方面定出具体目标。
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组织一般分为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后五种组织总称为成熟组织或永久组织。
1.分生组织分生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细胞都具有持续分裂的能力。
按性质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又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如图-—2-1所示)。
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和茎生长锥的最先端部分,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细胞质浓,有强烈的分裂能力。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的细胞组成,细胞仍能分裂,但已开始分化,是原分生组织向成熟组织过渡的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成熟组织的细胞,经过生理和形态上的变化,重新具有分裂能力,转变而成的,如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按位置来说,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合称为顶端分生组织,由于它们的活动,根和茎不断生长。
次生分生组织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的活动与根、茎的加粗生长有关。
侧生分生组织主要存在于裸子植物和木本的双子叶植物,草本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和茎没有明显的增粗生长。
在禾本科植物茎的基部和葱、韭、松叶及一些植物花轴的基部有居间分生组织。
2。
薄壁组织薄壁组织又称基本组织,细胞一般较大,细胞壁薄,有大的液泡,细胞排列疏松。
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生能力,转变为次生分生组织。
根据功能不同,薄壁组织可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贮水组织、通气组织和吸收组织等。
3。
保护组织根据来源和形态特征的不同,保护组织分为表皮和周皮。
表皮细胞是生活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细胞排列紧密。
表皮细胞的外壁常因脂肪性的角质侵入而呈角质化。
木本植物的根、茎由于多年生长不断增粗,表皮会因器官的增粗而被破坏、脱落,这时周皮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详见本章第三节)。
4.机械组织机械组织起支持作用,主要特征是细胞的次生壁强烈加厚,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厚角组织细胞是生活的细胞,常具叶绿体。
最明显的特征是细胞壁不均匀加厚,主要由纤维素组成,是初生壁的性质,壁能随细胞的延伸而扩展。
一般分布于幼茎和叶柄内。
厚壁组织细胞具有均匀加厚的次生壁,并且常木质化,细胞成熟时,常成为只留细胞壁的死细胞。
根据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石细胞和纤维两类。
5.输导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管胞和导管,输送水分和溶于其中的无机盐;另一类是筛管和筛胞,输送有机养分。
(1)导管和管胞导管为被子植物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状结构。
组成导管的每一个细胞称为导管分子,导管分子幼时是生活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被分解,成为死细胞,细胞间的横壁消失,形成穿孔。
根据发育先后和次生壁增厚的方式不同,导管可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孔纹导管5种(如图1-2—2所示)。
蕨类和裸子植物无导管,由管胞输送水分,大多数被子植物中,管胞与导管同时存在。
管胞是一个两端楔形的细胞,成熟后为死细胞,水分通过管胞壁上的纹孔,从一个细胞流向相邻的细胞(如图1—2-3所示)。
管胞大多具厚的壁,因此兼有支持功能。
(2)筛管和筛胞筛管是被子植物输送有机物的管状结构c筛管由许多筛管分子上下连接而成,成熟的筛管分子为特殊的无核生活细胞,细胞质中保留了质体、线粒体及P-蛋白质(筛管分子所特有的蛋白质)等,细胞壁为初生壁性质,端壁及部分侧壁上有许多筛孔,端壁称为筛板。
在筛管分子的旁侧有伴胞(图1—2—4),伴胞与筛管分子由同一母细胞经不均等纵裂而来,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无筛管和伴胞,由筛胞输送养分。
筛胞是单个两头尖的长形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细胞间通过侧壁上的筛域相通。
6.分泌组织分泌细胞所组成的组织称为分泌组织。
根据分泌物是保存在植物体内还是分泌到植物体外,分为外部的分泌结构和内部的分泌结构。
(1)外部的分泌结构常见的类型有腺毛、蜜腺和排水器等。
排水器由水孔和通气组织组成,水孔是气孔的变形,保卫细胞失去了开闭运动的能力。
(2)内部的分泌结构常见的有分泌细胞、分泌腔、分泌道和乳汁管。
分泌细胞通常为薄壁细胞,分泌物积聚于细胞腔内。
分泌腔和分泌道是由毗连的细胞构成的腔状或管状结构,它们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溶生,由一团分泌细胞解体而成,如柑橘属、桉树属的分泌腔;另一种是裂生,分泌细胞之间的中层溶解,细胞相互分离而成,如松柏类的裂生树脂道,漆树的裂生漆汁道。
乳汁管的细胞是生活细胞,细胞壁是初生壁,大多分布于韧皮部中,如三叶橡胶乳汁管。
第二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气体交换一、叶一片完全叶包括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称为不完全叶,如莴苣的叶缺叶柄和托叶,为无柄叶。
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
叶序有三种:互生(每节上只生一叶)、对生(每节上生两叶)和轮生(每节上生三叶或三叶以上)。
1.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1—2—5)。
(1)表皮无色透明,一般由排列紧密的一层生活细胞组成。
在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气孔。
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细胞壁在靠近气孔的一面较厚,其他面较薄。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大时,向表皮细胞的一方弯曲,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
气孔的开闭能调节气体交换与蒸腾作用。
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下表皮多于上表皮(如棉、马铃薯);木本双子叶植物的气孔都分布于下表皮(如苹果、夹竹桃、茶);浮水叶的气孔分布在上表皮(如莲、菱);沉水叶一般无气孔(如眼子菜)。
此外,植物体上部叶的气孔较下部叶的多,同一叶片近叶尖和中脉部分的气孔较叶基和叶缘的多。
(2)叶肉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叶由于背腹两面(远轴面或下面为背面,近轴面或上面为腹面)受光情况不同,叶肉具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这种叶称为两面叶或异面叶;叶肉中无这两种组织的分化,或虽有分化,栅栏组织却分布在叶的两面,称为等面叶(如垂柳、桉),(3)叶脉主脉和大侧脉的维管束周围有机械组织,木质部位于近叶腹面,韧皮部位于近叶背面(图1—2-6),中间有短时期活动的形成层。
叶脉越分越细,最后形成层和机械组织都消失。
2.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禾本科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鞘两部分组成。
叶鞘包裹着茎秆,叶鞘和叶片相接处,有一片向上突起的膜状结构,称为叶舌。
叶舌能使叶片向外弯曲,更多地接受阳光,并可防止水分、害虫进入叶鞘中。
有些禾本科植物在叶鞘上端的两侧与叶片相接处,有突出物,称为叶耳。
叶舌和叶耳的有无、形状、大小、色泽可用作鉴定物种的依据。
如大麦、小麦、水稻有叶耳、叶舌,稗草无叶耳、叶舌。
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也有表皮、叶肉和叶脉三种基本结构。
表皮细胞的外壁不仅角质化,还充满硅质。
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还有特殊的大型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又称运动细胞,图1—2-7),泡状细胞具有大液泡,与叶片的展开和卷曲有关,可控制水分的蒸腾。
—2-8所示。
叶肉没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的叶,为等面叶。
3.裸子植物针叶的结构针叶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气孔下陷;叶肉细胞壁内褶,增大了叶绿体的分布面,扩大了光合面积;有明显的内皮层;内皮层以内是转输组织和一个或两个维管束。
转输组织由管胞和薄壁细胞组成,是松柏类植物的特征,其作用是在叶肉与维管束之间进行横向运输(图1-2-9)。
二、光合作用1.光合色素叶绿体化学成分的显著特点是含有色素。
色素可分为三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
藻胆素仅存在于一些藻类中。
叶绿素中主要是叶绿素a和b。
叶绿素b只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藻中,其他藻类大多没有叶绿素b。
各种色素都能吸收日光,少数叶绿素a还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称为作用中心色素;绝大多数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只有收集光能的作用,称为聚光色素,它们吸收的光能只有传到作用中心色素后才能起光合作用。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是以谷氨酸或α-酮戊二酸为原料,在光照条件下还原而成。
光照、温度、矿质元素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2.光合作用的机理光合作用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光化学步骤和物质的转变,大致可分为下列三大步骤: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
前两个步骤基本属于光反应,第三个步骤属于暗反应。
高等植物的光合碳同化过程有C3、C4和CAM 三条途径。
(1)C3途径C3途径是卡尔文等提出的C02同化途径,故称为卡尔文循环。
这个循环中的C02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RuBP),在RuBP羧化酶催化下,C02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3—磷酸甘油酸(PGA)是一种三碳化合物,故该途径称为C3途径(图l—2-10)。
C3途径是所有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基本途径。
只有C3途径的植物,称为C3植物。
(2)C4途径一些起源于热带的植物,如甘蔗、玉米和高梁等,它们固定C02的最初产物不是磷酸甘油酸,而是草酰乙酸(OAA)等四碳二羧酸,故命名为C4途径。
通过C4途径固定C02的植物称为C4植物。
C4途径的C02受体是叶肉细胞细胞质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在PEP羧化酶催化下,固定C02生成草酰乙酸,草酰乙酸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还原为苹果酸(有些品种形成天冬氨酸)。
苹果酸离开叶肉细胞,进入维管束鞘细胞,脱羧放出C02,为RuBP固定进入卡尔文循环;脱羧后形成的丙酮酸再回到叶肉细胞,转变为PEP,继续固定C02(图1-2-11)。
C4植物实际上是在C3途径的基础上,多一个固定C02途径。
(3)CAM(景天科酸代谢)景天科植物如仙人掌、落地生根等的叶子,气孔晚上开放,吸进C02,与PEP结合,形成草酰乙酸,再还原为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
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运到细胞质,脱羧放出C0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图l—2—12)。
因此植物在晚上有机酸含量高,糖类含量下降;白天则相反。
这种有机酸合成有日变化的代谢类型称为景天科酸代谢(简称CAM)。
这与植物适应干旱地区有关。
3.光呼吸光呼吸是指植物在光照下,在光合作用的同时发生吸收02、释放C02的呼吸。
一般生活细胞的呼吸在光照或黑暗中都可以进行。
黑暗中的呼吸相对地称为暗呼吸。
光呼吸的主要过程是细胞过氧化物体中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自叶绿体。
叶绿体中的RuBP羧化酶既是羧化酶,催化CO2与RuBP结合,又是加氧酶,催化02与RuBP结合。
在光照下,02浓度高时,RuBP加氧酶催化02与RuBP结合,产生乙醇酸;乙醇酸进入过氧化物体,被氧化产生甘氨酸;甘氨酸进入线粒体,被分解产生C020图1—2—13是光呼吸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