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知识点:植物生理(1)
高中生物竞赛知识—植物学

植物学绪论一、植物界(一)生物的分界林奈最早将生物界分为两界系统,包括动物界和植物界。
以后相继分为三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我国学者提出六界系统,即非胞生物界(类病毒和病毒)、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二)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和分布植物界通常划分为七个大类群,即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它们的体形大小、形态结构、寿命长短、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界。
种子植物根据茎干质地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大类型:1.木本植物:茎内木质部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多、质地坚硬,系多年生的植物。
因茎干的形态,又可分为乔木、灌木和半灌木三类。
(1)乔木:植株一般高大,主干显著而直立,在距地面较高处的主干顶端,由繁盛分枝形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如玉兰、泡桐、杨、榆、松、柏、水杉、桉等。
(2)灌木:植株较矮小,无显著主干,近地面处枝干丛生的木本植物,如大叶黄杨、迎春、紫荆、木槿、南天竺、茶等。
灌木和乔木的区别是生长型的不同(不是内部结构的不同)。
(3)半灌木:外形类似灌木,但地上部分为一年生,越冬时枯萎死亡的木本植物,如金丝桃、黄芪和某些蒿属植物。
2.草本植物:茎内木质部不发达、木质化组织较少、茎干柔软,植株矮小的植物。
因植株生存年限的长短,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三类。
(1)一年生植物:水稻、玉米、高粱、大豆、黄瓜、烟草、向日葵等。
(2)二年生植物:白菜、胡萝卜、菠菜、冬小麦、洋葱、甜菜等。
(3)多年生植物:薄荷、菊、鸢尾、百合等。
3.无论木本植物或草本植物,凡茎干细长不能直立,匍匐地面或攀附他物而生长的,统称藤本植物。
1)木质藤本:葡萄、紫藤等。
2)草质藤本:牵牛、茑萝等。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①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即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多选题基础训练一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多选题基础训练一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__本卷含120题多选题,每题1分,共120分,考试时间60分钟1、提高植物的抗性的正确途径有。
A、低温锻炼可提高植物抗冷性B、植物适应盐胁迫的途径之一是排盐C、增施氮肥能提高植物的抗性 D、合理使用生长延缓剂与抗蒸腾剂可提高作物抗旱性2、下列属于蓝光反应的有。
A、气孔开闭B、对下胚轴生长的抑制C、棚田效应D、向光性3、在引起或解除种子休眠方面,下面激素是相互颉颃的。
A、IAAB、GAC、CTKD、ABA4、气孔关闭与保卫细胞中下列物质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A、ABAB、苹果酸C、钾离子D、GA5、下列因素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是。
A、基因表达水平B、激素水平C、干旱胁迫D、低温6、20世纪50年代掀起的“绿色革命”,主要是指____。
A、稻麦抗性品种培育B、紧凑的株型稻麦品种培育C、稻麦产量获得了新的突破 D、高光效率的稻麦品种培育7、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能对光产生相应反应的物质是。
A、叶绿素B、光敏色素C、核黄素D、生长素8、植物体中磷的分布不均匀,下列哪种器官中的含磷量相对较多?A、茎的生长点B、果实、种子C、嫩叶D、老叶9、受体的主要特征有。
A、专一性B、组织特异性C、高亲和性D、饱和性10、细胞内受体主要存在于。
A、质膜B、液泡膜C、细胞质D、细胞核11、在植物引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A、要考虑品种的光周期特性B、了解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的差异 C、了解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气温条件的差异 D、了解被引作物的经济利用价值12、可克服植物暂时萎蔫方式。
A、灌水B、遮荫C、降温D、减少光照13、糖酵解的化学历程主要有以下阶段。
A、己糖活化B、己糖裂解C、丙糖氧化D、分子重组14、按照成熟过程中是否出现呼吸跃变现象可将果实分为呼吸跃变型果实和非呼吸跃变型果实两种类型,下列哪些果实属于跃变型果实?A、苹果B、梨C、葡萄D、香蕉15、下列哪些成分在韧皮部汁液中存在。
高中生物竞赛 植物生理辅导课件

《植物生理》奥赛辅导讲义竞赛基本要求一、种子植物形态解剖(一)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和类型2、分生组织3、成熟组织4、维管组织和维管束(二)种子和幼苗:1、种子的结构和类型2、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三)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根的结构(内皮层、初生结构和次次生结构)2、茎的结构(维管束、初生结构和次次生结构)3、叶的结构与气孔功能4、根、茎、叶的变态(四)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1、花的结构(花程式和花图式)2、种子和果实的形成,及果实的种类二、植物生理(一)植物的水分代谢1、植物吸水的部位及方式2、植物细胞渗透吸水原理(水势)3、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4、外界条件对蒸腾作用的影响5、蒸腾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二)植物的矿质代谢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主要生理作用2、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3、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4、植物体内无机养料的同化5、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三)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大意义2、光合作用的场所和光合色素3、光合作用的全过程(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4、C3和C4植物的比较(光呼吸)5、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的比较6、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饱和点、补偿点)7、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四)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1、径向运输系统2、轴向运输系统3、物质的运输形式和动力(五)抗逆生理(抗旱、抗寒等)(六)植物的呼吸作用1、呼吸作用的类型和过程2、植物体各部分的呼吸强度比较3、外界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4、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5、呼吸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6、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生长素类2、赤霉素类3、细胞分裂素类4、脱落酸5、乙烯(八)植物开花的机理及其应用1、植物的花前成熟2、低温和花诱导3、光周期和花诱导4、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5、其他条件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九)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1、顶端分生组织和形成层2、无性生殖、有性生殖3、双受精作用、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4、种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的世代交替(生活史)三、植物系统分类(了解到科、目、纲、亚门和门)(一)藻类植物1、蓝藻门2、绿藻门3、红藻门4、褐藻门(二)菌类植物1、细菌门2、粘菌门3、真菌门(三)地衣植物1、概述(四)苔藓植物1、概述2、苔纲3、藓纲(五)蕨类植物1、概述2、石松亚门3、木贼亚门4、真蕨亚门5、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6、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六)种子植物——裸子植物1、概述2、苏铁纲3、银杏纲4、松柏纲5、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七)种子植物——被子植物1、概述2、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10个重点科(十字花科、豆料、菊科、蔷薇科、锦葵科、茄科、葫芦科、芸香科、禾本科、百合科等的特征及花程式、花图式)3、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发育辅导基本内容:(一)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
高中生物竞赛复习课件植物生理——绪论

费弗尔(W. Pfeffer)
•
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萨克斯和费弗 尔在全面总结了植物生理学以往的研究 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写成了《植物生理 学讲义》(J. Sachs, 1882)和三卷本的 专著《植物生理学》(W. Pfeffer,1897), 成为影响达数十年之久的植物生理学经 典著作和植物生理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里 程碑。这两部著作的问世,意味着植物 生理学终于从它的母体植物学中脱胎而 出,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绪
论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与内容 二、植物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与内容
(一)植物生理学的定义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揭示 植物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二) 植物生理学的内容
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2.物质代谢与能量转化
第三阶段:植物生理学发展、分化与壮大阶段
20 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也是 植物生理学快速壮大发展的世纪。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 50 年代以来,植物生 理学的研究在微观、个体和宏观三个层次上 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获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微观方面,通过对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研 究,提出并确定了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以类脂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双层膜上镶嵌着各 种功能蛋白,执行着诸如电子传递、能量转 换、离子吸收、信号转导等重要生理功能。
3.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
在许多情况下,感知信息的部位与发生反应的 部位往往不是同一器官,这就需要感受器官将它所 感受到的信息传递到反应器官,并使后者发生反应。 如:进入秋季,夜长增加,这个物理信号如果被一 年生短日植物的叶片所感受,便会在远离叶片的茎 顶端分生组织开始一系列成花的生理准备,直至花 芽形成和开花;而多年生落叶树木的叶片,则会在 夜长增加的这一物理信号诱导下发生叶柄离层的形 成和脱落、枝条进入休眠状态等一系列生理反应。
植物生理学01水分生理

Root pressure (根压):由于根系的生理活动 使液流从根部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压力。一 般为0.1-0.2MPa 。 它大小和成分代表根生理 活动和强弱。
• 根 压 产 生 的 机 制
水分和溶质在根内的横向运输可能通过三条途径。 1 通过质外体 2 通过共质体 3 通过细胞膜
几个相关的概念
等渗溶液:溶液的Ψs等于细胞或细胞器的Ψw
p
s m
4, 水势的应用
水分总是由水势高的部位向水势低的部位运 转,故水势可用于判断水分迁移的方向。如:
1)相邻细胞的水分转移:水分由水势高的细胞沿水势梯
度流向水势低的细胞
故根系水分可向地上部分运转。 3)土壤-植物体-大气连续体系的水分转移:水势从高到低 的顺序是:土壤-根系-叶片-大气,水分也按此顺序迁
3)跨膜途径: 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经两次膜。
有研究表明,水分在细胞膜内的移动又有两种方式:一是单 个水分子直接越膜,二是经过一种膜通道蛋白——水孔蛋白进行 水孔蛋白
2、吸水部位 根系主要吸水区域-根毛区 数量度多,吸收面积 大; 细胞壁较薄,透水性 好; 输导组织发达。 栽植物时要带土,尽 量减少根毛损伤,以 利成活。
枝、果——皮孔蒸腾Lenticular transpiration约0.1% 叶片——角质层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5~10%) 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主要方式)
4.2 气孔蒸腾
气孔--气体和水分交换的主要通道。
马 薯 表 皮 气 孔
1,气孔大小、数目及分布
1.2.1 植物体内水分含量 植物种类:水生90%以上>陆生40-90% >旱生 (沙漠)植物6%。木本<草本植物。 植物生长环境:阴生>阳生。 植物器官:生长点、根尖、幼嫩茎等达90%以 上>功能叶70-90% >树干40-50% >休眠芽 40% >风干种子8-14%。 凡是生命活动越旺 盛的部分,含水量也越高。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植物生理》部分

2000-2008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真题分类汇编《植物生理》部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72 小题。
)1、(07年全国联赛)下列植物的干种子,吸水力最强的是:A.花生 B.大豆 C.小麦 D.玉米2、(02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种是研究无机营养元素必需性的精确而又便捷的方法A.土培 B.水培 C.蛭石培 D.砂培3、(07年全国联赛)盐碱地土壤对非盐碱植物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它导致植物:A.生理干旱 B.同化速度加快 C.呼吸作用增强 D.水分消耗过快4、(04年全国联赛)水淹导致植物死亡的原因是A.土壤水势过高B.植物的根缺氧C.呼吸产生的CO2的毒害作用D.土壤中的物质溶于水中达到毒害作用的浓度5、(04年全国联赛)在胚芽鞘的向光运动中,光感受部位是胚芽鞘的A.顶端 B.延长区 C.基部 D.胚芽鞘内的芽6、(02年全国联赛)在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体中水向上运输主要是依靠A.内聚力张力 B.根压 C.蒸腾拉力 D.表面张力7、(08年全国联赛)早春,当落叶树开始新一年的生长时,木质部中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是A.大气与木质部的水势差 B.蒸腾拉力 C.根压 D.土壤与根木质部的水势差8、(03年全国联赛)下述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压力势等于零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并不是原生质C.蚕豆根的分生细胞放在20%的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D.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其原因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进入了细胞9、(06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个关于C4植物的描述是正确的?A.均为单子叶植物B.叶片只进行C4光合作用途径C.光呼吸中放出的CO2能被高效利用D.氧气对其CO2固定影响较小10、(06年全国联赛)所有进行光合放氧的生物都具有那种色素:A.叶绿素a, 叶绿素b B.叶绿素a, 叶绿素cC.叶绿素a, 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a,藻胆素11、(08年全国联赛)光合产物蔗糖形成的部位是在A.叶绿体基粒 B.叶绿体间质 C.细胞质 D.类囊体12、(01年全国联赛)在较强光照强度下,降低CO2浓度,下列作物中的哪两种光合速率下降的更快?(1)棉花(2)玉米(3)高梁(4)小麦A.(l)和(3)B.(1)和(4) C.(2)和(3)D.(2)和(4)13、(06年全国联赛)以下对乙烯的论断哪个是错误的?A.是一种气体植物激素B.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可以生产这种气体C.不能进行细胞间的传递D.不同果实之间可以传递E.浓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14、(02年全国联赛)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贮藏果实的效果好?A.高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浓度和高乙烯浓度B.低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浓度和无乙烯C.低氧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和无乙烯D.无氧、无乙烯和高二氧化碳浓度15、(05年全国联赛)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的棉花,一场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A.都是吸胀作用 B.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C.都是渗透作用 D.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16、(01年全国联赛)用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法鉴定IAA时,下述哪一项注意事项是不正确的?A.要挑选大小均匀的小麦种子,并萌发成幼苗后才能实验B.实验操作要在较弱的光下进行C.实验材料要切去胚芽鞘尖端D.切段要在水中漂洗后,才能测定17、(07年全国联赛)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上表皮的植物一般生存的环境是:A.旱生 B.水生 C.阴生 D.阳生18、(08年全国联赛)植物呼吸速率最高的器官是A.叶片 B.根 C.茎 D.花19、(02年全国联赛)植物吸水与吸收矿质元素之间的关系是A.有关,但不完全依赖 B.矿质元素吸收少则吸水多C.两者无关 D.矿质元素吸收多则吸水多20、(01年全国联赛)菌根是在植物体上形成的,二者是一种关系。
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高中生物竞赛辅导

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高中生物竞赛辅导植物的形态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每个部分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功能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根分为主根和侧根,主根在植物的生长点以下生长,向下延伸,侧根则向两侧生长。
根的周围有根冠,可以增加根的吸收面积。
根的内部结构主要由表皮、皮层、木质部和髓部组成,根毛则是根吸收物质的主要部位。
此外,根还具有定向感应和变形能力,可以向光、重力和水分梯度等方向生长。
其次,茎是植物的支持和传导器官,主要功能是承担叶和花的生长和传导水分和养分。
茎的内部结构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组成。
茎分为直立茎和匍匐茎,直立茎可以使植物向上生长,匍匐茎则可以在地表面扩展。
茎的顶端有一个生长点,能够持续地生长。
茎还可以用于储存养分,如地下茎和块茎等。
再次,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功能是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与空气发生气体交换。
叶的形态结构由叶片、叶柄和叶鞘组成,叶片是最重要的部分。
叶片的下表皮有许多气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叶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对生排列和互生排列两种,对生排列叶片两两对生于茎的节点上,互生排列叶片交错排列于茎的节点上。
最后,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有性生殖。
花的形态结构由花萼、花瓣、花丝、雄蕊和雌蕊组成。
花的结构分为完整花和不完整花,完整花包含五个基本部分,不完整花则缺少其中一些部分。
花的结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植物的传粉方式来进行适应。
在植物的生理方面,主要涉及光合作用和植物的调节机制。
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一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其中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光合色素的参与进行光能的吸收和光解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分别发生在叶绿体的光膜和液膜中。
植物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植物对光、温度、水分和激素的感应和响应。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呼吸作用》基础训练题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生理学--《呼吸作用》基础训练题一、单选题1.影响贮藏种子呼吸作用的最明显因素是( ) 。
A、温度B、水分C、O2 D、CO22.植物组织从缺氧条件转入有氧条件下,呼吸速率减慢,ATP形成速率( ) 。
A、加快B、减慢C、不变D、变化无常3.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用( ) 作呼吸底物。
A、蛋白质B、葡萄糖C、脂肪D、淀粉4.寡霉素通过以下方式干扰了ATP的合成( )。
A、阻止电子传递B、破坏线粒体内膜两侧的氢离子梯度C、使能量以热的形式释放D、抑制了线粒体内ATP酶的活性5.将水果放在地窖中,可贮存较长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恒定B、湿度恒定C、黑暗无光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6.与油料种子相比,淀粉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 )。
A、更多些B、较少C、差异不大D、差异无规律7.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抗氰呼吸增强,与下列哪种物质密切相关( )?A、酚类化合物B、糖类化合物C、乙烯D、ABA8.细胞色素氧化酶是植物体内最主要的末端氧化酶,存在复合体( )中。
A、IB、IIC、IIID、Ⅳ9.当植物呼吸底物是含氧比糖多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时,呼吸商(RQ)( )。
A、=0B、>1C、<1D、=110.在缺氧条件下,呼吸速率减慢,底物分解速率 ( )。
A、也减慢B、反而上升C、变化不显著D、无一定变化规律11.制作绿茶时,鲜叶要立即高温焙炒杀青,破坏( )活性,避免醌类物质的产生,以保持茶色青绿。
A、酚氧化酶B、抗坏血酸氧化酶C、抗氰氧化酶D、乙醇酸氧化酶12.糖酵解中催化六碳糖裂解为2个三碳糖的酶是( )。
A、磷酸己糖异构酶B、磷酸果糖激酶C、醛缩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13.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的是( )。
A、光反应B、暗反应C、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14.呼吸商是呼吸过程中( )的比值。
A、吸收O2/放出CO2B、放出CO2/吸收O2C、吸收O2/产生H2O D、放出CO2/产生H2O15.一般情况下,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的温度( ),因此种植密度不能过密,封行不能过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某植物细胞内含有带负电荷的不扩散离子浓度为0.01mol/L,把这样的细胞放在Na +和Cl-浓度为0.01mol/L的溶液中,这时膜内Na+浓度为0.01mol/L。
当达到杜南平衡时,膜内〔Na+〕是膜外〔Na+〕的多少倍?(假设膜外体积等于膜内体积)分析植物细胞的质膜是一个半透膜,细胞内含有许多大分子化合物(如蛋白质,R-),不能扩散到细胞外,成为不扩散离子,它可以与阳离子形成盐类(如蛋白质的钠盐,NaR),设其浓度为Ci。
若把这样的细胞放在浓度为C0的NaCl溶液中,由于细胞内没有Cl-,所以Cl-由外界溶液扩散入细胞中,Na+同时也跟着进去,否则外界溶液的电位就有差异。
可是R-不能跑到细胞外,因此细胞内的Na+也就被保留在细胞内。
经过一段时间后,细胞内外离子扩散速度相等,达到杜南平衡状态,即[Na+i]×[Cl-i]=[Na+0]×[Cl-0]。
值得注意的是:在解答有关杜南平衡的问题时必须是在细胞内电荷(位)先平衡的前提下,再来求平衡时离子浓度。
解:依题意,起始状态时,细胞[R内]=0.01mo/L,[Na+内]=0.01mo/L,细胞[Na+外]=0.01mo/L,〔Cl-外〕=0.01mol/L。
设由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的Cl-离子浓度为x,则此时细胞内的〔Cl-内〕=x,[Na+内]=0.01+x,而细胞外的〔Cl-外〕=0.01-x,[Na+外]=0.01-x,当达到杜南平衡以后,根据杜南平衡原理,即此时应存在[Na+内]×[Cl-内]=[Na+外]×[Cl-外],即(0.01+x)×x=(0.01-x)×(0.01一x)。
解该方程得x =0.01/3,则细胞内的[Na+内]=0.01+0.01 / 3,细胞外的[Na+外]=0.01-0.01 / 3,故[Na+内]/[Na+外]=2,则达到杜南平衡时,膜内[Na+内]是膜外[Na+外]的2倍。
2.在含有Fe、K、P、Ca、B、Mg、Cu、S.Mn等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培养棉花,当棉苗第四片叶展开时,在第一片叶上出现了缺绿症,问该缺乏症是由于上述元素中哪种元素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为什么。
分析在上述元素中,能引起植物缺绿症的元素有Mg、Cu、S、Mn,这四种元素中只有Mg是属于可再利用的元素,它的缺乏症一般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而Cu、S、Mn属于不能再利用的元素,它们的缺乏症一般首先表现在嫩叶上。
当棉苗第四叶(新叶)展开时,在第一片叶(老叶)上出现了缺绿症,可见缺乏的是再利用元素Mg而不是其他元素。
3.下列反应均为光合作用过程的一部分:(1)将H从NADPH2传给一种有机物;(2)使CO2与一种有机物结合;(3)将H从H2O传递给NADP+。
试问,这些反应中哪些是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A 只有(1)B 只有(2)C 只有(3)D (1)和(2)分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指CO2的固定与还原。
CO2的固定是指CO2与RuBP(1,5–二磷酸核酮糖)结合,产生了2分子的3–磷酸甘油酸。
还原主要是磷酸甘油酸被NADPH和ATP还原成三碳糖。
至于将H从H2O传递给NADP+形成NADPH则是属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的。
【参考答案】D。
题目!!!(三)判断1.在无氧低温条件下,细胞对环境中离子的吸收将导致细胞内外可扩散离子浓度的乘积。
2.硝酸还原酶是一种适应酶,它催化NO3--NH3的反应。
3.酰胺是植物体内NH3的最常见与最有效的贮存形式。
4.植物细胞吸附矿质离子,实际上是细胞的H+和HCO3-与环境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等价交换的过程。
5.NO2-的还原只在叶中进行驶,原因是光反应形成的Fd还是NO2-还原的唯一还原力。
6.杜南平衡属于植物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一种方式。
7.生物固氮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因为氢化酶怕氧。
8.植物缺Mo时,即使增施NO3-态氮,亦表现出缺N症状。
9.缺N时植物幼叶首先变黄。
10.硝酸盐还原速率,夜间快于白天。
11.土壤施磷过多时会导致玉米出现花白叶病。
12.N不是矿质元素,而是灰分元素。
13.K在植物体内一般不形成稳定的结构物质。
14.在植物体内大量积累的元素,必定是植物必需的元素。
15.达到杜南平衡时是指细胞内外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时的平衡。
16.灰分元素就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7.向土壤中施入过是的磷肥,易引起植物缺锌症。
18.生长在同一培养液中的任何植物,其灰分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完全相同。
19.进入根表观自由空间的矿质元素完全可以被水提取出来。
20.CaM在植物体内可起第二信使的作用。
(四)概念必需元素稀土元素协合作用与竞争载体学说大量元素可再利用元素作用离子泵学说微量元素不可再利用元素浓缩效应与稀释离子通道学说有益元素胞饮作用效应正负离子平衡学水培法与砂培法平衡溶液杜南平衡说生理酸性盐钙调蛋白运输酶根外追肥生理碱性盐单盐毒害外连丝缺素培养生理中性盐离子拮抗载体跨膜电位。
(五)问题1.列举出10种元素,说明它们在光合过程中的作用。
2.请设计一实验,证明Mg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3.请设计一实验,证明根系吸盐是主动的生理过程。
4.简述土壤状况对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影响。
5.简述采用水培法确定必需营养元素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6.简述硝酸盐(NO3-)同化到氨基酸水平的生化过程。
·7.简述硝酸盐同化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8.概要说明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
9.简述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五〉问题①N:叶绿素、Cyt类。
酶类、光合胲等的组分,参与光反应和暗反应。
②P:同化力(ATP、NADPH2)的组分,参与光反应与暗反应,尤其是在光合碳循环中的中间产物均含磷酸基,与淀粉合成有关的ADPG,与蔗糖合成有关的UDPG与C3环代谢调节有关的Pi运转。
③K:调节气孔幵放运动,以利C02进人叶绿体,合成有机物和促进光合产物运输。
@Mg:叶绿素组分,参与光反应(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某些酶的激活剂,参与暗反应;作为2H+ 的对应体,形成挎膜的质子动力势差(Apmf)。
⑤Fe: Cyt类、Fd. Fe_S蛋白的组分,促进叶绿素合成,参与光反应。
⑥Cu: PC组分,稳定叶绿素,参与光反应。
⑦Mn:参与02的释放(水的光解)。
⑤S: Fe_S蛋白组分,光合月莫组分,酶蛋白组分,参与光、暗反应。
®B:参与UDPG 的生成,以利蔗糖合成;与糖分子结合,以利光合产物运输。
⑩C1:参与光合放02。
(11) Zn:碳酸酥酶的组分,促进C02的同化。
①按Knop营养湳配方,配制完全营养湳与玦Mg营养液,装于容积相同的容器咅2个,前者为对照(CK),后者为处理(TR〉;②每个容器栽植根系无损、叶片完整、大小一致的向曰葵1株,罝于温室观察;©3TR组下部叶片变黄时,采取两种措施。
按Knon配方中的Ms盐浓度,一是加入溶湳中(TR1) ,二是喷洒叶片(TR2);④结果:经过Mg处理后,经过一段时间(3〜5天),已黄叶片又变成绿色。
根据必需元素的标©Mg是植物的必需元素。
主动吸收是植物消耗代谢能的生理过程,必然与呼吸作用有关。
采用水培法(营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32P) 培养向日葵植株,分三种处理:一是正常条件,作为对照(CK) ,二是培养液中加根系呼吸抑制剂(如NaN3)(TR1);三是培养湳中加冰块(t=0tO (TR2)。
处理后经过一段时间(1〜2h),切断茎技,收集伤流,并分别测定伤流体积和伤流中32P的量。
结果是:CK伤流量最多,32P最多;TR1与TR2的伤流量少于CK,伤流中的量也少于CK。
由此证明:呼吸强,产能多,吸收矿质也多。
©温虔状况:在一定范围内,随看土温升高根系吸盐速率加快,但土温过高,酶纯化,细胞透性増大,导致矿质外流,同时高温亦能加根系木质化,降低吸盐能力;土温过低,酶的活性下降,细胞质粘性増大,离子难于进入,通常低温的影响大于高温。
©通气状况:02分压高C02分压低,有利于根系呼吸,促进吸盐;反之,则降低吸盐。
©PH状况:首先,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弱酸条件下,氨基酸带正电荷,易于吸收外液的阴离子;在弱碱条件下,氨基酸带负电荷,易于吸收外湳的阳离子。
其次当土填碱性加强时,Fe2+,Ca2+, Mg2+,Zn2+,P043-等逐渐变为不溶状态,不利于植物吸收;当土壇酸性加强时,K'Ca2+,Mg2+,P043-等易溶解,易被雨水淋浴同时某些重金属盐类(Pb2+,Cd2+,Mn2+等)溶解虔加大,导致植物中毒。
@离子状况:一是协合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促进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如光下N03-促进K+的吸收,NH4+促进P043-的吸收;二是竞争作用,一种离子的存在抑制植物对另一种离子的吸收,如Br-、I-的存在抑制植物对CI-的吸收;此外,尚有浓缩效应与稀释效应。
⑤毒物状况:土壌中的Fe2++H2S (Cytaa3的抑制剂)、某些有机酸(甲酸、乙酸、丁酸),伤害根系,降低吸收能力。
©溶液状况:低浓虔下,有利于植物吸收;高浓虔下无明显影响,但对植物易造成生理干旱。
首先,配制营养湳:①作为必需营养元素的制剂要纯净;©水质应纯净(重蒸或过树脂的无离子水);©容器为瓷质、破璃、塑料,不能用陶质;@溶液的浓度、矿质比例要适宜(按配方);⑤PH适宜。
其次,培养管理:①植株根系完好,大小一致,发肓正常;©移栽时,苗应固定好,根系浸入溶液;©按时通气与更换营养液,调整PH值;@_旦发现杂菌感染根系,立即消毒处理;⑤做好观察记录。
硝酸盐同化到氨基酸水平,大致经历如下生化过程:①N03-—N02-:在硝酸还原酶(NR)催化下,由NADH2作为还原力,N03- + NADH2—N02- + NAD+ + H20©N02-—NH3:在亚硝酸还原酶(MR〉催化下,利用光反应形成的Fd还作为还原力,即:N02-+Fd还NH3+Fd 氧©NH3—谷酰胺:在谷酰胺合成酶的催化下进行,即:谷氨酸+ NH3+ATP—谷敌胺+ADP+Pi©谷酰胺—谷氨酸:在谷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进行,即:谷酰胺十a__戊二酸十NAD (P) H2—2谷氨酸十NAD (P) +硝酸盐同化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①光合作用提供还原力:在叶片中,N03-—N02-时在细胞中进行,直接还原力为NADH2,但光反应形成的则是NADPH2,后者不能透过叶绿体胲进人细胞质,然而可通过四碳二羧酸穿梭式反应(通过二羧酸载体完成〉,即0AA+2H+ MAL-2H+可将叶绿体内的NADPH2转换成细胞质中的NAD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