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3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感知方式,它通过振动的方式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物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和特性。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就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从而传播声波,产生声音。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
1. 声源振动最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是物体的振动。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根木棍时,木棍会发生振动,振动会传播到周围空气中,形成声波,最终我们就能听到敲击的声音。
2. 声带振动人类的声音是通过喉部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经过声带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波。
通过舌头、嘴巴的调节,声波经过共鸣腔体的放大和变化,形成不同的语音和音调。
3. 电信号转化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声音的产生也可以通过电信号转化实现。
例如,音响和手机等设备中的扬声器,是通过电信号的转化使扬声器内的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对于我们理解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规律非常重要。
声音是通过媒质的振动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声波的传播声波是声音在媒质中传播的形式。
它是由一系列的纵波构成,通过振动的形式在媒质中传递能量。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声波,但在真空中声波无法传播。
2. 声速的影响因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媒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媒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其次是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此外,声速还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速越快。
3. 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
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向周围空间传递能量,导致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小。
另外,媒质的吸收和散射也会对声音的衰减产生影响。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有趣的声音现象,如回声、共鸣和多普勒效应等。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自主预习探新知】【新知初探】一、声音的产生1.产生条件: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______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源:正在________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______叫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2.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会使______(如空气)形成波动向远处传播(如图所示),这就是声波。
3.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三、声速1.定义:声音的________,其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________。
2.影响因素(1)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___,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v固体>v液体>v气体。
(2)温度:声速还与__________有关,相同介质,温度不同,声速也不同。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____,而25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6 m/s。
四、回声1.回声产生的条件:声音的________。
人们把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2.人耳能分辨出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的声音比原声晚_______以上。
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3.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如图所示,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________,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预习自测】1.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2015·桂林)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C.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D.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合作探究破疑难】),能感觉到声带的振动;在鼓面上放上一些纸屑,用力敲鼓,会看到纸屑在鼓面上跳动(图乙);音叉被敲击后发出声音,把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图丙)。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PPT

3.实验结论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实验甲中乒乓球有什么作用? 提示: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2.实验甲应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实验甲应用了“转换法”;“转换法”可以将不易观察 到的现象转换(或放大)为易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使现象更明 显.
二、掌握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可以和水波类
比来认识声波.
2.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4.规律: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最慢,在液体中
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另外还随介质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实验器材:音叉、铁架台、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真空罩、 闹钟、抽气机. 2.实验步骤 (1)敲击音叉使其发声,感知音叉发出声音并观察音叉是否 振动. (2)将发声的音叉接触用细线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 弹起. (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感知铃声的大小. (4)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感知铃声的变化.
5.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应用:回声测距.根据s=vt得ຫໍສະໝຸດ s=1 2v声
t
3.实验乙中真空罩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我们可以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使闹钟周围近似真空, 来研究真空是否传声.
4.实验乙应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是怎样应用的? 提示:实验乙应用了“实验推理法”或“理想实验法”;实验 中,抽出的空气越多,铃声越小,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没有空 气时,就听不到声音,即真空不能传声.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

•许多动物听声范围与人不同,狗和猫 可以听到超声;蝙蝠和海豚可以听到 10000Hz以上的超声;水母可以听到 8Hz~13Hz的次声。
人耳的听声能力
•频率(f):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 •可听声:20Hz~20000Hz •次声:低于20Hz的声。 •超声:高于20000Hz的声。
关于声音你想了解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为什么有大、有小? ¤为什么不同的物体发出的
声音不同?
实验1:朗读下面一句话,朗读时用手摸着喉头 部分,手有什么感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实验2:将刻度尺三分之二伸出桌边,一手将另一端
二、声的传播
水滴入水中
1、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探究结论: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音乐家贝多芬在28岁时不幸患了耳疾。 为了继续进行创作,他用一段木棍一端 顶在钢琴的盖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 间,这样来听自己作品的音响效果。用 这样的方法他完成了《第九交响曲》等 举世闻名的不朽作品。贝多芬的木棍起 了什么作用?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箜篌是我国特
有的一种大型 拨弦乐器,你 知道它们是靠 什么发声的吗 ?
¤笛子是一种最常见的管乐器,你
知道它是靠什么发声的吗?
长笛、箫等吹奏时,__空_气_柱__振动 发声;小提琴、吉他、钢琴等弹 奏时__弦___振动发声。
“风声、……、读书声,……”
各是什么在振动发声?
•听火车的声音
常温时一些物质中的声速(m/s
信)
息
空气
物理八年级第3章 声的世界

学习方法导航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例如:触摸自己的喉头,(这也是实验)然后发声,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因为声音可能仍然在向远处传播。
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声的。
拓展:(1)物体沿直线或曲线的往返运动叫振动,往返一次即振动一次。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3)振动一定发声,但不一定能听见。
(4)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如弹吉他时,振动的弦的声源,吹笛子时,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
(5)“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可以继续传播。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要勤于观察、善于探索、勇于提问。
观察时,除了认真看外,还可以借助于耳听、手触、脑想等多种手段,使观察更准确、更全面,同时还要注意交流和合作。
(这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2.声音的传播(1)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物质,真空不能传声。
(2)当物体振动发声时,就会使介质形成波动并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就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15℃)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m/s,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也会减弱,所以,有时我们离发声体较远时,传来的声音太弱而不能引起听觉。
3、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音――鼓膜振动――听小骨振动――听觉神经――大脑(外界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由听觉神经转化为一种信号传给大脑。
人耳在感知声音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了故障,都会引起耳聋。
耳聋分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前者是由于听觉神经受损而的,后者是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而引起的,如鼓膜受损。
初中物理最新-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3 精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学习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2、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
声音的发生
叉股振动——压缩周围空气振动——空气发生疏密变化——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学习。
观察现象
分析结论
1、简介:回音壁、三音石、圆丘等建筑,扩展知识,激发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铁道游击战中,战士们趴在铁轨上听鬼子是否来了,说明铁轨(固体)可以传声。
音叉被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生将小球弹起.启发学生说出右边音叉的发生是靠空气传播的.
学生实验: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
总结
2、声音的传播
同学们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
实验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
大家已经知道了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声呢?请同学们设计说明。
固体能够传声:
实验结论:固体能够传声。
3、液体能够传声:
演示实验:真空中能传播声音吗?
3、声音的传播速度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关键:振动
学生实验:
关键:振动
学生实验:
关键:振动
学生实验:
关键:振动
声音的产生条件:振动
我们已经知道振动的物体能发声,振动物体通过什么把振动传给我们的耳朵引起听觉呢
气体能够传声: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
实验设计:
初中物理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初中物理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对于我们理解声音的本质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测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
当物体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随之振动,形成密度波和压强波,这种机械振动就是声音的产生。
例如,当我们击打钢琴键盘时,琴弦振动产生的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最终被我们的耳朵接收到,并产生声音的感知。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需要介质传播。
空气是常见的声音传播介质,但声音也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是通过介质分子的振动和传递来实现的。
当声源振动时,它会使周围空气中的分子开始振动,形成压缩部分和稀疏部分,这种机械波会向周围扩散。
声音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许多特性,如频率、振幅、声速等。
频率是指声波振动的次数,在物理学中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人类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为20Hz到20kHz。
振幅则表示声音的强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测量。
声速是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四、声音的测量声音的测量是为了获得声音的相关数据以及评估其影响。
常用的声音测量工具是声级计。
声级计能够测量声音的强度,并将其以分贝的形式显示。
在环境噪声控制和工业安全等领域,声音测量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声音的频率与音调有关,可以通过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和分析。
五、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我们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进行语音通信;在音乐领域,通过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音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在医学领域,声波成像技术被应用于超声检查等诊断手段。
此外,声音在声纳、雷达、音响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综上所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物理现象。
通过对声音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声音的特性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八年级物理第2章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2章声知识点第一部分声的基本知识声是一种能够使人听到的纵波机械波,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需要通过介质(如空气)传播。
声波的特征包括:振动、周期、频率、波长、速度、强度、声波的形状和波束。
声音由一系列连续的波形组成,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效果形成了声音的质感和基调。
第二部分声波的性质声波具有波动的性质和传播的性质,主要包括:频率、振动、声音、衰减和共振。
声波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介质的特性,而不是声波的频率或强度。
在退化的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大约是340米/秒。
声波经过物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声波还会产生共振效应,这是指声波与固体或空气中的振动系统发生共振的现象,这些振动系统称为共振腔。
第三部分声音产生的机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可分为直接声和反射声两类。
直接声是指来自演讲者的声音,而反射声是指声音被其他表面反射并到达听者的声音。
声音的频率和音高取决于发声体的特性和振动速度。
例如,大声说话会导致喉咙和声带的振动,产生音调更高的音高。
第四部分声音的应用声音在许多地方都有应用,包括音乐、通讯、声学研究、医学和计量学。
音乐是最常见和广泛的应用程序之一,人们可以通过创建和演奏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感情。
通信和声学研究也是声音应用的关键领域。
人们使用声音进行电话和广播通信,并使用声音研究空气和其它介质中声波的传播和反射。
在医学领域,人们使用声波来进行医学影像学和诊断,并通过超声波治疗各种疾病。
最后,声音也在计量学和物理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声音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密度和压力,或者作为声波仪器来探测地震等自然灾害。
结论本文介绍了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包括声波的特征、性质和应用,深入了解这些领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声波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闫马小学
孙光英
皮筋 尺子
振动 振动
声音 声音
注意物体在 发声时有什 么变化?
纸片 振动
声音
物体发出声音 与什么有关?
后Hale Waihona Puke 检验一下 鼓面发声时振动了吗? 你怎样知道的?
鼓面振动发出声音
纸片 振动
尺子 振动 皮筋 振动
声音
声音 声音
鼓面 振动
声音
振动
物体
声音
小荷才露尖尖 角,早有蜻蜓 立上头。
课外研究:
摇动自行车后轮,将一硬纸 条的前端插入车条中,摇动 车轮,让纸条发出高低不同 的声音,并观察研究,声音 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其他物体发出声音 也需要振动吗?
sh
qi
观察思考
水在发声时振动了吗?
说明了什么?
液体
振动
声音
qi h
气体发声时是否也要 振动?
气体 振动 声音
sh
h
思考!!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
课外
巩固应用
1、(演示)正在发声的 锣停止发声?为什么?
2、在没有任何物体 的情况下,能产生声 音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