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合集下载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31张PPT)

人教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共31张PPT)

太空中没有空气,宇 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 来进行交流、谈话。
三、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水波的形成
声波的形成
三、在介质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水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波 叫做声波。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 播的。
用水波的传播来形象地比喻声波的传播,这种比 喻方法物理学中叫做类比法。
远处一道闪电划破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我们才 会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一现象说明,远处的声音传 到我们的耳朵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这些发声物体 有什么共同的
特点?
一、声音的产生
用手摸颈前喉头的位置, 说话和不说话,感受一下吧。
用手拨动橡皮筋,观 察橡皮筋的变化,同时你 是否听到了声音?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 象间接表现出来。
把物体的振动放大实例
把鼓面的振动放大
土电话
隔墙有耳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声音吗?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罩中的闹钟,声音大小有变化吗? 声音的大小变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物理学中,把传递 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 体、固体,也可以是液 体。真空不能传声。我 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通 过空气传来的。
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乒乓球,乒乓球 被弹起
B.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大钟上,敲响大钟,拿 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 曲线 C. 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
D. 在音箱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随音乐起舞
例: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 月球上,即便是宇航员就在附近也无法听到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感知方式,它通过振动的方式传播,使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

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物理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和特性。

本文将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就会使周围的空气分子也发生振动,从而传播声波,产生声音。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

1. 声源振动最常见的声音产生方式是物体的振动。

例如,当我们敲击一根木棍时,木棍会发生振动,振动会传播到周围空气中,形成声波,最终我们就能听到敲击的声音。

2. 声带振动人类的声音是通过喉部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当我们呼吸时,空气经过声带时,声带会振动,产生声波。

通过舌头、嘴巴的调节,声波经过共鸣腔体的放大和变化,形成不同的语音和音调。

3. 电信号转化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声音的产生也可以通过电信号转化实现。

例如,音响和手机等设备中的扬声器,是通过电信号的转化使扬声器内的薄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对于我们理解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规律非常重要。

声音是通过媒质的振动传播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声波的传播声波是声音在媒质中传播的形式。

它是由一系列的纵波构成,通过振动的形式在媒质中传递能量。

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传播声波,但在真空中声波无法传播。

2. 声速的影响因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媒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媒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

其次是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

此外,声速还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声速越快。

3. 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逐渐衰减。

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地向周围空间传递能量,导致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小。

另外,媒质的吸收和散射也会对声音的衰减产生影响。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有趣的声音现象,如回声、共鸣和多普勒效应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新人教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汇总新人教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说明:物体在振动时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且V
固>V

>V

),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3)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
(4)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5)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回声:
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
4.百米赛跑:
终点计时员应该在看见发令枪冒白烟时计时,若再听见枪声计时,则会少记0.294S(约为0.3S)。

5.人类怎样听到声音: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信号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非神经性耳聋——鼓膜或听小骨损坏——可以治愈
6.耳聋
神经性耳聋——听觉神经损坏——不易治愈。

7.骨传导及实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导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上把这样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骨传导实例: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

8.双耳效应: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之一,它是物体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所产生的机械波。

声音不仅在人类沟通和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章节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振动,进而传递能量形成声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主要传播介质是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这些介质中,声波会引起介质分子的振动传递,形成声音的传播。

二、声音的特性1. 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取决于声源的振幅大小,与传播距离成反比。

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

2. 声音的频率:频率表示声音发生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声音的高低音程,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4. 声音的响度:响度是声音的主观感觉,与声音的强度有关。

响度越大,声音越响亮。

三、声音的传播特性1. 声音的直线传播:当声音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直线。

2. 声音的反射: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根据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可以推导出声音反射定律。

3. 声音的折射:声音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4. 声音的衍射:声音通过一个障碍物边缘时会发生衍射现象,衍射角度与波长有关。

四、声音的利用1. 声音的通信:声音是一种重要的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声音进行语言沟通和传递信息。

2. 声音的测量:利用声音的传播特性和声波传播的原理,可以进行声音的测量和分析,例如使用麦克风进行声音录制和音频信号分析等。

3. 声音的工程应用:声音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音响系统设计、声纳探测、音频信号处理等。

总结: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和概述,我们了解到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以及声音的特性和传播特性。

物理初二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手写笔记。

物理初二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手写笔记。

物理初二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手写笔记第一部分声音的产生1. 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的一种机械波,是人们能够听到的一种感觉。

2.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物体必须振动,振动的物体必须有弹性的介质传播能力,人的耳朵能够接收到振动引起的气体的振动。

3.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一般是通过空气、水或固体传播。

空气中的声音是由气体分子的振动传播而来的。

第二部分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的传播方式包括纵波传播和横波传播。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属于纵波传播。

2. 声音的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在空气中为343米/秒,在水中为1482米/秒。

3. 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的传播路径受到介质的影响,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也不同。

例如在空气中,声音是向所有方向传播的,而在固体中传播的路径则会受到固体结构的影响。

第三部分声音的性质1. 声音的音高声音的音高取决于声音波的频率,频率越高,音高越高,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2. 声音的音量声音的音量取决于声音波的振幅,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

3. 声音的共振当外界声音波的频率与物体本身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同或者是其倍数时,就会产生共振现象,这时物体会发出更大的声音。

第四部分声音的应用1. 音乐音乐是利用声音的音高、音量和音色等特性进行组合演奏的一种艺术形式。

2. 通讯声音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手机、对讲机等设备都是利用声音来进行通讯的。

3. 医学声波可以在人体中进行传播,利用超声波可以进行体内器官的检测,是医学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总结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介质传播的一种机械波。

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受介质影响,声音的音高、音量等性质也受声音波的频率和振幅影响。

声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了解声音的各种性质及其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声音的力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3、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三、声速1、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1]、一般情况,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固>v液>v气。

[2]、在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3]、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4]、声速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2、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2]、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3、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1]、人听到声音的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典型例题】类型一、声音的产生1.如图所示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而不直接观察音叉是否振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二、声音的传播
1.声波 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
2.条件 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播声音。
三、声速
1.意义 描述声音传播的 快慢 的物理量。
2.大小 声音在 每秒内 传播的距离。
3.影响因素 (1)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温度:在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
【例 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
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
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
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
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
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例 2】将耳朵贴在一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 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点拨:这是考查声速的问题,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 过相同的距离,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用的时间不同。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的大,在固体中的 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大。 A
5.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是
m/s。一个雷雨天,小芸从看
到闪电到听到雷声大约经过 3s,由此你估算打雷处到小芸的距离大
约是
m。
340 1020
6.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正确的传播途径是( ) A.良好的耳朵→介质→物体振动 B.介质→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 C.物体振动→介质→良好的耳朵 D.物体振动→良好的耳朵→介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版)

交流与归纳:根据以上发声的情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知讲解 小结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 也停止。
声源。
跟踪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多选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新知讲解
思考2:声音又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听远处驶来的列车声
“土电话” 传声
结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波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新知讲解
声波
鼓膜振动 听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经
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大脑
三、声速
1.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 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新知讲解
二、声音的传播
提出问题 声音怎样传播出去? 猜想与假设 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某些媒介物质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真空罩里的闹钟
新知讲解
分析与归纳:
1.在没有抽出玻璃罩的空气前,你能听到铃声吗? 能听到铃声。
2.在用抽气机抽气的过程中,随着抽气的不断进行,玻璃罩内的空气越 来越稀少,你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
新课导入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新知讲解
一、声音的产生
交流与思考:对于声音,同学们想知道哪些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新知讲解
说话时 声带 在振动 敲鼓时 鼓面 在振动 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 在振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们在钓鱼时,能不能大声说话?为什么? 2:渔民用电子音乐网怎样捕鱼?(看图片)。
2020/7/14
12
电子音乐网捕鱼图片:
2020/7/14
13
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
结论: ----声音还可以在固体中(如桌面)传播。
知识运用:
1: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用铁棒“听”音乐。 2:狗休息时常常伏在地面,将一只耳朵贴在
2020/7/14
8
说说下列声音的声源各是什么?
1:演奏二胡的声音。 答案:胡弦
2:敲击锣鼓的声音。 答案:锣面、鼓面
3:蚊子、蜜蜂发出的“嗡嗡”的声音。 答案:翅膀
课外查询: 1:春天,田野里青蛙“呱呱”的叫声,声源是什么? 2:夏天,树枝上蝉“吱吱”的叫声,声源又是什么?
2020/7/14
地面,听远方传来的声音。
2020/7/14
14
声音的传播条件:
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
中声音不能传播。 (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或固体。)
2020/7/14

课堂总结 :
学习方法: ----针对声音现象“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探究声 音的特点和规律,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的空气,就听不到铃
声,说明声音的传播 需要依靠_______.
2020/7/14
17
课堂练习2:思考题
2020/7/14
18
课外练习:
2020/7/14
19
《涛声依旧》音乐欣赏:
2020/7/14
20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瞿老师
2020/7/14
1
音乐片段欣赏:
2020/7/14
2
生 活 中 的 声 音
2020/7/14
3
波浪声与水花声
2020/7/14
4
你对这些声音的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020/7/14
5
实验探究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知识点: 1: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传播的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 空中不能传播。 (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或固体.)
2020/7/14
16
课堂练习1:填空题
如图3-1-5所示, 图甲为人敲鼓,能发 出悦耳动听的鼓声,
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 体_______产生的; 图乙为抽去玻璃罩内
9
气体能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如空气)传播, 但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 知识运用:
宇航员在太空中或在月球上能不能 面对面的交谈?为什么?
2020/7/14
10
宇航员通过无线电沟通
2020/7/14
11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
结论:
----声音也可以在液体中(如水)传播。
知识应用:
观察现象
2020/7/14
6
分析与运用
2020/7/14
7
声源的概念:
举例说明声源的概念。 1:人的发音声源是振动的声带; 2:琴的发音声源是振动的琴弦; 3:纸的发音声源是振动的纸片。
声源---是指正在振动发出声音的物体。 实验表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 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不再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