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涨价及其应对策略

合集下载

探析中国的铁矿石供应战略

探析中国的铁矿石供应战略

探析中国的铁矿石供应战略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国在自身铁矿石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与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大国巴西之间的贸易摩擦逐渐升级,中国应寻求多种可行性措施切实有效地解决中国铁矿石供应困境的观点。

通过对近年来中国与巴西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之间的铁矿石贸易的尴尬现状及其成因,进行详细论证,来说明中国应多管齐下尽早解决这一问题,并希望中国积极向具有成功经验的日韩等国学习,结合中国国情探索适合中国铁矿石供应的合理模式,使中国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铁矿石供应,维护中国钢铁行业的整体利益,从而保证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关键词:中巴贸易;中国铁矿石供应困境;铁矿石进口方式;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2一、中国在铁矿石供给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近来,中国和巴西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升温,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在巴西关于铁矿石的进口,使中国的国际铁矿石进口渠道进一步变窄,从而影响了中国这个资源消耗大国的经济稳定与发展。

巴西采取变相措施限制中国从淡水河谷进口铁矿石,是事出有因的。

自2000年以来,巴西从中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额度占其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另一方面,中国加大力度从巴西进口以铁矿石为主的大量资源性商品,所进口的工业制成品额度在进口总额中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因此,关于两国之间贸易互补性的论调逐渐变得软弱无力,因为这种所谓的贸易互补性是以巴西这个已经具有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沦为资源性商品输出国的悲剧性后果为代价的。

这是巴西这个已经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的发展中大国所无法容忍的。

巴西和中国一样,有着自己的大国梦,它不甘心在经济上沦为中国的附庸。

巴西承认是中国这个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发展的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中拯救了它。

但短短三年之后,巴西开始审视和衡量自己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结构,统计出来的数字开始让巴西感到不安。

集体议价程序与铁矿石价格谈判失利

集体议价程序与铁矿石价格谈判失利

集体议价程序与铁矿石价格谈判失利一、集体议价程序与铁矿石价格谈判失利的原因分析二、政府角色的影响因素三、企业自身因素的影响四、市场机制的影响五、集体议价程序的改革建议一、集体议价程序与铁矿石价格谈判失利的原因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强,企业集体议价已逐渐成为工会、政府和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集体议价方式也成为主要讨论的话题。

但是,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导致谈判失利。

首先,双方的利益并不一致。

企业的利益是赚取最大利润,而劳动者希望得到最佳福利和待遇,这就形成了矛盾的利益诉求。

集体议价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要协调并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往往会涉及到一系列的妥协和让步。

其次,集体议价程序所需信息相对较多。

企业需要获得大量的信息来决定价格的制定,例如铁矿石价格趋势、市场环境变化和政策变动等等。

这就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信息能力,而劳动者则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信息,而只能通过工会代表来达成协议。

第三,市场化程度的不足也是导致集体议价程序失利的原因之一。

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在价格制定上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这就会使得企业在集体议价中不愿意做出让步,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第四,政府的政策和角色也会影响集体议价程序和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结果。

政府可能会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以影响企业和工会的协商,或者介入到行业里面来调节合理的价格。

最后,企业自身因素也会影响铁矿石价格谈判的结果。

例如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和市场情况,以及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企业的议价策略和效果。

二、政府角色的影响因素政府在集体议价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政府的政策和角色对于铁矿石价格谈判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角色的过度介入或不足介入都会对谈判产生负面影响。

政府过度介入会使企业和工会的议价难以进行,进一步影响谈判的进程。

而政府不足介入则会使企业和工会在议价策略上出现偏差,也导致谈判失败。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厂商如何应对?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厂商如何应对?

3 %左 右 。 卡 车 涨 价 以 后 . 量 出 o 销 现 暂 时 回落 . 影 响 不大 。 17 但 从 9 5年 到 1 8 的 5年 间 .卡 车 销 售 量 比 9 0年 17 9 5年 销售 量 翻 了将 近 一 番 。
京 拉 开 降 价 大 闸 . 后 . 电 价 格 出 此 彩 现 第 五 次行 业 大 滑坡 20 0 0年 6 月. 九大 彩 电企 业 在 深 圳 成 立 “ 国 中 彩 电 企 业 峰 会 ” 对 彩 电 销 售 制 定 最 .
起 . 量 如 何 涨 价 的 事 情 . 中 国 商 在
人 看 来 . 本 上 是 做 不 成 的 , 典 型 基 最
的案 例是 中国的彩管彩 电企业的价
格 同 盟 。 19 9 9年 7月 , 内 八 大 彩 国
京 、 日野 、 日产 、 王子等汽车公 司) 集 各厂家 又有不 同幅度 的涨 济
原 材 料 价 格 持 续 上涨
厂 商如何应 对?
一 赵玉峰
原 材 料 持 续 涨 价 成 为 当前 经 济 的 重 要 特 征 .制 造 业 企业 一 方 面 面
临 频 频爆 发 的 价 格 战 .一 方 面 要 承
权 .维 护 行 业 的 兴 旺 才 是 生 存 与 发 展 的 基 础 。 一 点 。 国 际 跨 国 公 司 这 从 的行 为中看得很清 楚。 17 9 3年 第 一 次 石 油 危 机 以 后 . 求紧张 . 车零 配件价格不断 上涨 . 汽 卡 车 制 造 企 业 利 润 越 来 越 少 ,甚 至 年 .各 卡 车 厂 商 经 过 一 年 的 僵 持 发
日本 经 济 转 入 低 速 增 长 .原 材 料 需 在 不伤害用 户利益 的情况下 .每个 企 业 针 对 自己 的 具 体 情 况 作 出 了适 当 的 提 价 .作 为 行 业 老 大 的 福 田 汽

铁矿石谈判案例分析_谈判技巧_

铁矿石谈判案例分析_谈判技巧_

铁矿石谈判案例分析在整个谈判过程中,无论是处于强势地位还是相对弱势地位,都切忌多言。

若处于强势地位,多说的后果是暴露自己的缺陷、劣势;如处于弱势地位的,则易显出自己的不安、期待。

下面小编整理了铁矿石谈判案例分析,供你阅读参考。

铁矿石谈判案例分析篇40年以来,许多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钢铁厂和铁矿石生产商都享受到了稳定的铁矿石定价体系带来的收益。

该基准定价体系是基于钢铁厂和主要铁矿石生产商之间的谈判结果而定的,籍此来设定一年的铁矿石价格。

当一家大型钢铁厂或一组钢铁厂(无论是亚洲的或是欧洲的)与三大铁矿石生产商——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力拓矿业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中的一家达成协议之后,其他钢铁厂和铁矿石生产商将在其后一年内遵循该基准价格。

价格的稳定便于双方安排生产计划、对其收益进行预估、并确定适当的人员标准。

但是今年,铁矿石基准定价系统崩溃了。

价格谈判拖延了12个月,一直到今年11月份仍未果,而这原本应该是开始对来年铁矿石价格进行谈判的时间。

铁矿石价格上涨也是导致基准定价系统崩溃的原因之一:随着价格上涨,铁矿石生产商对长期基准价格的谈判缺乏热情。

但是给曾经稳定的基准定价体系造成混乱的更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钢铁企业。

20xx年,铁矿石价格发生了剧烈波动,有些中国钢铁制造商无法抵挡通过价格波动来牟利的强烈诱惑。

当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并低于基准价格时,有些中国钢铁厂就抛开价格,开始在现货市场进行采购,这使得铁矿石生产商很不满意。

当铁矿石价格上涨并高于基准价格时,有些中国的大型钢铁厂就囤积铁矿石,然后卖给中国的小型钢铁厂并从中牟利,造成国内小型钢铁厂的强烈不满。

今年,中国的钢铁厂对准基准定价体系“又开一枪”:虽然力拓集团已在6月份与日本和韩国的钢铁厂签署了协议,但是中国钢铁厂仍拒绝接受该协议结果并要求降低价格。

结果是,全球的铁矿石生产商不再热衷与中国钢铁制造商签署基准价格协议。

“没有供应商对此表示满意。

谁想再和他们签订长期协议?中国要么选择固定价格的长期协议,要么选择现货市场,但是不能两者都选,”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的一位高管说道。

多渠道增强中国铁矿石价格影响力

多渠道增强中国铁矿石价格影响力
量 6 %折 算 ) 际 消 按 0 实
耗 量 接 近 或 达 到 1 亿 吨 , 中 进 口 量 为 0 其 62 亿 吨 , .8 占据 了 同期 全 球 铁 矿石 贸 易总 量 的 5 %以 上 。这 么 大 的 需 求 量 和 进 口 0 量 , 疑 会 对 全 球 铁 矿 石 价 格 的 确 立 产 生 无 巨大 影 响 。 实 际 上 , 界 矿 业 巨 头 在 确 定 铁 矿 世 石 价 格 时 , 是 充 分 考 虑 了 中国 巨大 需 求 也 量 的。这 些 年 来 , 界 矿 业 巨头 敢 于 连 续 世 大 幅度 提 升 铁 矿 石 价 格 ( 融 危 机 1 除 金 年 外 ) 其 中最 主 要 的 因 素 , 是 中 国 连 年 , 就 大 幅 增 长 的铁 矿 石需 求 量 和 进 口量 , 至 甚
I D S R 彳业 N U T Y/亍
近 些 年 来 , 矿 石 等 大 宗 商 品 价 格 ” 语 权 ”问 铁 话 题 , 直 搅 动 着 国人 的 思 绪 , 一 并且 成 为 媒 体 的 追 踪 与 报 道 热 点 。 实 , 开放 的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谓 “ 其 在 所 价 格 话 语 权 ”, 多的 是 指其 对 商 品价 格 形成 过 程 中的影 更 响力 。 们现 阶 段 及今后 所要 努力 争取 的价 格话 语 权 , 我 主 要 是 如 何 将 “ 国需 求 ”, 化 为 中 国影 响 ”, 好 中 转 做 ” 的文 章 , ” 买” 使 中国需求 ” 因素为我 所用 。
石 油 价格 的波 动 主 要 由华 尔街 所 操 控 。
分 析 美 国能 够 在 石 油 价 格 确 立 方 面
拥 有 巨 大 影 响 力 , 了是 世 界 最 大 石 油 消 除 费 国 ,以 及 本 身 也 是 重 要 石 油 生 产 大 国 外 , 在 于 以下 四个 因 素 : 是 美 国拥 有 还 一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

铁矿石定价从长协到指数的前世今生铁矿石长协价格年度谈判的背景及发展历程铁矿石长协谈判有近百年的历史,而铁矿石国际贸易是随着日本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贸易全球化而日渐成熟的,并在80年代初逐渐形成了特定的交易惯例和价格机制,即年度定价长协机制。

在1950年以前全球铁矿石资源供应充足,交易方式以现货交易为主;20世纪60 年代,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日本由于国内资源贫乏而成为澳大利亚铁矿石资源的主要买方,双方为了加强合作开始签订短期合同,并在60年代后期逐步发展为长期合同,铁矿石量和价都锁定10-20年;20世纪70年代,欧美借鉴日本经验大量利用进口铁矿石和签订长期合约,导致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供需日趋紧张,铁矿石出口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1975年成立了铁矿石输出国组织,增强了谈判力量并改签长期合为短期合约。

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决定年度铁矿石价格的谈判开始于1980年(1981财年),此后谈判机制逐步稳定并延续了接近30年。

其框架是:铁矿石供需双方长期协议“定量不定价”;价格一年一谈;确定“首发价”后,其他矿山公司和钢厂进行确认跟随。

在长协合同中定死了供货的数量或采购的数量,期限一般达到5~10年,甚至达到20~30年。

根据惯例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由世界主流铁矿石供应商与其主要客户进行谈判,决定下一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双方则依照谈定的价格在一年内执行。

铁矿石消费商中的任意一方与铁矿石供应商中的任意一方价格达成一致后则谈判结束,国际铁矿石供需双方均接受此价格为新财年的价格。

这一谈判模式即“首发-跟风”模式;且计价基准为离岸价,同一品质的铁矿石各地涨幅一致,同一类型各品质铁矿石涨幅一致,即“离岸价、同涨幅”。

铁矿石长协年度谈判机制的出现与变革都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当时的背景下,年度定价机制对双方都有利,对主要买方日本来说年度定价合同有利于稳定货源与钢厂的生产计划;而处于发展阶段三大矿山而言,年度合同能够使其在年初就获得银行的贷款,有利于其快速发展。

铁矿石涨价:警惕滞胀

铁矿石涨价:警惕滞胀
国产 品 结 构 不 合理 问题 ,也 是 我 们 与世 界 先 进 水平 的差 距 所
在。
征 收 高额 反倾 销税 ,并 在 5 乃 至更 长 时间 内失去 欧盟 市场 。 年
嘉 兴是 浙 江省 紧 固件产 品 的生 产和 出口基地 ,涉案 金 额 为
90 万美元,涉及生产和 贸易企A 9 家。 面对 困局 ,嘉兴市 70 k0
可 能引起 这些物 品 的涨价 。
如果 同时钢 铁 企业原 有 的利 润 空间较 大 ,那 么铁 矿石 价格 上 涨 引起铁 制 品价格 上 涨的 幅度 有 限 ,主要 将压 缩钢 铁 企业利 润 空 间。这 时铁 矿石 涨价 的主要 承 受者 将是 钢铁 企业 。 如果钢 铁 企
业原 有的利 润 已经很 薄 ,那 么铁 矿 石价 格上 涨将 可 能引起 钢铁 企业 的亏损 ,长期 这 样将 引起 它们 减产 ,而 铁制 品 的价格 将会 由于供 给减 少 而上涨 。这 就会 引起 滞胀 ,即一 面是 钢铁 企业 的
面对 反倾 销 案 件 , 不应 诉 无疑 是 死路 一 条。这 次遭遇 如 此 大规 模 的 反倾销 调 查 ,如 果应对 不 力 ,也将被
占世 界 紧 固件 总产 量 的四 分之一 强 ,
同 时 ,28L 的销 售 额却 仅 占世 界 9{元 总销 售额 的1% 0 左右 ; 出口的平 均价 格 为 14 美元/ ,从 国外 20 吨 进 口的平 均 价格 高达 90 多美元 / ,相差 8 。这 正 凸显 了我 00 吨 倍
维普资讯
[ 商业评论] BUS NES VI W I SRE E
应对反倾销 :治标更要治本
_ 评论/ 张汉东
欧盟委员会于20年 l月9 07 1 日对原产我 国的钢铁制紧崮件 ( 不包括不锈钢 紧固件) 产品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金

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了谁?

铁矿石价格上涨影响了谁?
维普资讯
_
20
J
,篓篓詈育三案 譬蓑喜誓柔誉萎

铁 已 经 进 入 高 成 本 时代

但 也 有 国 内专
而钢
家对 此 表 示
时 格



在铁矿石 基 价攀升 的同

河 谷 公 司 正 式宣 布
该 公 司 同 新 日本 制

国 际 钢 材 价 格 也 将 随之 走 高

实落 实 已 有 计 划 ; 供 应 时 序 的基 础 上
区 域 性 结构

是在合理 控制
南 通 市市 委

市政 府

国家 对 房 地 产 市 场

系 列 的宏 观 调
调 整 部 分土 地 1

特 别 关 注 低 收 入 群众 的住 房 困 难
重 视 住 房 保 障工 作
“ ,
高度
就在 在
控 政策 的全 局

铁 公 司 和 韩 国浦 项 制 铁 达 成 协 议

同意


材 市 场 价 格 的波 动 又 将 推 动 铁 矿 石 的价

将2 0 0 8 财政年度铁矿 石 价格上 调 6 5%
新 价格将 从 4 月 1 日起 实 施

两 者之 间 已经 形 成 了恶 性循
为期1年



}

矧 鼍 ≮鳓 驽

鬣 零

次考
加速小 型 钢 企 淘汰 进 程
钢 材价格上 涨 为企 业 带来利

铁 矿 石 价 格 上 涨 为钢 铁 企 业 带 来 成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矿石涨价及其应对策略摘要:在全球货币持续宽松的背景下,自2009年世界经济复苏向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随着美元贬值加速和中国需求强劲复苏,对大宗商品进口激增。

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对中国经济增长将产生较大影响。

关键词:铁矿石涨价;货币宽松;大宗商品在全球货币持续宽松的背景下,自2009年世界经济复苏向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随着美元贬值加速和中国需求强劲复苏,对大宗商品进口激增。

2011年1月份,我国进口额增长51%,远高于近38%的出口额增长。

特别是,我国对铁矿石、石油和铜等工业原材料进口额增长加快,主要因为进口价格屡创新高,其中我国1月份铁矿石进口价格(按美元计算)较上年同期上涨了68.45%;废铜和未锻造铜材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51%,原油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50.8%。

很明显,今后一段时期内,国际工业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对中国经济增长将产生较大影响。

一、国际铁矿石价格仍会持续走高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用于钢铁生产的铁矿石价格持续攀升,并屡创历史新高。

以中国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看,铁矿石进口均价已从2008年6月每吨68.14美元的低谷触底反弹,截至到2011年1月,铁矿石进口均价每吨达151.41美元,非常接近2008年8月每吨154.46美元的历史最高点(见图1)。

趋势上看,国际铁矿石价格仍然会持续走高,中国铁矿石进口均价年内就会超过2008年的历史高点。

预计201 1年二季度铁矿石价格将比一季度上涨约23%~25%,而且2011年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要远高于2010年。

推动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动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铁矿石需求相当强劲。

受全球经济复苏向好影响,加上年初钢铁企业大规模补充库存需要,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近期逼近每吨200美元。

据普氏能源资讯(Platts)最新数据显示,铁矿石现货价格(含运费)现已触及每吨192.5美元,很快就会突破每吨200美元的关口。

过去12个月间的涨幅为50%。

近期有迹象显示补充库存的行为仍在继续,亚洲钢铁企业纷纷增加原料库存。

其中,中国铁矿石进口量1月份达到创纪录的6900万吨,比上年12月份高出19%,比上年同期高出48%。

据中钢协1月发布的报告称,2011年中国的粗钢产能或将达到8亿吨,在中国强劲需求、产能扩张和钢铁价格继续上升的背景下,国际矿商无疑更加看好铁矿石前景,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国际铁矿石价格将维持上升态势。

二是铁矿石供应仍然偏紧。

当前,铁矿石已成为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家的战略必需。

一方面,世界上铁矿石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巴西、澳大利亚、印度和南非等国家,而铁矿石供应主要受有金融资本背景的国际矿商控制。

目前全球铁矿石供应形势仍然紧张,巴西淡水河谷(V ALE)、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 Billiton)和力拓(Rio Tinto)三家矿商目前控制了全球70%以上的铁矿石资源,对全球铁矿石供应具有非常强势的控制能力。

必和必拓公司首席执行官高瑞思近期表示,预计未来两年内市场上铁矿石将基本不会增加新的产量。

力拓公司虽然一再声称在2014至2015年前完成产能扩大,但是总体上全球对铁矿石开采行业的投资力度减弱,铁矿石供应量可能不会增产,甚至还可能会有所下降,供应量偏紧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观。

另一方面,目前铁矿石供应国开始有步骤控制国内矿产资源开采利用。

特别是为保证国内钢铁企业获得充足供应,这些国家开始限制铁矿石对外供应,有的国家直接限制出口,有的国家则强征高额出口关税。

比如,印度是铁矿石这种炼钢原料的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近期,印度卡纳塔克邦(Karnataka)开展打击非法矿场行动,禁止铁矿石出口,来自印度的铁矿石供应出现紧缩,推助了此轮铁矿石价格上涨。

当前,印度年出口铁矿石逾l亿吨,其中卡纳塔克邦占四分之一左右。

与此同时,受极端天气影响,澳洲和巴西的某些铁矿石项目正面临延期。

虽然伊朗铁矿石出口规模不大,但伊朗政府亦考虑对铁矿石出口加征关税。

摩根士丹利驻悉尼首席金属经济学家彼得·理查森(PeterRichardso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铁矿石市场供应紧缺局面将持续到2013年中期。

三是燃料价格上涨推高海运价格。

2011年初,中东骚乱引发国际对石油供应的担忧,特别是随着利比亚石油公司纷纷停产,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度上涨。

即便排除地缘政治因素的短期影响,受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影响,石油价格也将出现明显的趋势性上涨。

预计2011年将可能维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高位。

燃料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推高海运价格。

2月份以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出现小幅反弹迹象,保持在1200多点的较低水平。

目前铁矿石价格已处于高位,但铁矿石需求并没有呈现放缓迹象,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在2011年开年再度进入上升通道。

与2008年4月每吨30美元运费相比,目前每吨6.5美元左右的海运价格要低得多。

实际上,当时原油价格大致在每桶110美元左右,目前原油价格正向这一高点逼近。

倘若未来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将会带动海运价格所有提升,再加上矿商操控全球远洋运输能力和金融化程度较高的定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将推高国际干散货运价(BDI),进而增加进口铁矿石的到岸价格。

根据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数据,澳洲基准铁矿石现货价格(含运费)2月23日触及每吨185美元高位。

四是铁矿石定价短期化趋势明显。

自2010年4月开始,三大矿商均已表示放弃年度定价机制,转向季度定价和指数定价。

季度合约与不含运费的现货市场价格挂钩,主要依据普氏能源铁矿石价格指数(IODEX)制定协议价格。

根据IODEX提供商普氏能源资讯(Platts)测算,2011年第二季度淡水河谷卡拉加斯品位66%粉矿协议矿华北到岸价格为199美元/吨,预计上涨15.9%;力拓二季度矿石离岸价为2.749美元/吨度,环比涨幅约34%。

目前来看,近40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渐已走向寿终正寝,铁矿石定价短期化趋势愈发明显。

淡水河谷和力拓目前均采用季度定价,印度铁矿石供应商国营矿山公司(NMDC)也考虑将海外用户的铁矿石合同由年度转为季度,而必和必拓采取更为灵活的垄断定价做法,强行力推更短期的月度定价机制;倘若钢铁企业不接受月度定价,必和必拓就强行断供,因无法找到替代资源,很多钢铁企业不得被迫接受。

当前,铁矿石市场从长期合约制度转移到现货定价机制的速度正在加快,由此预计今后铁矿石协议价格将与现货价格更为接近,且随之波动得更加剧烈。

二、铁矿石涨价助推钢材价格攀升受炼钢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国际钢铁价格近两个月来上涨了30%以上。

咨询公司CRU表示,基准的美国热轧钢卷价格自去年11月初以来上涨了37%,达到每吨783美元,为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CRU全球国际钢铁价格指数和亚洲国际钢铁价格指数均突破200点关口,整体出现大幅度攀升势头(见图2)。

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也表现出上涨态势,现已突破危机以来的高点,创下135点的新高。

与此同时,国内不少钢铁企业逆势上调钢价,使得钢材出厂价和销售价“倒挂”现象愈发严重。

钢材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因为重要的炼钢原料铁矿石的大幅攀升。

铁矿石价格会直接影响钢铁价格,最终会影响到汽车、洗衣机等日常用品的成本。

近期,铁矿石价格正迅速逼近历史高位,其中澳大利亚出口中国的基准铁矿石现货价格自11月份以来上涨了20%之多,触及每吨185美元以上高位。

2010年下半年来,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掉期计算价和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和线材期价呈现出近似的趋势性上涨态势,这表明铁矿石价格高企将助推钢铁价格上涨。

图3还表明,铁矿石价格并没有完全转嫁到下游钢铁价格上来,钢铁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较大。

据工信部统计,2010年大中型钢企生产成本上升了30.7%,大多数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此外,炼焦煤价格的上涨也是推高钢铁成本的重要推手。

特别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导致当地煤矿出口中断。

这使得全球炼焦煤供应受到严重影响,焦炭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现货炼焦煤价格现已高达每吨350美元,比之前达成的2011年一季度每吨225美元的季度合约价高出55%。

由于亚洲以及西欧的钢铁企业50%以上供应都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州。

由此引发全球制造企业纷纷抢购钢材,短期内助推钢材价格大幅上涨。

同是炼焦煤供应商的必和必拓拟从4月起对炼焦煤推行月度定价机制。

很明显,更短期的定价机制将会引起炼焦煤价格频繁波动,而加大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剧烈波动。

三、铁矿石涨价加速钢铁产业重组由于在钢铁生产中的作用,铁矿石资源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从摩天大楼到汽车和冰箱,都离不开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对采矿业和钢铁制造业的盈利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全球矿商也十分重要。

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带动的铁矿石涨价,2010年巴西淡水河谷实现净利173亿美元,每股收益为3.25美元,总营业收入达到465亿美元,居全球采矿业首位。

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2010年净利分别高达170亿美元和143亿美元,其盈利也主要来自铁矿石业务。

其中,力拓铁矿石业务净利润高达101.89亿美元。

与三大矿商的卓越业绩相比,2010年国内77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仅实现净利897亿人民币,还不到三大矿商盈利总额的30%。

从盈利能力看,国内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2.91%,既远低于全国工业6.2%的平均水平,更是与淡水河谷2010年高达47.9%的经营利润率相差甚远。

在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的同时,国际钢价却因需求放缓和新兴市场宏观政策趋紧,已经开始由涨转跌。

铁矿石持续的涨价无疑进一步挤压了国内钢铁企业的盈利空间。

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钢铁企业完全没有议价能力,主要表现在协议价格谈判中节节败退。

据中钢协统计,2010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18亿吨,进口均价同比上涨约每吨50美元,这就意味着向铁矿石供应商多支付了约300亿美元(合人民币逾1900亿元)。

面对如此巨额财富流向海外矿商,中国钢铁企业不能坐以待毙,需要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以与日益强势的矿商抗衡。

从铁矿石涨价中变得越来越强势的矿商,将会利用雄厚的资本从蚕食更多的利润,使得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配更加不均衡,甚至把下游的钢铁企业挤压成为钢铁加工制造车间。

特别是目前我国铁矿石年供应能力不足亿吨,自给率不足20%,仍需要大量的铁矿石进口。

加上金融机构助推铁矿石金融化,各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逐渐失控,无从招架随之而来的铁矿石指数、航运期价、掉期交易等金融衍生工具。

在铁矿石定价博弈中,供应商的强势自然会加速下游钢铁产业的联合重组,以形成相抗衡的钢铁巨头。

目前,在上游矿商的倒逼下,全球钢铁产业正加速重组,改变受制于人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2月初,日本两大钢铁企业新日本制铁公司和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宣布拟实现合并,以粗钢产量计算,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日本第一、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仅次于同样通过合并而组建的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