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合卷六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六(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六(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达标检测卷六(附答案)一、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4分)(搭嗒)船(捕哺)捉(翠萃)鸟(漂飘)亮(盛胜)开观(查察) (绒戎)毛 (睡谁)觉二、用“——”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3分)玩耍.(shuǎyào) 钓.鱼(gōu diào) 合拢.(nóng lǒng)哈欠.(qiàn qàn)鹦.鹉(yīn yīng)蒲公英.(yīng yīn)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2分)【张】①陈设,铺排;②看,望;③量词;④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1. 我们不能养成铺张.浪费的习惯。

()2.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3. 妈妈给我拍了一张.好看的照片。

()4. 上课时,我们不能东张.西望。

()四、正确书写词语。

(4分)五、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3分)1.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2.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 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分)()的长嘴()的小鸟() 的世界()的羽毛()的草地() 的蒲公英七、照样子,写词语。

(9分)静悄悄(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一本正经(含数字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人注目(含“人”字的四字词语):_____ _____ _______八、句子练习。

(6分)1.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用加点的词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弟弟的脸上。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

《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

一曰手箸匈曰揖”,“攘”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揖”。

而“让”字最早书写为“禳”,古同“攘”,意为谦让。

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

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

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

《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

《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

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

如周代“宾礼”的“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

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

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

尽管与其他礼仪一样,作揖礼最早也只用于贵族之间的交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礼下庶人”成为重要的社会教化目标。

随着礼文化的推广和下移,揖礼成为了规范平民之间日常交往的一种礼仪,实现了礼仪的“流行化”和“民俗化”。

宋代王说《唐语林补遗四》云:“凡入门至食,凡数揖。

祗揖者,古之肃拜也。

2020年成考语文模拟试卷(六)答案

2020年成考语文模拟试卷(六)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模拟卷(六)语文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裨(片)益窠(㈣臼偌(nu6)大潜(qi台n)移默化B.发轫伐n)烘焙(p6i)m(bing)B既往不咎(ji⑴C.臧否(pi)契(qi句合澄(ch6ng)澈乳臭(xi⑴未干D.造诣伊)编纂亿口粉)'泊96)位游目骋(3加9)怀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震憾寒暄水笼头急功近利B.谜宫踊跃名信片山清水秀C.贸然脉搏节骨眼焕然一新D.污告松驰暴发户变本加厉(震撼水龙头迷宫明信片诬告松弛)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①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住对方凌厉的攻势,痛失奖杯。

②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厨顺利,()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

(截止不带宾语,后面不能接时间)③剧中的许多匈奴戏外景极费周折,投资方先后()了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多处草原, 但均因沙化严重、草地退化的问题而搁浅。

(实地观察调查)A.遏制截至考察B.遏止截至考查C.遏制截止考察D.遏止截止考查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A.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B.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竞选,一时间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

C.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D.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A项中“玲珑剔透”本来有两个意思,一是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一比喻人精明灵活;句中使用的就是第一种意思,所以A项是正确的。

B项中“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而现在B项中却将这一成语理解为热门,这就不恰当了。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六)(含答案)

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六)(含答案)

综合模拟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读音正确的一项()A. 看.(kàn)护秕.谷(bǐ)抚弄..(jìng tíng)..(fǔ nòng)大相径庭B. 发髻.(jì)匿.(nì)笑琢磨..不齐(cēn cī)..(zuó mo)参差C. 黄晕.(yūn)央.求(yāng)柠檬..(níng méng)恍.然大悟(huǎng)D. 应和.(hè)衣裳.(cháng)缥缈..(jǐn cù)..(piāomiǎo)花团锦簇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A. 许多人看到老人摔倒不扶,并非麻木不仁....,而是心存疑虑,担心引起误会。

B. 90后的求职者,要求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而且往往见异思迁....。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D. 宋歌灵机一动....,想出了好方法,将这道数学题解答出来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30%左右。

B.在科学家邓稼先的一生中,无处不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震惊于世。

C.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赞誉。

D.国庆黄金周期间,小罗建议去云南丽江,小韦建议去海南三亚,我同意她的建议。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然而,我们信仰家,信仰我们的出处,又何以如此恒定?②在我看来,“叶落归根”说的不仅是过冬的事情,更是回家的事情。

③有风,有流水,有兽的足踪,有鸟的羽翎……它们都会将叶子带到很远的地方使之永不回归。

④其实,叶落何以就一定归根呢?⑤西山的木石不就被精卫衔去了东海么?⑥地球载着我们每个人,从这个区域漂到那个区域,每一天都面对陌生,永远不会返回初始的道路。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海南省高考全真模拟卷(六)语文1.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家梁晓声说,我想把从前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原著者以文学语言叙说了中国父辈的故事。

然后,我们在李路导演的电视剧《人世间》中,看到中国从苦难走向变革的半个世纪,看到颠簸于历史浪涛的百姓生活,历经悲欢离合。

小说和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都源于尊重生活。

《人世间》叙说的是双重生活:一是中国的社会生活。

中国当代社会生活波澜壮阔,少有小桥流水与田园平静;它总是深刻地影响着所有人的命运,少有人能超然度外、徜徉桃花源。

《人世间》的故事从1969年展开,许多青年人的命运悄然扭转。

接着,它依次表现了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国企改革、经商热潮、棚区改建等重要社会事件。

这些事件是中国社会走过的路标,构成当代社会史,也构成中国百姓命运史。

中国社会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每个人是颠簸于其间的小船,或者是一个不带救生圈的泳者,同呼吸共命运。

二是个人的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背景是辽阔的,但编导紧紧聚焦于普通百姓的生活命运,没有戏剧化的强情节推动,更多的是生活琐碎的细节。

一个东北的工人家庭,一群“光字片”的棚区人,一出烟火气扑鼻而来的百姓生活之剧,就此徐徐展开。

比如开篇的第一集,周家面临着上山下乡的抉择。

周秉义下乡离家,周蓉不辞而别,五口之家就此分处三省四地。

父亲拿着洗印好的全家福照片说:“这或许是我们全家最后一张全家福了,难了!”社会生活是风,个人生活是草。

风吹草动,即通过细致描写个人命运的“草动”,来折射时代生活的“风吹”,这是编导对中国百姓生活的理解,也是整部《人世间》的艺术逻辑。

电视剧《人世间》采用家庭叙事结构。

家庭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微型标本,蕴藏着中国人的生活哲理和情感。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名校期末真题卷(六)【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名校期末真题卷(六)【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名校期末真题卷(六)(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考号:得分:.一、客观题。

(27分)(一)选择题。

(22分)认真听老师读两遍短文,按要求完成1、2、3小题。

1.螳螂舞动着两只前腿想干什么?( )A.捕食。

B.炫耀自己像刀一样的前腿。

C.阻挡车轮前进。

2.这个故事选自( )A.《伊索寓言》 B.《昆虫记》 C.《中国古代寓言》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凡事要量力而行。

B.赞美螳螂敢于挑战的勇气。

C.要爱护动物,不能伤害小动物。

4.下列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懦.弱(nuò) 撒.腿(sǎ)模.样(mó) 龙爪.(zhǎo)B.折.腾(zhē) 称.心(chèn)差.别(chā) 脊.背(jǐ)C.闲散.(sàn) 呕吐.(tù)夹.被(jiā) 一溜.烟(liù)5.下面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偶而辩认欧洲气喘吁吁B.吹拂尊循莲篷没精打采C.疲倦束缚贡献翩翩起舞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时,他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没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B.体操表演时,马小东不会做,就在队伍里滥竽充数....。

C.同学们在学习上南辕北辙....,谁也不愿意落后。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鹿角和鹿腿》选自《克雷洛夫寓言》,告诉我们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

B.《火烧云》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重点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

C.《清明上河图》是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

8.关于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理解难懂的句子不能用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两种方法很不一样。

B.结合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理解《剃头大师》中“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的意思。

C.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了“水葫芦”是指在水中嬉戏时将头露在水面上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

2022年秋小升初新生分班检测语文卷(六)(解析版)

2022年秋小升初新生分班检测语文卷(六)(解析版)

2022年小升初新生分班检测语文卷(六)(解析版)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考试得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明媚.(mèi ) 偏僻.(pì) 侵袭.(xí) 焉知非福.(fú) B .坚劲.(jìng ) 挪.(nuó)移 褐.(hè)色 见微知著.(zhuó) C .汤匙.(shi ) 挽.(wǎn )回 栅.(zhà)栏 赤裸裸.(luo ) D .依偎.(wèi ) 花蕊.(ruǐ) 幼稚.(zhì) 含情脉脉.(mài ) 【答案】A【解析】A 答案:完全正确;B 答案:“见微知著”的“著”读音应为zhù;C 答案:“汤匙”的“匙”读音应为chí;“赤裸裸”的“裸”读音应为luǒ;D 答案:“含情脉脉”的“脉”读音应为mò。

所以选A 答案。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笔走龙蛇 翻箱倒柜 B .高山流水 轻歌曼舞 画龙点睛 别出心栽 C .余音绕梁 巧夺天功 妙笔生花 焦躁不安 D .黄钟大吕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精兵减政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错误的更正如下:B 别出心栽 —— 别出心裁;C 巧夺天功 ——巧夺天工;D 精兵减政 —— 精兵简政。

3.按要求填空。

(5分) (1)“霉”的音节是 ,结构,部首是。

写出和“霉”字部首相同的三个字:、、。

【答案】(1)méi 上下 雨 雷 霜 雹【解析】“霉”字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是上下结构,其中上半部分“雨”是它的部首。

以“雨”作部首的字多与天气变化有关。

(2)“梧”字共 画,第六画是 ,去掉“木”字旁,添上一个新偏旁,可以组成字。

用这个字组成两个词是:、。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6)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附答案 (6)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二、jìn yīn wǎnɡlì()来()乐结()()正相()()为()常用() ()出话() 上() 站() 三、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 空.地有空.B. 睡觉.觉.得C. 种.树种.子D. 音乐.快乐.2. 下列词语书写错误的是()。

A. 捉虫B. 心情C. 棉花D. 维法3. 下面哪件物品与夏天没有关系?()A. 蒲扇B. 凉席C. 蚊香D. 月饼4. 下面哪个字的意思可能跟“口”有关?()A. 捉B. 叫C. 跑D. 台四、1. 一(首)诗一()水珠一()桥一()飞机2. 轰隆隆____________________3. (踢)足球()沙包()音乐4. 火红火红的枫叶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5. 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小青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鸭子游泳。

小鸭子开心地在池塘里游泳。

蜜蜂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要查的字大写字母音节组词请池六、1. 你要回去了吗()2. 这里的景色真美呀()3. 爸爸看到我来了()高兴地笑了()七、1. 人之初,性本善,性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书__________,而义__________。

3. “__________敢轻言语,__________户__________。

”这两句诗出自()朝(cháo)诗人唐寅的《__________》。

4. 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______5. 老师常用“读万卷书,______________”来鼓励我们要多读书,增长见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合卷六一、选择题1、“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和“语不惊人死不休”是那两位诗人的自况?()A、孟郊、李白B、贺知章、杜甫C、贾岛、杜甫D、孟郊、陆游2、我国第一部新诗集是下列哪一部?()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徐志摩的《志摩的诗》D、艾青的《大堰河》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 )。

”A、知天命B、耳顺C、不惑D、耄耋4、与下列成语相关的人物配对错误的是哪一项?()A、举案齐眉——孟光B、囊萤映雪——孙敬C、击楫中流——祖逖D、枕戈待旦——刘琨5、“黔驴技穷”这一寓言故事的作者是谁?()A、庄子B、柳宗元C、韩愈D、荀子6、下列作者与作品配对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契诃夫——《套中人》B、卡夫卡——《变形记》C、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D、莫泊桑——《死亡与罗盘》7、李白诗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广陵”是现在的哪里?( )A、广州B、扬州C、福州D、南京8、唐人诗句“千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的作者和句中人物分别是谁?( )A、白居易、杨贵妃B、李商隐、武则天C、李贺、嫦娥D、杜甫、王昭君9.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桎梏.(gù)畸.(jī)形一曝.(bào)十寒刚愎.(bì)自用B.塑.(suò)造炽.(chì)热瞠.(chēng)目结舌一蹴.(cù)而就C.发酵.(jiào)愤懑.(mân)如火如荼.(tú)秣.(mò)马厉兵D.潜.(qián)伏筵.(yán)席面面相觑.(qù)垂涎.(yán)三尺10.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 )A.大度虫蠹无耻滥言苦心孤意B.雷同自栩残羹冷炙不卑不抗C.芜杂肤浅沤心沥血金榜题名D.诅咒玄虚嘻笑怒骂旁证博引11.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B.当然,课堂上老师可以把手放开..,一来可以让学生多动动脑筋,二来可活跃一下课堂气氛。

C.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D.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根本没有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

12.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______,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②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

③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______,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④希望台湾当局顺应民心,消除______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使两岸关系有一个新的发展。

A.萌芽探查伟绩阻止B.萌芽探明罪行阻挠C.端倪探明伟绩阻挠D.端倪探查罪行阻止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得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1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就不可能有条有理进行思维的能力。

B我知道他有很多爱好,特别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蹩脚。

C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D科学技术所蕴涵的博大精深,所倡导的严谨作风,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永恒素质。

1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

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________。

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_______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

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__________。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⑤便成死症⑥便太浅显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0题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

武宗时,迁刑部郎中。

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

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

皇庆初,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

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

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

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以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

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

”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

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

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史。

人谓公老,必不行矣。

天璋曰:“国步方坚,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

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

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

既归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坛储,天璋处之,晏如也。

至顺二年卒,赠通议大夫、礼部尚书。

(选自《元史〃良吏一》)1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适.盗贼充斥适:正赶上,恰巧B.失申.之责申:申辩C.至则厉.风纪厉:使……严明D.时省臣董.田事董:监督,管理17.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不以.累诸君也求其.罪无所得竟发藏以.赈之以余禄施其.族党A.两个“以”不同,两个“其”也不同B.两个“以”不同,两个“其”相同C.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不同D.两个“以”相同,两个“其”也相同18.对下面四句话句间关系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复河渠,河患遂弭。

②饶独无有,省臣衔之③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④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19.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卜天璋为官正直的一项是( ) ①河患遂弭②将中以危法③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④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⑤饶独无有⑥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2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卜天璋担任饶州路总管时,本着“听民自实、事无苛扰”的原则,致使饶州民心大悦,版籍为清。

B卜天璋“归汴”后,把作官时积攒下来的俸禄都帮助了族人和乡亲,他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又感到平安喜乐。

C.郡县争赂省臣而卜天璋却不肯这样做,招致了省臣的忌恨,省臣想判他的罪,但苦于没有理由而没得逞。

D.县里闹饥荒时,卜天璋要开仓赈济百姓,同僚们认为不能发放,卜天璋虽心存顾虑,但最终还是发放存粮救济百姓。

答案:1.C 唐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新添水槛供垂钓,故着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2.B 我国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3.C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1: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翻译2:我十五岁有志于学习,三十岁时懂得礼仪,说话做事合于礼,四十岁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时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过规矩、法度。

4.B 举案齐眉出自《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故事: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

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

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

意为: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囊萤映雪出自《晋书.车胤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意为: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

击楫中流出自《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意为: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枕戈待旦出自《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

”意为: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

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5.B 黔驴技穷出自: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意为: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6.D 《套中人》即《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俄国]契诃夫《变形记》作者:[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卡夫卡《乞力马扎罗的雪》作者:[美国]海明威《死亡与罗盘》即《死亡与指南针》作者:[阿根廷]博尔赫斯7.B 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

广陵,即今江苏扬州。

8.D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9.C (A曝.:.pùB.:s..ù.Dxi...á.n.10. C(A滥-谰;意-诣B栩-诩;抗-亢C沤-呕D嘻-嬉;证-征11.C(A风流①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②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③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案件ㄧ~韵事。

此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率性、自由的情态” B放开:弃置一边,舍弃;C从而:连词。

然后;因而,而此处没有承接和因果的意思,所以错了。

D:基本概念指随声附和,与他人的一样;也指一些事物不该相同而相同。

12.C(萌芽:1:是植物刚刚发芽;2:事情刚要发生但只是开始3:事件产生已经开始形成。

端倪:①事情的眉目;头绪;边际;②指推测事物的始末。

探查:;深入查看,审查,检查;探明:打听或研究明白。

伟绩:重大的成绩,伟大的功绩。

此处应该用伟绩,反语,有讽刺意味。

阻止:使不能前进,使行动停止。

阻挠:阻止;暗中破坏,使不顺利或不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