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乐乐小组制作的小车,测试中发现小车不走直路,可能是因为()。

A.车身漂亮B.车轴不正C.动力不足2.自行车在刹车时,阻碍后轮转动的力是()。

A.拉力B.弹力C.摩擦力D.引力3.()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4.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低C.不变5.自行车座的弹簧具有()的作用。

A.美观B.稳固C.缓冲二.填空题(共8题,共34分)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小肠和大肠。

2.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同一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振动越慢,音调越()。

3.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与外界的()交换。

4.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

5.声音能在()体,()体,()体中传播。

6.()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是利用弹簧受到拉力会()的特征制成的。

7.不“()”不“()”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8.我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吸入()进入血液,呼出()排出体外。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我们听到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

()2.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既不影响消化,也可以节约时间。

()3.肺活量越小,肺功能越好。

()4.节日燃放的烟花会升到高空中,是利用了反冲力使得烟花上升。

()5.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没有什么区别。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把消化器官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口腔吸收食物残渣中水分大肠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食管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胃把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小肠把食物送到胃里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图中是弹簧测力计请你填一填每一部的名称。

2.向水壶中倒水,随着水越到越多,听到的声音高低不同,倒的水越多,声音越高,其科学原理是什么?3.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一个好方法让我们感受桌子的振动吗?六.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歌手唱到高音时,声带振动的速度()。

A.慢B.快C.不快也不慢2.按照()的顺序我们一天吃过很多食物。

A.早餐午餐晚餐B.午餐晚餐早餐C.晚餐早餐午餐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下列描述声音的词语不合适的一组是()。

A.高低、高兴B.悦耳、动听C.刺耳、难听5.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声音的高低会随着水位上升()。

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不变6.青青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后放入水中,过了相同的时间后观察到水面形成的波纹不()(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

A.甲是大音叉B.乙是大音叉C.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声音的()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2.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的作用,要使运动的小车停下来,必须要有()的作用。

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的主要来源。

4.花样游泳选手的头部潜入水中时,仍能随音乐起舞,这说明了()能传播声音。

5.小明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小丽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的食物。

6.图中的喇叭在“唱歌”,纸屑在上下跳动。

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在不停地()。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2.吸烟可以锻炼肺活量,因此吸烟有益身体健康。

()3.我国传统乐器古筝上的弦长短不一,弦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4.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等。

()5.制作小乐器的步骤是“设计—制作—调整—演示”。

()6.做“土电话”实验时,线不拉直,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下列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把它们起来。

2022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2022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班级考号姓名总分附:参考答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二)一、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

()2.轻轻敲击音叉与用力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完全一样。

()3.敲击铝片琴的铝片时,较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较高。

()4.人体通过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5.常运动的同学和不常运动的同学,在运动后恢复正常呼吸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

()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大我们的肺活量。

()7.食物到消化器官中都会被消化,所以不需要细嚼慢咽。

()8.使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内空气喷出的方向是相同的。

()9.人走在冰面上容易滑倒,是因为鞋子和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

()10.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是:明确问题→制订方案→实施方案→评估与改进。

()二、选择题。

(每题2分,共40分)1.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波B.直线C.气流2.要使发声物发声时间更长久,最根本的方法是()A.阻碍传播声音的途径B.用东西包裹住发声物C.使发声物不停地振动3.声音可以在空气、牛奶、铁片中传播,其中传播能力最强的是()A.空气B.牛奶C.铁片4.声音在耳的各结构中的传播路径是()A.声源→中耳→外耳→内耳B.声源→外耳→中耳→内耳C.声源→内耳→中耳→外耳5.宇航员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电子通信设备,将听不到任何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上没有生命B.月球上不存在振动的物体C.月球上没有空气6.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者都要拧紧或拧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调节乐器的()A.音高B.音量C.音质7.弹奏古筝时,如果想要获得一个很高的音,可以()A.拨动粗且松的琴弦B.拨动细且松的琴弦C.拨动细且紧的琴弦8.呼吸一次是指()A.吸一次气B.一呼一吸C.呼一次气9.如图所示,②模拟的是()A.肺B.胸廓C.气管10.一个人的肺活量比较小,指的是()A.他的肺比较小B.他每一次呼吸的气体量比较少C.他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较少11.下列食物中,属于主食的是()。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呼一吸算()呼吸。

A.两次B.一次C.不确定2.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保龄球具有能量,所以能够击倒前方的球瓶B.相同质量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C.不同的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小能量越大D.超速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生事故,危害非常大3.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

A.越高B.越强C.越低4.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

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5.一般来说,声音在()传播速度更快。

A.气体B.液体C.固体6.关于呼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气管、肺B.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时刻呼吸C.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大约60次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我们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和()三种。

2.向上抛的球最终会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落,这些运动都是因为()的作用。

3.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有关。

4.声带越紧,声音越()。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20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女子的声音()。

5.我们学到的描述声音的词汇主要有()、低、()、弱、()、刺耳、难听、()等。

6.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决定的。

同一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振动越慢,音调越()。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小车未安装车轮和安装了车轮后的摩擦力一样大。

()2.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所以是有害的。

()3.电视中悦耳动听的钢琴声,钢琴簧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食物在人体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而被消化吸收的顺序是()。

A.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B.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C.口腔→小肠→胃→食管→大肠2.在实验中,抽掉玻璃钟罩内的空气使铃声慢慢变弱,证明了()。

A.空气不能传声B.声音传播与空气无关C.空气能传声3.()不是我们的呼吸器官。

A.支气管B.肺C.心脏4.下面声音中,刺耳的是()。

A.朗朗的读书声B.巨大的爆炸声C.小溪的流水声5.小明用手摸着自己的喉结并说话,体会喉结在振动的感觉;小红在桌上用手按住钢尺然后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那部分,观察尺子的状态;小强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然后敲击鼓面,观察纸屑的状态。

这三位同学研究的问题是()。

A.声音是怎样产生的B.声音的强弱C.声音的高低6.()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

A.把橡皮筋拉开拨动B.拉松一点C.把橡皮筋用力搓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2.气球越大,小车行驶得越();气球越小,小车行驶得越近。

3.鼻腔、口腔()、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4.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胃、小肠和()。

5.各种物体,只要()就必然发出声音,如果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6.和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减少了。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睡眠的时候,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低的。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气体传播声的能力最强。

()3.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够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4.许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5.呼吸是人体重要的生命特征。

()6.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观察物体是否发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一、填空题。

(共20分)1.坐在汽车上, 如果我们觉得路旁的树木、房屋在往后退, 这时我们选定的参照物是________;如果以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 我们自己是__________的;如果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 乘客是_________的。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 有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

3.弹簧测力计, 是利用弹簧的特性, 用来测量_______的大小的工具。

4.电流没有形成回路, 断开了, 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

5、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 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6、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来测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_______。

7、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

8、太阳的热可以不依靠____________而直接向周围发射。

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作__________。

9、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 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10、蚕宝宝有一天不吃也不动, 蜕下了一层皮, 颜色更_______了。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1.橡皮筋拉得越紧, 拨弹时发出的声音越()。

A. 响B. 轻C. 不一定听到2.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 粗细不同的钢管, 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A. B. C.3.处理玻璃、金属、纸和塑料等垃圾最科学的手段是( )。

A. 填埋B. 焚烧C. 回收4.下列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用嘴巴吹灭B. 用灯帽盖灭C. 用水浇灭5.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 转动速度B. 转动方向C. 发电机大小6.下列哪个实验仪器在加热时能使蒸发皿物体均匀受热?()A. 酒精灯B. 石棉网C. 三角架D. 烧杯7、通常情况下, 100毫升水能溶解()食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实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关于呼吸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A.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咽、气管、肺B.人类要生存, 就必须时刻呼吸C.安静状态下, 每分钟呼吸大约60次2.一呼一吸算呼吸()。

A.一次B.两次3.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为了()。

A.减小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给裁判看4.下面食物中, 冷吃味道更好的是()。

A.凉拌金针菇B.鸭煲C.红烧肉5.下面食物中, 都是单一食物的是()。

A.馒头、猪肉饭、梨、苹果B.馒头、白米饭、梨、肉包 C.馒头、白米饭、梨、苹果6.同一把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越()。

A.高B.轻C.低二.填空题(共6题, 共22分)1.我们可以这样描述鸟叫声: 很动听, 一会儿(), 一会儿()。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交换, 使()进入血液, 同时排出()。

3.深吸一口气, 吹响一个哨子。

()大的人, 吹响哨子的时间会比较长一些。

4.耳由外耳、()、()三部分组成。

5.弹簧测力计的单位是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这位科学家就是()。

6.在科学中, 力的单位是牛顿, 简称牛, 用符号()表示。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三.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2.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 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3.如果有大陨石撞上月球, 我们地球上的人也能听到撞击声。

()4.在人的消化系统中, 绝大部分的消化和吸收工作是在胃里完成的。

()5.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 呼出去空气的量。

()6.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四.连线题(共1题, 共6分)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 共6分)1.想一想, 坐在教室里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六.简答题(共3题, 共18分)1.二胡只有两根弦, 它是怎样发出高低不同、强弱不同的声音的?2.姐姐在吃饭时总催我吃快点, 她这么做对吗?应该怎么说服她?3.我们怎样保护自己的听力?七.综合题(共4题, 共39分)1.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呼吸, 呼吸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是维持生命的必需物质。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2.人体吸气时,()。

A.胸腔扩张,腹部收缩B.胸腔收缩,腹部扩张C.胸腔和腹部都扩张3.王林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全身各处。

A.胃B.气管C.心脏4.把玻璃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会()。

A.不变B.越来越轻C.越来越响D.先变响再变轻5.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6.当我们吹笛子时,我们听到了声音,这是因为()。

A.笛子的振动发出了声音B.笛子和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 C.空气的振动发出了声音二.填空题(共6题,共28分)1.()橡皮筋,橡皮筋会发出声音。

2.食物是我们身体所需()和()的主要来源。

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等。

4.推或拉都会产生(),让小车动起来的是()。

5.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到气管,再由()或()呼出的过程。

此时胸腔(),腹部()。

6.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

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

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睡眠的时候,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最低的。

()2.人在呼吸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氮气。

()3.糖既好吃又能提供能量,应该多吃。

()4.声音离鼓膜越远,鼓膜振动幅度越小。

()5.凡是利用反冲原理运动的物体,他们的速度都非常快。

()6.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没有变化。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道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听觉神经传递声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五.填表题(共1题,共9分)1.科学课上,四(1)班的同学为马铃薯中是否含有淀粉争论不休,你能帮他们完成实验方案吗?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1.图中是一种常见的听诊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二)
一、填空题:10分(每空2分)
1、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 ________,耳朵离声源越远鼓膜的振动
_________。

2经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防止蛀牙。

3、对于身体有残疾的人我们应该____________,并尽力给予___________。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 _______ 发达、 _________ 更加灵活。

5、骨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当所有的天空都被云覆盖,而看不见一点蓝天,这时的天气称为()A.晴天B.多云C.阴天
2、()放入水中后,会沉到水底。

A、沙子
B、食用油
C、酒精
3、小明看到雨量器中的雨水达到9毫米,这一天的雨量等级是()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4、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喉咙
C、声带
5、第一个消化食物的器官是()
A、胃
B、小肠
C、口腔
6、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声带B.口腔C.嘴唇
7、21℃读作()
A、摄氏二十一度
B、二十一度
C、二十一摄氏度
8、下面能溶解在水中的物体是()。

A.食用油 B.面粉 C.胶水
9、下列物质传播声音速度最慢的是()。

A、空气
B、水
C、钢铁
10、测量雨量的仪器叫()。

A、雨量器
B、气温表
C、风向标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20分)
1.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3个等级。

…………………………()2.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3.我们可以用嘴吹的方式熄灭酒精灯。

…………………………()4.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5.人体进行呼吸时,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

……()6.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7.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8.“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
9. 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
10. 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
四、连一连10分
食盐橡皮
味精溶解钥匙
白菜木屑
肥皂不溶解高锰酸钾
白糖塑料片
四、简答题:
1、你有哪些办法能加快食盐的溶解?(至少写出2个办法)
2、课堂上我们应该如何去控制自己说话的声音?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五、填图题:(16分)
1、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1)我们取下酒精灯的灯帽应该()放置在桌子上。

(2)酒精灯加热时候,应该使用酒精灯的()。

(3)加热完毕,应该()熄灭酒精灯。

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班级_________ 学生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_______状况。

2.我们这儿,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____________,气温最低是在___________。

3.风向是指风__________的方向,如北风是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_吹来的风。

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_____ _——_________13个等级。

我们这里___________以上的风很少遇见。

5.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___________。

层云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__________。

6.从外形上,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__________、_________、四肢几个部分。

7.经常锻炼身体,会__________我们的呼吸量,获得_________的氧气。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16分)
1.天晴时应在上午测气温,天阴时应在下午测气温。

()
2.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风的风向。

()
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指的就是下雨。

()
4.积云高于层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
5.从外部看,人身体的左右基本对称。

()
6.身体的肢体活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
7.身体健康的人心脏跳动的快慢与睡与非睡是一样的。

()
8.“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内。

每小题3分,共15分)
1.测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2.炊烟飘移的方向与风向标箭头的方向()A.一致B.相反C.无关联
3.“刚才的雨下得有点大”中的大雨与气象学降水量等级中的大雨()A.不是一回事B.是一回事
4.用力击打音叉后,用手捏住音叉,可以感觉到音叉()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四年级科学期末卷第2页共3页 A 冰凉B 振动 C 有点轻5.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氮气无变化,而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变化情况是()A.氧气无,二氧化碳与水蒸气增加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四、我们在做作业时都有身体的哪些部分参与了这个活动。

请用气泡图记录下来。

(12分)做作业五、根据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情况完成下表。

(15分)消化器官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口腔将食物运输到胃里胃小肠将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六、简答(12分)人体各种器官是怎样协调工作的?四年级科学
期末卷第3页共3页答案:(一)1,天气。

2,下午2:00左右。

早晨。

3,吹来,北,南。

4,0,12,12级。

5,卷云,雪。

6,颈,躯干。

7,增加,充足。

(二)1,×. 2,√. 3,×. 4,√. 5,√. 6,√. 7,×. 8,√. (三)1,B. 2,B. 3,A. 4,B. 5,B. (四)手,眼,脑,肌肉,肺,心脏。

(五)口腔——进入食物切碎粗步消化。

胃——将食物磨碎、搅拌。

小肠——吸收营养。

肛门——将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

(六)人体各种器官是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