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一季度检查通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0年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0年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10.04.30•【文号】安委办[2010]10号•【施行日期】2010.04.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2010年一季度全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通报(安委办〔2010〕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各中央企业: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国办发〔2010〕15号,以下简称国办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立即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明电〔2010〕1号)要求,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持续、深入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据统计,一季度,全国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的生产经营单位达109.8万户,排查事故隐患131.9万项,已整改122.2万项,整改率92.6%。
其中:排查重大隐患3592项,已整改2226项,整改率62.0%。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主要特点(一)积极做出部署,扎实推进排查治理工作。
国办通知印发后,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高度重视,按照国办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国办通知精神扎实做好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各项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0〕6号)要求,结合地区和部门实际,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包括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在内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安全监管、公安、交通运输、国土资源、铁道、民航、农业、水利、教育、住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煤炭、旅游、质监、电力、国防科工等有关部门和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制定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中,对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机关工委2010年一季度纪检工作情况汇报

机关工委2010年第一季度纪检工作情况汇报2010年第一季度,机关工委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纪委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纪委五次全会、省、市、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惩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为全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认真贯彻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
三月四日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召开后,机关工委高度重视,于三月九日召开机关工委会议进行专题学习,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会议传达了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了十七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市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学习了区委张书记重要讲话,区纪委书记胡纯明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
强调把学习好贯彻好区纪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做为全年一项重要工作,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认真学习《廉政准则》认真组织学习《廉政准则》,把《廉政准则》作为机关各支部全年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
《廉政准则》是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对于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预防为先,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强化监督,严肃纪律,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三、积极推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促进作风建设,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政治生态。
结合机关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签订《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2010年一季度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

2010年一季度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一、总体情况2010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建筑生产安全事故”)81起、死亡121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24起、死亡人数减少2人,同比分别下降22.86%和1.63%。
(见图1、图2)。
2010年一季度,全国有24个地区发生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按事故起数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广东(12起、22人)、云南(10起、16人)、浙江(9起、9人)、安徽(5起、12人)、江西(5起、6人)、上海(5起、5人)、湖北(4起、5人)、贵州(3起、12人)、四川(3起、5人)、福建(3起、3人)、广西(3起、3人)、陕西(3起、3人)、山西(2起、2人)、山东(2起、2人)、河南(2起、2人)、重庆(2起、2人)、河北(1起、3人)、江苏(1起、3人)、北京(1起、1人)、天津(1起、1人)、辽宁(1起、1人)、海南(1起、1人)、甘肃(1起、1人)、新疆(1起、1人)。
(见附件表1)。
2010年一季度,有1家企业发生两起以上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中国建筑第四局第二工程公司在贵州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和广东深圳蔡屋围京基金融中心二期工程各发生1起事故,分别造成9人死亡和1人死亡。
(见附件表2)。
二、较大事故情况2010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建筑生产安全较大事故7起、死亡42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增加27人,同比分别上升133.33%和180%。
(见图3、图4)。
2010年一季度,全国有7个地区发生建筑生产安全较大事故,按事故死亡人数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广东深圳汉京峰景苑工程,造成9人死亡;贵州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造成9人死亡;安徽芜湖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造成8人死亡;云南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造成7人死亡;江苏扬州彩弘苑7#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河北石家庄北城国际B-10号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学生宿舍楼工程,造成3人死亡。
2010季度质量草稿

目录1.2010年医嘱专项检查获奖科室.2. 2010年第一季度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及分析.3. 2010年第一季度住院病历质量检查、总结、分析通报.4. 2010年第一季度住院病历抽查情况.5. 2010年第一季度甲级、优秀病历评审情况.6. 2010年第一季度医嘱专项检查.7. 2010年第一季度环节质量检查情况.8. 2010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书写质量检查分析通报.9. 2010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书写检查情况.10. 2010年第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情况.11.2010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信息反馈.住院病历质量检查、总结、分析通报病案质量与医疗质量密切相关。
病案质量是医院在医疗市场上的立足之本。
病案质量可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
病案质量还关系到医疗纠纷的胜败,所以要加强法制宣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来全面提高病案质量。
病案质量可以反映医院的医疗治疗和管理水平。
病案完成的及时全面与否,会影响到医师对病人是否能及时、正确采取医疗措施;准确的病案信息会影响到临床研究结果的完整性,可靠性;病案记录是其他医务人员对病人继续医疗的依据,它的质量是医疗的保证。
现将第一季度病历质量监控通报如下:一、住院病历环节质量检查1、住院病历完成情况。
1-3月份住院病历检查3次,共检查1989份,按时完成1965份,未能按时完成24份,完成率98.79%。
首次病程记录未在8小时内完成5份,占.26%。
入院记录未在24小时内完成3份,占0.15%;入院录1周内未及时填结果5份,占0.26%;少2-3次病程记录8份,占0.41%。
2、病例环节质量抽查。
1-3月份我们进行环节质量抽查1次,全院共抽查51份,优23份,占40.6%;良28份,占54.90%;无劣质病历。
常见存在问题:(1)现病史专科记录不完整、欠分析;(2)诊疗计划未体现个体化;(3)专科用药无针对性、无分析;(4)辅助检查阳性结果无分析及处理意见等等。
3、医嘱专项抽查情况。
全市烟草系统XXXX年一季度安全工作检查情况通报

全市烟草系统2010年一季度安全工作检查情况通报各县〔市〕区局,市局各科室、中心: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烟草系统安全管理,有效地开展2010年的安全工作,按照市局下发的一季度安全大检查的通知,市局组成检查组对全市烟草系统一季度安全工作进展了全面检查。
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一、一季度安全工作根本情况本季度安全检查了X个县〔市〕区局、物流配送中心机关,抽查了7个基层部门〔含三产门店〕与物流中心工作现场,从检查的情况看,各单位〔部门〕针对2009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了烟草行业安全工作的稳定,并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狠抓了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单位〔部门〕根据安全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方法,以逐级签订责任制的形式,按照分线管理、领导担保的原那么,层层签订了责任书、担保书,对风险抵押金和担保金进展了清理,不足的予以补缴;##、##、##、##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分别调整了安全保卫工作领导机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局安全工作电视会议精神。
1月29日,国家局、省局安全生产工作电视会议后,各单位〔部门〕都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国家局##X副局长、省局##X 纪检组长对2010年安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
站在维护国家、单位的安全稳定的高度,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各级领导重视,周密布署,将安全工作摆在主要的议事日程,逐级落实责任,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组织领导方法,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合力抓,主管科室专门抓的良好局面。
三是强化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各单位〔部门〕继续把强化警示教育,提高全员认识,提升全员安全素质摆在突出的位置,都按要求制定了2010年安全工作教育培训计划,保证了安全工作在各个环节中的有效落实。
通过逢会必讲安全,在全员中结实树立“求安全、保稳定、促开展〞的思想,特别是各单位〔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坚持了“宁为安全憔悴,不为事故流泪〞的思想不动摇,自觉做到讲安全不厌其烦,部署安全耐心细致,总结安全全面周到,时时处处严抓细管,把安全牢牢抓在手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2010年第一季度总量控制工作情况通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2010年第一季度总量控制工作情况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0.05.11•【字号】新环总量发[2010]174号•【施行日期】2010.05.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关于2010年第一季度总量控制工作情况通报(新环总量发〔2010〕174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环保局,各地、州、市环保局,自治区环境监察总队,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加强2010年建成减排项目运行的监督管理,确保污水处理厂、燃煤电厂脱硫设施、工业企业污水治理设施等污染治理设施的稳定达标运行,是今年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现将2010年第一季度全区总量控制工作情况通报如下:一、工作进展情况(一)总量控制计划制定情况自治区本级年度总量控制计划已通过环保部审核;全区除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外,其他地州都制定了2010年总量控制计划并上报当地政府。
(二)减排项目进展情况二氧化硫项目中,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公司等4个上年结转项目脱硫设施基本运行正常。
13个新增二氧化硫重点减排项目中,新疆华电喀什二期发电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脱硫项目已产生减排效益;石河子天富南热电有限公司等3个企业脱硫项目虽然已建成,还未发挥减排效益;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自备电厂等5个企业脱硫项目正在按计划进行;以上项目的进展、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具体见附表1~附表4。
化学需氧量项目中,乌鲁木齐市河东创威水务有限公司等3个上年结转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额敏糖业分公司等3个上年结转的工业企业项目一季度基本未生产;米东污水处理厂等15个新增污水处理厂2009年建成投运,出水水质达标,运行正常;王家沟污水处理厂等4个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还未产生减排效益;木垒县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2个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污水回用设施运行正常;中粮屯河新源糖业有限公司等6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减排工程2009年已建成,到今年生产期方能发挥减排效益;3个企业污水处理设施不能稳定运行;以上项目的进展、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具体见附表5~附表7。
2010第一季度全市在建公路工程综合行政执法大检查

苍南县78省道改建工程指挥部第一季度全市在建公路工程综合行政执法大检查自查报告(2010年4月10日)温州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根据市质督站的文件精神,我指挥部严格落实全市在建公路工程综合行政执法大检查的要求,紧紧围绕年度目标,精心组织、强化管理、攻坚克难、高效推进,并就执法检查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逐条对照检查,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工程概况78省道改建工程全长54.5公里(主线长约47.7公里,渔寮支线长约5.8公里,岱岭连接线长约1公里),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设计宽度10米(局部困难路段路基宽8.5米,观美过境段路基宽12米),行车道宽2×3.5米,桥梁与路基同宽。
大桥10座共长1931.1米;隧道4座共长5804米,其中鹤顶山隧道长2955米,顶魁山隧道长2190米。
本项目批复总概算为57648万元。
二、安全生产管理。
(一)开展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
认真部署建筑安全“三项行动”,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项目监理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
针对在建工程实际情况抓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组织对在建工程干线公路(特)大、中、小桥,隧道、高边坡,进行一次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根据各类隐患严重程度有序安排,明确责任、整治措施和整治期限,实行挂牌督办和“销号”管理制度,确保整治到位。
一季度共查出处安全隐患,都能及时处理整改,整改率达100%。
(二)开展安全年活动1、安全年活动早部署。
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年”活动总体部署及目标细化分解工作,我们及时下发了“安全年活动”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并进行明确和部署。
2、严肃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及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通过整治,进一步规范交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交通建筑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和遏制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事故不突破县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
2010年第1季度吉林省环境质量季报(精)

2010年第1季度吉林省环境质量季报现将我省2010年第1季度地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公布如下:一、地表水水质状况(一)江河水质状况全省16条江河58个监测断面参加了统计,25个监测断面为Ⅱ~Ⅲ类水质,占断面总数的43.1%。
其中,Ⅱ类水质监测断面10个,占断面总数的17.2%;Ⅲ类水质监测断面15个,占断面总数的25.9%;Ⅳ类水质监测断面为13个,占断面总数的22.4%;Ⅴ类水质监测断面为4个,占断面总数的6.9%;劣Ⅴ类水质监测断面16个,占断面总数的27.6%。
能够达到水质控制目标要求的监测断面26个,占断面总数的44.8%。
松花江干流:共监测了12个断面,有10个断面达到了其水质控制目标要求。
丰满、清源桥和九站3个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优,白山大桥、临江大桥等8个监测断面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西大嘴子监测断面为Ⅳ类水质,属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
与去年同期相比,镇江口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哨口断面水质有所下降,其他断面水质没有变化。
嫩江:老坎子等3个断面为Ⅳ类水质,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和石油类。
与去年同期相比,白沙滩断面有所好转,其他两个断面水质有所下降。
辉发河:3个断面都是Ⅳ类水质,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是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
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明显好转。
伊通河:水厂小坝、杨家崴子大桥和靠山大桥3个监测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与去年同期相比,3个断面水质没有变化。
饮马河:靠山南楼监测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生化需氧量,未达到其水质控制目标要求。
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没有变化。
洮儿河:镇西大桥监测断面为Ⅱ类水质,水质状况优;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氨氮浓度明显降低。
牡丹江:大山监测断面为Ⅲ类水质,水质状况良好;达到了水质控制目标要求。
敦化上监测断面为Ⅳ类水质,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溶解氧;甩湾子监测断面为劣Ⅴ类水质,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一季度“一通三防”工作例会材料2010年2月6日集团公司各级领导领导始终对“一通三防”工作高度重视,努力构建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2009年组织开展了放炮管理专项治理会战和瓦斯专项治理活动,强化管理、狠抓落实,重点解决瓦斯治理和放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格“一通三防”工作过程控制,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2009年“一通三防”主要工作回顾1.完善制度,构建体系,健全机构,夯实“一通三防”管理基础构建“责任明确、制度完善、执行有力、监督严格”的管理体系,是瓦斯治理各项措施得到落实的保障。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先后制定了《瓦斯超限事故追查处理及奖惩办法》、《放炮管理特别规定》,修订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新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下发后,集团公司召开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题会议,对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全面查找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制定整改方案;进一步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瓦斯管理制度体系;制订下发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标准及检查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了“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
芦岭等6对突出矿井成立了瓦斯治理办公室,办公室由矿总工程师分管,健全了瓦斯治理技术管理机构。
组建了集团公司井下专业化打钻队伍,最大限度限度盘活人力和设备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攻克突出煤层、复杂地质条件岩石钻孔的打钻工艺技术难题,提高钻机施工效率。
进一步健全了“一通三防”管理机构。
2.优化系统、简化网络,构建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2009年关闭了朔里矿南二风井和岱河矿东风井,简化了矿井通风系统。
青东、袁店、袁店二矿三对基本建设矿井建立了地面永久性通风系统。
全面完成了童亭矿中央风井主要通风机更新改造工程;全公司完成新掘主要回风巷道2530m,扩修主要回风巷道17380m。
(1)朔里矿关闭南二风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工程完成后。
西三风井系统通风阻力降低了500pa,风量增加了410m3/min;中央风井负压下降了50pa,风量增加了440m3/min;北三风井负压下降了20pa,风量增加了150m3/min。
年节约电费300多万元,系统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2)岱河矿关闭东风井通风系统改造工程完成后,年节约电200多万度,通风系统的更加合理、可靠。
(3)袁店、青东、袁店二矿三对基本建设矿井地面主要通风机安装投入运行,为加快基本建设施工进度提高了有力保障。
(4)目前全矿区生产矿井的总排风量达到22.52万m3/min,各矿通风系统正规合理、稳定可靠,采掘工作面及峒室风量充足,消除了采掘工作面及回风流瓦斯超限现象;全矿区串联通风4处,绝大多数矿井消除了串联通风现象。
3.提升装备、改进技术,提高瓦斯抽采抽放的质量和效果(1)打钻工艺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芦岭矿在Ⅱ827综采顶分层工作面两巷采用ZDY3200S大功率钻机,配套螺旋钻杆和中风压打钻工艺,消除了工作面顺层钻孔控制盲区,首次实现了8煤顶分层工作面机械化安全开采;祁南矿713、芦岭矿827-1、杨柳矿10414突出煤层工作面采用中风压和ZDY3200L、6200NM大功率履带钻机,软煤顺层钻孔施工深度超过100m,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
二是海孜矿采用压风排渣、防喷装臵、大功率钻机综合技术一次性穿透7、8、9三个突出煤层;在过煤层段安装护孔花管和放滑动设施,提高了瓦斯抽采效果,解决了长期困扰集团公司突出煤层钻孔一次性穿透多层难、抽采效果差的技术难题。
(2)积极推广大功率、高效能钻机,提高了钻孔施工进度。
2009年,集团公司先后购臵大功率钻机50多台,瓦斯治理钻孔工程施工得到了保证。
瓦斯治理打钻工程总进尺1390155m(不含新井筹备处),打钻进尺量创历史最高纪录,为瓦斯抽采抽放奠定了基础。
钻机平均月单进同比提高31.6%。
(3)瓦斯抽采计量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朱仙庄矿健全了瓦斯抽采技术体系,使用重庆煤科院生产的V锥瓦斯抽采流量计和红外瓦斯传感器,抽采计量较准确,稳定性好。
地面永久及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在地面负压端、井下一翼、采区主干管、石门揭煤、回采工作面必须分别按规定安设了自动计量装臵和旁路孔板计量,定期观测调校,相互验证,有效地提高了瓦斯抽采计量的可靠性。
(4)应抽必抽、以用促抽,瓦斯抽采效果取得新突破。
目前全公司生产矿井现有正常运行的瓦斯抽采系统58套,其中地面永久抽采系统10套、井下临时抽采系统48套。
2009年全公司瓦斯抽采抽放工作面66个,掘进工作面9个,瓦斯抽采量为1.47亿m3,比2008年度同期增长了11.55%。
矿井瓦斯抽采率平均达到了48%,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平均达到55%以上;瓦斯利用量完成4200万m3,利用率28.97%。
比2008年度同期增长了29.28%。
瓦斯抽放量和利用量突破历史最高纪录。
4. 区域治理,一面一策,进一步强化防突措施的落实(1)落实“以区域治理措施为主,局部治理措施补充”的瓦斯综合治理战略思想。
各矿针对本单位的瓦斯赋存、突出危险程度、开采条件,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2009年瓦斯治理计划,把瓦斯治理工程分解到每个采区及采掘工作面,制定有针对性的瓦斯治理措施,实现了“一面一策”制管理。
(2),对桃园矿二水平、朱仙庄矿二水平、芦岭矿三水平、杨柳煤矿、袁店矿、青东矿等瓦斯治理设计进行了优化论证,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治理方案;完成了杨柳、朱仙庄、桃园三对矿井10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和相应区域突出危险性区划工作。
(3)突出煤层石门揭煤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
杨柳矿、袁店一矿石门揭煤采用水、风交替冲煤扫孔新工艺,自钻孔施工至安全揭开煤层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实现了安全快速揭煤,为突出煤层石门安全快速揭煤研发了新技术。
(4)坚持井筒及石门揭煤防突、采掘工作面防突管理动态跟踪,实行全过程控制,及时解决瓦斯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断面强突出煤层石门揭煤推广使用水力冲孔技术,提高了揭煤安全性,揭煤速度得到较大提高; 2009年,共完成突出煤层井巷安全揭煤29处,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安全进尺12000m、近距离岩巷掘进6479m,煤层瓦斯压力测定110处,为安全生产和采掘接替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5.完善装备、加强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监控的有效性(1)2009年新建青东、袁店一矿、袁店二矿三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更新扩容了袁庄矿、童亭矿、朔里矿、海孜矿、朱庄矿五对矿井的安全监控系统。
(2)根据《安徽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规定》的要求,芦岭、石台、朱仙庄、海孜、童亭、桃园、祁南、杨柳、青东、袁店等十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按要求装备了高低浓瓦斯传感器。
(3)为加强瓦斯监控信息的利用,研究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下发了《淮北矿业集团公司瓦斯监测监控信息分析制度》的通知,成立了以矿总工程师为组长瓦斯监控信息分析领导小组,每天对瓦斯监测监控信息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4)全公司18对生产矿井和三对在建矿井(杨柳、青东、袁店)均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要求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共投入运行监控分站496台,瓦斯传感器1059台,断电器591台,风速传感器259台,CO传感器62台,风门传感器498台,温度传感器271台,开停传感器1239台,便携式瓦斯报警仪13293台(5)。
杨柳矿积极开发利用安全监控视频系统,在抽采钻场安装广角视频探头,对打钻过程和进尺情况进行了实时监视,提高了钻孔各种参数准确性。
6.推行防尘属地管理制度,抓好综合防尘全面推广防尘工作“属地管理”制度,坚持“谁产尘,谁治理”。
并推广应用水质净化装臵、采煤机气化水喷雾降尘装臵和综掘全自动降尘装臵,目前为止,朔里、许疃、涡北、童亭、桃园、石台、临涣、祁南、孙疃等11个矿共安装98个强磁化水质净化装臵。
截止11月底,许疃、杨庄、芦岭、朔里、涡北、童亭、桃园、杨庄、孙疃等矿的综采、综掘工作面都按要求安设了其降尘装臵。
7.抓好防治自然发火,防患于未然(1)积极开展随采随灌及采后集中灌浆等综合防治自然发火工作,全公司15套灌浆系统运行正常,累计灌浆量70.5万m3;共有52个回采工作面实现了安全收作封闭,并进行预防性灌浆。
绝大多数矿井严格执行了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45天内永久封闭制度。
对有潜在自燃隐患的地点及时进行挂网喷浆、注高分子材料等,严格执行采后封闭制,实现了连续多年消除煤层自然发火事故。
(2)严格防治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
10对矿井束管监测系统运行正常,自燃煤层的回采工作面按规定安设了CO传感器56处,实行不间断监测,瓦斯检查员携带CO监测仪进行巡回检测。
、积极开展随采随灌及采后集中灌浆等综合防治自然发火工作,8.开展放炮管理专项整治活动,严格火工品管理。
1、为吸取朱仙庄矿“1.18”瞎炮崩人事故的教训,加强放炮管理,规范现场操作,落实放炮安全管理各环节责任,杜绝放炮事故的发生。
下发了《放炮管理特别规定》,组织开展了《放炮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全公司消耗炸药5000.吨,消耗雷管1000万发。
(2)建立健全了放炮管理三汇报制度,认真落实放炮警戒确认、“一炮三检”、“清底验炮”等各项放炮制度,坚持使用反光警戒服、放炮栅栏、机制炮泥、抗水雷管、阻燃彩带、网络导通仪,提高了爆破效果。
(3)井下炸药库导通室按要求装备了视频监控,装备84台监控摄像仪,实现了导通、分阻及进、出库的实时监控;装备了46台数字式导通仪,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导通、分阻。
更换了557台新型大功率放炮器。
9为接受海孜矿4.25事故教训,经集团公司研究决定,在二、三季度开展瓦斯专项治理活动,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瓦斯专项治理活动的通知》(淮矿通[2009]146号)。
各矿对照专项治理要求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重点整治了矿区瓦斯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提高了瓦斯综合治理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完成了活动目标。
杜绝了“一通三防”伤亡事故,消除了煤与瓦斯突出现象。
;瓦斯抽放量7650万m3,超计划650万m3;瓦斯治理岩石巷道工程量4382m,穿层钻孔工程量127528m,完成瓦斯参数测定68处,均超额完成了考核计划。
10.狠抓现场管理,严格跟踪落实。
“一通三防”工作重在现场管理,高瓦斯采掘工作面、抽采工作面、石门揭煤、放突采掘工作面、存在防治自然发火隐患等重要地点,各矿均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强化现场管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重大问题做到跟踪处理、限期整改。
有效地促进了“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稳步提高。
11.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1)组织举办了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培训班,共培训50多人,公司地质副总、地质科长、防突区长、瓦斯办主任等,在瓦斯地质方面的理论水平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