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三上科学全优标准卷-第五单元 -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优质PPT公开课件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4单元 身边的材料(全单元)》优质PPT公开课件
玻璃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塑料的来源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 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
认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羊 毛
直接来自
木 材
于大自然
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和腈纶棉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身边的材料
13.纸
讨论纸的用途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纸? 它们有什么用途?
……
各种用途的纸
牛皮纸
卫生纸
书写纸
宣纸
箱板纸
新闻纸
复印纸
人民币
古代的造纸术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 ( 公 元 105 年 ) , 蔡 伦 在 总 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 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 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 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 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 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 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 “蔡侯纸”。造纸技术的 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 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造 纸术也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之一。
电线 常用工具
周围的金属制品
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制成的?人们为什么用 金属制作它们?
金 铁
银 镁
锌 铅 铜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一
用砂纸打磨铜棒、铁棒、铝棒的表面,仔细观察,你 有什么发现?
金属有光泽。
金属的共同性质
分工明确 观察仔细 记录整理 注意安全
注意事项
金属的共同性质 活动三
用铁锤分别敲打铜丝、铁丝、铝丝,你有什么发现?
看一看
A 棉花 白色
B 腈纶棉 白色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植物与环境【全单元】》精品优质ppt课件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植物与环境【全单元】》精品优质ppt课件
56
研究水生植物生存本领
画一画:叶柄和茎被横向切开后
57
58
谈收获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59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60
谢谢观赏!
61
再见!
62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植物与环境
54
研究水生植物生存本领
实验方法
压入水中后 用手挤 松手
掰开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它体
浮起来 松软
里面有 大量孔洞
内有大量气体,比较轻,容易漂浮
55
研究水生植物生存本领
观察金鱼藻的特点
实验方法 我的发现 我的结论
搅动பைடு நூலகம்槽里的水
往水槽里加水后
茎随水流扭动
整体漂浮
它能漂浮,茎柔软,适合在水里生活
注意:先少放一些水,留出余量。
不落叶,靠表面蜡质 减少水分蒸发
落叶
与它相似的植物
香樟树、桂花 ……
桑树、梧桐 ……
25
课后作业:
1.冬青树、香樟树、桂花树中选择一种 进行观察和研究,有发现及时记录, 并将观察、发现、记录拍照上传到班 级QQ群“研究常绿植物是否掉叶” 相册夹中。
2.留心生活植物适应环境的特征,下次 上课分享给同学。
土层薄,气温低,积雪多。
21
把植物和它适宜生长的环境连一连
22
观察、比较冬青树叶和杨树叶
冬青树叶
杨树叶
23
比较冬青树叶和杨树的叶子
比较项目
叶的形状 叶的表面 叶的厚度
怎样适应寒冷环境 与它相似的植物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全部优秀教案(共8课时)1、地球表面的地形【教材简析】《地球表面的地形》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起始课。

本课将引发学生讨论和交流有关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及其变化的一些话题。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看到过的地形”,学生通过交流自己带来的有典型地形特点的风景照片,了解什么是地形以及平原、山脉等常见地形的特点;第二部分“观察地形图”,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中国及世界地形的大致情况,学会一些认识地形的方法,感受到地球上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激发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兴趣,为单元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最熟悉的并非是旅游所见的地貌,而是自己的家乡的“地形”,但这种地形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很多学生似懂非懂,模棱两可。

即使,学生平时听到过或看到过“高原、山地、平原、丘陵、裂谷系、盆地”等地形的名词,而对于这些地形的名称和实际的地理意义无法作一一对应。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湖泊、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目标:1、初步学习观察地形图的方法2、能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并与实景图像相对照,形成对地形的初步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研究地形及其变化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不同的地形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地形图,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

难点:区分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特点。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3D中国地形图、3D世界地形图各一张、记号笔、纸条10张。

演示材料:多媒体课件、磁铁、3D中国地形图、三D 世界地形图、橡胶篮球、班级记录大表、纸条。

【教学过程】一、现象迁移,聚焦主题(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橡胶篮球。

]1、[出示一个橡胶篮球]提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篮球?提问:近距离看看,你看到的这个篮球的表面是怎么样的?师小结:我们远看去是似乎光滑,其实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53全优卷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回复

53全优卷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回复

回复在第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回复”。

通过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深入探讨沟通的重要性、文明礼仪、表达方式的多样性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回复”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

1. 沟通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同事还是客户之间的沟通,都需要我们善于回复。

回复不仅可以促进信息的传递,还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

学会如何恰当地回复是非常必要的。

2. 文明礼仪在回复他人时,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面对面的交流还是通过书信、短信、电流信箱等方式的沟通,都需要我们用词得当,尊重他人的观点,做到礼貌、友善。

只有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展现出良好的文明礼仪,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理解和和谐。

3. 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回复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回复,也可以是书面回复。

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我们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回复,比如在正式的场合中,需要使用正式的书面语言进行回复;在朋友之间的交流中,可以更加随意地进行口头回复。

我们需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回复更加得体。

总结而言,回复这个主题涉及到了沟通、文明礼仪、表达方式等多个方面,对于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您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回复”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善于回复。

我个人认为,回复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互动,只有学会真诚地回复,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我已经对“回复”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内容。

沟通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人们都需要通过沟通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解决问题等。

而回复作为沟通的重要环节,更是承担着连接和协调各方关系的重要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探讨回复这一主题,从沟通的障碍、回复的艺术和回复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为您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启发。

53全优卷三年级上新题型版

53全优卷三年级上新题型版

53全优卷三年级上新题型版近年来,学校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题型。

53全优卷三年级上新题型版的问世,无疑给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题型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以及提高应对能力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53全优卷三年级上新题型版的特点。

新题型版的出现,主要体现在题目的设置上。

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而是增加了一些拓展性题型,如简答题、应用题等。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机械运算。

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题型的出现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适应和掌握新的题型。

对于习惯了传统题型的学生来说,新题型的出现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其次,新题型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新题型的出现也考验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题目,理清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面对新题型的挑战,学生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首先,学生需要充分了解新题型的特点和要求。

只有清楚了解了题目的要求,学生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练习。

其次,学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基础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题型。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思维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和做大量的题目来提高自己的应对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和掌握各种题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综上所述,53全优卷三年级上新题型版的问世给学生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生们需要通过了解题型特点、提高学习能力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应对新题型的挑战。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全部优秀教案(共9份)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全部优秀教案(共9份)

根据2020年教科版四上新教材制定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全部教案(共9份)学校:姓名:日期: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材简析】学生在三年级是现已发现有时物体是相对停止的,有时是运动的。

那么这样让不同类型的车运动起来,本课的研讨就是从这个问题开端的。

本课共规划了2个首要活动:一是聚焦环节,查询不同类型的小车动力来历;二是探究环节,用垫圈作为动力,探求拉力巨细与小车运动的联系,包含用多大的力能使小车运动起来,用不同巨细的力小车的运动速度会有什么改变。

然后引导学生知道不同类型的小车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而力可以使停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止。

【学情剖析】学生现已见过并体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必定的了解。

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开始知道过“力”,开始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可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试验的角度研讨小车运动与力巨细之间的联系。

【教育方针】科学概念方针1.力可以使停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停止2.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科学探求方针1.查询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2.会装置用重力拉动的小车3.会研讨拉力巨细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联系4.能用试验数据证明自己的估测科学态度方针1.发展进一步研讨运动和力之间的爱好2.意识到要用试验数据作为依据科学、技能、社会与环境方针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五光十色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教育重难点】重点:经过试验探求拉力巨细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联系难点:有序地进行合作探求,并用试验数据阐明拉力巨细和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联系【教育预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车、垫圈,棉绳、秒表、班级活动记载单小组:小车、垫圈,棉绳、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

【教育进程】一、聚焦:提醒课题(预设5分钟)1.出示划艇图片发问:怎样让停止的划艇运动起来?怎样让划艇运动更快?怎样让它停下?(预设:学生关注到是力影响了物体的运动)2.图片一次展现马车、推车、火车、轿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发问:它们都是怎样动起来的?发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样动起来的?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载在班级记载表中3.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提醒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二、探究:探究小车运动与拉力巨细之间的联系(预设20分钟)[材料预备:小车、棉绳、垫圈、挂钩、秒表、计算器、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小车、绳子、垫圈,设问: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2.学生交流想法教师适时诘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才适宜?(并演示小车的绳子太长或太短会怎样)3.设问:让小车运动起来的拉力是怎样发生的?4.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是垫圈的重力发生了拉力。

(全优)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百分卷

(全优)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百分卷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百分卷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1千克棉花和2斤铁比较,()重。

A.棉花B.铁C.一样2、1只鸭子的质量等于2只鸡的质量,已知1只鸭子重4千克,1只鸡重()千克。

A.4B.2C.83、一节火车车厢可装货约60()A.千克B.吨C.克4、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千克、克、吨B.吨、千克、克C.克、千克、吨5、妈妈从超市买回一袋白糖重500()A.克B.千克C.吨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1枚2分硬币大约重1________,5个苹果大约重1________。

7、15个图钉大约重10克,________个图钉大约重20克。

8、称比较重的物品,常用________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________作单位。

9、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________克,合________千克。

10、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两端一样重。

________11、347g=________kg,也就是________个0.001kg,写成小数是________kg.12、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

一个西瓜重5________。

一根旗杆高8________。

一筐稻谷重50________。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________。

一头鲸鱼重150________。

四层楼房高25________。

13、一桶水连桶共重3.5千克,相当于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一面红旗重30吨.()15、李华体重50克。

()16、1千克=100克.()17、1000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得多。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计算。

①3千克+7千克=②24千克÷3=③5克+8克+18克=④25克+56克=⑤54克÷6=⑥56千克-27千克=19、口算。

24÷6=5×8=9÷9= 600克+400克=110-90=36÷6= 160-80=3千克-500克=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5只小动物要同时过河,有2艘船,怎样乘船才安全呢?(连一连)21、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重,再用线连一连六、解答题(共5题,共计30分)22、估计一下32个西红柿大约重多少千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含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教师日期学生情况分析:本校六年级的学生均属农村孩子,学生经过几年的正规、系统的音乐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唱歌的状态、音色较好,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不过,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待音乐课的态度不端正,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歌曲也不好好学习,因此,这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唱歌音准不好,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这学期,教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情,力争使更多的学生爱上音乐。

指导思想:本册教材编写的宗旨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让人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

本册教材的编写贯彻了《音乐课程标准》精神,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国情,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以此为指导,努力建设一套体现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统一的课程性质及课程价值的、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创新型教科书。

同时,为深化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搭建新的基础台阶,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发展提供优化的、可持续的基本教学资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有八个单元,分别为《鼓乐传情》《碧野金山》《弦之歌》《欢腾的边寨》《动感拉丁舞》《溯流探源(二)》《彼岸新潮声》《歌声与微笑》。

卷首曲选用《阳光少年》。

八个单元共选用34首作品,其中外国作品19首。

听赏作品17首,有8首为器乐作品。

学唱歌曲17首,其中中外儿歌、民歌9首,要求背唱《阳光少年》和《歌声与微笑》两首歌曲。

竖笛演奏曲目8首,其中两首为两声部合奏。

活动内容包括与听赏、演唱相结合的活动及专项活动,专项活动的形式包括律动、歌表演、我的编创、采集与分享、小小音乐剧、我的评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复习测试卷五
人的呼吸和消化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鱼)、(肉)、(蛋)、(奶)、(豆)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必需的营养素。

2.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主要有(加温)、(加湿)、(过滤)、(清洁)、(防御)等功能。

3.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

4.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

5.(水)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吸收营养)、(排出废物)都需要它的帮助。

6.胃是(储存)和(搅拌)食物、吸收一些营养的器官。

7.小肠是完成(消化)和(吸收)的器官。

二、判断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
2.只有生活在陆地的生物才需要氧气。

(×)
3.汉堡中蔬菜、肉、面包都有,我们可以多吃。

(×)
4.过期的食品也能为我们提供营养。

(×)
5.静止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比跑步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少。

(√)
6.空气中氧气用不完是因为空气会自己产生氧气。

(×)
7.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

(√)
8.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

(√)
9.小朋友正在长身体,每天只吃肉就行了。

(×)
10.多运动可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

(√)
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是( C )。

A.鲸鱼
B.猎豹
C.柳树
2.下面肺活量最大的可能是( A )。

A.马拉松冠军
B.科学老师
C.小学生
3.下面哪一个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 A )。

A.肠道
B.胃
C.肝脏
4.既能供给我们能量,又能保持我们的体温的食物是( C )。

A.水果
B.米饭
C.大豆油
5.下面不属于清肺润喉的食物是( B )。

A.雪梨
B.青椒
C.萝卜
四、连线题,想想下面食物都含有什么营养素。

(10分)
米饭维生素
瘦肉脂肪
苹果蛋白质
麦片糖类
花生膳食纤维
五、看图填空,在图中的括号里填上呼吸器官的名称。

(12分)
答: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六、简答题。

(18分)
1.怎么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6分)
答:将食物切开,滴几滴碘酒到食物的切面上,如果食物变为蓝色,则该食物含淀粉,否则不含淀粉。

2.为了保护呼吸器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6分)
答:①经常用淡盐水洗漱口;②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③经常开窗通气;④不吸烟,远离二手烟;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

3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6分)
答:①饭前便后勤洗手;②吃饭要定时,要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③不吃不干净,过了保质期的食品等。

七、探究题。

(10分
了解食物与营养的关系后,请你为家人设计一份科学食谱。

注意食谱要设计合
理,既营养又健康。

答:早餐:一个煮熟鸡蛋、肉丝炒白菜、米饭、一杯豆浆。

中餐:一个苹果、米饭、萝卜炖排骨汤、炒茄子
晚餐:黑米粥、肉馅包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