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论城市文化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参考-推荐word版 (3页)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成都三诊)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成都三诊)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成都市2018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世纪30年代初,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走进乡间,试图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民族再造”。

为解决人才短缺这一关键问题,他们呼吁知识分子到民间去。

对此,吴景超1933年先后发表《智识份子下乡难》和《农政局——一条智识份子下乡之路》两篇文章表达异议。

乡村建设运动倡导者在理论、目标和具体实践内容上存有差异,但基本的立足点是一致的,即认同中国的新生命在乡村而不在都市,呼吁知识分子克服困难,到乡村担负起为乡民服务的责任。

但在吴景超看来,呼吁知识分子回乡村去的主张是行不通的。

主要原因有四:知识分子在都市的出路多,乡村缺乏容纳知识分子谋生活的职业;乡村缺乏实验室、图书馆等研究学问的设备;乡村中的物质文化较低,难以满足知识分子生活的需要;家庭宗族、亲戚朋友不愿接受知识分子回乡工作。

40年代后期,费孝通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认为想留住人,需要造就能够应用现代知识的生产事业。

可以说,吴景超提及的上述四个主客观因素在当前乡村中仍然存在。

吴景超认为都市与乡村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分子不用下乡也可以为乡村服务,其途径至少有三条:第一,知识分子在都市对市民与乡民有同样的贡献,如记者在都市中办的报纸乡民可以看,医生在都市中开设的医院乡民可以住等。

第二,知识分子在都市从事单纯为乡民服务的工作,如大学农学院知识分子通过改良育种、提倡合作事业以改善乡村人民的生活。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什么才是好的文物保护状态?不是把文物锁在库房里面,死看硬守,而是应该把这些文物藏品细心地进行修复保养,让它们保持健康的状态,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

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这些文物的魅力,才会精心地呵护这些文物,这些文物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物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当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都有尊严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之后,文化遗产才能惠及更多民众,让更多民众感受到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人们才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一座好的博物馆不是盖高大的馆舍,而是要不断深挖馆内藏品的内涵,凝聚力量,不断举办人们喜欢的好的展览,不断举办人们喜欢的好的活动,这样才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让人们感受到博物馆对于自身生活的意义,人们休闲的时候才愿意走进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人们流连忘返,不愿回去;回去之后,人们还能再来的博物馆才是一座好的博物馆。

中国对文化遗址、文物古迹的尊重和保护,良好地和城市发展融合的做法,感动了世界。

不断在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在文化领域,这是大事件。

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真正在中国普及,始于 2004 年在中国召开的第 28 届世界遗产大会。

我们和国际组织有了更密切的沟通,也把过去的“文物保护”推进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层面。

比如这些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像澳门历史城区、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山西五台山、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元上都遗址等,开拓了我们保护的眼界。

过去的文物保护,往往保护的是那些有文化要素的文物,比如泰山的摩崖石刻等,而文化遗产保护还要保护文化和自然共同生成的文化景观。

过去的文物保护,我们注意保护那些宫殿建筑、考古遗址、纪念性建筑,但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强调还要保护人们正生活在其中的古村落、正在使用的工业遗产。

2023届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届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试卷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主题是与历史主题、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题和时代主题曾经是近代的“反帝反封”和“富国强兵”、五四时期的“启蒙”和“救亡”、革命年代的“革命”和“翻身”、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等。

这些主题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时代主题和文学主题。

我们现在已经走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史的一个阶段,拥有新的时代主题和文学主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新主题,也是新时代文学的新主题,新时代文学应该探索从各个角度反映这一主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和时代主题已经不重要了,而是说我们需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的坐标和视野中对以前那些主题做出新的思考与调整,重构新时代的文学主题与思想地图。

比如,“反帝反封”、“启蒙”和“现代化”是过去的时代主题与文学主题,现在历史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对这些主题的思考方向已经发生改变。

五四时期以来我们主要思考如何成为一个"现代人",有学者因此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概括为"改造中华民族的灵魂"。

在我们已经融入世界体系和现代格局的今天,随着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城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载体渐次消失,我们更多地考虑的是我们在什么意义上还是"中国人"。

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还开启了新的思想与话语空间,比如脱贫攻坚、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等。

这些新命题既是时代主题也是文学主题,拓展了我们的思想视野,开辟了新的艺术探索方向。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郡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城市文化空间是“得到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随着城市商业化日益加剧,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

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

当下,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已成为城市空间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议题。

近些年来,线上书店不断挤压城市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消费者的电子阅读习惯直接威胁着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

城市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倒闭潮”后,依托空间改造转型升级,从资本的空间化到空间的资本化,城市实体书店由同质化文化空间复制转向追求异质化文化空间符号价值;从文化的空间化到空间的文化化,城市实体书店空间由单纯的售书场所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活空间。

实体书店空间的改造升级是对消费空间变革的一种回应。

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找到了解决其生存发展的门路,但从人文关怀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否有利于书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能否支撑城市居民的空间权利均等化,还有待讨论。

“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正义的题中之义。

非正义的空间常常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通过隐蔽的手段维持着资本的扩张,扩大了权力的不平等。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青海省海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海东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问之一,历史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在新时代,历史学又有着新的使命担当。

历史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自觉保持人类自我记忆功能上。

历史记录保留记忆,人们对历史信息进行提炼、研究、总结进而形成文化认知。

历史学的这一功能,可视为人类保持自我记忆、传承文化、不断反思自我的同时又得以延续族群的自我认同。

也正因此,历史知识始终构成人类文化修养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古代,视历史学为文化修养的传统十分悠久。

胸中装有千年历史,看人生、看世界便多了一种历史纵深感。

因此,涵育文化修养与增强文化底蕴也是历史学的价值所在。

历史学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学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历史感”的培育上。

所谓历史感,就是一种长时段、大视野的综合整体把握的“通感”,一种将人、事、物置于特定时空与历史过程中去认知、把握、审视和定位的自觉与思维习惯,一种对社会、人、事与环境的关联性、延续性和变迁性的关注和深度认识。

一个真正有历史感的人,看问题往往有纵深视野。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这与我们自古重视历史及历史书写、具有极为悠久的史学传统和无比丰厚的史学资源是分不开的。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要自觉弘扬中国悠久绵长的史学传统,同时不断吸纳世界上优秀的历史学研究成果,真正立足中国自身发展具体实际,深入解读和阐释中国的历史进程,潜心探寻中国独特的历史道路和发展智慧,以增强学术自主性和创造力,自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4)及参考答案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4)及参考答案

2024届新高考九省联考模拟仿真卷(四)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揖让之礼作为人们交往中的重要礼节,充分体现了中国礼文化“主敬”“谦让”的特征。

《说文解字》中“揖,攘也,从手,最声。

一曰手箸匈曰揖”,“攘”即为推,双手置于胸前向前推就叫作“揖”。

而“让”字最早书写为“禳”,古同“攘”,意为谦让。

揖让之礼承载的是儒家君子“谦卑”的德行,即便在“射礼”这种尚武的礼仪中也必不可少,“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古人对揖让之礼十分重视,认为这是诚敬之心在行为上的体现,是礼乐文明的重要体现,因而有“揖让而天下治者,礼乐之谓也”的说法。

揖让之礼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据文献记载,周公“制礼作乐”中已包含作揖礼。

揖礼在古代有许多类型。

如《周礼》中记载了三种揖礼的形式:“诏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

”即推手时分别有微微往下推手、举手平臂向前推平、与眉齐平再行礼之别。

《周礼·夏官·司士》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古人行作揖礼时不仅要区别身份官职,还有吉凶之分。

《道德经》中记载了先秦时期“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观念。

揖礼常与其他礼仪搭配使用。

如周代“宾礼”的“士相见礼”中就有士人相互作揖的交往礼仪,以示尊重和谦卑。

不同历史时期,揖礼的名称和身体表达姿势有所不同。

广义而言,先秦时期的揖礼、唐宋时期的叉手礼、明清时期的拱手礼及清代流行的抱拳手势都可以称为揖礼。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及答案详细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Ⅲ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优质文档】关于写征文的格式-范文word版 (3页)

【优质文档】关于写征文的格式-范文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关于写征文的格式怎样写征文【一】1.写好一篇征文的首要问题是切题。

征文有明确的主题,这也是不同于一般文章的最重要的一点。

切不可天马行空,要时时刻刻保证自己论述的话题是围绕主题展开的。

2.满足征文的硬性条件。

有的征文会给出更为具体的要求,如正文用宋体、四号字;要写成议论文形式等。

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文章符合这些要求,以免有硬伤。

3.旁征博引。

写好一篇征文,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一定要旁征博引,保证自己的文章或者有深邃的思想,或者有庞大的信息量,言之有物。

或者有好的文采,让人读来心旷神怡。

旁征博引,除了平时的积累外,在写作时也可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比如写“建党九十周年”的相关征文,应该查阅党史,熟悉相关史实;可以引用优秀的诗句、语句或是名言,如毛泽东的诗歌等。

4.多交流。

要与周围的老师、同学、同事交流,询问他们对于该征文主题的想法,收集不同角色的意见之后,再采集众家之所长,一定能保证自己文章内容丰富。

5.长时间写作法。

集中在某段时间内写出的文章比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征文并不是考场作文,也不是限时作文,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写作的文章。

因此可以每日写一点,或者在一个时间段内写作完成初稿后,每天做一定的补充和修改。

几天之后一定是一篇更佳的文章。

6.标新立异。

在主题以及基本硬性条件符合征文要求的前提下,对文章的构思及写法做一定的创新,才能在众多的参赛者中脱颖而出。

征文怎么写【二】关于征文怎么写,很多朋友都有问到过我,今天我也就为大家分享下征文写作的要点。

我们先看一篇征文启事(下面的启事因为是从一起问道征文网复制过来的,所以没有空格两行,但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记得排版格式) 首届“禾泽都林杯”——“城市、建筑与文化”诗歌散文大赛征稿启事建筑是物化的记忆,是人类沧桑历史和多样文化的积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论城市文化现代文阅读及答案参考
论城市文化
①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搞了这么多的文化建设,但是究竟什么才是
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这个问题很大,依我个人之见,或许三点要义是可以简单讲一讲的。

②文化是什么?第一,文化是我们的家,文化是我们感觉到人生的温暖的地方,是关怀,是生命的意义,一个城市有文化,就表明这个城市让我们留连忘返,像家一样的温暖适意。

没有文化,我们就会感觉到在现代社会漂泊无依,
无家可归。

上海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根的,其实中国文化就是心灵的文化,
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即是时于心灵的重视。

应该多创造条件,多提供机会,扩大人们之间心灵交流的空间,加强心灵相通的纽带,让大家都能有机会表达
心里想说的话,就像在一个现代民主空气的家里,长辈小辈可以平等地无拘地
自由地坐下来谈心一样,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这样一个城市,我们就可
以说它是一个有文化的城市。

③第二,文化是花样,有文化的城市,正是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
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

越是选择的可能性多,越是自主,就越是有文化。

而只有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不管是什么追求,不管是升
官发财还是求神拜佛,都是一个平面化的城市,都是没有文化的城市。

一个最
有魅力的城市,其实就是最自主、最从容,最有花样的城市,是最有自己独立
品格、尊重每个人自己寻找乐趣,富于充实的人生意味的城市。

④第三,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胎记,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不可抹去的
生命记忆。

上海文化很大程度源自中国江南文化,我在这里之所以强调江南文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多强调地方性,这既是文化发展的重大策略,也
是珍惜我们的家底,保护我们的财富,因为在上海江南文化的底子里,有多少
好东西!在杭州,每天我从西湖边上走时,我都会发现有女子在练习武术,或操练剑术,她们穿着传统的服装,旁若无人地完成她们的动作,她们做得相当认
真专注,神情动态,那样从容,那样安静,那样自信。

从她们的神态,可以读
出几千年江南风土人情积淀所发育的一种文化的尊严与美的混和。

这里面有一
种很自主的力量,很自发的需求。

上海文化里,就比较少有这样有本有源的民
间人文意识的自觉。

上海对它的身上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


如至今张爱玲的故居,还没有能在这个城市里现身,张爱玲其实是很大程度上
的江南文化的呀,譬如弘一法师和丰子恺,以及众多的上海近代人物,他们的
故居都没有能留下来。

16.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____________(3分)
A.而且
B.并且
C.但是
D.因而
17.第④段加点词“胎记”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
(3分)
18.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9.从全文看,一个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是(1) ____ ;
(2) ____ ;(3) ____ (9分)
20.团区委要求全体初三学生在网络博客中为黄浦区城市文化建设献计献策,请你结合文章内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段80字的发言稿。

(8分)
(一)(26分)
16.D(3分)
17.标志(印记等)(3分)
18.举例列举张爱玲、弘一法师、丰子恺等名人故居没有保留下来的事实
证明上海对它拥有的江南文化因素,还是不够充分重视(3分。

前空1分,后空
2分)
19.(1)有丰富的心灵表达的城市
(2)提供着不同的花样,让人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选择,自主地寻求意义的城市
(3)能自觉珍惜、传承优秀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共9分。

每空3分。

)
20.略(示例一:黄浦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示城市建筑的多样性,既要大力保护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也要保护好富有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以及
豫园地区江南民居建筑,让上海成为一个最有建筑花样的城市。

示例二:黄浦文化很大程度源于江南文化,因此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如
豫园不仅是江南园林的精品,点春堂还曾作为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我们
应该大力宣传使它成为黄浦城市文化的名片。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