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精品

合集下载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4.18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南朝的统治
朝代:宋、齐、梁、陈
政治
前期(宋):社会安定 后期(梁):侯景之乱
原因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于平衡,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当堂训练
1.“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朝代的政
④南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 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南齐末年, 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是为梁武帝。其统治后期,由 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 坏,导致大规模叛乱长时间无法平息,建康失守。江东最 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 朝处于明显劣势。
学习任务三
江南一词,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现在泛指 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治特征?( D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
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C )
A.曹操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当堂训练
3.西晋末年至南朝初期的170年间,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减
少的主要原因是( C )
A.北方人口向北迁移 B.经历了无法抗拒的瘟疫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战争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学习任务二
疆域最广的朝代
建康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5.(2022•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
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C)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3.(跨学科•语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
是指公元420—589年,在此期间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
政权,这四个政权均定都在( D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康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6.(历史解释、史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魏晋南北朝时寓居 南方的北方人)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4.北伐: (1)杰出人物:祖逖(闻鸡起舞)。 (2)成就: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 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3)结果: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 终未能 恢复中原 。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备课素材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备课素材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包含三个子目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条件。

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了解三国以来南北政权更替的历史。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起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南方地区在东晋南朝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稳定,统治者大都注重发展农业,积极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江南农业“火耕水耨”的原始状况,转而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这样,江南很快成为新的农业经济区,同时手工业、商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从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两个方面讲述。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教师利用对东晋、南朝历史的讲述,对比北方地区的战乱,找出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即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状况以及统治者采取的促进生产的措施。

其次,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纷纷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条件。

最后,从南方的自然条件入手,结合现实,找出对经济发展有利的因素。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教材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进行了讲述。

农业方面,耕地面积不断增加,生产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使江南农业向着精耕细作发展。

手工业方面,主要在缫丝、织布、冶铸、造船等方面有突出发展。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南方许多政治中心也都是商业中心。

1.识图学习法。

通过观察《南朝牛车画像砖》,了解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通过观察《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了解江南地区手工业的发展。

2.重点突破法。

本课虽然头绪较多,但是着重要掌握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可以指导学生集中精力掌握好“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问题。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要求知道东晋的兴亡和南朝政权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1.通过识读地图,了解东晋、南朝政权更替的基本史实;通过研读史料,了解东晋政权的特点和东晋的北伐。

2.通过研读史料,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2.教学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随堂练习1. 《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B )A.江南气候条件优越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江南生产技术先进 D.江南劳动力资源丰富2.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A )①北方人口南迁②民族交往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这充分说明了( B )A.统治阶级的腐朽B.社会经济的繁荣C.制糖技术的发达D.丝织技术的高超4.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359万增加到620万。

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融合加强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参照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条件,根据现实情况,说一说如果你负责某一地区的开发,会采取哪些措施?。

【教育资料】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学习专用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学习目标1.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三学习过程:一东晋的兴亡自主阅读课本P82~83内容,完成第1—3题。

1.东晋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东晋为何不能恢复中原?3.淝水之战后,东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呈现出什么局面?二南朝的政治自主阅读课本P83~84内容,完成第4题。

4.东晋灭亡后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是怎样频繁更替的?三江南地区的开发自主阅读课本P84~85内容,完成第5—6题。

5.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有哪些?四达标训练:1.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3.有人说,江南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妙龄女郎,从古至今令千万文人为之低吟浅唱。

自4世纪初起,许许多多的北方人远离家乡来到江南,主要是因为(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南方经济发达C.北方战乱频繁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1)《宋书》里描述的江南与《汉书》中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这个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东晋南朝上承三国﹑西晋﹐地方政区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其特点是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又设置了侨州郡县﹑双头州郡等。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供大家参考选择。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1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情况。

【学习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解读目标。

方法指导一:细读教材,圈点批注。

方法指导二:指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历史信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方法指导三:追溯历史三国前,江南落后少人烟。

东汉末年北战乱,各族人民往南迁,带去劳力和技术,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修建水利多工程,水稻小麦和绿肥,推广粪肥和牛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三国历史是大家熟悉的,三国中哪一国地处今天的江南地区?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关系吗?今天的江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那么,汉朝时江南的经济发展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初一历史上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标要求】知道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1.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

2.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七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1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2.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方面的内容,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

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北方地区自西晋灭亡之后,相继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这种政治局面一方面造成了农业经济的萧条和衰落,另一方面使大批北方人民南下,为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极大的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

3.学情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中的第3课时《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讲述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从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表现两个方面讲述。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比较陌生,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历史材料如《史记》、《宋书》等对这一地区的描述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1.借助图文史料,归纳并掌握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及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3.通过教师点拨,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教师在点拨中口头提问、自学检测等形式,检查学生是否并掌握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及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的相关史实。

(检测学习目标1)。

任务2:学生通过分析历史材料,进行分组讨论,小组展示能说出分析较长时间段内历史发展的过程(朝代更替)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提高把握发展线索的能力。

要求学生展示叙述调理、声音洪亮、回答有要点。

(检测学习目标2)。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过程与方法: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重点难点: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教学准备:东晋兴亡和江南经济发展的史料;魏晋南朝的更迭表;杜牧《江南春》;PPT 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晋灭亡后北方的一些情况,那么南方的情况又如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板书)感知理解一、东晋的兴亡1.建立。

(1)说一说西晋建立、统一和灭亡的时间。

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统一全国;316年西晋灭亡。

(2)简介:316年,西晋灭亡后,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3)学生填写下表。

学生填写完后,教师展示。

(4)引导:为什么说东晋政治的特点为“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和南下的北方山东大地主王导交往密切,他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地主的拥戴。

司马睿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导的堂兄王敦。

王氏其他子弟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

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要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2.北伐。

(1)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2)闻鸡起舞的故事:晋朝人祖逖胸有大志。

起初他不喜欢读书,后来发奋攻读,与志同道合的刘琨在司州(今洛阳一带)担任文官小职,晚上经常盖着一床被子聊天,谈起国家大事,二人慷慨激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D )
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
2.西晋和东晋的建立者分别是( C )
A.司马懿和司马昭
B.司马昭和司马炎
C.司马炎和司马睿
D.司马炎和司马昭
3.317年,重建的晋王朝将都城定在( D )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建康
4.东晋初年,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

这里的“王”指的是( C )
A.王莽
B.诸侯王
C.王导
D.王敦
5.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政权( C )
①陈②宋③齐④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①③④
6.东晋灭亡后,南方出现的四个政权更替的局面,历史上统称为“南朝”,都城都在( B )
A.洛阳
B.建康
C.咸阳
D.长安
7.魏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A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8.(2019阜阳颖南中学质检)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的落后状态。

南宋时,苏、湖、常、秀(秀水,今浙江嘉兴)有“天下粮仓”之美称。

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C )
A.纸币“交子”的出现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D.铁器牛耕的推广
9.下列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 )
10.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D ) 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③国家统一④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C )
①学习北方的牛耕、施肥等技术②实行麦稻兼作③双季稻的栽培
④织锦业迅速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

”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D )
A.手工业发展情况
B.商业发展情况
C.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农业发展情况
13.与“魏晋南北朝”“南方安定”“北人南迁”“奠定基础”等关键词相近的历史事件是( C )
A.赤壁之战
B.西晋短暂统一
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孝文帝改革
14.南朝时,如果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B )
A.广州
B.建康
C.扬州
D.洛阳
15.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灿烂篇章。

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南朝时期的南方,你可能会看到哪些经济发展的情景?
(2)小明一边看着,一边在思考着,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经济发展的情景呢?请你从南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原因和自然优势两方面来帮他解答
疑惑。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
什么?
答案:(1)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民使用犁耕,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言之有理即可)
(2)社会原因:北方连年战乱,人民纷纷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相对比较安定。

自然优势: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生产等。

(3)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建设者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不畏辛劳的奉献精神;青少年学生需要发奋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