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漆树果实油脂的比较

合集下载

植物中提取有效物质的研究方法

植物中提取有效物质的研究方法

植物中提取有效物质的研究方法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蕴含着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植物萃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妆品、食品、农业等领域。

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取植物中的有用成分,是当前植物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萃取方法萃取是植物化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提取方法之一。

常用的萃取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波辅助萃取、水蒸气蒸馏萃取、酶解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指用溶剂将植物中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的方法。

溶剂萃取法具有操作简便,程序简单的优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纯化物质,因而被广泛应用。

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成分分析是提高植物中有用成分提取效率的重要手段。

从植物中提取的有用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需要化学成分分析技术来进行鉴定和提取。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包括NMR、MS、IR、UV等多种技术。

NMR(核磁共振)是一种强大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在植物化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NMR技术可以直接获得化合物的结构信息,可以对复杂结构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

MS(质谱)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的化学分析技术。

MS可以将分子离子化并通过真空中的电场进行检测,能够获得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结构等信息。

IR(红外光谱)是一种针对化合物中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IR可以用于植物中有用成分的含量测定和分离纯化。

UV(紫外线)吸收光谱是用于测定植物中色素、天然药物等化合物的定量和确定有用成分的含量的一种分析技术。

3. 分离纯化分离纯化是植物化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中有用成分的提取效率。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反相色谱、等相聚焦法等。

柱层析是一种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根据化合物的大小、电荷、亲疏水性等特性进行分离。

柱层析技术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化合物,并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纯化。

紫苏籽油的提取及品质分析研究

紫苏籽油的提取及品质分析研究

紫苏籽油的提取及品质分析研究赵优萍;肖金妮;孙卢狄;蔡成岗;沙如意;方晟;毛建卫【摘要】比较螺旋压榨法、液压压榨法和正己烷浸提法3种提取方法对紫苏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3种提取油脂的主要成分含量,比较3种油脂的酸值、皂化值和碘值等指标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正己烷浸提法出油率为(27.93±1.50)%,高于液压法的(20.70±0.42)%和螺旋压榨法的(9.66±0.65)%.液压法提取油脂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小于其他两种方法,皂化值和碘值等无显著性差异,更有利于紫苏籽油的提取.GC-MS分析表明,液压紫苏籽油中亚麻酸相对含量为(68.84±0.07)%,高于螺旋压榨油脂的(57.20±0.57)%和正己烷浸提油脂的(57.04±1.77)%.在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螺旋压榨紫苏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所得的油脂.【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紫苏籽油;提取;液压法;螺旋压榨法;抗氧化活性【作者】赵优萍;肖金妮;孙卢狄;蔡成岗;沙如意;方晟;毛建卫【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3;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浙江绍兴312000;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业生物资源生化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紫苏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唇形科紫苏属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种植面十分广泛。

植物提取方法

植物提取方法

植物提取方法
植物提取是一种常见的制药工艺,通过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制成药物、保
健品或化妆品。

植物提取方法的选择对于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植物提取方法。

首先,传统的植物提取方法包括浸提法、冷浸提法和热浸提法。

浸提法是将植
物材料浸泡在溶剂中,使溶剂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溶剂中,然后蒸发溶剂得到提取物。

冷浸提法和热浸提法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浸提。

这些方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低,且易受溶剂残留的影响。

其次,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种先进的植物提取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体和
液体之间的状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溶解性。

超临界流体提取利用超临界流体对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提取后的产品质量高,无溶剂残留,但设备成本高。

另外,微波提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植物提取方法。

微波能够迅速加
热植物材料中的水分子,使细胞壁破裂,有效成分释放。

微波提取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的优点,但对设备要求高,且操作要求严格。

此外,超声波提取也是一种常用的植物提取方法。

超声波通过对植物材料的作用,产生空化效应和涡流效应,使有效成分从细胞中释放。

超声波提取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且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总的来说,不同的植物提取方法各有优劣,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需要综合考虑
提取效率、产品质量、设备投资和操作成本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提取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提取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植物提取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天然药物的提取及分析

天然药物的提取及分析

天然药物的提取及分析在生命科学中,天然药物被广泛使用来获得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天然药物是指来自天然材料的或自然存在的药物,包括有机或无机的物质,如植物提取物、海藻、矿物、微生物和动物物质等。

这些天然药物在医药研究和临床实验中显示出极大的潜力,因此对天然药物的提取和分析至关重要。

天然药物提取的方法1. 水提取法水是一种常用的提取剂,该方法具有高效、成本低廉的优点。

该方法适用于许多农作物和天然药物的提取,如茶叶、蘑菇等。

2. 酒精提取法酒精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提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许多植物的提取,如花、树皮和树叶。

酒精具有较好的溶剂性,能够提取一些不易溶于水的天然物质,且可以提取更多的化合物,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植物的提取。

3. 超临界萃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是一种先进的提取技术,该方法适用于油脂、脂肪酸和挥发性组分等物质的提取。

在此方法中,天然药物被置于高压模式下的高温超临界流体中,如二氧化碳,真空将药物流体蒸发后,得到纯净的萃取物。

天然药物分析的方法天然药物提取后,需要进一步分析以了解其成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析方法:1. 高效液相色谱(HPLC)HPLC是一种分离和测定化合物的方法,它使用流动相(通常是气体或液体)将混合样品分开。

HPLC对于精确定量测定、准确度和灵敏度都具有很高的精度。

2. 质谱(MS)质谱是测量分子的质量和分析分子结构的技术。

质谱可用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可以确定在药物中存在哪些化合物,而定量分析则可以测量每种化合物的相对浓度。

3.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一种分析核磁性原子的技术,并用于识别和分析化合物的结构。

配合其他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其准确度更高。

总结提取和分析天然药物的技术能够提供有关其组成和成分的关键信息。

随着天然药物在临床实验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对其提取和分析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通过更好的了解和分析天然药物,可以更好的发现和利用其药物学特性,为人们的健康和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水飞蓟有效成分提取上的应用

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水飞蓟有效成分提取上的应用

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在提取水飞蓟有效成分上的应用王金顺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5000摘要:该文介绍了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提取分离水飞蓟油的工艺过程,与其他工艺生产的水飞蓟产品进行了质量对比,分析了该工艺生产水飞蓟油的经济效益。

为亚临界萃取技术应用于水飞蓟萃取工业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亚临界水飞蓟Subcritical Extraction Process form Milk thistle in low temperatureWangJinshun(Henan Province Subcritical Extractio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455000,China)Abstract:Milk thistle subcritical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alyzing the quality indexes of product and is compared with other processes in the thesis .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economic benefit. It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basis for subcritical extraction for milk thistle industry.Key words:Subcritical extraction Milk thistle oil水飞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水飞蓟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

其性味苦凉,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效。

常用于肝胆湿热,胁痛,黄疸。

水飞蓟的有效成分主要有两种,水飞蓟油和水飞蓟素。

中草药的亚临界萃取

中草药的亚临界萃取

中草药的亚临界萃取汇报人:2023-11-22•亚临界萃取技术简介•中草药亚临界萃取应用•亚临界萃取实验设计与操作目•中草药亚临界萃取的挑战与前景录01亚临界萃取技术简介•亚临界萃取:是一种利用亚临界流体(通常是某种气体或混合气体)在高压下进行萃取的技术。

亚临界流体在高压下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能够溶解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溶解能力将中草药与亚临界流体接触,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使有效成分从中草药中转移到亚临界流体中,实现萃取目的。

萃取过程高效性环保性选择性节能性亚临界萃取技术优势01020304亚临界萃取技术具有较高的萃取效率,能够充分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相比传统萃取方法,亚临界萃取技术使用的亚临界流体通常无毒无害,对环境友好。

通过调节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成分的选择性萃取,提高产品的纯度。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通常具有较低的能耗,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02中草药亚临界萃取应用传统的中草药萃取方法往往面临着效率低下、耗时费力和成分破坏等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和纯度要求越来越高。

中草药萃取现状需求挑战优点亚临界萃取具有高效、环保、选择性高等优点,可大大提高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原理亚临界萃取是一种利用亚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在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低于其临界压力的条件下,选择性萃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的方法。

实例如利用亚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或者萃取丹参中的丹参酮等。

亚临界萃取在中草药领域的应用评估中草药亚临界萃取的效果主要依据萃取率、纯度、耗时以及成本等指标。

评估指标与传统的水提法或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亚临界萃取法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上表现出更高的萃取率和纯度。

实例分析亚临界萃取技术为中草药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和利用中草药的药用价值。

前景展望中草药亚临界萃取的效果评估03亚临界萃取实验设计与操作明确实验目标,即希望从中草药中提取的目标成分。

不同提取方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不同提取方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不同提取方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王佳烨;孙靖辉;王晓丽;王新婷;单莹莹;李贺;王春梅;孙红霞;张成义;陈建光【摘要】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提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分别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7种主要木脂素的含量.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分别为1.09%,1.89%和1.80%.结论通过对比发现,3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北五味子木脂素含量较高.【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0)004【总页数】4页(P459-462)【关键词】五味子木脂素;高效液相色谱法;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超声提取法【作者】王佳烨;孙靖辉;王晓丽;王新婷;单莹莹;李贺;王春梅;孙红霞;张成义;陈建光【作者单位】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17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成熟干燥果实,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一种新型的既可药用也可食用的功能性保健食品[1].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五味子中的化学成分有木脂素、挥发油、多糖等,其中木脂素类成分是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肝保护、抗病毒、抗糖尿病、抗炎等功能[2-3].有关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方法有很多,包括超声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大孔吸附树脂法、渗漉法、回流法、索氏提取法等,但不同提取方法之间所得到的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略有差异[4-7].现通过对超声提取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比较,探讨3种提取方法对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1 仪器与材料1.1 仪器与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USA,型号e2695)配有UV检测器(型号2998PDA)和色谱管理系统(版本号Millennium32);旋转蒸发仪(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型号R206B);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仪(沈阳索福尔超临界萃取设备有限公司,型号TC-SFE-36-10-320S);AS系列超声波清洗机(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型号AS5150A).1.2 材料和试剂五味子(吉林省集安五味子种植基地,由北华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李凤丽教授鉴定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分析级甲醇(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95%的乙醇(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大孔吸附树脂(HPD100,上海紫一试剂厂);五味子木脂素类成分标准品(成都普菲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五味子醇甲(批号:wkq182022702)、五味子酯甲(批号:wkq18052805)、五味子醇乙(批号:wkq18020804)、五味子乙素(批号:wkq18030811)、五味子丙素(批号:wkq18020607)、五味子甲素(批号:wkq18032609)、五味子酚(批号:151116)),以上标准品纯度均超过98%;HPLC级甲醇、乙腈和乙酸乙酯(TEDIA,USA);实验用水为娃哈哈纯净水.2 方法与结果2.1 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2.1.1 大孔吸附树脂法将五味子粉碎,过40目筛,然后称取150 g五味子粉末,加入1 200 mL的95%乙醇回流1 h,连续提取两次,合并两次的滤液,进行抽滤旋蒸.加入蒸馏水使乙醇浓度达到70%,放置24 h后进行抽滤旋蒸,加蒸馏水将提取液定容至浓度为0.1 g/mL.用大孔吸附树脂灌柱,柱高与直径比为1∶6,加入提取液(若V柱=25 cm3,则V样=70 mL).当提取液快达到大孔树脂以下时加入蒸馏水除去杂质(若V柱=25 cm3,则V样=50 m L),之后用95%的乙醇洗脱(若V柱=25 cm3,则V 样=100 mL),收集乙醇洗脱液进行旋蒸.最后将旋蒸液在水浴锅上加热至完全无醇味,冷冻干燥,最终得到五味子木脂素粉末5 g,提取率为3.33%.2.1.2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法参考文献[8-9]方法,将五味子粉碎,过40目筛,称取150 g五味子粉末,加入萃取釜中,打开水浴,通入CO2,设定温度为45℃,当萃取装置达到设定温度时,打开压缩泵调节压力为30 MPa,将CO2流量调整为15 L/h,进行循环萃取120 min,待萃取完毕,关闭压缩机、钢瓶,放空CO2,将收集的液体进行冷冻干燥,得到五味子木脂素粉末 44.7 g,提取率为 29.8%.2.1.3 超声提取法参考文献[10-11]方法,将五味子粉碎,过40目筛,精密称取150 g五味子粉末,置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90%乙醇3 000 mL,超声提取30 min,将所得液体进行抽滤旋蒸,将旋蒸液在水浴锅上加热直至完全无醇味,冷冻干燥,最终得到五味子木脂素粉末21.42 g,提取率为14.28%.2.2 色谱条件五味子木脂素的测定参考苑广信等[12]的HPLC方法,色谱柱:Venusil XBPC18(L)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岛津 GVP 保护柱(4.6 mm);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条件见表 1;柱温:27 ℃;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10 μL.表1HPLC梯度条件Tab.1 HPLC gradient conditions?2.3 溶液的制备2.3.1 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五味子醇甲、醇乙、酯甲、甲素和乙素各3 mg,五味子丙素和五味子酚各2 mg,用适量甲醇超声溶解后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得对照品储备液,4℃储存备用,并作为混合标准品.2.3.2 五味子木脂素样品溶液的制备取3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提取物各50 mg,用适量甲醇溶解后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得到浓度为5 mg/mL的样品储备液,4℃储存备用,并作为待测样品.2.4 方法学考察2.4.1 线性关系考察将混合标准品分别稀释至不同倍数,得到8个浓度梯度的标准品储备液,浓度0.006~0.300mg/mL.分别精密量取标准品储备液各1.0 mL,注入进样品中,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面积.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对照品质量浓度x(m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各组分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结果见图1和表2.结果显示:各组分在实验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3-14].2.4.2 定量限(LOQ)和检出限(LOD)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 mL,采用倍比稀释法制成系列质量浓度的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以信噪比10∶1作为定量限,信噪比3∶1作为检出限.测得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的定量限分别为 20,18,14,18.5,18,19.5,17μg/mL;检出限分别为 7,4,3.5,4.5,5,6.5,5.5 μg/mL.2.4.3 精密度实验取0.1 m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连续测定6次,每次进样10μL,记录各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以峰面积计算RSD,RSD值为0.76%~1.89%,结果显示:本方法测定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精密度良好.2.4.4 稳定性考察取 0.1 mg/mL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按 2.2 色谱条件,分别于 1,2,4,8,16,24 h 进样测定,记录各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以峰面积计算RSD,RSD值为0.84%~1.77%,结果显示:本方法在24 h内测定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稳定性良好.2.4.5 重复性考察取五味子原药材,按2.1中的3种方法提取五味子木脂素,每种方法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均平行制备5份浓度为5 mg/mL的供试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记录各色谱峰的相对峰面积,以峰面积计算RSD,大孔吸附树脂法提取得到的7种木脂素RSD值为0.79%~1.88%,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得到的7种木脂素的RSD值为0.66%~1.72%,超声法提取得到的7种木脂素的RSD值为0.93%~1.91%,结果显示:本方法测定样品中7种木脂素含量的重复性良好.2.4.6 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已知7种木脂素含量的药材粉末9份,每份0.1 g,分别按高中低3个浓度精密加入7种木脂素对照品溶液,每一浓度平行加入3份,制备得样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计算回收率.计算可知,在高中低3个加标浓度下,7种木脂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4.3%~103.7%,回收率RSD值为 0.8 6%~1.75%,结果显示:本方法测定的7种木脂素含量的回收率良好.2.5 样品测定分别取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木脂素待测样品溶液各1 mL,通过0.45 μm的有机膜注入进样瓶中,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面积,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含量,求得样品中7种木脂素的含量,每种提取方法均平行实验3次.结果见图2和表3.3 讨论就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方法而言,传统溶剂提取耗时,溶剂需求量大,工艺复杂,流程长,重现性差,提取效率低,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且常用的有机溶剂大多有毒,易造成环境污染,危害实验操作人员的健康[15].现代科技的发展优化了传统的提取方法,使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无论在实验操作安全还是提取率上都大大增强.超临界CO2萃取法临界温度低,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能被很好保存,特别适合提取对热敏感、易氧化分解的成分.另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能力强,产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15],但相对其他两种提取方法而言,此方法所采用的机器成本较高.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适应性广、操作简单易行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的提取分离中[16].大孔吸附树脂法具有吸附性能好、价格低廉、可再生利用、洗脱剂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17].从提取率上看,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最高,总量可达 18.94 mg/g,提取物的提取率为 29.8%,远高于另外两种方法得到的提取物含量.超声提取法所提取的五味子木脂素含量为17.96 mg/g,得到提取物的提取率为14.2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含量较少,为10.90 mg/g,得到提取物的提取率为3.33%,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大孔吸附树脂虽然能除去杂质,但是也损耗了相当一部分木脂素.通过对五味子木脂素提取方法的不断探索和优化,期望得到更高纯度的五味子木脂素.本研究比较了3种方法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优缺点,为五味子木脂素提取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魏雪苗,侯建成,刘洋,等.五味子木脂素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2):115-118.[2] Lee K,Ahn J H,Lee K T,et al.Deoxyschizandrin,isolated from Schisandra berries,induces cell cycle arrest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and inhibits the protumoural activ-ation of tumour-associated macrophages[J].Nutrients,2018,10(1):91.[3]史琳,王志成,冯叙桥.五味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1,34(3):208-212.[4]程振玉,宋海燕,杨英杰,等.五味子木脂素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5,37(11):2485-2491.[5]刘禹宏,赵大庆.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的筛选[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6):87-88. [6]芦晓晶,吕士杰,侯建成.正交设计优选五味子果实中总木脂素提取工艺[J].生物技术世界,2014(11):30-31,33.[7]曹丽萍.五味子木脂素提取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85-187. [8]高晓旭,李继海,姜贵全,等.五味子醇甲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RP-HPLC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2):71-72.[9]刘华英.北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工艺及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6. [10]牟倩倩,贺敬霞,凌成利,等.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成药,2017,39(3):583-587.[11]杨磊,马春慧,祖元刚.北五味子木脂素超声提取工艺[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S1):185-192.[12]苑广信.五味子质量控制方法及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13]何海雁,张叶,刘宏明.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J].药学研究,2015,34(11):642-644.[14]闫冬,田原,陈雪,等.HPLC测定清心安眠颗粒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2):22-23,28.[15]高春花,钟海雁,孙昌波.五味子木脂素提取分离纯化和含量测定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07,23(1):151-155.[16]李宗霖.华中五味子果实HPLC指纹图谱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17]李萍.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天津药学,2002,14(3):9-11.。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对农田、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下列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通过增加或延长食物链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能量利用率B.通过模拟动物信息吸引大量传粉动物可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C.通过不断施肥、灌溉以及消灭所有病虫害使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通过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来发展立体农业可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2.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

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酵产物酒精在①号试管中B.设②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C.图乙曲线b表示①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D.图乙曲线a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3.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 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

现有某蓝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l:1。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种C.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白花植株中,雄株占1/2D.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164.如图是细胞膜上普遍存在的钠——钾泵的结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ATP酶的形状变化为ATP的水解提供能量B.钠—钾泵可同时转运Na+和K+,所以该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C.神经细胞Na+排出的方式和K+外流的方式不同D.低温、低氧不会影响钠—钾泵运输钠、钾离子5.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前提B.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被保存,并得到积累D.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和主要场所B.细胞中的色素不是分布在叶绿体中,就是分布在液泡中C.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含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D.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7.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得部分细菌表现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亚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漆树果实油脂的比较
作者:李冰, 于长青, 朱刚, 郝琴, 张晓雪, 魏文慧
作者单位:甘肃省轻工研究院分离技术开发中心
刊名:
中国食品工业
英文刊名: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年,卷(期):2013(10)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1980
2.张冲漆籽中油脂提取及理化特性研究 2011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高等图鉴(第二册) 1980
4.祁承经;汤庚国树木学(南方本) 2004
5.胡芳明;谭晓风;刘惠民中国主要经济林树种栽培与利用 2005
6.胡亿明漆树种子油的提取工艺及理化性质研究 2010
7.张瑞琴;张飞龙漆树果实资源开发态势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生漆 2000(03)
8.司耀彬;聂建军;黄涛漆树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期刊论文]-粮油加工 2008(6)
9.史伯安;胡卫兵;瞿万云漆籽漆蜡(油)提取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油脂 2004(07)
10.韩延欣;柴守环;王智民亚临界流体萃取溶剂及萃取方法 2007
11.余江帆;谢碧霞;胡亿明漆树果实性状研究(Ⅰ)-果实蜡质层的含蜡率[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8(06)
12.余江帆;谢碧霞;胡亿明漆树果实性状研究(Ⅱ)-漆籽的含蜡率[期刊论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01)
13.马勤川;贾凯;卢杰亚临界R134a萃取金银花挥发油[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12(13)
引用本文格式:李冰.于长青.朱刚.郝琴.张晓雪.魏文慧亚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漆树果实油脂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食品工业 2013(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