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与美国、加拿大

合集下载

北美区域市场分析

北美区域市场分析

北美区域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该地区具有发达的经济、科技和消费市场,吸引了众多国际企业的关注和投资。

本文将对北美区域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市场规模、消费者行为、竞争格局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1. GDP总量根据最新数据,北美地区的GDP总量约为X万亿美元,其中美国占领主导地位,占比超过80%。

加拿大的GDP总量约为X万亿美元,占比约为20%。

2. 人口规模北美地区的人口总量约为X亿人,其中美国人口约为X亿人,加拿大人口约为X亿人。

人口庞大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群体。

3. 消费市场规模北美地区的消费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购买力较强。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北美地区的消费支出约为X万亿美元,其中美国消费市场规模约为X万亿美元,加拿大约为X万亿美元。

三、消费者行为1. 消费习惯北美地区的消费者注重品质和品牌,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求较高。

他们更倾向于购买环保、健康和高科技产品。

同时,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喜欢追求折扣和促销活动。

2. 购物渠道北美地区的消费者购物渠道多样化,包括实体店和电子商务。

实体店仍然占领主导地位,但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

3. 消费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北美地区的消费趋势也在不断变化。

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电动汽车、健康食品等新兴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

四、竞争格局1. 主要竞争对手北美地区的市场竞争激烈,涉及多个行业。

在零售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沃尔玛、亚马逊等;在科技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苹果、谷歌等;在汽车行业,主要竞争对手包括福特、通用等。

2. 市场份额各行业的市场份额分布不均,市场领导者占领较大份额。

以零售行业为例,沃尔玛在北美地区的市场份额约为X%,亚马逊约为X%。

3. 竞争策略竞争对手在北美地区采取了多种竞争策略,包括价格竞争、产品创新、市场推广等。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北美概述(含美国加拿大)
21
密西西比河水系水文特征:
①密西西比河是北美中部平原区的主要河流,发源于 美国北部,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是北美最长的河 流( 6200 多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②沿岸地形平坦,支流众多,水流平稳。
③并有运河同五大湖相连,航运便利,是美国重要的 内河航道和灌溉水源。
④其二级支流田纳西河发源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 脉,水力资源丰富,已经实现了梯级开发,现在是美国 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⑥太平洋沿岸的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是小麦和林牧业区;
⑦墨西哥湾沿岸由于纬度低,热量条件
好,是亚热带作物带。
58
美国的农业
59
(4).美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①美国农业十分依赖国际市场,经常面临农产品 过剩的问题。
②过去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滥垦耕地, 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美国曾多次爆发“黑 风暴”灾难。目前,许多农场实行轮作制度和免 耕法,以保护耕地。
27
(3)湖泊: 冰川湖众多
①成因: 北美北部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主要是冰川作用
的结果。即五大湖的湖盆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第四纪冰期
时,北美洲北部几乎都经历过冰川的侵袭。大陆冰川刨蚀了
高地,也强烈地创蚀了低地和洼地。冰川消退后,在低洼地方
形成了众多的湖泊,其中以五大湖最为著名。
28
②五大湖组成: 在美、加两国的交界处,有世界上 最大的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五大湖自西向东 由苏比利尔湖( 世界最大淡水湖)、密歇根湖、休 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组成。其中苏比利尔湖 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最后经圣劳伦斯河注 入大西洋。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五大湖中除 密歇根湖全部位于美国外,其余为美、加两国所共 有。

北美区域市场的构成和简介

北美区域市场的构成和简介

北美区域市场的构成和简介北美区域市场是指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区市场。

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之一。

地理人文&社会环境该区域面积广大,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并且人口平均密度适中。

广阔的土地也蕴藏了许多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淡水资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

北美地区也是外来移民的大汇集处,当地居民来自世界各地。

主要人口都集中在温带、亚热带气候区。

美国和加拿大属于发达国家,白种人居多,人口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墨西哥则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高,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社会环境稳定性一般。

该地区语言环境主要包括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

经济&科技&政治环境北美地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民主议会的联邦制国家。

美国、加拿大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一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大三产业创造的附加值利润也非常的高。

相对和平民主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北美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生活安逸;政府、经济团体也都相当重视对高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研发,所以北美地区的科技水平在世界上当属一流。

墨西哥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经济、科技也在飞速发展。

三国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也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之处。

总体上说,北美地区的经济、科技环境是非常不错的。

消费习惯&价值观金融危机之前,北美地区超前消费意识比较普遍,曾被西方媒体形容为“只要太阳一升起,消费者就开始购物”,居民消费讲究享受,要买就会买最好的东西。

次贷危机之后,因为经历了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居民的消费意识有所改观,为此CNN和《时代》合作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开始谨慎理财,增加了积蓄。

当前北美区域市场的状况&特点※市场容量大,消费力强,需求范围广,潜力巨大。

北美和美国

北美和美国

瀑布,其中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就
位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
西部的落基山海拔最高,为重
要的分水岭。落基山西侧的河流短急,
水能蕴藏量丰富,注入太平洋;东侧
北美的五大湖示意图
的河流注入大西洋和北冰洋。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流程最长、
读图查阅:1.说出五大湖的名称。 2.在图中找到圣劳伦斯河及其注入的海洋。
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为 美国中南部农业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
(1)经纬度位置:领土绝大
部分位于30°N~
50°N,70°W~120°W之间。
美国政区图
读图查阅:1.找到并描绘120°W、80°W、 30°N、50°N经纬线。
2.在图中找到加拿大、墨西哥和太平洋、大西洋、 墨西哥湾。
(2)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 东濒大西洋,南接墨西哥湾。
(3)相对位置:位于加拿大 以南,墨西哥以北。
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美国本土农业带(区)的分布图
善的铁路和完高速公路运输系统,以及纵贯中
棉作花物读读带带图图、 的查说乳位阅明畜置::带。找美、到国混美乳合国畜农小带业麦的带区区、、 位亚玉因热米素带带。、行部地平根区原据生的各产密地专西区业西的化比自,河然可提条分供件为了和棉便市花利场带的需、交求玉通,米条实带件、。
二、专业化、商品化的农业
美国本土大部分属温带气候,
南部有小部分为亚热带气候。平
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
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
10%,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
业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森林
覆盖率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
草原面积广阔。
美国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
口的3%,但科技发达,生产高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6.北美与美国

2024年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案16.北美与美国

16.北美与美国【教学目标】1.北美的位置、范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解读】1.结合区域地图,分析北美地形特征,说明地形对北美气候、水文的影响;2.根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并掌握美国农业带的区位优势;3.结合美国地图分析美国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工业部门及主要城市。

【基础知识】一、北美概况1.位置和范围:北美北起北冰洋,南至美国和墨西哥国界,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2.北美和北美洲的区别:北美和北美洲(North America)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政治地理学概念,后者是自然地理学概念。

北美和拉丁美洲(简称拉美,英文Latin America)构成完整的美洲;而北美洲和南美洲(South America)也构成完整的美洲,由于北美的经济发展与欧洲相似,在文化特色中都与欧洲息息相关(欧化等),都居在发达国家地段,人种大部分是欧罗巴人种及欧洲裔,北美又有“第二欧洲”的别称。

3.地形: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冰川地形广布;南北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即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平原广阔,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1)西部高山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落基山脉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共同组成了科迪勒拉山系,且与盆地、高原相间分布。

(2)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久经侵蚀,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3)中部平原区: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平坦,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泊,如五大湖群,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平原。

难点解读1:北美地形对其水系分布的影响(1)地势东西两侧高,河流发源于东西部高山、高原地区。

(2)发源于两侧高山、高原的河流流向地势较低的中部平原,注入大西洋(墨西哥湾)或北冰洋,这些河流都有较大的汇水面积,如密西西比河。

北美 美国 加拿大资料

北美 美国 加拿大资料
一、位置与范围
①经纬度位置:25ºN—85º N, 20ºW—170Wº
②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临 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 西洋,南濒墨西哥湾。
③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 兰岛(丹麦)。
③ ④
A ②
①B CD ⑤来自①哈得孙湾 ②巴芬湾 ③波弗特海 ④阿拉斯加湾 ⑤墨西哥湾 A.格陵兰岛 B.拉布拉多半岛 C.哈得孙湾沿岸 平原 D.大西洋沿岸平 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在北 温带) 地形影响大:西部高山阻挡,温 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仅分布在 沿海,高原山区降水少;东部低 缓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 向内陆逐渐减少;中部地形平坦, 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夏季暖湿气 流也可自由北上。
美国领土组成及地形
五、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发展的基础
矿产分布
有 色 金 属
铁矿——五大湖附近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 煤——阿巴铁矿拉契亚山区 有色金属——西部山区

石油



小麦区




乳畜带
业 区
和 灌
玉米带


农 小麦区 混合农业区





棉花带


亚热带作物带


农业带 (区) 乳畜带
玉米带
▲列表比较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主要发展条件
分布
主要发展条件
五大湖及东北 部地区
中央大平原中 部、北部
①气候冷湿,无霜期(生长期)短;②土地较贫瘠, 不宜发展种植粮食,但有利于牧草生长,适宜发展 乳畜业;③工业、城市、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 阔
①地势低平,土层深厚;②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③利于大豆、玉米轮作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
西部高山 ➢为什么在北美东部, 降水量是从沿海向陆 地区逐渐减少?
东部山脉低缓
2.气候受地形影响大
2.气候受地形影响大
西部高山阻挡作用 温带海洋性、地中海气候仅 分布在沿海,高原山区降水 少 东部山地阻挡作用不显著
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中部地形平坦 冷空气可长驱南下,夏季 暖湿气流也可自由北上
二、南北纵列的地形
三大地形 区
组成
西部高山 区
海岸山脉、落基山 脉、内华达山脉等 平行山脉
中部平原 五大湖及密西 区 西比河平原
东部高原 、山地区
拉布拉多高原(加 )阿巴拉契亚山脉 (美)
地形特征
形成原因
南北走向、东西排 列多山峰,山间盆 地、高原
南北纵贯
地势平坦
两大板块相撞挤 压形成(年轻高 峻) 冰川作用及密西 西比河冲积形成
3、范围: 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
加拿大和美国是美洲面积最大的两个 国家,过去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欧 洲英、法、德等国移民的后裔较多,社会 上通用语言是英语。
二、自然地理特征
1、 地 形
中 央 大 平 原
太平洋
西部高山区
中部平原区 东部低山高原区大西洋
二、南北纵列 的地形
识图:
落基山脉、 D
阿巴拉契亚山 E
B
脉、
拉布拉多高原、B 中央大平原、F 墨西哥高原、 A
C A
海岸山脉、 C 内华达山脉、 ACD 科迪勒拉山系
二、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
海岸山 脉
内华 达
太平洋
落山基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
密西 西比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和《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墨西哥开始把与美国开展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列上了议事日程。1986 年8月两国领导人提出双边的框架协定计划,并于1987年11月签订了 一项有关磋商两国间贸易和投资的框架原则和程序的协议。在此基础 上,两国进行多次谈判,于1990年7月正式达成了美墨贸易与投资协 定(也称“谅解”协议)。 同年9月,加拿大宣布将参与谈判,三国 于1991年6月12日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首轮谈判,经过14个月的磋 商,终于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于 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 成立之初,它就拥有3.6亿消费者,其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 亿美元。可以说,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它力图以 自由贸易为理论基础,以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来实现贸易、投资等方面 的全面自由化,进而带动整个北美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当时,许多 国际经贸界人士视之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措施最大胆的自由贸易区。 尤其是对于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这一协定包含了各方 面的机遇和风险,对其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非常深远。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南北区域性经济组织,美国在 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 的倡导者,而且是该自由贸易区的主导国,它在贸易区的运行中占据 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美国占有2/3 的 人口和90 % 的经济实力,加拿大则仅有7 % 的人口和8 % 的经济实 力,墨西哥虽拥有近26 % 的人口,但经济实力则不到2 %。美、加、 墨三国按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分属三个不同的层次:美国属于第一 个层次,加拿大属于第二个层次,二者均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墨西 哥则是第三个层次,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因此,无论从经济实力、 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相比,美国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自 然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具有很强的制约力。北美自由贸易区给美国在双 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第三产业诸领域内提供控制和渗透加 拿大和墨西哥的机会,从而在贸易区对内外事务上拥有了绝对的发言 权。因而,从根本上说,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更多地体现出了美国 的战略意图。但是,在另一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又给加拿大和墨西 哥提供了难得的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对于促进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 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国联合起来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大 为增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很大程度上是双赢的选择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机制造等 工业、农业、矿业、交通运输业本身就是重工业产品庞大的消费 市场
发达的工业
想一想
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体现在哪些方面? 东北部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和城市? 美国的硅谷是哪个工业区?形成条件是什么?
形成条件
(1)位置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环 境 优 美
美国“硅谷”
(2)地中海气候 温 暖 湿 润
北起北冰洋,
南至墨西哥湾, 东靠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3、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南 北 纵 列 三 大 地 形 区
西 部 高 山 区
中 部 平 原 区
东 部 高 原 山 地 区
太平洋

海 岸 山
内 华 达 山
大盆地
落 基 山
密西西比河谷地
大西洋
北美洲的地形图
二、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高科技中心-硅谷
知识结构
范围 除本土48个州,1个特区外,还有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概况 海陆位置 (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 位置 经纬度位置
地形
自 然 环 境
基本与整个北美的地形分布相一致,分西中东三部分
山脉与河湖 自然资源 ① 本土都在温带(南部为亚热带),阿拉斯加在高纬度, 属于寒带和亚寒带,夏威夷在热带(故热带产品需进口) 特 ② 本土三面临海,沿海多优良海港,冬季不冻,海上航运便利; 征 ③ 平原面积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占世界的10%(世界第一) ④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便利 美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哥伦比亚河 ⑤ 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丰富, 但由于高消费和浪费仍大量进口,是世界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
有利条件:矿产资源丰富。 海运便利.环境优美,科技 发达.
主要部门:宇航.电子.飞机. 加利福尼亚最发达. 主要城市:旧金山(硅谷)西部 最大港口. 洛杉矶电影城. 也是西部最大城市.
美国的主要工业区及主要城市分布图
工业区
(结合美国工业区和主要城市、矿产、森林和草地分布图) 钢铁、汽车、 口)、华盛顿(首都)、芝加哥 东北部区 (中部交通、工业中心) (1)位置:位于美国东北部,临大西洋,多优良港口 化学等


混 合 农业 区
花 带

亚热带作物带
美国: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 (1)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2)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②便利的交通运输; ③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 ④高度发达的工业; ⑤先进的科技。
牛气十足的美国
2.自然条件优越 (1)地跨三带.本土处于温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三面临海,沿海多良港.不冻港.航运便利
(3)平原面积大,耕地广大,有利于农业生产
(4)密西西比河、五大湖:航运、灌溉、发电便利 (5)丰富的资源:矿产、森林、草原 3.经济:工农外贸旅游发达 (1)资源耗费量大:石油.铁矿.钢铁大量进口.
3.经济:工农外贸旅游发达 (2)农业:发达 世界最大农产品生产出口国 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农业专门化程度高 但热带产品:咖啡.等进口.
美国的农业
② 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冬小麦和 春小麦)、水稻、燕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中国、美国、中 亚地区是世界产量最多的三大棉花生产国)、大豆、甜菜、烟草等, 畜牧业很发达。) *地域专门化------指农业生产中按地区进行的社会分工,即各地区 简要分析形成美国棉花带的主要因素: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历史地位,形成一 种比较集中的特定农业部门,该部门以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投入到区 美国的棉花带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这些地区地面 际农产品的交换中去。 500-1000mm),日照充足,属亚 起伏小,降水较少(
3亿多人口, 白色 人种为主,城市化水平高, 自然增长率较低,通用语言是 英语 。土著居 民为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
人文地理概况
加拿大
地大物博的加拿大
加拿大面积居世界第二,但人口密度 低,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3人。是一个地 广人稀的国家。加拿大的森林、皮毛和 矿产资源丰富,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境内广泛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占国土 面积的88%)----发展木材和造纸 主要矿产有镍、铁、锌、银等,劳伦 高地金属矿产富集,有加拿大“矿藏宝 富”之称。 石油和天然气也比较丰富。 水力资源丰富,全国70%以上的电力来源于水电。
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棉花的生长。
*地域专门化生产的好处及不足: 好处:a.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 b.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不足:加剧了农业生产不平衡的状况。
小 麦 和 林 牧 业 区 水 果 和 灌 溉 农 业 区
畜 牧 和 灌 溉 农 业 区
小麦区




小麦区
水量大,利于 灌溉、航运和 发电
五大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
密 歇 根 湖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尼亚加拉瀑布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 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 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 伊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100米的落差, 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 加拉瀑布,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洲 地中海”之称苏必利尔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 冰川作用形成,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 有。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 东低? 洋流 为什么在北美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 沿海地区? 西部高山 为什么在北美东部, 降水量是从沿海向陆 地区逐渐减少?
东部山脉低缓
1、北美的各类气侯
四、河湖众多
1、密西西比河 发源于美国北部, 纵贯大平原, 世界第四长河。
渔业资源丰富。纽芬兰岛东南海面,有寒暖流交汇,是世界著名 渔场之一。
加拿大的经济
1、加拿大是工农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经济严重依附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和国外市场。 3、利用本国丰富的资源发展的工业有木材加工、造纸、采矿、 冶金、水电和汽车制造等。现已成为世界上矿产、新闻纸、 木材、小麦等资源和原料的出口国,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 人口资源不足,但各项生产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属美洲发 达国家。纸浆和新闻纸产量居世界第一。 4、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沿五大湖和圣劳伦斯河谷是工业最 发达的地区,人口稠密,分布着大部分的工业和城市(多 伦多、蒙特利尔、首都渥太华)。太平洋沿岸港口温哥华 也是工业中心(也是加拿大华侨集居中心)。 5、农牧业发达。(1)是世界重要的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 (集中在分布在中部平原的草原地区)。西部草原是畜 牧业基础,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大。
北 美与美国,加拿大
北美洲与北美地区
北美与北美洲,拉丁美洲与南美 洲有什么区别?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 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和拉丁美 洲两大地区.北美是主要指美国和加拿 大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单纯按照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 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地区. 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地区为北美洲.
加拿大印象
美 国
美国的位置与范围
50°N
40°N
30°N 120°W 100°W
美国的国土组成
美国的领土扩张
霸气十足的美国
1.概况 (1)领土组成: 本土:48个州.一个特区 夏威夷州 (2)居民: 人种:白人为主. 民族:多民族.但不平等 人口:2006年10月达3亿 主要在沿海平原 和五大湖区. 飞地 阿拉斯加州
西部高山区
太平洋
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
大西洋
120oW 60oW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组成科 迪勒拉山系北段,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山 脉、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 地,古老,海拔较低。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冲积平原。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尼亚加拉瀑布分为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名马 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属美国。 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人文地理概况
外来移民的大汇聚
北美洲的居民
1、当地原有的居民是印第 安人和因纽特人,他们是 在一万多年以前由亚洲经 过白令海峡过去的黄种人。 2、加拿大和美国的居民, 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移民 及其后裔汇集而成的。其 中欧洲各国移入的白人占 80%以上。英、法的后裔 人数较多,还有非洲、拉 丁美洲、亚洲等一些国家 的移民及其后裔。
阿拉斯加洲:面积151.88万平方公里. 渔业.煤铁油气.森林丰富.而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却于1867年将本洲 (包括阿留申群岛)仅以720万美元 了卖给美国.1972年正式成为美国 的领土.
近几十年人口流向:由东 北向南部和西部迁移 原因:东北污染较严重.同时冬 季冷;而南部西部环境较好.气 候较好.
气 候 宜 人
40°N
30°N
( 3)高等院校
斯坦福大学的关键作用
斯坦福大学
(4)便捷交通
高 速 公 路 贯 穿 全 境
临 近 旧 金 山 航 空 港
(5)军事订货
事美 订国 货国 稳防 定部 的 军
小结:“硅谷”崛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3)有高等院校(科技) (4)便捷的交通 (5)军事定货(市场)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 冬季,来自北冰洋的极 地寒冷气流可以长驱直 达墨西哥湾,气温急剧 下降,形成暴风雪寒潮 天气。 冬季,中、东 部大部分地区 天气寒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