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一上册生物暑假预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梳理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综合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综合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综合概括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

1.2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共同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2 组织、器官、系统-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 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

-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第三单元生物的多样性3.1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我国已知鸟类有1244种,被子植物有3000种。

- 基因的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第四单元生物技术4.1 发酵技术- 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4.2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 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归类方法:-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

-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如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的环境中,向日葵向光生长。

- 温度: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影响植物的开花。

- 水: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甚至死亡。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如狼捕食羊。

- 竞争关系:如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 合作关系:如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 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

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尿液少,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生物学学问大都是抽象的,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恰当运用比拟法,使学问形象化,同学乐观主动参加进来。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七生物〕上册复习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欢迎阅读!新人教版七生物上册复习提纲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种植〕物生长到肯定的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做孢子的生殖细胞。

由于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没有种子植物)。

2、藻类植物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如淡水:水绵,衣藻海水:紫菜、海带)(1)形态结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养分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养分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进行繁殖。

3、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

(如鱼类饵料)(3)供食用。

(如海带紫菜)(4)药用。

4、苔藓植物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葫芦藓、地钱、树干苔藓)。

(1)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特别简洁,称为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作用)。

(2)养分方式:苔藓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蕨类植物多数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如里白、贯众、满江红)。

(1)形态结构: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特地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2)养分方式:蕨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养分方式为自养。

(3)繁殖方式:用孢子(生殖细胞)进行繁殖。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可供食用,如蕨菜。

(2)可供药用,如卷柏、贯众等。

(3)作为绿肥和饲料,如满江红。

(4)煤的来源。

6、种子植物的分类:依据子叶数目分为:(1)双子叶植物:胚里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叶脉网状),养分都储存在子叶中。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完整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完整版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完整版新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提纲完整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

2.生物能进行呼吸以获取能量。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除外。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包括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大气圈的底部包括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包括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水分、温度等。

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单一变量)。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等。

七年级生物上册 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知识点归纳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在英国,我国张丽珠教授培育出第一个试管婴儿。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应用: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时应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的归类[生物的种类约200多万种,动物约150多万种]按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和其它生物三大类。

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和空中飞行动物。

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2、范围(20千米)大气圈的底部:生活着昆虫和鸟类,细菌等微小的生物。

水圈的大部: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点”。

3、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注:宇航员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水,营养物质,空气(氧气)。

4、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如:捕食,合作,竞争[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等]关系5、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变量)不同以外,其它条件(恒量)都相同的实验。

作用:对照作用例:光(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注:①“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花始盛开”,说明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最新最全面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最新最全面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知识点整理)(精华版)

人教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提纲+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 .生物能进行呼吸3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1 .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记录;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2)按照(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 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表达和交流2 、作出假设3 、制定计划4 、实施计划5 、得出结论6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4.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复习要点提纲总结(新)

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复习要点提纲总结(新)

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2)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3)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逃跑;害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4)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

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观察: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

2、调查: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调查,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3、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他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二、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光、空气、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光:例如:葵花朵朵向太阳温度:春江温度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江水暖鸭先知;淮南为枳,淮北为桎;春风又绿江南岸,水:雨露滋润禾苗壮;沙漠到处是不毛之地另一类是生物因素三、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四、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影响”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的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构造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构造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构造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构造:种子的外表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x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x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x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x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x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展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