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doc

合集下载

2015-2016七下期中历史试卷

2015-2016七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答案写在后面表格中)1.央视《幸运52》的主持人给选手小明出了一道题目:“中国七世纪初的伟大水利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贯通南北的作用”。

小明略加思索就选出了答案是A.秦朝的驰道B.秦朝的灵渠C. 战国的都江堰D.隋朝的大运河 2.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到: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这位统治者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唐玄宗 3.下列人物中,被唐太宗比喻为 “知得失”的镜子是指A .魏征B .皮日休C .房玄岭D .李白4.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5.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做出了不少创造发明。

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1)曲辕犁 (2)筒车 (3)水排 (4)耧车 A.(1)(3) B.(1)(2) C.(2)(3) D.(1)(4)6.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

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八股取士 7.下列人物中被西北各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的是A. B. C. D8.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A .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 .文成公主入藏 D.精美的敦煌壁画 9.有关鉴真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他是唐玄宗时的一位高僧 B.他主持设计了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招提寺C.他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D.他第五次东渡日本成功。

10.2008年4月中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问日本。

他在日本演讲说:中日友好交流源远流长。

你知道唐朝时期中日交流的著名人物是A.玄奘B.鉴真C.戒贤D.普照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装 订 线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试卷11.开放与交流是隋唐时期的主要特征。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扫描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题样温馨提示:(1)对于每一道题目,请同学们务必完整、仔细、耐心阅读,然后再做答,这非常有助于提高你的成绩。

(2)请把答案按要求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在答题纸上按要求把正确的答案涂黑。

)1.从下面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中(局部)可以很明白地看出,隋朝灭掉了哪个政权重新统一了全国?A.陈朝B.北周C.北齐D.北朝2.“拒谏劳兵作祸基(不听劝谏大兴徭役和兵役,最终埋下祸端),穷奢极武向戎夷(为满足一己私欲,穷兵黩武出兵远征辽东)。

兆人疲弊不堪命(天下百姓疲弊不堪被逼得基本没有了活路),天下嗷嗷新主资(终于各地人民呐喊着起义迎来了新的主人)。

”唐朝诗人周昙的这首绝句描写的是A.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B.隋炀帝杨广残暴统治最终亡国C.唐太宗励精图治迎来贞观之治D.唐玄宗统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3.某同学准备办一个历代帝王功绩展,关于唐太宗的四项功绩中,有一项是错误的,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项B.第二项C.第三项D.第四项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这几句诗描绘的情形出现在哪个皇帝在位期间?A.唐高祖李渊 B.唐太宗李世民C.圣神皇帝武则天D.唐玄宗李隆基5.古籍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这里记载的是下面哪一图示?6.文成公主入藏是汉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一段佳话,这件事A.是唐朝为了避免吐蕃的侵扰而主动进行的 B.标志着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C.吐蕃立“唐蕃会盟碑”来纪念此事D.加强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7.某同学搜集了唐朝对外关系的四幅图片,并加了注释,可是只有一项注释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的这一项8.寂寞天宝后(天宝后期一场战乱后),园庐但蒿藜(好好的庭院长满杂草)。

2015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考试试题答案

2015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考试试题答案

1七年级段考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二、连线题:(连对一条线1分)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赵括 围魏救赵 巨鹿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城濮之战 勾践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孙膑 破釜沉舟 长平之战 项羽 三、简答题:1、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3分)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分)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分2、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并找借口削掉侯国。

(答“颁布推恩令”也可。

3分)在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斥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3分)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2分)。

四、材料分析题1、(1)孔子。

(2分)(2)儒家学派。

“仁”。

(4分)(3)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分)(4)孟子(2分)(5)《论语》(2分)(6)劳动:法家。

班长:儒家。

生活:道家(3分)2、(1)商鞅(2分);秦国(2分)(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2分),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

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秦始皇(2分);统一六国(2分)(4)①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③焚书坑儒;④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兴修灵渠,开发南疆。

(一条2分,任意两条均可得全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B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BDBDDDCCBB。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扫描版) 北师大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扫描版) 北师大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七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1.B2.B3.A4.A5.C6.C7.D8.D9.A 10.D11.C 12.B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B 20.C二、非选择题(第21题24分;第22题13分;合计37分。

但本试卷满分不得超过50分。

例:某生选择题得19分,非选择题得35分,则其总分为50分,而不是54分。

此类)21.(1)隋朝大运河(大运河也可,但评讲时一定要给学生讲明,最好答完整。

2分)(2)隋炀帝(杨广也可,2分)(3)不一样(2分)材料一(或者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或者,基本持否定态度);(1分)材料二(或者皮日休)认为开凿运河尽管劳民伤财,但是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或者,肯定开凿运河的积极作用)。

(1分)(4)事件:科举考试(也可答科举;科举张榜;考试张榜等。

2分)心情:高兴(欣喜、欢喜、惊喜等)(2分)(5)制度:科举制度(2分)作用:有利于激发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体现出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2分)(学生也可以按教材答,有相似意思即可得分)(6)事件:澶渊之盟。

(2分)看法: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分)(有相似意思即可)(7)活动:体育活动(学生答蹴鞠也可得2分)原因:宋代社会经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大幅增加,(以上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使得宋朝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22.(1)唐代(2分)(2)布局整齐(统一)(划一)(规矩)(呈正方形);坊市分开(住宅区或居住区和商业区分开);左右对称;宫城居中靠后,皇城在宫城之前,市(商业区)在坊(住宅或居住区)中间(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住宅区和商业区必须分开(或者,坊、市必须分开;商业活动必须在市里进行等,1分);对开市、闭市时间(1分);对商店铺面规模(大小)(1分)等。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菏泽市经济开发区期中学业水平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1.589年,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这个重新统一的朝代是杨坚建立()A.汉朝B.隋朝 C.唐朝 D.清朝2.隋唐时期确立的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 D.行省制3.学习隋唐史后,同学们进行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 B.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4.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

下列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5.“魏征敢于直言,言辞激烈,多次伤了唐太宗的面子,但还是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这主要说明唐太宗()A.注重减省刑罚B.重视发展生产C.善于虚心纳谏D.重视地方整治6.“开元盛世”时,唐朝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

“开元”是哪位统治者的年号()A.唐高祖李渊 B.唐高宗李治 C.唐太宗李世民 D.唐玄宗李隆基7.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D.公开公平竞争8.某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唐朝繁盛景象的电视剧。

你认为不可能在该剧中出现的画面是()A.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B. 唐太宗和房玄龄商议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C. 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D.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9.神话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唐僧的原型即唐玄奘。

历史上玄奘西行路线的起点是现在的()A.中国广州 B.中国北京 C.中国新疆 D.中国西安10.如果给下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11.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

2015-2016年初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卷)分析

2015-2016年初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卷)分析

2015——2016年初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卷)分析平鲁三中初一历史组一、首先从试题上来分析与去年期中调研考题相比,今年的试题考察的知识点覆盖面不大,而且侧重于隋唐时期的考察。

北宋方面才考了两道小题,南宋方面根本没考,经济重心南移与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更没考察,辉煌的隋唐文化也只考了隋朝设计与建造的赵州桥。

这样的出题角度会使大部分考生复习的范围与考题脱节,全凭学习与复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否则真的亏大了。

(一)选择题的分析选择题不该出错的题目共有九道:1隋朝建立者的名字与谥号(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不用死记硬背就能知道;4、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的时期被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老掉牙的简单;5、杜甫的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全盛时期的统治者为唐玄宗;8、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吐蕃;9、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理由是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10、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理由是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11、唐朝时天竺佛学的最高学府为那烂陀寺;12、在隋朝时期出现的建筑方面的科技成就是设计与建造赵州桥;14、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分明是指北宋的建立。

只要学生们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指导思路走,一般以上问题都应该会的。

而选择题中偏题、怪题有以下六个:2、有关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问题,给出图片自然作答,当然记忆过程中结合图片记忆,也不会答错。

也就是没有图片的问题本身就增加了难度,所以作为开篇第二道试题就把学生傻了眼,试题脱离了由易到难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设计意图;3、隋朝从建立到灭亡历经的时间段,本来不难推算,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还以为考察背诵内容,没背住就以为不会,殊不知用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就可解决。

至于隋朝建立时间581年,灭亡时间618年(也是唐朝建立时间)应该是知道的,只不过学生时间与思维的困难,导致做对的人不多;6、唐朝手工业发达的表现不包括的项目,这首先得对唐朝手工业发展状况有个大概了解才能作答,或者说知道“棉布成为主要衣料”是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一课中的内容,这道题才容易作答,问题是唐朝手工业的发展已经是难点了,所以学生不管三七二十一以为自己不会,盲目选择;7、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根本目的,针对关键词“根本”,我就强调过很多次了,但是学生还记住,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优秀人才,而且唐太宗高兴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所以增加学生判断难度,而根本目的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扫描版)北师大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扫描版)北师大版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七年级历史答案一、1.A 2.D 3.C 4.B 5.C 6.D 7.B 8.A 9.B 10.C11.D 12.A 13.C 14.B 15.C 16.D 17.D 18.A 19.B 20.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4分;第21题10分。

总分值36分。

但是,但本试卷满分不得超过50分。

例:某生选择题得19分,非选择题得35分,则其总分为50分,而不是54分,此类。

)21.(12分)(1)制度:科举制度(2分)作用:有利于激发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体现出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2分)(学生也可以按教材答,有相似意思即可得2分)(2)原因:皇帝不听规劝(或者,不善于纳谏、不听从臣下意见等等,2分)(3)虚心纳谏(或者,虚心听取臣下意见等等。

2分)(3)特务统治盛行(无孔不入)(也可以答,朱元璋对官员和民众不放心,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只要能答出特务统治即可得2分)(4)君主专制强化(或者,皇权高度膨胀、皇权高度集中、君权高度集中等。

2分)22.(14分)(1)政权:宋和辽(也可以答,北宋和辽;宋和契丹;北宋和契丹等。

2分)意义: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分)(有相似意思即可)(2)答案一:战(2分)。

理由:乘胜追击,彻底消灭对手,一劳永逸。

(2分)答案二:和(2分)。

理由:如果继续作战,可能胜负难料,会给国家\百姓带来很大的损失。

(2分)(学生不论主张什么观点,都可得2分。

只要给出的理由合理,都可得2分)(3)表现:康熙帝坚决抵抗(有这个意思即可得2分)。

(4)条约:《尼布楚条约》(2分)内容: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过境进行贸易。

定陶区导学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实验中学期中测试

定陶区导学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实验中学期中测试

定陶区导学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实验中学期中测试1、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单选题] *A.地方设县B.使用圆形方孔钱C.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D.用小篆这种字体写字(正确答案)2、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

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

这说明西欧庄园( )。

[单选题]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正确答案)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3、九一八事变后,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亡和出现华北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单选题] *A. 敌我力量对比悬殊B. 东北守军战斗力低下C. 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政策(正确答案)D. 日军为侵华作了长期准备4、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

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B.当时老百姓大多数文盲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于一切之上(正确答案)5、99.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

”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单选题] *A.棉纺织业基地出现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正确答案)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6、《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 ) [单选题] *A.崇尚节俭(正确答案)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D.生活奢侈7、68.陈胜吴广起义和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农民起义。

这两次起义的共同点是()[单选题] *A.都建立了严密的组织B.都沉重打击了所在王朝的统治者(正确答案)C.都是因为刑罚的残酷D.都建立了农民阶级领导的新政权8、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单选题] *A. 新华书店B. 开明书店C. 中华书局D. 商务印书馆(正确答案)9、抗日战争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单选题] *A.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B.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C.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正确答案)D. 爱国华侨的援助10、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你把答案写进后面的答题栏内)
1.B
2.B
3.A
4.A
5.C
6.C
7.D
8.D
9.A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16.D 17.C 18.A 19.B 20.C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4分;第22题13分;合计37分。

但本试卷满分不得超过50分。

例:某生选择题得19分,非选择题得35分,则其总分为50分,而不是54分。

此类)21.(1)隋朝大运河(大运河也可,但评讲时一定要给学生讲明,最好答完整。

2分)(2)隋炀帝(杨广也可,2分)
(3)不一样(2分)
材料一(或者胡曾)认为开凿大运河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或者,基本持否定态度);(1分)材料二(或者皮日休)认为开凿运河尽管劳民伤财,但是积极作用不可否认(或者,肯定开凿运河的积极作用)。

(1分)
(4)事件:科举考试(也可答科举;科举张榜;考试张榜等。

2分)
心情:高兴(欣喜、欢喜、惊喜等)(2分)
(5)制度:科举制度(2分)
作用:有利于激发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体现出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2分)(学生也可以按教材答,有相似意思即可得分)
(6)事件:澶渊之盟。

(2分)
看法:澶渊之盟虽然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双方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分)(有相似意思即可)
(7)活动:体育活动(学生答蹴鞠也可得2分)
原因:宋代社会经发展,城镇大量涌现,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大幅增加,(以上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使得宋朝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22.(1)唐代(2分)
(2)布局整齐(统一)(划一)(规矩)(呈正方形);坊市分开(住宅区或居住区和商业区分开);左右对称;宫城居中靠后,皇城在宫城之前,市(商业区)在坊(住宅或居住区)中间(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3)住宅区和商业区必须分开(或者,坊、市必须分开;商业活动必须在市里进行等,1分);对开市、闭市时间(1分);对商店铺面规模(大小)(1分)等。

(也可以答,地点、时间、规模,三个词也可得3分)
(学生如果照抄材料二的原话,也可给2分)
(4)商业区和住宅(居住)区不再分开(或者,混在一一起)(或者,人们可以沿街开门市或者商店、沿街叫卖,随处可以开设商店等,任一点即可得1分);有专门的商业一条街等(1分)
(5)景象:商业繁荣或经济繁荣。

(2分)
影响: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市民娱乐生活的发展,如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或有耍杂技、踢球、武术表演等活动的地方。

(2分)
非选择题答案不必拘泥于所给答案,学生只要有类似意思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如有明显错误,请阅卷老师自行更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