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合集下载

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解析及相关成语

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解析及相关成语

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解析及相关成语孔子的名字应该是家喻户晓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孔子《大道之行也》原文注释,翻译,文言知识,分层解析,还有出自这篇文字的相关成语及问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

大道之行也作者:孔子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力恶:宾语前置。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大道之行也先秦:佚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反对把财务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泛指大门。

闭:关闭。

谓: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鳏寡孤独古义:为两个字。

“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贼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作古义:兴起今义:作为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礼记高中课文原文大道之行也

礼记高中课文原文大道之行也

礼记高中课文原文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作者】《礼记》【朝代】先秦译文对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八年级语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译文

八年级语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译文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第1页共1页。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赏析—中考必修原文:大道之行也礼记〔两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矜同:鳏)译文: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关闭的门。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一、通假字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二、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鳏寡孤独古义:为两个字。

西汉-礼记《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礼记《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汉-礼记《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原文:大道之行也西汉-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翻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

是谓大同。

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天下为公〕天下是公共的。

〔选贤与(jǔ)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

贤,指品德高尚。

能,指才干出众。

与,同“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不独亲其亲〕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

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注释

【文言文】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及注释《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

本文整理相关原文翻译,供大家参考。

【作者】《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盗窃乱贼而不作
请口头翻译全文
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 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 和睦。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 ,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愿意为了公众之事 竭尽全力,却不是为了自己。
因此就不会有人搞阴谋,盗窃、造 反和害人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所以(家 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 大同”社会。
LOGO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礼记》
作品简介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编纂,主要 内容是辑录秦汉以前的一些礼仪论著。 “四书五经”: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Company Logo
朗读课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 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全文结构
第一层 :总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权力、财物公有化 选举民主化 民俗民风 讲诚信、求和平
第二层:分说
1 .人人都能得到关爱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大同”社会
第三层:结语——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外户而不 闭
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 大道和大同有什么关系?
选贤与能,
选举有贤德的、有 才能的人(给大家 办事)
讲信修睦。
(人人)讲求诚信, 崇尚和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
因此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奉 养自己的子女。
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同“鳏”, 老而无妻的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 人 归宿 职业、职分 抚养
动词,以 ……为亲
动词,以 ……为子
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 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 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 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
因此 造反 害人
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兴起 这 是
抢答下面画线的词
这 选拔 所以 以……为亲 是谓大同 选贤与能 故人不独亲其亲 培养 供养 讲信修睦 皆有所养 私藏 不必藏于己 造反 发生 闭而不兴 兴起
深远 美好空想,世外 桃源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音和义: 选贤与能( jǔ )
通“举” 和睦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通“鳏 ” 职分,职 男有分( fèn ) 业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 憎恶
《大道之行也 》
大道之行也,
施行
与(jǔ),通“举”, 选举
天下为公,
政权(也可以把社会财富 包括进来)属于社会的全 体成员,而不属于任何个 人。
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 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 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 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 似的地方?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
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 2、在现在来说: 激励人们,意义 3、能否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