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注释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注释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注释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注释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矜同:鳏)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4. 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7. 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 终:终老,终其天年。

11. 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大道之行也》全文翻译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全文翻译及注释

《大道之行也》全文翻译及注释《大道之行也》全文翻译及注释《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是理想社会。

【注】:《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1. 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父母,抚养。

大道之行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出自《礼记》,原文如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孔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大道之行也》课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课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课文及翻译引导语:《大道之行也》这篇文言文想必有很多人都学过,那么相关的《大道之行也》的课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大道之行也先秦:佚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课文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而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用于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行,施行4.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

修:培养。

7.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5篇模版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5篇模版

《大道之行也》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5篇模版大道之行也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在这段话中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伦关系的一种理想追求。

他认为大道是天下的公道,应该使天下人都能够公平地分享社会资源和福利。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强调需要选拔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讲究诚信道德,修养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

首先,孔子强调人们不仅仅要亲近自己的亲人,关爱自己的子女,更要关心他人的亲人和子女。

这是因为亲情和子女的教育只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如果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子女,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

孔子认为应该使老人能够有尊严地度过晚年,年轻人能够用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孩子们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孤独和身体残疾的人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怀和帮助。

男女也应该有各自的分工和责任,保障他们各自的权益和需求。

其次,孔子认为财富应该与人们共享,不应该被个人囤积。

他认为财富是社会创造的结果,因此不应该由个人独享,而是应该用来造福社会。

同样,他认为个人的力量也不应该只为了自己而发挥,而是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这是因为个人的财富和力量只有在与他人共享和使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最后,孔子谈到了社会的秩序和安宁。

他认为只有当人们彼此深信不疑,互相信任时,社会的秩序才能得到维持。

他强调只有当国家不重刑法和暴力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和共同富裕。

总之,孔子在这段话中强调了人们应该追求大道的价值观和理念,即使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

他认为只有当个人和社会都能够追求公平、和谐和信任时,才能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译文赏析大道之行也》表达的是XXX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这一感情的吧?他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一个“大同”社会.但在当时的战乱时期下那个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XXX答问的著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考究诚信,培养辑睦(氛围)。

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w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八年级语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译文

八年级语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译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和译文
原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

(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中1、表现诗人感时恨别,触景生情的诗句是: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

2、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中1、表现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诗句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2、说明兵役之苛酷的诗句是:三男邺城戍。

说明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二男新战死。

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

3、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含悲度日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形象写出“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写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能概括全诗内容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相似的地方; 它们都是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是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

举例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幼所长”和“桃花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相似
《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甚么?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追求的是像桃花园一般的没有苛刻的税收,官兵的欺压的安逸的社会,但他比较消极;
而后者则是对着大同社会一种美好的构想,是相对积极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