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4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4: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时作业4: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段四素养形成训练——一课双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Ⅰ语言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中国70 年,是一部________、开拓创新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________”的英雄气概,创造了“无边光景一时新”的历史巨变。

()。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轮番登场,各种主义思潮纷纷亮相。

多少轰轰烈烈,多少慷慨悲歌,多少________,依然未能改变江山飘摇、神州陆沉的悲惨命运。

诸路皆走不通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辛探索,______找到了一条新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出实现民族复兴的人间正道。

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庄严时刻,再写历史新篇章,也将不变的深情与信仰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我爱你,中国!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气吞万里如虎前赴后继最终B.革故鼎新气吞万里如虎前仆后继最终C.推陈出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仆后继终于D.革故鼎新敢教日月换新天前赴后继终于答案 D解析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

文段指“新中国70年”的历史,应选用“革故鼎新”。

“气吞万里如虎”语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描写刘裕收复中原时威猛的气势。

“敢教日月换新天”语出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侧重表达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新变化。

根据语境,应选用“敢教日月换新天”。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奋勇前进,连续不断。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文段侧重表达革命者为改变国家命运不断探索,应选用“前赴后继”。

终于: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最终:最后;末了。

根据语境,应选用“终于”。

课时作业4:1.2人口

课时作业4:1.2人口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一、单选题1.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D.死亡率低2.(2011•泰安)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3.(2017•赤峰)“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4.从陆地面积和人口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A.第二位,第三位B.第三位,第二位C.第三位,第一位D.第一位,第一位5.(2017•福建)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下图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迅速增长B.人口数量缓慢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6.读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面下列各小题(1)图中四个省区,没有陆上疆界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四个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下列平原地区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A.内蒙古河套平原B.四川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中下游平原8.(2017•连云港)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C.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门稀疏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9.“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课时作业4:第6课 芣苢 插秧歌

课时作业4:第6课 芣苢 插秧歌

6芣苢插秧歌时间:45分钟满分:68分得分:分一、基础素养巩固(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芣苢..(fú yǐ)掇.之(duō)笔耕不辍.(chuò)B.襭.之(jié) 捋.之(luō) 捋.胡子(lǚ)C.袺.之(jié) 兜鍪.(áo) 一霎.间(shà)D.雏.鸭(chú) 肩胛.(jiǎ) 莳未匝.(zhā)解析B项,“襭之”中的“襭”应读“xié”;C项,“兜鍪”中的“鍪”应读“móu”;D项,“莳未匝”中的“匝”应读“zā”。

答案A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薄.言采之薄:轻轻地。

B.薄言有.之有:取得,获得。

C.笠是兜.鍪.蓑是甲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D.唤渠.朝餐歇半霎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

解析薄:语助词,无实在意义。

答案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西周初期到春秋时期五百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0篇,也称“诗三百”。

B.《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和《蒹葭》是其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D.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解析应是305篇。

答案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唐人的古诗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发生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

唐代诗人在前人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增强了诗的表现范围,无论从思想和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超越了前代。

体裁上也有明显改进。

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

课时作业4: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课时作业4: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第2课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Ⅰ语言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________。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长征这条________,是由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

艰难可以________人的肉体,困境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时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长征的伟大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困难。

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________在路上。

”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用奋斗幻化出翅膀,飞过坎坷,飞过岁月,飞向明天的辉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远征红飘带摧残永远B.体现胜利路摧残永远C.远征红飘带摧毁始终D.体现胜利路摧毁始终答案 A解析①“长征”是“远征”,主宾搭配;若搭配“体现”,则定语应为主谓式,故选用“远征”。

②“红飘带”与“鲜血染成”相对应,更恰当。

③摧残肉体、消磨意志、夺走生命,层层递进,所以“摧残”更合适。

④“永远”,即永久、长远,强调长久性;“始终”,自始至终,一直,但暗含有始有终。

句子强调长征的长久性,故选用“永远”。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任何力量动摇理想信念B.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C.但任何力量都不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D.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答案 B解析前文是摧残肉体、消磨意志、夺走生命,语意层层递进,后文使用转折句,更具有对比性,排除A、D两项;把“没有”放到“任何力量”前面更能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排除C项。

故选B。

课时作业4:5.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时作业4:5.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选择题1.某地围绕“新时期共产党员思想行为规范”这一主题,以学党章党规和学习习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重点,开展了两次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

这一做法有利于()①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共产党员坚持依法执政③不断提高共产党员的思想道德修养④使共产党员放弃自身利益服务人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身就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热情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的结果。

正是由于他们学习并接受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传播先进的革命理论,才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由此可见()①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马列主义③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④马列主义第一次系统地解答了中国发展的基本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它() A.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B.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C.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D.加深了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4.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③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①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改变②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提高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认真履行国家职能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6.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已成为党的政治生活新常态,党内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党的执纪监督越来越严格,呈现出“山更绿”“水更清”的政治生态体系。

2022-2023学年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4

2022-2023学年度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4

4.3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练习图为海洋空间的规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列数码所代表的海域及其海洋权益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领海-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②内水-沿海国对其享有与领陆一样的主权③毗连区--属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对其享有部分主权④专属经济区-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⑤大陆架-其他国家在此区域内拥有航行、飞越的权利A.①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2.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国对⑤行使的权利为A.可禁止其他国家勘探和开发其矿物资源 B.可禁止其他国家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C.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水域航行和飞越 D.可禁止其他国家在该水域进行海洋科学研究2013年1月17日,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图一为舟山群岛开发规划(2012-2030年)示意图,图二为舟山常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图三为舟山历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舟山水资源状况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影响大,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B.岛屿数量多,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C.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水资源不足D.以丘陵为主,流速较快,水资源不足4.下列关于舟山群岛的开发措施错误的是A.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利用潮汐能、油气资源,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C.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休闲旅游度假胜地D.接轨长三角,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

下图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5.该区域夏季海洋表层盐度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 A.河流径流多 B.降水量小 C.气温高、蒸发量大D.寒流影响6.布袋盐场每年3~5月产盐量大,其主要原因是该时段 A.日照强,气温高 B.风力小,蒸发量大 C.河流稀释,盐度低 D.降水多海洋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精选民主选举习题

精选民主选举习题

课时作业4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1.目前,我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按照普遍、平等、差额、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原则进行。

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有一个共同特性,就是()A.为选民提供一定的选举余地B.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C.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2.《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首次提出:“发展基层民主,扩大乡镇直选试点面,普遍实行乡镇政府副职差额选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正职差额选举试点。

”实行差额选举制度()①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更多选择余地②会引发虚假宣传和权钱交易现象③有利于保证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④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互竞争A.①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3.下列选举方式中属于间接选举的有()A.某居民委员会投票选举居委会主任B .某乡投票选举本乡的人大代表C某乡人大代表对乡长候选人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D.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4.竞争是差额选举的一种方式。

深圳探索试行区级人大代表直接竞选,以增强人大代表的民意基础。

这种选举方式()A.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B.有助于选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C.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人大代表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D .能够扩大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我国民主的真实性5.目前,我国县乡人大代表选举采用的方式是()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等额选举④差额选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选举方式是()A.间接选举 B .差额选举C.直接选举 D .等额选举7.当前,在我国许多地方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采用了“海选”方式。

村民要像从大海里面不受任何限制地捞取珍珠一样选择自己信任的人。

这说明()A. “海选”是产生村民满意的村委会干部的最佳方式B .直接选举能使每个选民都有表达意愿的机会C.村委会是我国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D.村民选举不受任何限制8.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这是因为()①我国国家性质决定要采用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②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③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④我国是发展中国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差额选举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也形成了相应的竞争。

Unit 5课时作业(四) Writing

Unit 5课时作业(四) Writing

课时作业(四)Writing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Ⅰ.单句语法填空1.How could you enter into my office by yourself without my ____________ (permit) during the work time?2.The final objective of city greening is to make our environment more comfortable for us to live in, but not just make our ____________ (surround) green.3.Some also point out that youngsters can ____________ (broad) their horizons and increase their social contact through these shows.4.While ____________ (wait) for the train, I had a long talk with my younger sister about her work.5.It was not until that night that Tom realized how serious his ____________ (injure) was—he didn't even remember the game he had just played!6.They asked me whether I ____________ (go) to the West for teaching.7.There are some health problems that, if not _____________ (treat) in time, can become bigger ones later on.8.My teacher advises me to keep all options open before ____________ (decide) on what I really want to do.9.He stopped the bleeding by ____________ (apply) pressure to the wounds until the ambulance arrived.10.He was one of the last of the crowd ____________ (pass) through the driving test.Ⅱ.完成句子1.彼得刚要离开办公室,这时电话铃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Unit 4)Ⅰ.单项填空1.________,the headmaster rose to indicate that the conversation was________.A.At an end; in an end B.In the end; at an endC.In an end; at the end D.At an end; in the end答案与解析:B in the end 意为“最后;终于”,at an end 意为“结束;终结”,常用做表语。

2.After the explosion,the roads are full of ________ people leaving the city.A.afraid B.frightenedC.frightening D.scary答案与解析:B frightened“感到害怕的”,常用来修饰人。

afraid“害怕的”,多用做表语;frightening“令人害怕的”,常用于修饰事物;scary“吓人的;可怕的”。

3.—I hear they will get married next week.—________A.Good luck! B.Congratulations!C.Oh,really? D.Yes,sir?答案与解析:C根据语境可知,回应者对此事感到惊讶,故选C项。

4.After ________ in the research for so many years,the scientist succeeded in finding the result at last.A.buried B.being buriedC.having buried D.having been buried答案与解析:D介词after之后用动名词形式,排除A项;be buried in 是固定短语,且有时间状语for so many years,故用动名词的完成被动式。

5.Nearly two thirds of the area which ________ desert before ________ by grass now.A.is; is coveredB.was; has been coveredC.was; have been coveredD.were; has been covered答案与解析:B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area,因有时间状语before用过去时,而分数、百分数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数由of后的名词决定。

6.—I'll be away on a business trip.Would you mind looking after my cat?—Not at all.________.A.I have no time B.I'd rather notC.I'd like it D.I'd be happy to答案与解析:D考查不定式的省略。

I'd be happy to后省略了“look after your cat”。

7.A bomb ________ two buildings and damaged several others.A.destroyed B.damagedC.hurt D.injured答案与解析:A destroy“摧毁”,强调破坏的程度之大不能进行修复。

damage指破坏后还可以进行修复;hurt常用于指情感上的伤害;injure常指身体所受到的伤害。

8.Is there any other reader ________ wants to renew his book?A.who B.whomC.whose D.which答案与解析:A先行词reader是表示人的名词;定语从句缺少主语,故用who引导定语从句。

9.—Have you ever been to Rome?—No,but that's the very city ________ I'd like to visit most.A.where B.thatC.which D.in which答案与解析:B当先行词是the very,the only或被其修饰时,定语从句中的关系代词只能用that。

10.________ from what he did,he isn't a person to depend on.A.Judge B.JudgingC.Judged D.Judges答案与解析:B Judging from...“根据……来判断”,属独立结构作状语。

11.Upon graduation from school,how well will you ________ the job that lies ahead?A.prepare B.prepare forC.be prepared for D.be preparing答案与解析:C题意:你一毕业,为摆在你面前的工作做好了多么充分的准备?be prepared for“准备好”,强调状态,符合题意。

12.The movement of the Earth's crust along faults and plate margins sometimes causes ________,which have destroyed many cities and killed millions of people.A.thunders B.lighteningsC.quakes D.floods答案与解析:C从题干前半部分“地壳沿着断层和板块边缘的运动有时可导致……”及后半部分产生的后果,可推知空处应为“地震”。

A意为“打雷”;B意为“闪电”;D 意为“洪水”。

13.The young dancers looked so charming in their beautiful clothes that we took ________ pictures of them.of B.the number ofA.manyC.large numbers of D.a large amount of答案与解析:C large numbers of相当于a large number of,意为“大量的;许多”,修饰可数名词复数。

14.—The exam was easy,wasn't it?—Yes,but I don't think ________ could pass it.A.somebody B.anybodyC.nobody D.everybody答案与解析:D not...everybody为部分否定,意为“并非人人”,与but引导表示转折关系的从句相符。

15.I didn't know anybody at the party,but the hostess came to my ________ by introducing me to a few people.A.help B.saveC.rescue D.life答案与解析:C come to one's rescue为固定搭配,意为“帮助某人”。

Ⅱ.阅读理解“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is a familiar phrase,and indeed for many people the 25th of December is the highlight of the calendar.But for one British man once a year is not enough.Andy Park,who is better known by his nickname Mr.Christmas,has celebrated Christmas every single day for the last 14 years.The 44-year-old electrician claims to have eaten a full roast dinner every day for the last decade and a half,having his way through over 5,000 turkeys,117,000 Brussels sprouts,and around 30,000 roast potatoes in the process.He also sends himself a Christmas card every day and looks forward to opening a present he has bought himself each evening,while watching the Queen's Speech.Mr.Park estimates (估价) his festive fetish costs him £150 (1,570 yuan) a week.This year,however,the divorcee says he is feeling the pinch (拮据) due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and is decreasing his celebrations.His Christmas habit is putting a strain on more than just his wallet.Mr.Park was previously warned by his doctor that his Christmas addiction could kill him.His daily over-cost has caused his weight up to 19 stone (121kg).“I'll never forget the day it started,” said Mr.Park.“The sun was shining,but I was justfeeling fed up and bored,so I went home and put the decorations up.Suddenly I was happy.I thought,this is fun.So I did it again the next day,and the day after that.”And Mr.Park has not been content to keep his Christmas cheer to himself.In 2005 he released a song which was called “It's Christmas Every Day”,but has yet to find chart success.1.How old was Mr.Park when he first celebrated his daily Christmas?A.44. B.24.C.22. D.29.答案与解析:D数字计算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