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5《动物儿歌》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5动物儿歌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5动物儿歌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5 动物儿歌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2.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培养学生产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一、复习导入.1.指名说儿歌中带有“虫字旁”的字.2.齐读儿歌.二、自主探究学习.按照要求自读课文:用“△”画出动物名称,用“——”画出每种动物在哪里活动,用“——”画出每种动物在干什么.三、合作交流.1.你喜欢哪种动物的活动?(根据学生发言,出示动物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的活动特点,引出儿歌中相应的句子,并指导朗读、表演读.)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3.生自由朗读,开火车读,配合动作表演读.四、再读课文,深入学习.(一)学习第1句.1.(课件出示第1句)瞧,小蜻蜓飞来啦,它在干什么呢?2.做一做动作,理解“展翅”.(像这样伸展开翅膀就是“展翅”)3.认识生字“蜻、蜓”.指名读、组词.4.小蜻蜓在哪里飞呀?(半空)5.读好这一句.指名读、齐读.(注意节奏、停顿,可以拍手打节拍)(二)合作学习其余部分.1.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它们都在哪里忙碌着?请画一画.小组交流,互相订正.2.小动物们都在忙着做些什么呢?请同桌合作,先读一读,再说一说.(顺序随机)(1)蝴蝶花间捉迷藏.理解“捉迷藏”.(句式:蝴蝶一会儿飞到……一会儿飞到……)(2)蚯蚓土里造宫殿.理解“造宫殿”.出示蚯蚓松土的图片,蚯蚓在干什么?(松土)为什么说它在“造宫殿”?(3)蚂蚁地上运食粮.理解“运食粮”.(运什么?运大米、运面包……)学习生字“运”:用换一换、加一加的方法学习.(“运”是“辶”里面一个“云”.可以用“车”“元”换一换.)(4)蝌蚪池中游得欢.理解“游得欢”.(“游得欢”就是指游得高兴、开心、欢乐…… )(5)蜘蛛房前结网忙.学习生字“网”.出示图片,你还知道什么网?(球网铁丝网电网渔网)理解“结网忙”.同学们知道蜘蛛结网干什么吗?(抓虫子)蜘蛛可真勤劳!3.齐读儿歌.(拍手读、男女生对读)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特别是“把谁、在哪里、干什么”念得很有节奏.你也能仿照儿歌的形式来说一说吗?五、练习展示.谈话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交流学习,了解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是怎样活动的?仿照课文写一写.1.四人小组交流,用卡片写出本组想好的句子,最少写两句,然后贴到黑板上.2.展示交流,每个人看看别的小组编的儿歌,用心记下一句与本组不同的句子.六、全文总结.大自然里有很多小动物,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的活动特点吗?那就走进大自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将会有更多收获.5 动物儿歌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儿歌内容,理解动物的叫声。

2.能够模仿歌曲中的动物叫声。

3.能够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动物叫声的模仿。

教学难点:表达对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2.教具:音响设备,图片或手绘动物图片3.材料:《动物儿歌》歌词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动物儿歌》,让学生聆听歌曲,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提到的动物及其叫声。

2. 学习歌词(15分钟)老师分段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解释生词,让学生逐句理解歌词的含义。

3. 学唱歌曲(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唱《动物儿歌》,并教导学生模仿歌曲中动物的叫声。

4. 情感表达(1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对不同动物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5. 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取一种动物,自编儿歌并进行表演。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动物的创意和情感。

6. 结束结束(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歌曲,加深对动物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的方式引入动物主题,通过歌唱、表达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促进学生对动物的了解和喜爱。

以后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动物故事、游戏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动物相关的教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练习唱《动物儿歌》并模仿动物叫声。

2.用简单语言写一段对某种动物的描述或喜爱之情。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动物、表达动物情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5:动物儿歌》 教案(2019新教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5:动物儿歌》  教案(2019新教材)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南宁市园湖路小学伍恺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蚂蚁”等12个生字;会写“网、迷”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通过朗读了解小动物的部分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1.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3.通过朗读了解小动物的一些生活习性。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动物谜语: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几个小谜语好不好?2.导学,板书课题:这节课,伍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一首小儿歌。

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板书课题)不拖音,齐读课题。

(齐读课题)3.复习识字方法:这是一节识字课。

聪明的你们一定知道很多识字的小妙招,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已经知道了哪些识字的小方法?4.今天我们还会学习新的识字方法,也许你还能发现识字的小秘密呢!5.看看这首小儿歌里有几句话呢?因为,你们发现有3个圆圆的小(句号)。

你们真善于发现啊!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第一次读:我们就来读读这首小儿歌。

第一遍读,老师提出小小的要求:大家要努力地把每一个字的字音读准,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拼音来读或者可以举手请教伍老师。

你想大声读就大声读,想轻声读就轻声读,自由地读。

2.第二遍读:自己读的时候最能发现自己读书的小问题。

我们再读一遍,努力地尝试着把每一个句子读通顺、不拖音,能做到吗?自己按照自己的速度去读,互不干扰,再读。

3.第三次读:逐句读,重点关注难读、易错的字词。

(1)读第1行: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哪个小朋友愿意第一个给大家读一读第一行?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蜻蜓”。

(2)读第2行:重点指导读好“捉迷藏”这个词。

(3)读第3行:重点指导读好“蚯蚓”,读好前鼻音“蚓”(4)读第4行: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声“蚂蚁”的“蚂”(5)读第5行:重点指导翘舌音“池”,指导读好词语“游得欢”以及轻声“得”。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5《动物儿歌》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5《动物儿歌》教案 新人教版

2019年(秋季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5《动物儿歌》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字、写字。

朗读儿歌。

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由图导入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么?它们正忙着干什么?(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1.你认识哪些昆虫?说一说。

二、学习字词1.自由读儿歌,用“——”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青蚂—马蜘—知蛛—朱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加一加、变一变等)(3)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间迷造运网2.读一读,连一连。

藏shí造cáng食liáng粮zhī蜘zào3.写一写下面的汉字。

间网运迷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蝴蝶花间捉迷藏”,写花儿很美,蝴蝶寻花蜜。

“蚯蚓土里造宫殿”,其实是写蚯蚓在地下松土。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5《动物儿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2.能够朗读并理解《动物儿歌》中的生字词语。

3.认识和掌握本课中的25个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能在浅显的情境中,使用这些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中的25个生字词语,并能在浅显的情境中应用这些词语。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浅显情境应用能力及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题预测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知(30分钟)•教师播放儿歌视频,让学生听歌,感受动物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动物儿歌》,针对生字词语进行查字典、注音、拼音和学习等活动,使学生掌握生字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边唱边跳,增加乐趣,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3. 分组合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情境模拟,要求用所学的生字词语完成情境表达,培养学生的情境应用能力及掌握生字词语。

4. 总结讲解(15分钟)•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情境模拟,其余同学进行评价,既可以发现不足,也可以表扬优点。

•教师就评价情况进行总结讲解,进一步帮助学生纠错及提高。

5. 课后扩展(5分钟)•轻松、愉快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听家长唱歌,领朗读积分;自己唱《动物儿歌》,可以得到一定奖励。

四、板书设计1. 生字词语•老鼠、乌鸦、鸭子、小鸡、小鸟、蝴蝶、蜻蜓、小狗、小猫、母鸡、鸟儿、青蛙、小鱼、猫儿、小马、小兔、大象、豹子、熊猫、考拉、袋鼠、大鹏、猴子、小猴、小象2. 课程要点•了解动物儿歌的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

•能够朗读并理解《动物儿歌》中的生字词语。

•认识和掌握本课中的25个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能在浅显的情境中,使用这些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19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二5动物儿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动物儿歌》《动物儿歌》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集中识字韵文。

编者独具匠心地编排在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中。

儿歌写的是小动物在夏天时的活动情景,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盎然。

小动物大都是昆虫,识记的字大都有虫字旁,便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本课可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和教材中的彩图,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认记字形。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 “间、迷”等7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夏天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夏天小动物的生活,体会小动物给夏天带来的情趣,培养学生观察了解小动物兴趣。

多媒体课件、图文影音素材。

第一课时一、情境引入,激趣入境:1.导语: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很多昆虫、小动物也悄悄地跟着夏姑娘一起走上了夏的舞台。

瞧,蜻蜓正在小河的上空展翅飞翔,蜜蜂在花丛间嗡嗡地唱着勤劳的歌……小朋友们,让我们一1. 教材分析2. 教学目标3. 教学重难点5. 课前准备6.7. 教学过程起去看看它们,并与它们打个招呼吧!2.指名说,理解“益虫”和“害虫”。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读课文。

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虫宝宝?在课文里画出来?3.指名说并读出这些昆虫名字。

4.各种形式的读,认熟这些词语。

5.再指名认读课文,认识形声字。

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引导发现形旁“虫”。

6.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很有趣,有的汉字一边表示意思,一边表示读音,像“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识很多字。

7.除了虫字旁的生字,本课还有这5个生词,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5个生词?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1.看图,指名以“谁在哪里”的句式说话。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二) 5 动物儿歌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二) 5 动物儿歌   人教部编版

识字(二) 5 动物儿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法,帮助记忆生字。

会写“间”这个字。

2.读熟儿歌,感受韵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掌握本课生字和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愿意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愿意观察小动物,了解大自然的兴趣教法:引导法学法:观察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出示谜语,导入新课1. 师:同学们,美丽的夏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荷塘边也越来越热闹了,老师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出示课件。

引出蝌蚪和蜘蛛2.引出课题。

今天,这两个新朋友也走进了动物儿歌里。

课件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儿歌,认识生字1. 生自由读课文,师说明自读要求:好的,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文,跟着小动物们再次一起走进儿歌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一共讲了几个小动物。

2. 解决生字词。

小动物们要来和大家打招呼啦,请你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好不好?(课件相机出现动物名称)生再自由读一读词语,加强记忆。

3. 现在老师帮它们排排队,你还认识吗?(1)生开火车。

出示词,师相机正音。

(2)生齐读。

4. 师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师: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并没有带拼音,你怎么就认识了呢?有什么秘诀吗?教教大家。

(生:它们都带有虫字旁)(课件相机把虫字旁变红)师:除了这个还有别的秘密吗?(生:字的右半边的发音和整个字的发音很像)师: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字叫形声字。

哦,发现了这个秘诀,难怪你们这么快就记住了它们的名字。

5.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板书:形声字)来,跟老师读:形声字。

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识很多字。

6.拓展识字加油站出书图片和生字齐读、小老师领读三、再读儿歌,感受韵律1.多媒体出示蝌蚪、蜘蛛及相关图片,解释并学习“池”“欢”这两个生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动物儿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动物儿歌》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5课《动物儿歌》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歌曲《动物儿歌》中的歌词。

2.能听懂老师朗读歌曲时儿歌的旋律。

3.能说出歌曲中动物的名称,并通过图片理解其特征。

4.能识字:“鱼”,“猫”,“鸭”,“狗”,“鸡”等生字。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歌曲《动物儿歌》的歌词。

2.能说出歌曲中出现的动物的名称。

三、教学难点1.能正确理解并朗读歌曲中的生字。

2.能通过听歌理解并说出歌曲中动物的名称。

四、教学准备1.课文《动物儿歌》的教材。

2.画有不同动物形象的图片。

3.黑板、彩色粉笔。

4.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入歌曲(1)引导学生看图片,展示一幅有鱼、猫、鸭、狗、鸡等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猜测即将学习的内容。

(2)过渡到歌曲,《动物儿歌》的音乐响起,老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

2. 学习歌曲歌词(1)老师朗读歌曲的内容,逐句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齐唱歌曲,老师重复播放帮助学生掌握。

3. 学习生字(1)指导学生认读生字:“鱼”,“猫”,“鸭”,“狗”,“鸡”等,并与图片对照理解生字的意思。

(2)学生分组,进行拼音或画字练习,以巩固生字学习。

4. 活动互动(1)老师和学生一起合唱歌曲,加强学生对动物名称的认知。

(2)分组进行问答比赛,巩固学生对动物名称的记忆。

5. 词语解释(1)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儿歌》中所学动物的特征,比如“鱼有鳞”,“猫爱吃鱼”等。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个所学动物。

六、课堂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歌曲《动物儿歌》中的内容,认读并理解了一些生字,通过歌曲加深了对动物名称的记忆,并学习了一些动物的特征。

希望同学们能在家多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七、作业1.默写《动物儿歌》的歌词。

2.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图,并用文字描述一下这个动物。

以上就是本课《动物儿歌》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动物儿歌
课题动物儿歌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在他的许多著作中强调:“儿童的认识来源于动作,知识来源于活动,活动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由此,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扎扎实实搞好识字教学,有声有色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猜谜语、编字歌、讲故事、“小老师”游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和记忆形声字。

同时,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采用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汉字音、形、义,启发学生自主发现,汇报汉字学习的收获,使学生在第一学段初步品尝合作学习的乐趣,发现汉字中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字词。

(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
最喜欢的小动物。

2.教师出谜语:“小
飞机,纱翅膀,飞来飞
去捉虫忙。

”“头上两
根毛,身穿花旗袍,成
天不劳动,只知乐逍
遥。


3.教师板书“动物儿
歌”并小结引出——走
进大自然,和小动物交
朋友。

1.学生自由说出喜欢的
小动物并简单说说动物
的特点。

2.学生根据谜语,猜测
出谜底是“蜻蜓”“蝴
蝶”。

3.随师书空课题,齐读
课题。

1.猜谜语。

(1)小虫遇到马。

(打一字)
(2)日子都在门里过。

(打一
字)
(3)一个英雄汉,设下天罗
网,专捉飞来将。

(打一种动
物)
二、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
听准字音,引导学生试
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教师出示带拼音的
12个生字,引导学生小
组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1)引导学生小组推选
“小老师”教每个组员
读准字音,同时规范每
个学生汇报时的语言。

(2)引导学生集体汇
报,相机评价和鼓励。

(3)提出要求:拼读字
音,声音洪亮。

3.教师再次引导学生
自学喜欢的生字,说清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
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
课12个生字。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汉
字的字音和字形。

(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
“小老师”拼读字音,
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
音。

如:“蚂”字读三
声;“藏”字是平舌音;
“蜘、蛛”都是翘舌音;
“粮”字是三拼音节。

(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
大家注意“藏”的读音,
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3)正确齐声拼读生字。

2.汉字游戏,填一填,连一
连。


马义青知朱
( ) ( )
( )
3.把下面的字去掉部首,再
组词。

造( )( )
迷(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