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中电缆截面的计算
电缆线径计算公式

直流电缆线径计算直流电缆线径由线路压降决定导线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If * L)/(r* ΔV)If:导线中最大电流(安); L:导线长度(米),等于距离的2倍;r: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铜取57,铝取34 ΔV:导线设定压降(伏),-48V时取3.2V;S:导线截面积(平方毫米)。
因此只要计算出负载电流,测算出所需导线距离,就可计算出所需线径了,然后查电缆规格表,选择对应电缆。
楼下的谁有常用电缆的规格程式表贴出来吧。
交流电源线选择(交流保护地线)保护地线(PE)最小截面应根据相线的截面积而定:1、相线截面积S≤16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S;2、相线截面积16<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16mm2;3、相线截面积S>35mm2时,保护地线截面积Sp为0.5S;4、当相线截面大于120mm2时,保护地线截面不小于下式计算值:[attach]244[/attach]式中Sp-----PE线的截面,mm2;I-----流过接地装置的接地故障电流均方根值,A;K-----计算系数,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线取114;t-----保护装置跳闸时间(适合t≤5s)本节着重介绍根据允许压降选择电力线的计算方法。
1. 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计算根据允许电压降计算选择直流供电回路电力线的截面,一般有三种方法,即电流矩法、固定分配压降法和最小金属用量法。
2. 电流矩法采用电流矩法计算导体截面,是按容许电压降来选择导线的方法。
它以欧姆定律为依据。
在直流供电回路中,某段导线通过最大电流I时,根据欧姆定律,该段导线上由于直流电阻造成的压降可按下式计算:ΔU=IR=IρL/S=IL/γS式中:ΔU──导线上的电压降(V);I──流过导线的电流(A);R──导体的直流电阻(Ω);ρ──导体的电阻率(Ω·mm2/m);L──导线长度(m);S──导体截面面积(mm2)r──导体的电导率(m/Ω·mm2)。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常用的计算公式 2010年11月29日08:37 生意社生意社11月29日讯1、导体的截面1)单根导体S = πd2/4 (mm2)2)正规绞合导体S = (πd2/4)* n * k1其中d——导体外径(mm)n——绞线根数k1——绞入系数π——圆周率,2、导体的重量W = S * ρ* L其中W——导体重量(kg)ρ——材料密度,铜,铝L——导体的长度(km)3、绝缘外径D = d + 2*t (mm)其中D——绝缘外径 (mm)d——导体外径 (mm)t——绝缘厚度 (mm)4、绝缘层截面积S1 = (D2–d2)*π/4或S1= π*(d+t)* t5、绝缘层的重量W1 = S1* ρ* L其中W1——重量(kg)ρ——材料密度,PVC为~,XLPE为L——线芯的长度(km)护套的外径、截面积、重量与绝缘层计算方法相同。
截~ = (D2 -D2k1——6、绞合外径以下介绍的是正规绞合结构的绞合外径计算方法:正规绞合一般外层的根数比内层多6根。
1+6的结构:D0 = 3 * d2+8的结构:D0 = 4 * d3+9的结构:D0 = * d4+10的结构:D0 = * d5+11的结构:D0 = * d如果外面还有一层或多层,则D = D0 + 2 * n * d其中n——绞合层数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km1、导体用量:(Kg/Km)=d^2 *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2、绝缘用量:(Kg/Km)=(D^2 - d^2)* * G * C * K2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 G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4、包带用量:(Kg/Km)= D^2 *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 =5、缠绕用量:(Kg/Km)= d^2 * * G * N * Z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6、编织用量:(Kg/Km)= d^2 *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 ( D + d * 2 )) * 目数/ / T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G=铜比重比重:铜;银;铝;锌;镍;锡;钢;铅;铝箔麦拉;纸;麦拉;;;PEF(发泡);;Teflon(FEP);;;棉布带;PP绳;棉纱线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6.钢丝铠装:根数={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外径+厚度)×厚度×L×ρ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ρ×L}/(1+K)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电线重量计算公式及每百米电线标准重量一览;如何计算电线平方数2009-07-09 10:14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4、6.....等绝缘层重量=×(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二、什么是电线平方数如何计算电缆平方数?几平方是国家标准规定的的一个标称值,几平方是用户根据电线电缆的负荷来选择电线电缆。
5芯铜电缆线截面面积

5芯铜电缆线截面面积
5芯铜电缆线的截面面积可以根据电缆线的直径和芯数来计算。
一般来说,5芯铜电缆线的芯数越多,其截面面积就越大,以保证足够的导体截面积和良好的电气性能。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根据5芯铜电缆线的直径计算出其截面积。
一般来说,电缆线的截面积越大,其导体的导体截面积就越大,从而可以承受更大的电流和电压。
2. 根据5芯铜电缆线的芯数,计算出每个芯的截面积。
一般来说,每个芯的截面积应该相等,以保证各个芯之间的电气性能平衡。
例如,假设5芯铜电缆线的直径为6mm,则其截面积为:6mm × 6mm = 36平方毫米
如果5芯铜电缆线共有5个芯,则每个芯的截面积为:36平方毫米÷ 5 = 7.2平方毫米
因此,5芯铜电缆线的截面面积为7.2平方毫米。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的截面面积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

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有关的文件只规定了最小截面,有的以变压器容量为依据,有的选择几种导线列表说明,在供电半径上则规定不超过。
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公式作为导线选择和供电半径确定的依据,供电参考。
1低压导线截面的选择选择低压导线可用下式简单计算:S=PL/CΔU%(1)式中P——有功功率,kW;L——输送距离,m;C——电压损失系数。
系数C可选择:三相四线制供电且各相负荷均匀时,铜导线为85,铝导线为50;单相220V供电时,铜导线为14,铝导线为。
(1)确定ΔU%的建议。
根据《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中关于电压质量标准的要求来求取。
即: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用户受电端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对于380V则为407~354V;220V单相供电,为额定电压的+5%,-10%,即231~198V。
就是说只要末端电压不低于354V和198V就符合《规则》要求,而有的介绍ΔU%采用7%,笔者建议应予以纠正。
因此,在计算导线截面时,不应采用7%的电压损失系数,而应通过计算保证电压偏差不低于-7%(380V线路)和-10%(220V线路),从而就可满足用户要求。
(2)确定ΔU%的计算公式。
根据电压偏差计算公式,Δδ%=(U2-U n)/U n×100,可改写为:Δδ=(U1-ΔU-U n)/U n,整理后得:ΔU=U1-U n-Δδ.U n(2)对于三相四线制用(2)式:ΔU=400-380-(-×380)=,所以ΔU%=ΔU/U1×100=400×100=;对于单相220V,ΔU=230-220-(-×220)=32V,所以ΔU%=ΔU/U1×100=32/230×100=。
低压导线截面计算公式三相四线制:导线为铜线时,S st=PL/85×=×10-3mm2(3)导线为铝线时,S sl=PL/50×=×10-3mm2(4)对于单相220V:导线为铜线时,S dt=PL/14×=×10-3mm2(5)导线为铝线时,S dl=PL/×=×10-3mm2(6)式中下角标s、d、t、l分别表示三相、单相、铜、铝。
电缆线径的算法

电缆线径的算法导线线径一般按如下公式计算:铜线:S= IL / 54.4*U`铝线:S= IL / 34*U`式中:I——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A)L——导线的长度(M)U`——充许的电源降(V)S——导线的截面积(MM2)一般铜线安全计算方法是: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28A。
4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35A 。
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48A 。
10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65A。
16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91A 。
25平方毫米铜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120A。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
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
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
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
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
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
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
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为:其中, l是电缆长度, A是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 S是电缆的周长, a是电缆的半径。
12试用范围:工程设计,建筑物装修。
13使用说明:把这三个参数输入到电脑里就可以了。
14注意事项: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只是个理论值,由于截面积随着材质的不同、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应根据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确定。
电缆截面积=电缆长度×电缆截面积=(长度÷2+A×A)×2=l( A)×2=l×S(例如:铜芯电缆截面积为S=12×0。
5×2=2。
5(平方毫米),塑料绝缘为2。
5平方毫米;铝芯电缆为1。
5平方毫米;交联聚乙烯绝缘为1。
0平方毫米。
15、小知识:试验测量仪器中,读数显微镜可以读到10微米以下的刻度。
16、小知识:塑料护套断路器,可用于交流50Hz,额定工作电压至690V及以下,直流额定工作电压至1000V的线路中,作为配电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在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期运行。
公式解读:,表示电缆直径; A、 B分别表示电缆长度和电缆直径,即L=A×A; S表示电缆周长,单位是m; L表示电缆长度,单位是m; S表示电缆周长,单位是m。
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的计算过程:长度÷2+直径÷2=a(m); a是电缆周长,单位是m; S表示电缆的直径,单位是m;单位是mm;当a=L/2,则S=( A×A)×2=l ×S;在图4-13中,则l=1。
- 1 -。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

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及计算1. 引言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和计算在电气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选择合适的电线或电缆截面,能够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电线及电缆截面选择的基本原理,并提供一些计算方法和实际案例以供参考。
2. 电线及电缆截面选择的原则电线及电缆截面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2.1 电流负载首先需要根据电流负载来确定电线或电缆的截面大小。
电流负载可以根据设备的额定电流和使用条件来计算。
2.2 电压降电线及电缆在传输电力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电压降。
为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电压降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根据电流负载和电线电阻来计算电压降,从而确定合适的截面。
2.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也是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的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如果工作环境温度较高,电线或电缆需要具有耐高温的特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的环境要求,例如耐腐蚀性能等。
2.4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也是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应根据电线或电缆的用途和安装方式,选择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截面。
3. 电线及电缆截面计算方法3.1 电流负载计算电流负载可以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电压来计算,公式如下:电流负载(A)= 设备额定功率(W) / 电压(V)3.2 电压降计算电压降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电压降(V)= 电流负载(A) * 电线或电缆电阻(Ω/m) * 线长(m)3.3 截面计算根据电流负载和电压降的要求,可以使用下式来计算电线或电缆的截面:截面(mm²)= (电流负载(A) * 线长(m)* K) / (电压降(V)* Ω)其中,K为修正系数,Ω为电线或电缆的电阻。
4. 实例分析4.1 低压电力线路计算假设需要传输的电压为220V,电流负载为10A,线路长度为50m,选择截面为多芯铜导线,内部电阻为0.026Ω/m。
首先计算电流负载:电流负载 = 10A然后计算电压降:电压降= 10A * 0.026Ω/m * 50m = 13V根据电流负载和电压降计算截面:截面 = (10A * 50m * K) / (13V *0.026Ω/m)具体计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选择。
电气计算-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

测量表计线圈的内阻,默认为0.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A= 11.644 mm2
相星形接线)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整。
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方)。
30VA
.0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2,可根据实际表计内阻进行调
L= 232.56 m 二、电缆截面计算 Zxu= Zcj= Zc= L= 1.2 Ω 0.02 Ω 0.05 Ω 750 m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电流回路电缆长度及截面选择(三相星形接线) 一、电缆长度计算 I= VA= Zxu= Zcj= Zc= A= 5A 20 VA 0.8 Ω 0.02 Ω 0.1 Ω 6 mm2 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1A或5A。 电流互感器二次容量
电流互感器在某一准确级下允许负荷=(二次容量/额定电流的平 接触电阻,取0.05~0.1Ω 电缆截面mm2,2.5或4或6 CT至测量表计的电缆允许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kW
距离m 举例:有一条380V三相四线制线路,总长2500m,终端负载功率为6KW,线路末端允许电压降为4%,使用铜芯电缆,求电缆截面。
解:已知L=2500m P=6KW ε=4,表中查得C=76.5
代入上式:S=6×2500/76.5×4=49.02mm
2该线路电缆主线芯应选50mm²,三相四线制电缆型号规格应选择VV 0.6/1KV 3×50+1×25电力电缆。
我国输电线路规定电压降在5%以内。
在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中规定了电压偏差的限值。
具体要求是:
4.1 35千伏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4.2 2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
4.3 220伏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不过,现在一般设计单位在选择输电线路截面时,还是按不超过5%来校核输电线路。
6250076.54功率系数王社兵编于2013年8月16日
相对电压降%4电缆
2电缆截面mm
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