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_美_省略_经验证据_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_陈雨露
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与对策

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为中国经济带来许多好处,但同时也会带来挑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与对策。
一、为什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1、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目前,美元一直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上的主要货币,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相对较低。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为流通和广泛应用。
2、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逐步开放,并引入更多外资。
通过引入外资和外部竞争,可以促进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3、降低中国对美元的依赖性和金融风险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这也意味着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元汇率波动和经济风险的影响。
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中国对美元的依赖性,减少金融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和风险1、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会使得人民币更加受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汇率波动可能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风险。
此外,人民币汇率波动还会对中国企业和个人的跨国业务产生影响,增加经营成本和风险。
2、境内资本市场的不足和不成熟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资本流动性,但目前中国的境内资本市场在规模和成熟度上仍存在瓶颈。
此外,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以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
3、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地缘政治风险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和地缘政治风险也会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影响。
例如,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争端、环球经济不景气、地缘政治危机等都可能会影响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和稳定性。
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对策1、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和开放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需要加快金融市场改革和开放。
例如,应加快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银行利率改革,加速保险、证券、基金等业务市场化改革和创新,提高境内金融市场的规模和资本流动性。
试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试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国家战略之一。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如国际化的推进,不仅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能够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话语权以及推动国际金融改革等等。
本文将为您分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的原因和必要性。
首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提高国际声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人民币是近年来全球支付货币中增长最快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增加人民币的流通市场,提高其使用率,加强国际货币竞争力,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同时,国际化也意味着推广信用和金融服务,增强对外贸易的信用和可靠性,提升中国的国际声誉,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和海外投资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其次,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可加速国际支付的便利化。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可以让人民币通过全球支付结算系统的清算渠道和外汇市场完善全球交易的支付清算体系。
这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贸易的效率和速度,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繁荣。
第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可以推动金融改革。
通过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发挥人民币作为稳健而稳定的货币的特性,建立更加完善的汇率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国际金融合作与金融政策协调,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国家在外汇储备投资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最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也可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中国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
借助人民币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可以更加方便的从国外获得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并且可以降低外币债务的成本和利率风险,提供更为优惠的融资机会,提高企业的境外融资能力。
总结而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国家发展战略。
其深入推进将有利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声誉、推动金融改革、增加国家收入和企业境外融资能力等多方面的诸多好处。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我认为应该考虑哪些战略?一、加速金融市场改革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效的、行之有效的金融市场体系。
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要完善境内和境外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强金融监管,降低金融业准入门槛等等。
二、提高人民币的信任度作为一种新兴货币,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任度尚不高。
要想实现国际化,必须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可信度和可接受度。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保持汇率的稳定,维护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强化外汇储备管理,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等等。
三、加强国际合作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还需要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
此外,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方面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发言权,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规划,提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知名度,增强企业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中国的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机制。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可以逐步拓展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实现人民币在区域国家的普遍流通和结算。
综上所述,要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在金融市场改革、提高人民币的信任度、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方面下功夫。
相信随着各方面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的梦想终将成真。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协同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协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中国政府也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希望将其打造成一种强势货币,与美元并驾齐驱。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秉持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角度来探讨二者的协同发展。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中国的GDP已经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达到了13.6万亿元人民币。
这也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作为一个与世界都有着广泛贸易联系的大国,人民币必然要具备国际化的属性,才能适应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事实上,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已经稳步推进。
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专门提供的借贷货币,也被列入了特别提款权篮子中。
除此之外,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还体现在主权基金、中央银行储备和公司在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等方面。
当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还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国际竞争压力、资本流动方面的限制等,但是可以预见,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将会不断加快。
二、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构想全球化的浪潮使得全球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体化的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发展的不断壮大也成为了无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也成为了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更好地利用全球化的机遇,加速推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抓住机遇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
在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中,政府以加强财政、金融、高科技等方面跟全球化接轨,以及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举措为主,充分发挥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
中央政府已逐步降低投资限制,并大幅度扩大外汇市场,希望将中国金融市场打造成一个开放、稳定、可预期的投资环境。
此外,拓展国际市场和增加出口是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方向之一。
金融危机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_陈翊

JRYJJ金融危机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思考■陈翊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深刻反思,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
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机遇,但人民币国际化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收益与风险并存。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及风险的分析,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尽可能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关键词]金融危机;人民币国际化;收益;风险;路径[中图分类号]F8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 (2010)12-0045-03陈翊(1967-),女,福建省莆田市人,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金融市场。
(福建厦门361021)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金融与经济2010.12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1.获取国际铸币税收益人民币国际化最为直接和显性的收益是可以分享国际铸币税。
铸币税是指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面额与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
1977年以来,美国凭借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每年获得的国际铸币税占GDP 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3%,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铸币税占美国GDP 的比重持续攀升,高达4%。
而目前在境外流通的人民币还不到人民币发行量的2%。
人民币国际化以后,中国不仅可以在国际交往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减少外汇储备及因使用外币引起的财富流失,而且相当于间接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行人民币,获得铸币税收入。
2.降低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由于人民币非国际化特征,大量的对外经济交易都是以美元和其他货币计价的。
中国进出口企业持有大量外币债权和债务,货币敞口风险较大,不得不面对美元和相关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对企业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广泛接受,中国的企业及投资者在对外贸易、投资、金融活动中可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其所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货币交易成本和避险成本也随之降低。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与策略人民币作为中国的货币,其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一个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
然而,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许多策略和路径,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加快其步伐。
第一,必须建立可持续的平衡收支机制,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应当增加国际收支的透明度,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货币战争。
同时,政府应当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并逐步深化金融开放,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并更好地支持出口业务。
第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比例。
目前,人民币在全球贸易结算中只占1-2%的份额。
为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政府应当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促进人民币在全球的交易和结算,同时完善人民币的跨境支付和结算系统。
第三,加快货币多元化和金融市场开放。
除了人民币,美元、欧元和日元等国际货币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政府应当加强人民币与其他主要货币的合作,推进跨境投资合作,并在世界主要金融中心设立人民币清算中心和离岸市场。
第四,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需要一个完整、健康、透明的金融体系的支持。
对于中国而言,金融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政府应当对金融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开放,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能力和金融机构的效率。
第五,加强国际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需要引导全球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政府应当积极参与全球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改革,参与各种国际机构和组织,推动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合作和繁荣,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在国际化进程中,人民币将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货币之一。
然而,这个进程将面临许多挑战,如货币战争、国际竞争和资本流动等问题,需要全球各国的合作和支持。
因此,中国政府必须积极建立相关的政策和路径,并加紧执行,才能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观点和看法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观点和看法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被更广泛应用于全球各领域,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于中国而言,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经济和金融的全球化,对提高国际话语权以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充分的市场化改革。
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在人民币价格、资本账户开放、改革开放、金融创新等方面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只有市场化的改革才能使人民币真正具有国际化的价值和竞争力。
这也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刻的影响。
通过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国际汇率风险,提高国际信誉度和国际形象,减少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升级,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提高投资和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等。
最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全球化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的深度阶段,只有摒弃保护主义的心态,积极开放,与国际接轨,才能够真正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实现中国的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全球化。
因此,中国也需要积极倡导和践行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引导全球经济的发展,推进全球经济合作。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文献综述国际国内关于货币国际化的研究,国外研究起步相对较早,理论也相对较成熟。
国内研究基本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开始,国内的研究主要围绕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主题展开。
一、国外文献综述由于国外学者对货币国际化的研究较早,理论也相对较成熟。
通过对国际货币形成的历史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对国际货币使用情况和国际货币格局变化的分析,西方学者对国际货币的一些特性和影响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影响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货币国际化的定义、特性以及条件Cohen(1971)最早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定义国际货币,他认为国际货币的职能是货币国内职能在国外的扩展。
部门和官方机构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将一种货币的使用扩展到该货币发行国以外时,这种货币就发展到了国际货币的层次。
Hartmann (1998)进一步发展了Cohen的定义,他对国际化货币的不同职能进行了分类:作为支付手段,国际化货币在国际贸易和资本交易中被私人用作媒介货币,在外汇市场干预中被官方用作干预工具;作为记账单位,国际化货币被用于商品贸易和金融交易的计价,被官方部门用于确定汇率平价;作为价值储藏手段,国际化货币形成的金融资产是构成私人部门资产组合的主要部分,也是构成官方储备资产的源泉`。
蒙代尔(2003)则从货币流通范围的角度给出了货币国际化的定义,他认为,当货币流通范围超出法定的流通区域,该货币就国际化了。
判断一国货币是否国际化,一般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1)该国货币自由兑换在国际交易支付中所占的比重;(2)该国货币是否发挥执行价格标准,国际清算货币的作用;(3)该国货币在国际投资中所占的比重;(4)该国货币是否发挥国际储备资产的职能(国际储备货币);(5)该国货币在国际借贷活动中所占的比重;(6)该国货币是否具有国际干预货币的作用;(7)该国货币是否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
最早涉及货币国际化条件的研究来自于Grassman(19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美元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根据定义(公式 4), 美元的国际铸币税收益在数量上应等于各国央行作为官方国际储备而持 有的美元资产 , 且主要以存款和国债的形式存在 。 本文选用 1981 —2002 年间 ① 其他各国持有美元 储备所形成的存款(D)和国债(T)的年末余额 , 核算这期间美元的名义国际铸币税收益 ;选择消费 者物价指数 , 以 1981 年为基期 , 计算美元的实际国际铸币税收益 。由表 1 可知 , 至 1981 年美国所获
货币以后 , 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受汇率风险的影响就将大大减少 , 国际资本流动也会因交易成本降低
而更加顺畅和便捷 , 从而实体经济和金融经济的运作效率都将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 。
货币国际化所产生的利益也并不局限于经济性的 。 人们对货币的崇尚与追逐 , 表面上是对货
币所代表的经济价值的肯定 , 实际上则是对于隐藏在货币之后的政治 、经济 、社会制度乃至文化意
由公式 6 可知 , 美国运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元储备的净收益等于这部分资金的投资收益
与其生产成本之差 。 大体上 , 生产成本来源于需要对外支付的存款利息(Cd)和国债利息(Ct ), 而
投资收益则主要来自于贷款利息收入 。 理论上 , 需要了解每一笔此类存款或国债的期限和利率 。
但实际上只能利用现有数据近似计算美国运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元储备进行投资的成本与收
其他国家制度和文化`侵入' 的味道”(陈彩虹 , 2004)。
正是在这层意义上 , 货币国际化近年来一致被视为国家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 当我们揭
开国际货币面纱 , 重新审视其背后复杂的国际政治 、经济 、社会制度甚至文化冲突时 , 或许不得不承
认 , 谋求货币国际化的动力已不仅仅源自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那么 , “欧元” 的崛起 , 以及发展中
(Neumann , 1992)。 国际货币在发行国境外沉淀 , 说明该国年复一年地无偿利用其他国家等额的商
品或服务而无需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 。 即使境外货币资本回流或滞留国内形成经济泡沫和通货膨
胀 , 这些国家也可以通过输出货币资本转嫁经济泡沫 。
更具体地 , 非居民持有国际货币无非两种形式 :一种是现钞形式 , 一种则表现为中央银行所拥
二 、货币国际化利益的理论分析框架
为方便研究 , 本文将货币国际化利益 B 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通过相关数据的核算可以计量 出来的经济利益 , 记作 G ;二是难以量化的经济利益以及超出经济范围的其他利益 , 记作 U , 即
*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评审意见 , 但文责自负 。 ① 国际货币在官方领域通常被用作干预货币 、钉住货币和储备货币 , 在私人领域则用作交易货币 、记账单位及外汇资产 。 ② 考虑到与主要研究文献的继承性 , 对那些实行“美元化” 的国家 , 居民日常使用或储藏的国际货币 , 由于 脱离了国际贸 易和 国际投资的背景 , 则货币发行国可能获得的这部分利益不纳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
识形态的某种自动与自愿的服从(陈彩虹 , 2004)。因此 , 货币国际化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
的 , 其为货币发行国所带来的好处自然也是多层次的 。
首先 , 货币国际化必将给发行国居民和企业的对外交往创造方便条件 , 提高经济利益 。其次 ,
拥有了国际货币发行权 , 就可以启用货币政策制定权来影响甚至控制储备国的金融经济 , 并提升发
有的该货币储备资产 。其中 , 非居民现钞持有比例极为有限 , 而且从来源上看属于居民所持货币流
出而形成的 , 这部分铸币税收益在货币当局新增货币供应量中已有所反映 。 而作为一国官方国际
储备的国外央行拥有的储备资产 , 实际上并未离开发行国银行体系 , 属于货币国际化所引起的国际
货币供应 。由此 , 我们将这部分国际货币发行国银行体系中由其他央行持有的新增储备资产 ΔMr 定义为国际铸币税收益 , 即货币国际化所引致的特定经济利益 。
① 因为这一时间段的数据可以较充分地反映牙买加体系下美国的国际铸币税收益的变化 。
37
陈雨露等 :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 :美元的经验证据
得的国际铸币税收益为 1051.85 亿美元 ;到了 2002 年 , 由美元国际化而产生的名义国际铸币税收益
已经高达 6782 亿美元 。
2.运用境外美元储备投资的金融业净收益
国家对本币国际化战略的执着 , 是否也可以理解为捍卫自身利益 、抵制国际货币“先驱者”的一种努
力呢 ? 如果确实如此 , 相信对于我们探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定可有所启发 。
三 、美元国际化利益的实证分析
本节将对美元国际化利益中的可计量部分进行实证分析 , 从而验证“核心国际货币为其发行国 持续创造巨额经济利益”的基本命题 。
195 , 126 232 , 547 224 , 911 278 , 499 281 , 107
195370 232894 225500 278868 282075
与前面类似 , 名义国际铸币税收益可表示为
Sni = ΔMr
(4)
而实际国际铸币税收益可表示为
Sri = ΔMr P
(5)
(2)从境外储备资产的生产成本到金融运作的净收益
对铸币税的研究表明 , 货币当局可获收益的多少取决于它使人们持有(毫无补偿的)货币或(只
有非竞争性利息补偿的)其他资产的能力 。这意味着当国外央行持有的境外储备资产主要以银行
35
陈雨露等 :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 :美元的经验证据
B =G +U
(1)
1.可计量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与商品货币或金属货币不同 , 现代信用货币的最大特点就是货币表现形式同货币价值基础相
分离 。每一个发行法偿货币的政府都可以不需任何补偿地用纸制货币向自己的居民换取实际经济
资源 , 从中攫取发行货币所产生的特定收益 。 这部分由货币发行主体垄断性地享受“通货币面价值 超出生产成本” ① 的收益 , 就被定义为铸币税 , 从而也是绝大多数货币国际化文献的讨论重点 。我
112872 117860 118267 121484 156122
7687 4988 407 3217 34638
1.06
7251.8 9
1.1
4534.5 5
1.14
357.02
1.18
2726.2 7
1.2
28865
1987
24 4
1988
34 7
1989
58 9
1990
36 9
1991
96 8
FN = R -C
(6)
至此不难发现 , 可计量的货币国际化收益的理论构成为
G = Sni +FN
(7)
这也将是后文展开实证分析的基本依据 。
2.货币国际化的其他利益
货币国际化所产生的经济利益 , 远远不只是国际铸币税收益和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
益 , 更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及其居民带来许多难以计量却真实存在的“实惠” 。比如 , 当本币成为国际
存款或国债等形式存在的时候 , 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为之提供一个正的利息补偿 。这种非零的生 产成本 , 显然减少了发行国的国际铸币税收益 。②
如果我们的分析到此为止 , 就有必要修正刚刚得到的国际铸币税公式 。但事实上 , 国外央行持
有的境外储备资产 , 无论是以存款形式还是以国债形式存在 , 都意味着为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银行体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国际铸币税 美元国际化利益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一 、引 言
货币国际化 , 指一种货币突破国别界限 , 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中行使交易媒介 、价值尺 度 、贮藏手段等职能 。这种状态下的货币称为国际货币 。①由国际货币和金融理论可知 , 当现代信 用货币身兼本国制度货币和国际货币双重职责时 , 不可避免地要面对“特里芬难题” 。于是 , 自从进 入牙买加时代以来 , 国际货币体系始终遵循着多元国际储备的发展道路 。 时至今日 , 不仅美元和英 镑因其历史上的国际核心货币地位而依然声名显赫 ;欧盟区各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逐步 培育并最终实现单一货币的伟大构想 , 使欧元一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贵 ;更有众多新兴工业化 国家(如韩国 、新加坡等)纷纷效仿日元模式 , 通过推动货币完全可兑换和国内金融自由化来施行本 国货币的国际化战略 。
税定义为
Sr = ΔM P
(3)
当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以后 , 货币持有人范围就从居民扩大至非居民 。 于是 , 货币当局所获
得的铸币税收益不仅来自于居民的货币持有额 , 自然也包括非居民货币持有部分 。当货币流通延
伸到发行国国土之外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时 , 它就赋予了发行国从储备国筹集无息贷款的功能
2005 年第 2 期
作为国家竞争战略的货币国际化 :美元的经验证据*
——— 兼论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陈雨露 王 芳 杨 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100872)
内容提要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 , 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多元储备货币时代 。货币发 行国可能获得的各种利益 , 或许是对现代信用货币竞相国际化的最好解释 。作者认为 , 除 了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无法计量的好处以外 , 货币国际化利益主要表现为国际 铸币税收益 , 以及运用境外储备投资的金融业收益 。文中以实证研究表明 , 可计量的美元 国际化利益至 2002 年底已累计高达 9530 亿美元 。 同时估算 , 若 2010 年实现人民币区域 国际化 , 则 10 年内可获得近 7500 亿元人民币的货币国际化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