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论文 火棘的质量标准研究
火棘是什么

火棘是什么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H. L. Li)是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老枝呈暗褐色;叶片呈倒卵形,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向内弯,两面皆无毛;叶柄短,无毛或嫩时有柔毛;花序是复伞房状,花瓣呈白色近圆形;果球近圆形,颜色是桔红或深红色。
其花期是3-5月,果期8-11月。
因其果实为红色,枝丫上尖刺,故名火棘。
火棘分布于中国黄河以南及广大西南地区,产陕西、江苏、浙江等省区。
火棘习性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而以排水良好、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为好。
火棘的繁殖方法是点播法。
火棘盆景四季常绿,株型紧凑,枝叶繁茂,既可观叶观花,亦可观果,因而深受盆景爱好者的青睐。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消积止痛、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和痢疾,它的根还可以清热凉血,治疗肝炎。
火棘酒研制总结

火棘酒的研制及其标准制定——总结报告1.材料1.1材料与试剂:鲜火棘果、蔗糖、发酵助剂、安琪发酵粉、麦曲、甜酒曲、酿酒酵母、生香酵母、SO2、NaCl、Na2SO3。
1.2主要仪器设备:电热恒温箱、高压灭菌锅、塑胶管、榨汁机、玻璃容器、电子分析天平、酸碱滴定设备、蒸馏设备。
2.操作步骤:火棘→挑选、清洗、破碎→浸汁→开放式主发酵(温度23C,葡萄酒酵母3%)→分离取酒→后发酵(陈酿,10-15C,50天)→分离除渣(0.008%果胶酶→0.13%皂土)→过滤→调配→装瓶。
2.1果汁的提取:采摘:仔细采摘果粒饱满的果实,注意不要采摘虫蛀和腐烂的果子。
选果:将采回的果实进行选择,挑选橙红色至红色果实(成熟度为九成熟) ,此时期果实营养物质含量高、香味浓郁、汁液多,以保证酿制较高质量的果酒产品。
清洗:将火棘果装入筐在水槽盆中多次漂洗,洗去泥沙杂质、水面漂浮的小枝叶、干缩果和腐烂果,取出沥干。
破碎:沥干后的火棘果加入1:2体积的水,采用常规压榨并结合加果胶酶,亚硫酸钠浸提取汁方法。
具体操作: 将洗净沥干的火棘果实破碎为果浆,分为等量12份,每份约150mL,装入灭菌后的玻璃容器中,编号1、2、3、4组,每组3瓶。
混合:1、2、3、4组果浆分别与0、50、100、150的无菌软化水混合,搅拌均匀,添加偏重亚硫酸钠,使SO2含量达到100mg/ L ,这样,一方面,可加速胶体物质凝聚,起到助沉助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抑制果浆中野生酵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并减少果实中易氧化成份的氧化反应。
成分调整:每组添加5%的蔗糖和1%的发酵粉。
2.2发酵:接种:酿酒酵母的添加量为0.12%,生香酵母的为0.01%主发酵:在25度恒温箱中发酵,酒液中含糖恒定达到1 %左右,说明主发酵结束。
后发酵及陈酿:主发酵结束后进行倒罐, 用塑胶管采用虹吸法将酒液转入储存罐进行后发酵。
由于倒罐过程中酒液吸收部分空气,刺激酵母菌恢复活力继续利用残糖发酵产酒,经15d 后,酒液残糖可降到0.14 % ,此时倒罐去沉淀后,补加偏重亚硫酸钠, 增加SO2含量50mg/ L ,酒液装满贮罐后, 在陈酿前进行酒度、酸度、糖分的调整以使最终成品达到预期指标。
观赏植物火棘研究进展

序 # 直径 194<$ # 花白色 # 偶有红色 ) 火棘果实为梨果 # 近似 圆 球 #略 扁 #果 皮 呈 鲜 红 或 金 黄 色 #内 含(粒 种 子 ) 果 径
6# 以上 69’: 后即开始萌发 # 采用客土法播种育苗能提高
出苗率 ) 火棘的繁殖主要是通过播种和扦插 # 目前还没有组 培繁殖的 ) 叶要妹等 2%)3用火棘种子进行育苗时 # 应用浓硫 酸 处 理 1&$@A 和 保 持 %($ 94($ 之 间 能 显 著 地 提 高 火 棘 种 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 杨乾洪等 2%13 认为火棘果实采收期是
医药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 火棘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 养成分 % 化学成分以及大量的果胶和色素等物质 "!/Q..%$ 可进 行果丹皮制作 ".$%% 饮料酿制 ".4%% 果酱生产
".8% ".2%
$ 火棘的根 % 叶 %
果都具有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 火棘生长迅速 ! 还可做 水土保持树种 ".7%$
#//# 年 ;<=><?@A=:B3C3 等
"#/%
用 ’DE@E= ( 和 ’*E(E=><F ( 两
个火棘品种作为试材 ! 分别用矮壮素和烯效唑进行土壤浇 灌和叶面喷施处理 $ 矮壮素的土壤浇灌量为 .&’6 ! 叶面喷 施为 .&&&’6)*# 烯效唑的土壤浇灌量分别为 &%&3!4 %&34&%
北还分布有甘肃火棘 !/)%,.&-0$’$+,-.1$&2-.&232 "/ 变种 0 (
%)&
在 湖 北 还 有 全 缘 火 棘 !4)$’$0$&’3+35.2 "$ 细 圆 齿 火 棘 !!)
火棘果化学成分研究

QuQ, C i ho eLuT i huZo a i i, u Zaj ,i i , o hn J 1 i Z n
【col f m' met c neadElne n ,hn ogU i rt,i n200 ) Sho o E i : a Si c n Ii f g Sacn n e i J a 5 1 mr n l e g ei l v sy n 0
化台 物 1 淡 黄 色 晶 体 , p 7 : m 14~16 1 N 1 7 ℃。H Mt
( M O 出 , 0 M4 ) 82 6 , 0 8 , .6 92 ( D S 一 30 I : 1 .2 1 .8 9 6 , .1 各 z
1 钝 峰 , 个 酚 羟 基 ) 7 6 ( , H, H, 四 ; .3 d 1 J=2 4 z 2. .1 , 4
y ad 1 Ablat ' ̄ h mia c m o e t o ees nil if m ei ri l atoyi olc dfo J a i fs1r 0 gp帅 sr c lec e cl o p n ns ft set lr P r apt nh x lc l t , i nct o l ・ 。 . l h a o o c m Z e e i m n
.
c n ead
H nsu e , f ea rv c e uye y C NS 3 eghi i o nnpoi ew 陀 ̄ dzdb - . 6∞m 0绷bf m Pfa u at liJ a i l dn g H n G pn o e c ̄in n ̄ in i n t o sa Dg r i rZ l n cy f In
火 棘 果 是 蔷 薇 科 火 棘 属 植 物 火 棘 P ∞nk ' 而 啪删 ( ai )j 的果实 , Mx m.I. 又名 将 军粮 、 军 粮 、 救 赤 阳子 、 红子等 , 泛分 布于 我 国湖南 、 广 湖北 、 陕西 及 西南 诸省 。 19 90年 王军 宪 等… 首 次 从 火 棘 叶 中 分 离得到 四种化 台 物 , 又从 火棘 果实L 中得 到 D谷 后 J . 甾醇 、 美 圣 草 素 、 丁 、 甙 、 槲 皮 甙和 槲 皮 素 , 北 芦 芒 异
野生植物火棘的研究进展

广 的当数 火棘 ( yaa ta o u en ( x )L) 主要 分 布 于我 国东 南 和 西 南 、 P rcnh fr naa Mai t m. i, 西北 部 … ; 布 在西 北 的 还 分
利 用提 供 了 文 献 依 据 .
关键词 : 火棘 ; 化学成 分 ; 药用价值 ; 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 :9 99 Q 4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8 4 320 )1 0 5 4 10 —82 (02 0 —0 1 —0
火棘 『 yaa t r na a M x )L] P rcn af t en ( ai h ou m. i为蔷 薇科 苹果 亚 科 ( li a ) Ma d e 火棘 属 ( yaataR e e ) 常绿 oe P rcn om r 的 h 野 生 灌木果 树植 物 , 西南 、 北地 区如 贵州 、 西 重庆 、 四川 、 西等 地 叫赤 阳子 、 陕 红子 、 红果 、 小 火把 果 、 沙子 、 水 赤 果 、 阳子 、 姑娘 、 军 粮 ; 纯 红 救 湖北 如恩施 地 区 叫红果 泡 、 木瓜 子 、 果 子 、 红 救兵 粮 、 救命 粮 、 红壳 刺等 , 布 于 我 分
国东南 和 西南 各省 的广大 地 区 , 四川 、 如 云南 、 州 、 西 、 肃 、 贵 陕 甘 湖南 、 北 、 东 、 西 、 苏 、 江 、 徽 、 湖 广 广 江 浙 安 福
建、 江西乃至西藏 、 台湾 , 均有大量发现 , 北方较少…. 火棘药用始载于《 滇南本草》 其果实性 味干酸 , , 药用具 有 健 脾消 积 , 津 止 渴 , 热 解 毒 , 生 清 活血 止血 的功 效 , 治胸 中痞块 , 积 、 漏 、 食 崩 产后 淤 血 , 可 消虫 、 目 . 还 明 J其
中药学论文:火棘的质量标准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火棘的质量标准研究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方向)班级2012级(3)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 年 4月目录摘要......................................................... I-II 1前言.. (2)2材料与仪器 (2)3实验方法与结果 (2)3.1 火棘薄层色谱鉴别 (1)3.1.3 火棘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与结果 (1)3.2 火棘水分测定方法与结果 (4)3.3 火棘总灰分测定方法与结果 (5)3.4 火棘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与结果 (5)3.5 火棘浸出物测定方法与结果 (6)3.6 火棘粉末显微特征观察的方法与结果 (7)5讨论 (1)参考文献 (13)综述 (14)致谢 (19)火棘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目的火棘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的干燥果实,火棘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等药理功效。
同时火棘果香气浓郁,酸甜徽涩,风味独特,历来为民间食用,也可磨粉代粮.加之果色红艳似火,果皮,果肉中均富含色素,作为天然色素资源,在食品压药化妆品及其它日用工业用品中作着色剂,具广阔的综台开发利用前景。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火棘质量标准,使在对此药物进行检验的时候有可靠的标准进行参考及操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对粉末显微特征的观察,药材提取物薄层色谱的鉴定,药物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标准确立这几个方面对火棘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得出火棘质量标准可靠的相关数据与结果;结论本论文的火棘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供以后药物检验参考使用。
关键词:火棘;显微特征;薄层色谱Study on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Abstract: Objective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is belong to the Pyracantha Pyracantha Rosaceae plant. It have detoxification, convergence diarrhea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is research will study on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to establish standards of this fruit. Methods This study will us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LC and Impurities Checker to establish standards of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Results Obtain reliable standard quality-related data and results. Conclution This quality standard research methods are available for future use and reference drug testing.Keywords: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TLC,Impurities Checker1前言本品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的干燥果实。
火棘果实的营养成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
三 氯 化 铁, 甲 醛, 氢 氧 化 钠, 无 水乙醚,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分析天平,HANGPING FA 1004 N 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造; 电 热 恒 温 干 燥 箱,GJ 14-DGF 3006 型,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制 造;循环水真空泵,SHZ-D Ⅲ型,郑 州英峪予华仪器有限公式制造;精密 酸度计,PHS-3 CT 型,上海大普仪器 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SY 2-4 型,北京市医疗设备厂制造;马弗炉, SXL-1100 M 型,上海大恒光精密机械 有限公司;磁力搅拌器,HJ-3 型,常 州市凯航仪器有限公司;索氏提取器; 研 钵; 烧 杯; 玻 璃 棒; 滤 纸; 量 筒; 称量瓶;移液管;硅胶干燥器;坩埚钳; 瓷坩埚;10 ml 微量滴定管;棉线;洗 耳球等。 1.3 实验方法
关键词:火棘果;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火 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属蔷薇科多年生的长绿 灌木,果实颜色鲜艳似火,嫩枝丫长 大后能形成刺状,所以被称为“火棘”, 别名救军粮、火把果、赤阳子、红子、 豆 金 娘 和 水 搓 子 等。 火 棘 的 花 期 为 4 月到 5 月份,花白色,果期为 9 月到 翌年 2 月,形状近似球形,颜色为深红、 橙 红 色, 水 分 含 量 60% 左 右, 平 均 1.5 kg 新鲜火棘果可得 0.5 kg 左右干 果。火棘果风味比较独特,有浓郁的 香味,味道微甜且涩,口感不是很好, 但仍可食用,人们将风干后的干果磨 成粉代替粮食进行食用,火棘代粮在 我国已有 1 700 年的历史 [1],它因此 得名“救命粮”。火棘的适应能力很强, 喜较暖和阳光充足的地方,喜疏松、 肥沃的土壤,特点是易成活、产量多、 分布广,主要分布我国的西南地区, 如 陕 西、 江 苏、 浙 江、 福 建、 湖 北、 湖南和广西等地区 [2]。
“微果之王”——火棘

“微果之王”——火棘火棘,又名吉祥果、救军粮、状元红,火把果、红籽树等,为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
分布于我国黄河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花期4~5月,由多花集成复伞房花序,有花10~22朵,花直径1厘米,白色;果期9月~12月,果近球形,直径8~10毫米,桔红色至亮红色,甚受人们喜爱。
果实10月开始成熟变红,一直可保持到春节,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火棘生命力顽强,耐旱、耐涝、耐瘠薄、耐盐碱、抗寒。
火棘苗通过修剪、控苗,适作盆景观赏,或在园林中丛植、孤植。
火棘树根又可做根雕艺术品。
传说三国年间,诸葛亮“征南蛮”七擒孟获。
在今四川叙永县境内经过时,军粮断绝。
当地少数民族头人火济献出了自己的囤粮。
但粮少兵多,不解决问题。
火济看见满山果实红艳似火的红籽树,便向诸葛亮报告说,红籽可以充饥。
全军将士都去采食,渡过了难关。
从此,红籽就被人们称为“救军粮”。
为表彰火济救军有功,诸葛亮又将红籽树命名为“火济树”。
后人见其枝上有刺,又称为火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人对于火棘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火棘果不仅药食兼用,就连它的根、叶、花等都能入药,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
通过加工还可以酿酒。
火棘果皮可以加工红色素,该色素安全无毒,着色力强,是天然的优质食品添加剂。
研究发现,红果中含有生物增白物质,能有效地抑制人体内各种色素酶的活力,使皮肤不产生色素。
红果提取液被广泛用于化妆品中,台湾某公司以火棘果为原料开发的“活力润白露”,富含天然火棘精华,能达肌肤底层,由内而外深层美白。
火棘果含有抑制龋齿的活性物质,是制作牙膏的优质原料。
因味似苹果又被称为“袖珍苹果”。
一颗小小的火棘果其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于一个大苹果,是营养极高的保健型水果,被誉为“微果之王”。
据科学鉴定,火棘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C、D及矿物质钙、磷、铁和膳食纤维。
对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便秘、解肝毒具有明显疗效,它能清除体内垃圾,改善体内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尤其是红果中含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养分叫“菊泰”,是一种可促进性荷尔蒙分泌的精氨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火棘的质量标准研究二级学院中药学院专业中药学(中药分析与鉴定方向)班级2012级(3)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6 年 4月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II 1前言.. (2)2材料与仪器 (2)3实验方法与结果 (2)3.1 火棘薄层色谱鉴别 (3)3.1.3 火棘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与结果 (3)3.2 火棘水分测定方法与结果 (6)3.3 火棘总灰分测定方法与结果 (7)3.4 火棘酸不溶性灰分测定方法与结果 (7)3.5 火棘浸出物测定方法与结果 (8)3.6 火棘粉末显微特征观察的方法与结果 (9)5讨论 (12)参考文献 (13)综述 (14)致谢 (19)火棘的质量标准研究摘要:目的火棘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的干燥果实,火棘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等药理功效。
同时火棘果香气浓郁,酸甜徽涩,风味独特,历来为民间食用,也可磨粉代粮.加之果色红艳似火,果皮,果肉中均富含色素,作为天然色素资源,在食品压药化妆品及其它日用工业用品中作着色剂,具广阔的综台开发利用前景。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火棘质量标准,使在对此药物进行检验的时候有可靠的标准进行参考及操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对粉末显微特征的观察,药材提取物薄层色谱的鉴定,药物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标准确立这几个方面对火棘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结果得出火棘质量标准可靠的相关数据与结果;结论本论文的火棘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可供以后药物检验参考使用。
关键词:火棘;显微特征;薄层色谱Study on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Abstract: Objective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is belong to the Pyracantha Pyracantha Rosaceae plant. It have detoxification, convergence diarrhea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his research will study on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to establish standards of this fruit. Methods This study will us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LC and Impurities Checker to establish standards of 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 Results Obtain reliable standard quality-related data and results. Conclution This quality standard research methods are available for future use and reference drug testing.Keywords: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TLC,Impurities Checker1前言本品为蔷薇科火棘属植物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Li的干燥果实。
火棘别名有赤阳子、火把果、救军粮、救命粮等。
火棘属常绿灌木,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山区及丘陵地区,广泛分布于旷野、荒坡,村边、路旁。
火棘果实每年10月成熟,可在树上宿存到次年2月。
茎长3-5米,无毛或近无毛。
常绿灌木,高达3米;侧枝短,先端成刺状,嫩枝外被锈色短柔毛,老枝暗褐色,无毛;芽小,外被短柔毛。
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下延连于叶柄,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向内弯,近基部全缘,两面皆无毛;花集成复伞房花序,花梗和总花梗近于无毛;萼筒钟状,无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花瓣白色,近圆形;雄蕊20,花丝长3-4毫米,药黄色;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
果实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桔红色或深红色。
花期3-5月,果期8-11月。
[1]火棘果实提取物富含芦丁和金丝桃苷等黄酮类化合物[2],此外也含有氨基酸、多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等。
火棘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收敛止泻等药理功效[3]。
火棘果香气浓郁,酸甜徽涩,风味独特,历来为民间食用,也可磨粉代粮[4]。
加之果色红艳似火,果皮、果肉中均富含色素,作为天然色素资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它日用工业用品中作着色剂,具广阔的综台开发利用前景[5]。
Shinomiya 等曾报道火棘具有显著的美白作用并在化妆品的产品开发上取得成功[6],但至今为止人们对火棘美白的基础研究并不充分。
虽然火棘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其它日用工业用品等各种领域都有广泛的使用,但目前市场上尚未有关于检查火棘这种药材质量的明确的标准,故建立可靠有效的火棘质量标准是十分迫切及必须的。
一旦建立起可靠的质量标准,就可以有助于对市场上此类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规范及监督。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可靠的火棘质量标准,使在对此药物进行检验的时候有可靠的标准进行参考及操作,有助于今后对此种药物作为原料制成的药品或食品进行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使人民群众能够使用安全放心的火棘食品跟药品。
本次实验研究主要参考中国药典对药材检验的具体方法设计实验,药典上对药材的检验主要是包括薄层色谱法检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的测定对药材的质量进行检验。
故本次实验的主体部分就是对火棘的这几个检查项目进行实验研究,务求能够依据药典的标准得到严谨实验数据,最终得出火棘关于这几项检查项目的标准以助于以后在药典上建立火棘的质量标准时提供可靠有效的实验文献参考。
2材料与仪器2.1材料本品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径4~6mm。
新鲜的表面鲜红色,晒干后表面灰褐、黑褐或黄褐色,皱缩。
顶端略凹陷,可见花萼片5枚,基部具果柄痕或短小果柄。
气微,味淡。
火棘样品4批(广东,批号: 201410,201411,201412,201501)2.2仪器普通硅胶G预制板(德国默克有限公司,批号:HX394049,规格:100*200mm),手铺普通硅胶G预制板(规格:10×10cm);三氯甲烷,甲醇,甲酸均为分析纯。
电热恒温干燥箱(型号:DG20-02),METTLER TOLEDO电子天平,马弗炉(型号:TM0910),薄层色谱数码相机成像系统(佳能),坩埚若干,扁形称量瓶若干。
3实验方法与结果3.1 火棘薄层色谱鉴别根据文献报道,火棘主要含有的挥发性成分是β一谷甾醇、北美圣草素、芦丁、芒苷、异槲皮素和槲皮素。
故本标准的薄层鉴别方法针对黄酮类进行研究【7】。
本次实验研究方案是取火棘的粉末0.5g,加70%乙醇10ml,超声30分钟,再在离心机2000转状态下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蒸干液体,蒸干后的残渣加70%乙醇2ml使残渣溶解,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外火棘对照药材,用上述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进行试验,用点样管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再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14:1:0.5)为展开剂,充分饱和后展开,取出薄层板后晾干,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最后在105℃加热5分钟至斑点清晰,显出斑点的薄层板置日光下检视。
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该要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实验如下:3.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0.5g,加70%乙醇10ml,超声30分钟,2000转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70%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3.1.2 对照药材溶液制备取火棘对照药材0.5g,加70%乙醇10ml,超声30分钟,2000转离心5分钟,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70%乙醇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3.1.3 火棘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与结果3.1.3.1 薄层色谱点样量考察的方法与结果点样量考察:取1g的火棘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分别点样1、2、5、10、15、20μl在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最后在105℃加热5分钟至斑点清晰。
结果如图4-1所示,故最终确定1g的火棘取样10μl的点样量为本次实验的取样量。
1 2 3 4 5附图4-1火棘的薄层鉴别点样量考察1,2,3 ,4供试品溶液 5火棘对照药材溶液3.1.3.2 薄层色谱温度考察方法与结果取点样后的薄层板,分别在温度为4℃和22℃的层析缸环境中展开,取出晾干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清晰,检视。
结果表明在温度4℃~22℃之间试验对火棘的薄层色谱鉴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见图4-2、4-3)←展开前沿 取样量1gT=25℃ RH=56% 普通硅胶G 预制板 日光下检视点样量分别为:2、5、10、15、20μl展开前沿1 供试品2014102 供试品2014113 供试品2014124 火棘对照药材 默克硅胶G 预制板 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品溶液10μl1 2 3 4 图4-2 火棘的薄层鉴别 T=4℃ R=59%1 2 3 4 图4-3 火棘的薄层鉴别 T=22℃ R=59%3.1.3.3 薄层色谱湿度考察方法与结果取点样后的薄层板分别在用硫酸调节相对湿度(18%)和用硫酸调节相对湿度(88%)中展开,取出晾干后,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热至斑点清晰,检视。
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32%~65%之间试验对鉴别无明显的影响。
(见图4-4,4-5)3.1.3.4 薄层色谱薄层板考察方法与结果取不同牌子的普通硅胶G 板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展开,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5分钟至斑点清晰,检视。
结果手铺板和预制板无显著差异。
(见图4-6、4-7)展开前沿1 供试品2014102 供试品2014113 供试品2014124 火棘对照药材 默克硅胶G 预制板 供试品溶液10μl 对照品溶液10μl1 2 3 4 图4-4 火棘的薄层鉴别 T=22℃ R=18%1 2 3 4 图4-5 火棘的薄层鉴别 T=22℃ R=88%3.2 火棘水分测定方法与结果本次实验研究选用中国药典中水分测定的第一法,取供试品2~5g,并将其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厚度不超过5mm ,疏松供试品不超过l0mm,精密称定,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5mg 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