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文艺复兴服装特点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造型结 构,工艺特征都离不开以下几个造型 以及表现手法
切口装饰
缺口也称为镂空,切口装饰,指的是 19世纪男女服装上的一种装饰手法, 他在外衣上剪开许多借口,已露出里 面不同的内衣或蹭掉,形成对比,相 互衬托,达到表现奢华新奇的装饰效 果
a
13
装饰
在男装的肩部胸部短裤内用填充物垫 起,造成肩部平起,胸部饱满,臀部 方正的视觉效果远,看如同一个方形 的盒子在行走,故成方形箱,这种造 型突出,男子上身宽阔,下身挺拔, 与之相呼应的是女装中的膨大化
5
a
6
格
历史背景:德国是受过意大利影 响最早的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和农 民战争人文主义的形式削弱了, 出现了德国本土的服装形式,其 中服装的主要样式是斯拉修是一
种有裂口的服装样式
男子服装出现,达布里特短上
衣,与普尔波万构成款式,有,
普利兹褶,立领很高,达布里
特外穿,带裙身的茄肯,男子
下半身在紧身消失,外面穿着,
a
18
a
19
a
14
领部装饰
顶部装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巨大的变化,使原本附属于 衣身,的领子独立出来,成 为这一时期男女服饰装饰, 重要的元素,16~17世纪流行 着一种拉夫的名字,他呈现 车轮状,周边儿是八字形连 续的褶襞,外口边缘,用花
边雕绣为装饰
a
15
裙撑
裙撑,流行于16~19 世纪是用,撑开裙褶 的撑架物,与束缚上 半身的紧身衣物相比, 裙撑膨大了女子的下 半身,使得上下形成 强烈对比,完成了女 性理想形体的整体造 型
蓬蓬的短裤布里齐兹,布里奇
兹中间,用一块楔形布挡住裆
部
a
7
文艺复兴风格服装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服 装
4.紧身衣具 这一时期,女装造型的重要 特色,就是通过服饰的穿 着来改变身体的形态。 紧身胸衣有硬制和软制的。 当时最细的腰围只有37厘米。 直到20世纪初,紧身衣具 一直都是塑造女性理想外 形不可缺少的工具。
紧 身 胸 衣 的 分 类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服 装
5.裙撑
流行于16~19世纪,裙撑 是用来撑开裙褶的撑架 物,与束缚上半身的白 勺紧身衣具相比,裙撑 膨大了女子的下半身, 使上下形体形成强烈对 比,完成了女性理想形 体的整体造型。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服 装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
1.切口装饰也称“镂空” 切口装饰开始时仅在肩.胸 等部位,后来发展到几乎 全身都有切口,甚至帽子 和鞋上都有。除了剪出口 子.衬以不同衣料外,还发 展成在切口处拉出内衣, 形成膨凸的效果。更有甚 者在服装商切除图案形口 子,有规律的排列,或平 行.或斜排.或交错,组成 立体感的花纹,富豪们则 在切口的两端装饰珠宝, 满身珠光宝气,奢华炫目。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服 装
3.领部装饰 16—17世纪流行一种称作拉 夫的领式,它呈车轮状造 型,周边是8字连续的褶劈, 外边边缘处用花边和刁秀 为饰。 起特制初,戴上拉夫后, 吃饭时出现了使用特制的 长勺喂食的现象。后来, 为了方便饮食,产生了在 下颚处空出一个三角形的 拉夫领,可见实用功能在 服装造型中是不可忽略的。
文艺复兴风格服装
★于13世纪末兴起的一 场服装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时服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意大利式时期(1450—1510年) ★德意志式时期(1510—1550年) ☆西班牙式时期(1550—1620年)
意大利式时期
☆意大利为文艺复兴 运动的发源地,商 业贸易和纺织十分 发达,衣料中的织 锦和金丝绒成为贵 族的新宠。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这一文化运动于15世纪后半期扩及欧洲许多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随着禁欲主义的的衰落,人文主义又复兴了,在服饰上体现为:男子服饰强调上体的宽大魁伟和下体的瘦劲,构成箱形造型;女子服饰强调细腰丰臀,形成倒扣的钟式造型,同时出现了宽大的袒胸低领口,并不再羞羞答答用饰布遮住。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分为;一、意大利风格时期服饰(1450年—1510年)二、德意志风格时期服饰(1510年—1550年)三、西班牙风格时期服饰(1550年—1620年)一、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①中世纪的欧洲,贸易中心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希望冲破教会神学的束缚。
②意大利保有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③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才济济,汇集一处。
的重要路段,较早接受了东方文化。
二、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美术三杰1达·芬奇2拉斐尔3米开朗基罗三、箍裙束身1.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意大利式时期特点:内衣部分地从外衣缝隙处露出,与表面华美的织锦布料形成对比,进一步衬托出美丽的布料。
男装普尔波安:工艺和服装结构三大显著特点:一绗缝,用倒针法;二是前开;三是改变了中世纪袍服的裁剪方式。
分体式女袍:外规似上下相连,腰部有接缝。
德意志式时期特点:切口服装、用裘皮作为衣领或服装缘边的装饰方法切口服装也叫雇兵步兵风格,原意是用刀、剑等乱砍、劈刺、割伤等,引伸为切口、裂缝、开衩,或开缝于衣服上的装饰。
西班牙时期特点:追求极端的奇特造型和夸张的表现,缝制技术高超。
皱领的流行:闭口式轮状,敞口式立领,披肩式。
紧身胸衣:鲸须胸衣,布纳胸衣。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演示课件

士兵官服
• 波尔波万与肖斯组合流行。 在马萨乔1427年这幅大型壁 画中,有两个下层男人穿着 普尔波万,也就是堂堂正正 搬上了画面。在Mantegna的 一幅室内全景装饰壁画中, 所有人都穿这款衣服,也成 了城市卫队官兵的制服。
11
THE END
12
7
意大利女士服饰特点2
• 其样式的突出之处是袖子 与衣身的分离,两套裙子 通常配有十对袖子,天鹅 绒与织锦缎配、亚麻与亮 缎配,可以穿出款款不同 的效果。袖子的变化也很 丰富,抽褶、系带、开口、 露出白色里衣等等,手法 多样。简单、流畅、明朗 及适度的华美,是1450— 1510年间意大利风格丝绸 服饰的特点。
文艺复兴之意大利
1
意大利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特点: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人们开始注重人 性的新艺术。在服装设计上人们在宫殿建筑的 圆拱形顶、矩形门窗以及水平线上取得灵感, 这时的服装具有开放、明朗、优雅的风格。
3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女装出现了宽大的袒胸低领口,再不羞答答地 用布遮住。最有代 表性的是四方领形,还有V 形、U形领,充分体现了人性的解放。裙子在 当时保留着袍的痕迹,高腰身,衣长及地。男 子服式为夹衣和长筒袜的搭配。衣服上有扁平 或规则排列的褶裥,不再注重长度的效果,而 是尽可能地变宽,喜着天鹅绒。
8
普尔波万Pourpoint
• 男装。下摆仅及臀线,曾 经引起政府和教会的紧张, 这是因为他很容易露出阴 部和臀部,引起风化问题。 一开始穿这个款式确实是 极具情色功能的,人们勇 敢地去穿他,去招摇去出 风头,享受刺激。但同时 又是不体面的,或者说上 不了台面的。
9
男装的插曲
• 所以,一段时间上层 人士流行穿豪伯来德 大袍。到文艺复兴这 个阶段,豪伯来德大 点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 ppt课件

ppt课件
9
德 意 志 风 格 时 期 的 罗 布
ppt课件
10
德意志风格时期
ppt课件
11
立领的达布里特
ppt课件
12
ppt课件
德 意 志 风 格 时 期
13
拉夫领的制作
ppt课件
14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造型及其表现手法
2.轮状皱领(拉夫领) 文艺复兴时期最典型的服饰特征。 16-17世纪流行的一种领饰,呈车轮状造型,
38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 1997年
ppt课件
39
ppt课件
40
文艺复兴时期的罗布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ppt课件
43
X形紧身胸衣裙
ppt课件
A形多层衣裙
44
ppt课件
45
特点:纤缝.前开.多钮扣
ppt课件
5
罗布(Robe)
意大利早期的连
衣裙领口大,高腰 身,裙摆拖地,袖形 丰富,肘部有许多 切口.
ppt课件
罗布在肘部的裂口 露出白色的修米兹
6
ppt课件
切 口 在 现 代 服 装 中 的 应 用
7
ppt课件
肩部裂口的罗布
8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造型及其表现手法
1.切口装饰:盛行于16世纪男女服装上 的一种装饰手法。它是在外衣上切开一 道道有规律的口子,或平行切割,或切 成各种花样图案,这些连续不断的切口 裂开,露出内衣或衬里,产生强烈的装 饰效果.
ppt课件
25
ppt课件
英国式裙撑与紧 身胸衣
26
可 自 由 拆 换 的 袖 子
ppt课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

5/23/2012
意大利发型特点
• 意大利是最不爱头饰 的国家,女士们用细 细的缎带、珠链和辫 子编在一起,优雅地 盘在头上,但是欧洲 其他地方却流行帽子。
5/23/2012
意大利女士服饰特点1
• 当哥特式服装还在西欧盛行 时,意大利人已在重新诠释 罗马艺术,在女装上吸收了 高腰的比例,低领褶裙,线 条简洁,造型自然,显示出 不同于欧洲他国的柔和优雅。
5/23/2012
意大利女士服饰特点2
• 其样式的突出之处是袖子 与衣身的分离,两套裙子 通常配有十对袖子,天鹅 绒与织锦缎配、亚麻与亮 缎配,可以穿出款款不同 的效果。袖子的变化也很 丰富,抽褶、系带、开口、 露出白色里衣等等,手法 多样。简单、流畅、明朗 及适度的华美,是1450— 1510年间意大利风格丝绸 服饰的特点。
文艺复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特点:文艺复兴始于意大利,人们开始注重人 性的新艺术。在服装设计上人们在宫殿建筑的 圆拱形顶、矩形门窗以及水平线上取得灵感, 这时的服装具有开放、明朗、优雅的风格。
5/23/2012
5/23/2012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女装出现了宽大的袒胸低领口,再不羞答答地 用布遮住。最有代 表性的是四方领形,还有V 形、U形领,充分体现了人性的解放。裙子在 当时保留着袍的痕迹,高腰身,衣长及地。男 子服式为夹衣和长筒袜的搭配。衣服上有扁平 或规则排列的褶裥,不再注重长度的效果,而 是尽可能地变宽,喜着天鹅绒。
5/23/2012
普尔波万Pourpoint
• 男装。下摆仅及臀线,曾 经引起政府和教会的紧张, 这是因为他很容易露出阴 部和臀部,引起风化问题。 一开始穿这个款式确实是 极具情色功能的,人们勇 敢地去穿他,去招摇去出 风头,享受刺激。但同时 又是不体面的,或者说上 不了台面的。
文艺复兴的服装史

文艺复兴的服装史名词解释:1、拉夫领:流行于16~17世纪初期的白色褶饰花边立领。
男女皆用。
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具特色的一个服饰配件。
是独立制作可以拆卸的部件。
来协助西班牙风时代塑造人工贵族样式。
文艺复兴个时期的服装特点。
意大利服装的特色是从面料开始的,人们尽量展示精美的面料,因此在衣服的形制上尽量展开。
出现宽大的平面。
或整理成规则的褶。
另一大特色是各个局部都可见白色的亚麻内衣。
一方面是配色的需要; 一方面身体运动机能的需要。
女服饰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被称为Robe(罗布), 特征:. 领口开得很大,呈或v 形或一字形. 高腰身. 衣长及地. 莲藕袖. 裁剪上下分离佩兹利纹样:佩兹利纹发祥于克什米尔,因此也叫克什米尔纹样。
18世纪初期,苏格兰西南部城市的毛织行业采用大机器生产,大量采用这种纹样制成的羊毛披肩、头巾、围巾销往世界各地。
世人就此将克什米尔纹样误称为佩兹利纹样。
由于它使用流畅的涡线构成,所以又叫涡漩纹样。
由于这种纹样很久前就在西亚与欧洲广泛应用。
所以,国外有人认为它出自土耳其。
佩兹利纹在我国被叫做火腿纹;日本人称为勾玉或曲玉纹样。
非洲人则称其为芒果或腰果纹样。
另外一种说法是佩兹利纹杨源自印度对生命树的信仰,说它是圣树菩提树叶子的造型,还有说是巴旦杏内核的造型,也有人叫它巴旦姆纹样。
有的则认为它是受松果球或无花果的截面的启示而产生的造型。
不管它的起源如何,佩兹利纹样式一种适应性很强的民族纹样。
它作为最适于表现古典形式而成为最受喜爱的纹样。
德意志风格主要的特色是Slash(斯拉修),裂口装饰德意志风时代,男服出现变化,普尔波万改用英语称呼,称Doublet (达布利特)下半身的服装也有改变,在肖斯外面穿上了短裤Breeches(布里齐兹),上面有cod piece(科多佩斯)的装饰,借此表现雄性的力量。
女服初期模仿意大利。
后来在领口处出现立领的装饰叫做Koller (科拉)女子服装重心放在身体下半部,为求得下身的庞大化,常使用多层穿用亚麻内裙的方法。
文艺复兴服装特点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4:2 2:3414: 22:3414 :2212/ 12/2020 2:22:34 P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214:22: 3414:2 2Dec-20 12-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4:22:3 414:22: 3414:2 2Saturday, December 12, 2020
女子服装,与男子服装使 用填充物相比,16世纪后
半叶西班牙贵族创造了裙 撑,法勒盖尔
称为西班牙式钟形裙撑
服装造型以及其表现手法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造型结 构,工艺特征都离不开以下几个造型 以及表现手法
切口装饰
缺口也称为镂空,切口装饰,指的是 19世纪男女服装上的一种装饰手法, 他在外衣上剪开许多借口,已露出里 面不同的内衣或蹭掉,形成对比,相 互衬托,达到表现奢华新奇的装饰效 果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历史背景
在19世纪意大利繁荣的经济就吸引了许多 人蜂拥而至,其中占拜庭的学者们就携带 了大量的古希腊手稿,艺术珍品以及拉丁 文来到意大利 在那里传授和研究古希腊的 文化,一时在意大利形成了研究古典文化 的热潮,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在研究之际,首先从思想上,是展开了反 封建反神学统治的斗争,他们以人为中心 观察世界思想问题,赞美人性的美好,充 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个性解放, 这就是西方著名的文艺复兴运动,到了15 世纪后半叶文艺复兴运动已经扩大至整个 欧洲,16世纪时已经达到了鼎盛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220.12. 1214:2 2:3414: 22:34D ecembe r 12, 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时期女装特点
• 服装造型夸大,高度和体积感人为的大幅增加,装饰华美。
• 文艺复兴时期的女装呈现上轻下重的静态感。上身衣服包覆身体,高 腰线,裙装着地,用衬裙或裙撑使其尽量张开,呈现大而平坦的平面, 给人一种人雕塑感。
文艺复兴女装的历史意义
• 女装从结构上实现了上下装的彻底分离,即上部分的紧身窄衣和下半 部分膨大裙装结构上的分体设计、制作,然后再缝制在一起。 • 袖型的结构设计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女装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躺倒的 型的袖山形状是欧洲人对于人体躯干和臂部连接方式、活动方式和范 围以及和体性、机能性、美观性综合考虑的结果,体现了科学和美学 的有机结合。 • 女装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出现多样化。除中世纪常用的针线缝合、气眼 和绳带的组合外,扣眼和扣子、扣拌、挂钩等新的方式也被广泛应用, 并成为重要装饰。
方形罗布
布隆齐诺《埃莉诺·德·托莱多 与其儿子》1537年
宫廷贵妇的家庭肖像:面料采用 天鹅绒和含金银浮花的织锦做成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1539年
1490年 克拉科夫札托伊斯基美术馆
曼特
旗鞋
伊丽莎白
A形
卢 克 莱 齐 亚 斑 恰 蒂 斯 像 , 约 年
· 1540
《手持经书的少女肖像》 佛罗伦萨,约1545-1550年
4 领子:轮状皱领、扇形皱领
着装顺序: A---贴身穿亚麻制的修米兹内衣,习惯上不穿衬裙。
B---在内衣外穿上紧身胸衣,下半身穿上裙撑,用钩扣或细 带在腰围线与胸衣下边连接。 C---罩上精美的衬裙,衬裙外穿上罗布,完成着装。
佛罗伦萨的项链坠,1470-1480年 银、白绿珐琅、金和495年 巴黎罗浮宫博物馆
垂饰袖
羊腿袖
泡泡袖
自画像,1579年
奥地利的玛丽娅· 马达莱娜的正式 肖像 约1608年或1618年
小结
1 文艺复兴对西洋服饰造型审美的影响。 2 16世纪后半期的服装特色。
电影 《莎翁情史》《伊丽莎白》
切口戎装
德国公爵像
弗朗索瓦·克卢埃《伊丽 莎白像》1571 年
玛 格 丽 公 主
南 瓜 短 裤
股 袋
拉夫领
制作方法
西班牙式
英式
法式
安東尼奧•德里奇的正式肖像
• 裙撑---西班牙式(吊钟形)、英式(椭圆形)、法式(救生 圈形)
第三节 16世纪的男装
一 16世纪前半期
1 道伯利特:紧身上衣,立领很高
2 杰金外衣:背心式紧身衣,领形多样 3 外衣: 翻领大衣,及膝或及踝,外形宽大 —外衣逐渐横向膨大,上重下轻 4 领子:高领,有细小的褶皱 5 贝雷帽
二
16世纪后半期
• 宽度依当时的流行而定,接着划分出褶的折痕距离。褶 的厚度与领布的宽度一样,在颁布上做出褶的折痕顶点 记号。 • 把布折好,缝在领布上。把褶的上下用线固定(先用特 制熨斗把褶烫圆)。 • 即可做成车轮状造型。
紧身胸衣和裙撑---夸大女性的性别特征
• 紧身胸衣---硬质、软质胸衣
——腰围33厘米以上者不得入宫
第二节 16世纪服装特征
切口装饰
• 起源---瑞士兵打败法国兵,用敌军丢弃的旗帜军服撕成 布条填补他们破烂的军服…. • 极盛时期,不仅从裂口处显露出异色里子和白色内衣, 在裂口两端还缀饰有各色宝石、珍珠。
填充衬垫---夸大男女体型差异,强调性别特征
• 衣身 • 袖子---泡泡袖、羊腿袖、藕节袖… 此三种造型广泛用于当时的男女袖子
二 分为三个时期:
1 意大利风服饰(15世纪中-16世纪初) • 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的艺术家们在实力雄厚的梅迪契家 族的支持和庇护下,研究罗马艺术,开创了注重人性的新艺术。这时 的服装具有开放、明朗、优雅的风格,16世纪初开始向横向方向发展, 男装变得雄大,女装变得浑圆。 2 德意志风服饰(16世纪初-16世纪中) • 主要特色是服装上的切口装饰。首先在德国发展和流行,并很快传遍 欧洲各国,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上很具时代特色的一种装饰。 3 西班牙风服饰(16世纪中-17世纪初) • 拥有举世闻名无敌舰队的西班牙,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也成为欧 洲的流行中心。服饰外观威严、正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 的时代——填充时代。
第十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一 文化背景
• 中世纪后期黑死病的爆发,从思想和政治上动摇了中世纪教会的专制 地位,使欧洲逐渐摆脱旧有体制的禁锢。人们开始把目光从来世转向 今生,开始珍视生命和自我的价值,为人文主义、世俗主义的产生与 发展铺平了道路。
• 同时,受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贸易范围不断扩大的影响,造成一些 大城市(尤其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几个大城市)商业发达,财富集中; 另一方面,受十字军东征影响,也刺激了当时思想文化以新的态度来 领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
2 外套---A形,既丰富层次又富于对比
• A形打开,露出里面的衬裙,衬裙用色用料与外穿的罗布协调一致。 并常用塔夫绸、织金锦等豪华面料,并装饰宝石和刺绣。
3 袖型:垂饰袖、羊腿袖、莲藕袖、泡泡袖
― 文艺复兴时的袖子都独立制作,同时为掩饰袖根与肩的接缝,在袖 山处加一月牙状的翼形装饰。 • 垂饰袖:采用典型双袖形式,即合体内袖与垂挂于肩部的装饰外袖 结合。无论内袖还是外袖都通过绳带连接在服装上,便于活动和拆 卸。 • 羊腿袖、垂饰袖的内袖:由于内袖贴体,面料缺少弹性,袖子中还 要添加麻布、鸭毛等填充物,很难弯曲,所以袖型直接做成弯曲状, 便于活动。 • 泡泡袖:利用增加布料用量的方法在肩部形成局部篷起的效果,而 在肘部附近又忽然收紧,并一直延伸到腕部。这种袖型因在收紧处 的强势突出,在膨起与紧缩的结合处形成部分布料的内叠,所以极 易使人误认为是一种分体的袖型。
佛罗萨伦,1587年
《法国公使双人像》 荷尔拜因 1533年
有填充和切口装饰的外衣
1535年
法 国 国 王 弗 朗 索 瓦 一 世 像
亨利八世 1536
愛德華威爾斯王子 ,1539年,華盛頓國家畫廊
豆荚肚
短披风
德拉•罗韦雷家族的弗朗切斯 科•马里亚(二世)勒班陀海战 前的正式肖像 乌尔比诺,约1570年
1 上衣:“豆荚肚”式道伯利特+南瓜短裤
• 填充料均匀分布整件服装, 体型虽饱满但匀称
2 短披风、短大衣:款式多样,细节变化大
3 领子:拉夫领,硬衬翻领
第四节 16世纪的女装
一 16世纪前半期
特点
款式简单,高腰V領或宽肩方形领,面料华丽
1 衣裙:“罗布”,上下分裁,衣长及地,领形、袖型多样
2 斗篷:曼特,及地长
短裤和股袋
• 南瓜短裤:短裤(半截裤)+紧身肖斯
• 黑死病的影响—股袋
轮状皱领—高贵
• 独立制作,固定形状 • 先窄后宽,花边雕绣装饰
― 用细金属丝做骨架,采用优质细亚麻或细棉布加浆熨烫成8字形波浪褶 皱花边,约需3-4米布
制作方法
• 需要领布和做褶用的带状长布。
• 领布的宽度依拉夫的厚度来定,带布的长度依褶的密度来 定,带布对折成双层使用,所以宽度为拉夫宽的2倍。
• 因此,在l350—1550年由意大利形成、源于对古典、特别是对古希腊 罗马雕塑和建筑的兴趣而持续发展而成的一场规模宏大、涉及广泛、 并在l6世纪上半叶传至北欧的文化、思想、艺术和科技运动,即称为 文艺复兴。此时,人们尊重知识、崇尚理性,赞美人性的美好,提倡 个性解放,追求财富和爱情。
• 西洋服装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大约是15-l6世纪。服装展示出与中 世纪传统的割裂。现实生活的影响,超越了宗教成见的阴霾,服装成 为社会身份、地位的显现。新兴中产阶层渴望向贵族一样炫耀他们的 财富,因此在服饰上,面料、装饰更加华丽,追求人体造型美,曲线 美。
3 鞋子:“乔品”,木制高底鞋
二 16世纪后半期
特点
• • • • 强调夸张的造型,使用紧身胸衣 受几何线条影响,创造圆形,锥形,球体,包裹人体 注重裁剪及缝制技巧 喜将金银宝石缝在服装上,以炫燿财富。
1 衣裙:“罗布”,紧身胸衣、裙撑
• 罗布为了收腰,以腰线为界上下分裁,再缝合或用细带连接用装饰 布掩盖,是近代二部式服装的基础。腰部的接缝在前中央呈三角形 下垂,16世纪中叶呈锐角强调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