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片月经不调
合集下载
月经不调 ppt课件

脾俞(BL20)
阳盛血热---加三阴交(SP6)、地机(SP8) 肝郁化热—加太冲(LR3)或行间(LR2)
27
27
2.其他治疗
(1)耳穴埋藏取子宫、卵巢、内分泌区为主穴。 气虚加脾区、肾区;阴虚加肝区。经前10天即用 油菜籽埋穴或耳针埋藏。 (2)体针气虚针脾俞(BL20) 、肾俞(BL23) 、足 三里(ST36)穴,用补法;阴虚针肝俞(BL18)、 三阴交(SP6)穴,用补法;血热针血海(SP14)、三 阴交(SP6)穴,用泻法
15
15
月经先期
概念:
凡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连续2个周期以上者。
辨证要点:
辨虚(气虚)实(血热)
16
16
实热: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粘稠。
虚热:月经量或多或少、色红、质稠。 气虚:月经量多、色淡、质稀。
17
17
月经后期
概念:
凡月经周期延后 7天以上,甚至 3 — 5 个月一行, 连续 2 个周期以上者。 辨证要点: 首辨虚(肾虚)实(寒湿郁)
6
肾 气 盛
天 癸 至
6
2.月经与脏腑的关系:
肾、肝、脾 。 3.月经与气血的关系:
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运行血的动力。
7
7
月经先期(经早)
月经不调分类
月经后期(经迟) 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
正常月经周期:
为 21—35天,平均28天。
8
8
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月经与肝、脾、肾关系密切,肾气旺盛, 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月经按时而下。
18
18
血寒:月经量少、色黯、有血块。 血虚:月经量少、色淡。 肾虚: 气滞:
月经不调PPT课件

24
(2)血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或点滴 即净,色淡红,质清稀; 治法: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 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 枸杞、炙甘草)。
也可用滋血汤,或用八珍汤 。
25
(3)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 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或两次月 经中间出血,色鲜红,质稍稠;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菟 丝子、熟地、山茱萸、人参、山药、 炙甘草、五味子、远志)。
8
3.经期延长 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 月始净(8~15天),月经周期、经量基 本正常。 4.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 以上(20天<月经周期>36天),并连 续出现3个周期或以上,一般经期、经量 正常。
9
5.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 月一行(36天~6个月),一般经期、经 量正常。 6.月经过少 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月经 周期、经期正常。
26
也可用当归地黄饮 或用归肾丸 或用两地汤合二至丸 或用加减一阴煎
27
4.实证 (1)肝郁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或先后无 定,经量或多或少或正常,色黯红或紫 红,或有血块,或经行不畅;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药:乌药汤(《兰室秘藏》)(乌药、 香附、木香、当归、甘草)。 也可用逍遥散
10
7.经间期出血 (1)出血时间 两次月经中间,约在 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 (2)主要症状 少量阴道出血,可持 续2~3日或数日。 (3)伴随症状 腰酸,少腹两侧或一 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如 蛋清样,或赤白带下。
11
(二)鉴别诊断 1.月经先期应注意与经间期出血相
(2)血虚证 主要证候:周期延后,量少,或点滴 即净,色淡红,质清稀; 治法:补血养营,益气调经; 方药: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 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 枸杞、炙甘草)。
也可用滋血汤,或用八珍汤 。
25
(3)肾虚证 主要证候: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 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或两次月 经中间出血,色鲜红,质稍稠;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固阴煎(《景岳全书》)(菟 丝子、熟地、山茱萸、人参、山药、 炙甘草、五味子、远志)。
8
3.经期延长 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 月始净(8~15天),月经周期、经量基 本正常。 4.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7天 以上(20天<月经周期>36天),并连 续出现3个周期或以上,一般经期、经量 正常。
9
5.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 月一行(36天~6个月),一般经期、经 量正常。 6.月经过少 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月经 周期、经期正常。
26
也可用当归地黄饮 或用归肾丸 或用两地汤合二至丸 或用加减一阴煎
27
4.实证 (1)肝郁证 主要证候:月经周期延后,或先后无 定,经量或多或少或正常,色黯红或紫 红,或有血块,或经行不畅;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药:乌药汤(《兰室秘藏》)(乌药、 香附、木香、当归、甘草)。 也可用逍遥散
10
7.经间期出血 (1)出血时间 两次月经中间,约在 月经周期的第12~16天。 (2)主要症状 少量阴道出血,可持 续2~3日或数日。 (3)伴随症状 腰酸,少腹两侧或一 侧胀痛、乳胀,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如 蛋清样,或赤白带下。
11
(二)鉴别诊断 1.月经先期应注意与经间期出血相
月经不调PPT精品医学课件

2、治疗月经病要顺应和掌握的规律 (1)经前经后用药有别,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
血的变化规律 经前:血海充盈,宜予疏导,勿滥补。 经时:血室正开,宜和血调气,引血归经,
勿过寒过热、大辛大热,以免滞血、动血。 经后:血海空虚,宜补肾健脾,调养气血,
勿滥攻。 平时重治本,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为主。 (2)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 青春期少年重肾,生育期中年重肝,更年期或
黯红,有血块,或经行不畅,胸胁、乳房、 少腹胀痛,精神郁闷,时欲太息,嗳气食 少,舌质正常,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 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煨姜) 中成药:逍遥丸、七制香附丸等。
(2)肾气虚弱
症状: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 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舌淡, 苔薄,脉沉细。
老年重脾。 (3)掌握虚实补泻规律 虚证:补肾扶脾养血。 实证:疏肝理气活血。
分型论治
1、月经先期
(1)脾虚不摄 症状:经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
倦,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 缓弱。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黄芪、甘草、当 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等。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方药:通瘀煎加减(当归尾、山楂、香附、 红花、乌药、青皮、木香、泽泻)
中成药:益母草膏等。
5、月经过多
(1)气虚 症状:行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伴面
色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 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补气升提,固冲止血 方药:安冲汤加减(白术、黄芪、生龙骨、 生牡蛎、生地、白芍、海螵、蛸茜、草根、 续断、升麻)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归脾丸等。
妇产科--月经失调 ppt课件

(1)克罗米芬胶囊50mg,QD×5(月经第五天开始)连用3个月停 药。
(2)绒毛促性H(HCG):1000u、2000u、5000u,肌注,连用3天。
(监测卵泡接近成熟时用)。
(3)HMG+HCG:HMG75mg,肌注,QD×5-7天→HCG1000u-5000u,
肌注,QD×3天.
4.手术治疗:
垂体 损伤(垂体梗死) 缺血坏死→功能↓→闭经。
(二)有排卵性功血: 1.病理: (1)黄体功能不全:EH不足→分泌反应不良。 (2)黄体萎缩不全: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脱落 不全(至5-6天尚有分泌反应的腺体,正常时24天分泌期内膜全部脱落)。
2.临床表现:
(1)月经频发、周期短,但经期和经量尚正常。 (2)贫血。 (3)不孕或自然流产。 (4)妇查无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 ①体温双相型(有排卵)。 ②经后第五天诊刮,内膜仍可见到分泌期内膜变化。
(黄体生成素)
卵泡发育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
卵巢
二、月经失调:
原因:器质性病变,调节机制失常。 表现:周期异常,经量异常,伴发异常症状。 常见月经失调: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2.闭经。 3.痛经。 4.更年期综合征。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
一、定义: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而引起的异常 子宫出血。(非生殖器器质性病变,非全身性出血疾病)。 二、分类:(一)无排卵性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初潮<5年),更 年期(≥45岁)。 (二)有排卵性功血: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
(1)E.PH序贯疗法(人工周期):青春期功血。
己烯雌酚0.5mg,QD×20。 3 (从月经第五天开始) 共2-
黄体酮20mg,肌注,QD×5。(自服药第16天开始)
(2)绒毛促性H(HCG):1000u、2000u、5000u,肌注,连用3天。
(监测卵泡接近成熟时用)。
(3)HMG+HCG:HMG75mg,肌注,QD×5-7天→HCG1000u-5000u,
肌注,QD×3天.
4.手术治疗:
垂体 损伤(垂体梗死) 缺血坏死→功能↓→闭经。
(二)有排卵性功血: 1.病理: (1)黄体功能不全:EH不足→分泌反应不良。 (2)黄体萎缩不全: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脱落 不全(至5-6天尚有分泌反应的腺体,正常时24天分泌期内膜全部脱落)。
2.临床表现:
(1)月经频发、周期短,但经期和经量尚正常。 (2)贫血。 (3)不孕或自然流产。 (4)妇查无明显异常。 (5)辅助检查: ①体温双相型(有排卵)。 ②经后第五天诊刮,内膜仍可见到分泌期内膜变化。
(黄体生成素)
卵泡发育成熟
排卵
黄体形成
卵巢
二、月经失调:
原因:器质性病变,调节机制失常。 表现:周期异常,经量异常,伴发异常症状。 常见月经失调: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2.闭经。 3.痛经。 4.更年期综合征。
第一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
一、定义: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而引起的异常 子宫出血。(非生殖器器质性病变,非全身性出血疾病)。 二、分类:(一)无排卵性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初潮<5年),更 年期(≥45岁)。 (二)有排卵性功血: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
(1)E.PH序贯疗法(人工周期):青春期功血。
己烯雌酚0.5mg,QD×20。 3 (从月经第五天开始) 共2-
黄体酮20mg,肌注,QD×5。(自服药第16天开始)
月经及月经不调PPT医学课件

首页 ˂< ˃˃
月经先期
月经量多
色紫质稠 口渴饮冷 口唇面赤 小便黄
血热(实热)
清热凉血调经
清经散 本草膏 田七花叶颗粒
色淡质稀 神疲乏力 气短心悸 小腹空坠
气虚
益气养血 佐以固摄升提
人参归脾丸 参芪颗粒
月经量少
色红质黏 面部烘热 手足心热 腰酸头晕
阴虚火旺
养阴清热
固经丸 本草膏 知柏地黄丸
首页 ˂< ˃˃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月经量明显增多,即为月经过多。 一般应超过80ml以上,但主要由自身作比较。 若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者,可诊为经期延长。 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常与月经先期并见。
月经过多的定义
首页 ˂<
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色紫、黯 有血块
˂<
˃˃
首页
如席梦思
月经周期 是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的,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下列的变化过程: ① 女性达到青春期后,在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控制下,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成熟素(FSH)和少量黄体生成素(LH)促使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开始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变化; ② 卵泡渐趋成熟,雌激素的分泌也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又通过对下丘脑垂体的正反馈作用,促进垂体前叶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且以增加LH分泌更为明显,形成黄体生成素释放高峰,它引起成熟的卵泡排卵; ③ 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期子宫内膜,主要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加速生长且机能分化,转变为分泌期内膜; ④ 由于黄体分泌大量雌激素和孕激素,血中这两种激素浓度增加,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和黄体生成素减少,黄体随之萎缩因而孕激素和雌激素也迅速减少,子宫内膜骤然失去这两种性激素的支持,便崩溃出血,内膜脱落而月经来潮。
妇产科月经失调PPT参考课件

2018
24
其它辅助检查
腹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 CT检查 宫腔碘油造影 孕激素抑制试验(甲孕酮150mg肌 注,每周一次,连续2次。)
2018
25
鉴别诊断
全身性疾病 妊娠性疾病 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肿瘤 性激素使用不当
2018
26
治疗原则
青春期功血的治疗原则
2018
10
临床类型及其特点
无排卵型功血
85%,多见于青春期、围绝经期
有排卵型功血 13%,多见于育龄期 发 围绝经期 50% 生 育龄期 30% 率 青春期 20%
2018 11
(一)无排卵性功血
Anovulatory functional bleeding
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 青春期——下丘脑和垂体功能不成熟 围绝经期——卵巢功能减退,对促性腺激素反应低下 子宫内膜受雌激素作用增生、不规则脱落而引起出血 雌激素撤退性出血(Withdrawal bleeding) 雌激素突破性出血(Breakthrough bleeding)
2018 7
正常女性的内源雌激素
雌激素活性
雌二醇(E 2)
雌 酮(E 1)
100%
30%
雌三醇(E 3)
2018
10%
8
雌激素的靶器官
下丘脑 神经系统 生殖泌尿系统:
子宫、阴道、 尿道、盆底
大脑 垂体
皮肤
乳腺组织
内脏:肝,肾,肺 心血管
心血管 肾
肺
乳腺 肝 卵巢 子宫
皮肤
骨骼
黄体
胎盘 阴道
2018
月经失调培训演示ppt课件

进行瑜伽、普拉提等柔韧性训练 ,有助于改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 能力。
THANKS
[ 感谢观看 ]
心理因素
精神压力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 情绪,可能导致月经不规律。
心理创伤
如遭受性侵犯、虐待等心理创伤 ,可能对月经周期产生影响。
环境因素
生活不规律
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月经的 正常排出。
环境污染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辐射等,可能对月经产生 不良影响。
其他因素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精神压力,改善月 经状况。
物理治疗
如微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可用于缓解痛经等症状。
替代疗法
如针灸、按摩、瑜伽等替代疗法,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改 善月经失调症状。
CHAPTER 06
预防与调护
生活起居有序、有节、有度
01
规律作息
寻求支持
与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获得情感支持和建议。
放松身心
通过深呼吸、冥想、按摩等方式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情绪。
注意饮食调养,合理搭配营养
均衡饮食
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 素,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 食物的摄入,以免对月经产生不 良影响。
月经失调
汇报人:XXX
2024-01-16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月经失调的常见症状 • 病因分析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措施 • 预防与调护
CHAPTER 01
引言
月经不调ppt课件

月经后期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 月一行,经期正常,且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亦称 经行后期、经期错后、经水过期、经迟;
月经先后不定期指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或提前或 延后7天以上,经期正常,且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 亦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期、经乱等。
【病因病机】
推拿治疗学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外感寒热,或内伤忧思郁怒,或房事不节、产育过多 等,以致冲任失调,气血失和而酿成本病。月经先期主要因热扰冲任,迫血 妄行,致月经先期而下;或气虚统摄无权,冲任失调所致,以致经行先期。
【注意事项】
推拿治疗学
1.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极。 2.嘱患者调节饮食,忌食生冷寒凉或辛辣之品。 3.嘱患者注意经期卫生,随天气环境变化增减衣物,宜保暖,避风寒。
【疗效评定】
1.治愈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维持3个月以上。 2.好转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 3.未愈月经周期未见变化。
3.气滞
推拿治疗学
经量少,色暗红,小腹胀痛,精神郁闷,胸胁满闷不舒,嘘气稍减。舌质暗, 苔黄,脉弦或涩。
(1)治法疏肝理气调经。 (2)手法同基本治法。 (3)取穴与部位在基本治法基础上,加期门、章门、膈俞、肝俞、蠡沟、太
冲及胁肋部。
推拿治疗学
(4)操作①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足侧,用点法在蠡沟、太冲穴操作, 每穴1分钟。②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患者身侧,用按揉法在膈俞、肝俞穴 操作,每穴1分钟。③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对面,先用按揉法在章门、 期门穴操作,每穴1分钟;然后搓揉胁肋部,以透热为度。
推拿治疗学
月经后期主要因营血亏虚,冲任失养;或血寒凝滞;或气滞血瘀,血行受阻 而致,导致经行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主要因肝郁疏泄失常,气血失调;肾 虚藏泻失司,冲任失调,致血海蓄溢失常而引起月经周期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等 – 还可了解生殖器官有无包块或积液等
• 4、妇科检查:
– 排除妊娠及与异常妊娠有关的阴道不规则出血 – 排除妇科急性炎症、肿瘤、损伤等器质性病变
2020/8/4
7
月经不调的诊断
• 1、月经先期:
– 月经周期提前1-2周,而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 2、月经后期:
–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后者又称月经稀发。
• 3、月经先后无定期:
– 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延后1-2周
– 需连续观察3个周期或追溯2个 周期
• 4、经期延长:
– 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
– 而行经期出血超过7天以上,甚至两周方净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2020/8/4
13
分阶段调经原则
• 经期:
– 血室正开,宫颈口松弛,用药应因势利导,慎用大 寒大热之剂;
– 若非月经过多,不宜过用收涩之品,以免影响经血 排出和子宫内膜顺利剥脱。
• 经前:
– 血海充盈,若非虚证月经过少,不宜滥用补品,以 防壅滞气血。
• 经后:
– 血海空虚,切勿滥用攻剂,即使实证,经后也应攻 补兼施。
2020/8/4
4
闭经倾向月经不调的
发病机理
• 具有闭经倾向的月经不调病症包括:
–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
• 常见病机分型有:
– 肾虚、血虚、血寒、气郁血瘀、痰湿阻滞
• 其共同的发病机理是:
– 精血亏少,或邪气阻滞,寒凝痰瘀 – 以致冲任不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 或溢而不多
• 此外,月经先后无定期既可发展成崩漏,也可发展为 闭经
• 具有崩漏倾向的月经不调病症包括:
–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
• 其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
– 气虚(包括脾气虚、肾气虚)、血热(包括虚热、 实热、肝郁化热和 湿热蕴结)、血瘀等
• 发病机理为:
– 气虚失于固摄,血热迫血下行,瘀阻旧血不去,新 血不生
– 以致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 或冲任不调,血海蓄溢失常
2020/8/4
2
中医学病因病机
• 病因:
– 情志内伤、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淫邪、 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妇科手术 不当等
• 病机:
– 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 损伤
– 1、崩漏倾向的月经不调的发病机理 – 2、闭经倾向的月经不调的发病机理
2020/8/4
3
崩漏倾向月经不调的 发病机理
– 其病因病机多由肾虚、肝郁 – 进而引起冲任不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
2020/8/4
5
临床表现
• 1、妇科临床主症
– 月经周期异常:
• 月经周期提前1~2周 • 或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但经期基本正常
– 经期异常:
• 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持续出血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
– 经量异常:
2020/8/4
12
调经大法
• 调理气血:
– 当分气病、血病、气血同病 – 病在气者,治气为辨气虚(气陷)、气郁(气滞)和气逆 – 气虚、气陷者补气升阳举陷 – 气郁、气滞者理气解郁行滞 – 气逆者顺气降逆
• 理血:
– 当辨血虚、血瘀、血寒、血热 – 血虚者补血养血,佐以益气生血 – 血瘀者活血化瘀,佐以理气、散寒、化痰除湿 – 血寒者温经散寒,佐以养血或活血 – 血热者清热凉血,佐以涩血止血
• 月经期间的出血量明显多于以往正常经量1倍以上 • 或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1倍以上 • 或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
– 经间期异常:
• 在两次正常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3天
• 2、并发症:
– 继发贫血 – 流产 – 不孕
2020/8/4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尿妊娠试验或血ß-HCG测定:
– 在两次正常月经之间的排卵期前后 – 基础体温低高相交替时 – 周期性出现阴道少量出血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2020/8/4
9
鉴别诊断
• 注意排除器质性病变如
– 妊娠、异常妊娠出血以及肿瘤、急性炎症、 损伤等
• 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与早孕停经鉴别 • 月经过少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鉴别 • 经间期出血与慢性宫颈炎鉴别 •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与损伤、崩漏鉴别
月经不调
2020/8/4
1
月经不调
• 涵义:
– 月经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发生改变 – 月经的期、量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
• 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经间期出血、 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
• 共7个常见病症
• 本病包括西医学的
– 有排卵型功血 – 计划生育措施副反应 – 部分生殖器炎症所致的月经不调
2020/8/4
14
2020/8/4
10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 治疗原则:
– 辨证求因,治本调经
• 辨证要点:
– 月经的期、量、色、质 – 患者的体质因素 – 伴随月经出现的突出症状 – 全身兼症、舌脉等 – 运用脏腑、气血、八纲辨证方法综合分析
• 调经大法:
– 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 – 因“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故
– 排除妊娠及与异常妊娠有关的月经过期不潮 – 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早孕、宫内妊娠先兆流产和难免流产、
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葡萄胎等
• 2、卵巢功能测定:
– 了解卵巢卵泡发育情况,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是否正常等
• 3、B型超声波检查:
– 监测卵泡发育,了解子宫内外有无孕囊及胚胎 – 鉴别早孕与月经后期,先兆流产、异位妊娠与月经过少、月经
2020/8/4
8
月经不调的诊断
• 5、月经过多:
– 月经周期、经期正常 – 经量明显多于以往,或经量超过100ml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 6、月经过少:
– 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少于以往,甚或点滴即净 – 或经期短于两天,经量亦明显减少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 7、经间期出血:
“调经治本,其本在肾”
2020/8/4
11
调经大法
• 补肾:
– 以平补肾气和填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品 – 使肾中阴阳平和,精气充旺,则月经自调
• 扶脾:
– 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升阳燥湿 – 使脾气健运则水谷精微得以化生营血而不致聚湿生
痰 – 气血生化有源则月经源盛流畅
• 疏肝:
– 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血柔肝之品 – 使肝气条达,气血调畅 – 血海蓄溢有常,则月经自调
• 4、妇科检查:
– 排除妊娠及与异常妊娠有关的阴道不规则出血 – 排除妇科急性炎症、肿瘤、损伤等器质性病变
2020/8/4
7
月经不调的诊断
• 1、月经先期:
– 月经周期提前1-2周,而经期、经量基本正常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 2、月经后期:
– 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后者又称月经稀发。
• 3、月经先后无定期:
– 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延后1-2周
– 需连续观察3个周期或追溯2个 周期
• 4、经期延长:
– 月经周期及经量基本正常
– 而行经期出血超过7天以上,甚至两周方净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2020/8/4
13
分阶段调经原则
• 经期:
– 血室正开,宫颈口松弛,用药应因势利导,慎用大 寒大热之剂;
– 若非月经过多,不宜过用收涩之品,以免影响经血 排出和子宫内膜顺利剥脱。
• 经前:
– 血海充盈,若非虚证月经过少,不宜滥用补品,以 防壅滞气血。
• 经后:
– 血海空虚,切勿滥用攻剂,即使实证,经后也应攻 补兼施。
2020/8/4
4
闭经倾向月经不调的
发病机理
• 具有闭经倾向的月经不调病症包括:
–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
• 常见病机分型有:
– 肾虚、血虚、血寒、气郁血瘀、痰湿阻滞
• 其共同的发病机理是:
– 精血亏少,或邪气阻滞,寒凝痰瘀 – 以致冲任不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 – 或溢而不多
• 此外,月经先后无定期既可发展成崩漏,也可发展为 闭经
• 具有崩漏倾向的月经不调病症包括:
–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
• 其常见病因病机分型有:
– 气虚(包括脾气虚、肾气虚)、血热(包括虚热、 实热、肝郁化热和 湿热蕴结)、血瘀等
• 发病机理为:
– 气虚失于固摄,血热迫血下行,瘀阻旧血不去,新 血不生
– 以致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 – 或冲任不调,血海蓄溢失常
2020/8/4
2
中医学病因病机
• 病因:
– 情志内伤、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外感淫邪、 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及妇科手术 不当等
• 病机:
– 肾肝脾三脏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 损伤
– 1、崩漏倾向的月经不调的发病机理 – 2、闭经倾向的月经不调的发病机理
2020/8/4
3
崩漏倾向月经不调的 发病机理
– 其病因病机多由肾虚、肝郁 – 进而引起冲任不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
2020/8/4
5
临床表现
• 1、妇科临床主症
– 月经周期异常:
• 月经周期提前1~2周 • 或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但经期基本正常
– 经期异常:
• 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持续出血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或2周方净。
– 经量异常:
2020/8/4
12
调经大法
• 调理气血:
– 当分气病、血病、气血同病 – 病在气者,治气为辨气虚(气陷)、气郁(气滞)和气逆 – 气虚、气陷者补气升阳举陷 – 气郁、气滞者理气解郁行滞 – 气逆者顺气降逆
• 理血:
– 当辨血虚、血瘀、血寒、血热 – 血虚者补血养血,佐以益气生血 – 血瘀者活血化瘀,佐以理气、散寒、化痰除湿 – 血寒者温经散寒,佐以养血或活血 – 血热者清热凉血,佐以涩血止血
• 月经期间的出血量明显多于以往正常经量1倍以上 • 或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减少1倍以上 • 或经期不足2天,甚或点滴即净
– 经间期异常:
• 在两次正常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3天
• 2、并发症:
– 继发贫血 – 流产 – 不孕
2020/8/4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 1、尿妊娠试验或血ß-HCG测定:
– 在两次正常月经之间的排卵期前后 – 基础体温低高相交替时 – 周期性出现阴道少量出血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2020/8/4
9
鉴别诊断
• 注意排除器质性病变如
– 妊娠、异常妊娠出血以及肿瘤、急性炎症、 损伤等
• 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与早孕停经鉴别 • 月经过少与先兆流产、异位妊娠鉴别 • 经间期出血与慢性宫颈炎鉴别 • 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与损伤、崩漏鉴别
月经不调
2020/8/4
1
月经不调
• 涵义:
– 月经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发生改变 – 月经的期、量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
• 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经间期出血、 经期延长、月经过多和月经过少
• 共7个常见病症
• 本病包括西医学的
– 有排卵型功血 – 计划生育措施副反应 – 部分生殖器炎症所致的月经不调
2020/8/4
14
2020/8/4
10
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
• 治疗原则:
– 辨证求因,治本调经
• 辨证要点:
– 月经的期、量、色、质 – 患者的体质因素 – 伴随月经出现的突出症状 – 全身兼症、舌脉等 – 运用脏腑、气血、八纲辨证方法综合分析
• 调经大法:
– 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 – 因“经水出诸肾”,月经的产生以肾为主导,故
– 排除妊娠及与异常妊娠有关的月经过期不潮 – 和阴道不规则出血,如早孕、宫内妊娠先兆流产和难免流产、
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葡萄胎等
• 2、卵巢功能测定:
– 了解卵巢卵泡发育情况,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是否正常等
• 3、B型超声波检查:
– 监测卵泡发育,了解子宫内外有无孕囊及胚胎 – 鉴别早孕与月经后期,先兆流产、异位妊娠与月经过少、月经
2020/8/4
8
月经不调的诊断
• 5、月经过多:
– 月经周期、经期正常 – 经量明显多于以往,或经量超过100ml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 6、月经过少:
– 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少于以往,甚或点滴即净 – 或经期短于两天,经量亦明显减少 – 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 7、经间期出血:
“调经治本,其本在肾”
2020/8/4
11
调经大法
• 补肾:
– 以平补肾气和填精养血为主,佐以助阳益气之品 – 使肾中阴阳平和,精气充旺,则月经自调
• 扶脾:
– 以健脾益气为主,佐以升阳燥湿 – 使脾气健运则水谷精微得以化生营血而不致聚湿生
痰 – 气血生化有源则月经源盛流畅
• 疏肝:
– 以开郁行气为主,佐以养血柔肝之品 – 使肝气条达,气血调畅 – 血海蓄溢有常,则月经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