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第一章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运动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沪科版 2024年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卷(沪科版2024年秋)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9~10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下列估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5 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 dm/sC.百米赛跑时,中学生的成绩大约为9.89 minD.教室内课桌的高度大约为85 dm2.下列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正确的是()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的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第3题)A.白帝B.江陵C.两岸D.轻舟4.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A.进行正确的测量操作时,不会造成误差B.进行多次测量后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C.测量长度时忘记估读,其测量结果是错误的D.选用精密的仪器进行测量,可以避免误差5.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C.卡车和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时,它们是相对运动的D.“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成功时,它们是相对静止的6.短跑运动员7 s跑了50 m,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 m/s,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的时间越长,速度就越大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小球,1 s内通过了7 m的路程,则它3 s内通过的路程一定为21 mC.我们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2,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4,则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A.8∶9 B.9∶8C.1∶2 D.2∶19.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关于公式R=U/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段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大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段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 . (题文)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B.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C.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D.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3 . 要使热的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效果好些的是A.0℃水B.0℃冰C.效果一样D.无法判断4 .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B.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C.在运动场上撑杆跳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所产生的弹性形变;D.航母上的舰载战机着舰时,战机对拦阻索的作用力和拦阻索对战机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 . 下列研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①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②研究电流时,用水流比作电流③研究串联电路电阻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④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6 . 下列科学家中,通过观察并运用归纳和数学分析的方法,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阿基米德B.伽利略C.牛顿D.爱因斯坦7 . 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遂.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B.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排斥力8 . 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D.F2的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9 . 将电热毯和导线相连接,通电时,电热毯发热,但导线却不怎么热,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电热毯的电阻大B.电热毯电热丝中的电流大C.电热毯的功率大D.电热毯两端的电压大10 . 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二、多选题11 . 分子运动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不便于研究,但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它,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转换法”,下面四个实例中不是采用“转换法”的有A.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B.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C.研究电流时,将它比做水流D.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时,先保持电阻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2 . 小明骑自行车下坡,速度会越来越快,小明通过用力捏车闸减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下坡越来越快,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刹车时,刹车皮和钢圈之间是滑动摩擦C.用车闸刹车时,车闸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D.在下坡过程中,自行车对坡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车的总重力13 . 在科学实践课上,同学们在土豆上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制成了土豆电池,将土豆电池与LED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LED立即发光.当LED的长引脚与铜片相连时,LED发光;当LED的短引脚与铜片相连时,LED不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LED具有单向导电性B.铜片相当于电池的负极C.LED的正极应与锌片相连D.土豆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4 . 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试题(满分100分, 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在行驶的动车上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退,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远山C.动车D.树木2.小明和家人在湖里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垂柳B.他乘坐的船C.河岸D.天上飞过的飞机3.如图所示,“神舟十六号”正在靠拢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交会对接。

我们说景海鹏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天舟六号B.天和核心舱C.神舟十五号D.神舟十六号4.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作为国际友好使者,在对外友好关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熊猫宝宝刚出生时体重仅有100 g左右。

请你根据图片信息,估测刚出生的熊猫的头部直径约为 ( )A.2.5 mmB.2.5 cmC.5 cmD.10 cm5.小明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大拇指和中指两指尖之间的最大距离,实验中,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16.50 mmB.16.50 cmC.16.5 cmD.16.50 dm6.关于平均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表示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把几个物体的速度相加求平均值C.平均速度只能用来描述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D.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7.汽车以6 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 m的斜坡,经10 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 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 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7.5 m/sB.8 m/sC.6.25 m/sD.3.75 m/s8.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 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0~t3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同学通过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A、B是一条平直公路上的两块路牌,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由右向左经过B路牌时,一只小鸟恰好自A路牌向B路牌匀速飞去,小鸟飞到汽车正上方立即折返,以原速度飞回A,过一段时间后,汽车也行驶到A。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1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B、12 m/sC、1.2 cm/sD、1.2 km/s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 m/sB、9 m/sC、10 m/sD、11 m/s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 B.25m/s C.24m/s D.10m/s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D.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10-2m=0.125 mB.12.56 cm=12.56 cm×10-2m=0.125 mC.12.56 cm=12.56÷10-2m=0.125 mD.12.56 cm=12.56×10-2 cm=0.125 m 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 cm B.18.76 cm C.18.74 cm D.18.89 cm 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 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 10m/s C. 5m/s 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16、“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这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个卫星应是________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科学?A. 物质结构B. 物质运动规律C. 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D. 物质变化规律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形状B.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 使物体发生化学反应D. 使物体发生形变3.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到摩擦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4. 以下哪个选项是力的三要素之一?A. 力的大小B. 力的方向C. 力的作用点D. 所有选项都是5.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3N和4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A. 1NB. 7NC. 5ND. 8N6.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惯性的表现?A. 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B. 投掷物体后物体继续飞行C.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改变运动状态D. 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外力作用后开始运动7. 以下哪个选项是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 物体间有相对运动B. 物体间有接触C. 物体间有挤压D. 所有选项都是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物体平衡状态?A. 静止状态B.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加速直线运动状态D. 减速直线运动状态9. 以下哪个选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m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A. Δp = 0B. Δp = mvC. Δp = FΔtD. Δp = mv - FΔt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________和________。

12.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________。

13.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

14.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时,我们说卡车静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A.卡车B.联合收割机C.地面D.地面上的庄稼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5s时的速度为1m/s,则在前2s的速度是()A.0.5m/s B.0.4m/s C.1m/s D.2m/s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4.科学研究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 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如图所示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质量的关系B.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错误造成的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C.0℃的水与0℃冰的冷热程度相同D.地球自转不属于机械运动6.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7.“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A.B.C.D.8.甲、乙两位同学在操场的平直跑道上作匀速直线跑步,他们同时经过MN线,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

图中分别作出了两人运动的s与t或v与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9.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B.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程第2s至第4s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10.如题图所示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武大靖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队夺得了本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也创造中国男子冰上竞速项目在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武大靖加速滑动时,他的惯性增大B.武大靖转弯时,处于平衡状态C.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武大靖是运动的D.当武大靖静止站立在冰面上时,他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1.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有诗一首,即“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12.如图所示,人用水平向左的力推讲台,没有推动,则这个过程中()A.人对讲台的推力小于讲台受到的摩擦力B.讲台受到的惯性大于推力C.讲台的运动需要很大的力来维持D.讲台桌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通过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结果用v1、v2表示).14.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3×105km/s,科学家向月球发射激光,经过大约2.56s接受到返回的信号,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_____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月球,由此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_____km;牛郎星和织女星的距离就是16光年,“光年”是_____的单位(选填“时间”或“路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一、填空题1.小萌同学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萌是_______.若小萌以5m/s的速度从家里骑车10min到达学校,小萌家距学校___ _m。

2.小华乘船进入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

如图所示的s-t图象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象可得该游船行驶的速度为m/s,它在3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m。

3.百米比赛中,记时员记时是以看见枪冒烟为准,而不是以听见枪声为准。

这是因为如果以枪声为准,由于声音传播较慢,当声音传播到记时员耳朵时,已经慢了一段时间,这样记录的时间就会比实际时间偏__________。

(填“大“或“小“)2题图 4题图 5题图4.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二、选择题5.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C.甲、乙两车运动5s所通过的路程不同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针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下列合理的是( )A.课桌的高度为1.6mB.物理书的长度为26cmC.中学生百米跑平均速度为9.1m/sD.温暖舒适的气温为37℃7.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前4 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 m/sC.乙同学第4 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 m8.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9.如图所示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 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 m/s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三、实验题11.张刚同学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下滑物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力的三要素之一?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所有以上2.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说明物体受到了:A. 重力B. 摩擦力C. 力D. 惯性3.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非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4.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B. 惯性是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C. 惯性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性质D. 惯性是物体在真空中运动时特有的性质5.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B.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C. 物体在斜面上减速下滑D. 物体自由落体运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力是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的作用。

7.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______,二是改变物体的______。

8.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定律。

9.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10. 机械能等于物体的动能和______之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12. 请解释什么是功,并给出计算公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10N的拉力,摩擦系数为0.1,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1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下落高度为20米,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五、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5.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16.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7. 论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惯性来提高工作效率或避免危险。

七、附加题(每题5分,共5分)18. 假设你是一名物理老师,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单元检测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将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对应题号的空格内,
1、关于家庭实验室,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建立家庭实验室后,我们在家里就能够像科学家那样实行实验探究了
B.生活中的易拉罐、气球等都能够成为家庭实验中的材料
C.家庭实验室能够配置简单的测量器材和装置
D.家庭实验室必须配置专业的实验仪器和装置,不然无法完成实验探究
2、在科学探究流程中,你觉得最关键的是
A.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制定计划,收集证据 D.分析、评估与交流3、下列关于科学探究工具的叙述,准确的是
A.量筒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 B.体积的测量用托盘天平
C.弹簧测力计能够用来测量质量 D.时间的测量用秒表
4、王刚同学根据石头在水中下沉的现象想到: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并设计和实行了实验。

上述过程中“石头在水中可能不受浮力作用”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实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5、同学用分度值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是12.1cm、12.3cm、12.4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A.12.27cm B.12.3cm C.12.2cm D.12.0cm
6、下列相关误差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能够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能够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能够消除误差
7、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长度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 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
8、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实行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9、用皮尺测量球场的宽度,记录的数据是25.36m,这个皮尺的分度值是
A.1mm B.1cm C.1dm D.1m
10、这个学期起开设了物理课程,小刚很喜欢,要进入物理世界,下列说法和做法中,不准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相信书本上的知识,因为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准确的C.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D.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11.下列单位换算准确的写法是
A. 36.48厘米=36.48× 厘米=0.3648米
B. 36.48厘米=36.48厘米× 米=0.3648米
C. 36.48厘米=36.48× 米 = 0.3648米
D. 36.48厘米=36.48厘米× =0.3648米
12.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
的前沿科学,当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 可能
A .一个人的身高
B .物理课本的长度
C .一座山的高度
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相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相关系
14.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厘米,45.28
厘米,45.31厘米,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A .45.30厘米 B.45.297厘米 C.45.29厘米 D.45.3 厘米
15.在铅球测试中,测量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三角板
B.米尺
C.300cm 钢卷尺
D.15m 皮尺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5分)
16.物理学是 的科学;物理学是 的科学;物理学是蕴含科学思
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

17.以实验和数学相结合实行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 ,被称作经典物理学大厦
的奠基者的是 , 提出的时空观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看法。

18、像科学家一样探究,要经历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
验、 、分析与论证、
评估和 等过程。

19、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
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
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
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
是 ,使用 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20.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声学、光
学等很多分支学科,研究不同的学科需要不同实验器材,依据你在实验室中的收获,写出
测长度的仪器 ,温度的测量仪器 ,质量的测量仪器 ,
时间的测量仪器 。

1100
110011001
100
图3 2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填上适当的单位: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8 圆珠笔长度约1.35 ;学生鞋子的长度约24 ;床的宽度约18.1
物理课本书一张纸的厚度约85 ,长江的全长约6400 。

2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看_____ 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2)读数时____ ____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 。

(3)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_____ _____ 。

2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1h= s.
24.设计实验时,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研究方
法叫 。

25.用一把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几次长度值分别是1.41cm,1.27cm,1.42cm,1.42cm 和
1.41cm,则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于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三、实验探究题。

(共35分)
26、如图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 的长度。

(6分)
(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

(2)图乙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

(3)图丙中,物体的长度为 cm.
27、如图3所示,在铅笔上整齐排绕20匝漆包线,则漆包线直径为 mm 。

(2分)
28、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cm ,乙测得的结果是12.8cm ,
那么(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 ,则______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29、某同学用滚动铁环的方法来测学校花坛的周长。

他测得铁环的直径为D ,铁环绕花坛
一周滚动的圈数为N ,则计算花坛周长L 的公式为L=_____ ____。

(3分)
30、同学为测定语文书的纸张厚度,采取如下步骤:(4分)
a.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
b.选用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
c.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 =L/100
d.取得语文书内100页叠齐压紧
(1)上述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错误,应改为 。

(2)改正后的准确排列顺序(用序号字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min s(2分)
32.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
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
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3.现有一内径为2cm的圆环和一支直径为0.6cm的圆柱形铅笔.仅用上述器材,你如何比较
精确地测出一充足长且厚度均匀纸带的厚度?(4分)
方法:

纸带厚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4.有一圈直径为0.5mm的细铜丝,一支圆铅笔,请测出另一圈未知直径的铜丝的直径。

(4分)
方法。

未知直径铜丝直径的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