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附件炎性包块临床分析
2024年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2024年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一、桂枝茯苓汤方剂特点桂枝茯苓汤,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是中医临床经典方剂之一。
该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五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消癥散结的功效。
桂枝茯苓汤适用于因瘀血内阻而导致的各种妇科疾病,如痛经、闭经、产后腹痛以及妇人癥瘕积聚等。
桂枝茯苓汤的方剂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药性平和,无明显副作用,适合长期调理;二是活血化瘀作用显著,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瘀血消散;三是配伍精当,五味药物相互协同,增强疗效。
二、卵巢囊肿病理机制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内分泌失调、炎症感染、遗传因素等。
卵巢囊肿的形成与发展与卵巢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如卵泡过度生长、黄体囊肿等。
此外,炎症和感染也可导致卵巢组织充血、水肿,进而形成囊肿。
卵巢囊肿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不适、疼痛、月经异常等,严重者可影响生育功能。
因此,对卵巢囊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减治疗方案设计在桂枝茯苓汤的基础上,根据卵巢囊肿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我们设计了加减治疗方案。
具体方案如下:对于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卵巢囊肿,可加用当归、川芎等活血调经药,以改善卵巢功能,调节内分泌。
对于炎症感染所致的卵巢囊肿,可加用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以消除炎症,减轻症状。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加用延胡索、没药等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同时,我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轻重等因素,对桂枝茯苓汤的剂量进行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临床试验过程描述为验证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试验。
该试验共纳入100例卵巢囊肿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囊肿大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临床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讲一剂活血化瘀名方—桂枝茯苓丸,结节、包块、囊肿、肌瘤皆可消

讲一剂活血化瘀名方—桂枝茯苓丸,结节、包块、囊肿、肌瘤皆可消现在很多人一去体检拿到报告单发现甲状腺结节、乳腺囊肿、子宫肌瘤还有各种包块等,然后就很害怕,那么体内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东西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体内的痰湿太盛了,痰湿时间久了就阻碍了血液的运行,导致体内产生了瘀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结节、包块、囊肿、肌瘤等,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今天医生教你一个活血化瘀的名方—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最早是叫“催生汤”、“夺命丹”,是张仲景发明的专门用来“下胎”的方子,所以这个方子活血化瘀和散结的作用很强。
那么现在这个方子是被广泛应用于上面我们提到的结节、囊肿等方面的治疗了。
结节、囊肿这些东西在中医上被称为“癥瘕积聚”,癥瘕积聚的发生常常是因为情志抑郁加上饮食内伤,损伤了肝和脾,导致脏腑失调、气机阻滞、瘀血内停,瘀血在体内停留的时间长了就会结成块,就产生了癥瘕积聚,也就是报告单上所说的结节、囊肿等。
桂枝茯苓丸组成有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五味药,专治各种癥瘕积聚,患者常常还会表现为畏寒怕冷、口唇青白、面色是黄黑的等等,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个方子。
首先我们来看桂枝和白芍。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主要功效为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主要功效为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肝潜阳。
桂枝和芍药一阴一阳、一气一血,可以调其寒温、扶其正气。
癥瘕积聚刚开始之时,必是因寒而起,桂枝可助阳化气而消除本寒;白芍可以敛肝血而扶脾胃,脾胃的正气充足,则运化正常,才可以驱邪外出。
然后我们来看茯苓和牡丹皮。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主要功效为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癥瘕积聚已经形成之后,必然会挟带湿热之邪,茯苓可以淡渗利湿、牡丹皮可以清血热,让邪气无所依附。
最后我们来看桃仁。
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消痈排脓、止咳平喘。
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附件炎性包块临床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30150投稿邮箱:sjzxyx88@·中西医结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附件炎性包块临床疗效观察王兰(毕节市黔西县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500)0 引言附件炎是输卵管炎或/和卵巢炎的统称,是育龄妇女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
附件炎性包块主要是由长期的慢性附件炎性疾病迁延不愈而引起的。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附件炎占妇科疾病普查人数的42%,其中患有附件炎性包块者占附件炎综述的21%左右[1]。
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就能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本研究主要针对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附件炎性包块进行临床观察与治疗,旨在提高附件炎性包块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附件炎性包块治疗的患者60例,年龄20-50岁,平均(35.4±8.5)岁;其中,20-30岁28例,31-40岁23例,41-50岁9例。
发病原因:多为产后、人流感染、月经不调或经期卫生不良引起的;其中人流感染和经期卫生不良占比81.25%。
全部患者须经妇科B 超确诊;其中,单侧包块51例,双侧包块9例,包块最大者为4.5×4.8 cm 。
病程:45例≤3个月,10例(0.3-1)年,7例>1年。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诊断标准依据来源于临床症状、B 超检查和相关病症认证标准:(1)临床症状表现小腹一侧或双侧疼痛,且长期处于劳累状态以及月经前后其病情加重情况,且伴有腰骶部酸胀痛、带下和月经不调等;(2)经过妇科B 超检查,证实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有附件炎性包块症状。
1.3 治疗方法。
桂枝茯苓丸(生产厂家:山西正元盛邦制药有限公司;用法用量:1次6丸,1日1-2次。
)方药组成:桂枝、肉桂、茯苓、丹皮、赤芍、桃仁、川栋子、白头翁和红藤。
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

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7-09-08T16:50:07.9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作者:罗嫩清[导读] 但是对于囊肿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延误,耽误治疗,临床实际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新化县六人民医院娄底新化 4176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卵巢囊肿良性的患者,筛选2016年1月份——6月份时间,共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使用临床西药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茯苓桂枝汤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各项症状缓解时间。
结果:联合组达到95.83%的有效率,较比常规组患者的80.85%的疗效统计,治疗效果明显的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组患者统计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并与常规组患者的统计情况进行比较,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囊肿的消除率较好,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快,减轻患者的痛苦,安全有效。
临床治疗手段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尽量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卵巢囊肿;桂枝茯苓汤;效果卵巢囊肿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1],良性囊肿对女性对女性无生命威胁,但是容易引发日常的盆腔问题,如痛经,不孕等问题,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困扰。
临床对于其治疗的手段较多,随着中医药在临床的深入的应用,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特筛选2016年1月份——6月份收治的卵巢囊肿良性好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筛选2016年1月份——6月份收治的卵巢囊肿良性好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47例,年龄28岁到51岁,平均年龄(39.17±2.53)岁;囊肿直径为5cm到9cn,平均直径(7.81±0.73)cm;单侧囊肿20例,双侧囊肿27例。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盆腔炎临床应用举例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盆腔炎临床应用举例桂枝茯苓丸的来源:桂枝茯苓丸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
功效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妇女少腹素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漏血不止,脉涩者,或妇女血瘀经闭,或经停腹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儿腹痛拒按者。
张仲景认为:“妇人素有癥病,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也。
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
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立此方即通阳活血,化瘀消癥。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桂枝茯苓丸具有催乳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及抗雌激素作用,并具有较强的镇痛、松弛子宫平滑肌及抗炎作用,全方共奏调气活血、化瘀消癥之功,非独子宫肌瘤可用此方,临床上凡属血瘀证盆腔炎皆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病案举例】韩某,女,33岁,已婚,初诊日期2000年6月12日。
患者于1999年8月放置节育环后腹痛,逐渐加重,牵扯腰痛,遂将节育环取出。
但腹痛并未缓解,虽经抗生素治疗,症状亦未消除。
同年12月B超检查发现右下腹肿块,于1999年4月10日以慢性盆腔炎、右侧附件囊肿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盆腔内有炎性渗出液约8ml,双侧卵巢囊肿行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抗炎治疗。
但患者腹痛、腰痛始终未见明显减轻,经前、经期加重,下坠感明显,性生活后腹痛难忍。
1999年10月26日B超检查:①左侧卵巢囊性包块4.1cm×4.8cm;②盆腔积液,行后穹窿穿刺术,抽出盆腔积液6ml,镜检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5~8个/HP。
穿刺术后患者腹痛加重,故来我院门诊就诊。
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活动度差,双侧附件组织增厚,压痛明显,于左后方触及4 cm×4 cm×3.1 cm大小肿块,触痛明显。
治拟活血化瘀,消瘀散结。
拟方:桂枝12g,茯苓15 g,牡丹皮12 g,赤芍10 g,桃仁10 g,白芥子15 g,穿山甲10 g,黄芪30 g,三棱、莪术各15 g。
桂枝茯苓汤加减案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案例
桂枝茯苓汤加减是一种中药汤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以下是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不同疾病的案例:
1. 卵巢囊肿: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38例卵巢囊肿患者,年龄在21~
55岁之间,其中未婚4例,已婚34例。
治疗方法为口服中药汤剂,药物组成包括桂枝、茯苓、白芍、赤芍、桃仁、丹皮、当归、益母草和茜草。
每剂药用水煎服,每天一剂,疗程为4个,以活血化瘀、缓消症块为治疗原则。
2. 冠心病: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如出现胸满短气、不能登楼爬坡等症状,可以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进行治疗。
药方包括桂枝12克、茯苓30克、白
术10克和炙甘草10克。
患者服药后,胸满转舒,气息变长,面黑变淡,
连服五十余剂后,病情可得到明显改善。
请注意,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并不能替代专业医疗建议。
在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以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抗生素治疗。
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51.79%,对照组为11.63%。
治愈率有显著差异。
结论中药治疗效果肯定。
【关键词】盆腔炎;中药现代医学抗炎治疗急性盆腔炎能取得满意疗效,但对慢性盆腔炎却疗效不佳。
笔者从2001年以来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炎56例,取得肯定疗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2001年以来病例99例,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56例患者中,有生产、流产手术史12例;对照组43例,有生产、流产手术史14例。
2组均有应用抗生素史,但未治愈且反复发作,2组病例在年龄、病程、病情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1.2诊断标准根据妇产科学五版教材诊断标准: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白带增多,有的有月经不调史或不孕史;妇科检查子宫后位、活动差、压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增厚压痛,或呈条索状增粗,或有包块、压痛;经B超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盆腔恶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患。
2治疗方法治疗组:基本组方:菟丝子30 g,枸杞子20 g,桂枝10 g,茯苓10 g,白芍20 g,丹皮10 g,桃仁10 g,黄芩12 g,川椒3 g,鹿角胶10 g。
加减原则:输卵管阻塞、附件包块严重者加荆三棱、莪术、水蛭;气血虚弱者加人参、黄芪;偏阳虚者加巴戟天、肉苁蓉;偏阴虚者加女贞子、龟甲;血瘀重者加丹参、红花;腰膝酸软者加杜仲、桑寄生、川断;胃纳差者加山药、鸡内金;伴慢性宫颈炎加黄柏、蒲公英;带下多者加芡实、海螵蛸;少腹胀痛者加延胡索、五灵脂;肝郁气滞者加香附、乌药。
上药用50 ℃水浸泡1 h,1剂/d,分2次服完,每次约200 ml,于每月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服药,连服18 d为1个疗程。
治疗组连续服用3个疗程,在治疗过程中随症加减调整用药,并嘱患者及时、定期反馈病情变化,主治医师电话追踪至少半年。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盆腔包块的临床研究

Cln c li v s i a i n o r a i e v c m a s o e a e wih g i hiu i g c p u e i i a n e tg to ft e tng p l i s f f m l t u z f ln a s l s
c a g so a s ssz y B uta o i. Reut :Th o a fe tv a eo v ra y t fsm p ii h n e fm s e ieb lr s nc s ls et tl f cier t fo a in c sso i l t e c y,e — n
f r3 mo t s 0 c s swe elim y mao h t r s c s swee a e o y ss 8 c s swe eo a in o n h ,3 a e r eo o ft eu e u ,3 a e r d n m o i,3 a e r v r 1 a
s e t ey. ebg e tda tro eo o ao y t n5 c a o ewe esg iia tydfe e tfo t a p ci l Th ig s imee flimy m rc ssi m b v r infc n l ifr n r m h t v
盂 炜 , 丁 岩
( 疆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学 院妇 科 ,新 疆 新 乌鲁 木 齐 805) 3 0 4
摘要 :目的 : 探讨 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女性盆 腔包块 的临床效 果。 方 法 : 盆腔包块 患者 1 7例 , 中子 5 其 宫肌瘤 3 , O例 子宫腺肌症 3 例 , 1 单纯性卵巢囊肿 3 , 8例 内膜样卵巢囊肿 5 8例 , 口服桂枝茯苓胶囊 治疗 3 个月 为一 疗程 ,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包块缩小情况。 结 果 : 纯性 卵巢囊肿 、 单 内膜样 卵巢囊肿 、 宫腺肌症及 子宫肌瘤 子 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 . 1 、7 5 、4 1 、O 0 ; 2 1 7 . 9 7 . 9 7. 0 肌瘤或囊肿最大直径<5c m与>5c 相 比较 差异有统 m 计学意义 ( P<O 0 ~O 0 ) 直径<5c 的疗效好 ; .5 .1 , m 子宫肌瘤单发性与多发性 比较 , 子宫腺肌症 中子 宫增大<8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附件炎性包块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7T14:42:21.5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5期作者:方艳
[导读]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中医院加味桂枝茯苓汤在附件炎性包块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中医院 113300
摘要:目的:探究加味桂枝茯苓汤在附件炎性包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附件炎性包块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附子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共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加味桂枝茯苓汤在附件炎性包块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加味桂枝茯苓汤;附件炎性包块;临床疗效;研究
附件炎性包块是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妇科疾病,发病原因大多为未彻底治愈的急性盆腔炎所致。
附件炎性包块属中医“癥瘕”范畴,中医认为其多由瘀血内停、正气不足、邪毒内蕴、气机阻滞、气血失调所致。
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通常以西医和中医治疗为主。
西医治疗疗程短,但效果不佳。
为研究加味桂枝茯苓汤在附件炎性包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附件炎性包块患者6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附件炎性包块患者60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排除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及妊娠患者。
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在22-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4.5)岁,患者病程在4-120个月之间,平均(34.2±4.3)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在21-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
2.3±4.2)岁。
患者病程在5-110个月之间,平均(35.2±5.1)个月。
其中45例单侧炎性包块,25例双侧炎性包块。
炎性包块直径在(
3.71±0.31)cm。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包块直径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在患者月经结束后给以抗生素治疗,取患者宫颈分泌物制作涂片,进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组方为:丹参15g、地龙15g、莪术15g、金银花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桂枝12g、砂仁12g、当归12g、陈皮12g、赤芍12g、牡丹皮12g、三棱12g、桃仁10g、鳖甲10g、茯苓2g、柴胡2g。
每日1剂,水煎服,于月经结束后开始用药,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四个疗程。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进行B超检查显示包块完全消失;好转:患者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进行B超检查显示包块缩小一半以上;无效:患者自觉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进行B超检查显示包块未缩小或包块增大。
1.4统计学分析将此次调查统计的结果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判断得出P<0.05具有显著差异,该统计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中,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组共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共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
3讨论
附件炎性包块是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妇科疾病之一,具有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特点,极易出现盆腔充血、盆腔器官粘连、结缔组织纤维化等[1]。
患者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部坠胀、腹痛、腰骶酸痛等,并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腰痛等症状,一般在劳累或经期过后症状会有所加重。
B超检查显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明显增厚,存在压痛性包块,血常规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水平升高。
倘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极易导致增粗、输卵管纤维化或阻塞不通,进而与周围组织产生粘连。
倘若输卵管两端出现闭塞,则易形成输卵管积水并穿入粘连的卵巢当中,进而出现输卵管卵巢囊肿,导致宫外孕或不孕。
因而临床上需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临床上治疗附件炎性包块主要是西医和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通常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但单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附件炎性包块临床疗效不佳。
造成该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疾病反复发作,导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包块较厚且潜伏较多细菌,因而极易引发炎症[2]。
炎性包块由于血供差,抗生素静脉注射后,包块周围的局部药物浓度较低,不能对包块内部细菌有效杀灭,从而导致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附件炎性包块属于中医“癥瘕”范畴,中医认为附件炎性包块治疗应以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清热解毒为主。
临床实践发现加味桂枝茯苓汤在该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组方中的桂枝具有温经通脉的功效;茯苓具有化湿利水的功效;桃仁、赤芍、丹皮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通阳、活血祛瘀的功效。
附件炎性包块的形成多因慢性炎症治疗不当或是盆腔腹膜、输卵管卵巢受到急性感染后治疗不彻底所致。
瘀血内停、正气不足、邪毒内蕴、气机阻滞、气血失调而成瘕。
因而治疗时,加用金银花、蒲公英等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功效的药材[3]。
本文通过对60例附件炎性包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发现观察组(采用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83.33%),P<0.05,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加味桂枝茯苓汤在附件炎性包块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新平.抗生素配合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4例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47.
[2]董燕双,白玉昊,王博.浅谈桂枝茯苓丸[J].中医临床研究,2011,12(23):47.[3]宋俊生,高岑,熊俊,等.桂枝茯苓胶囊与西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4(12):1439-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