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2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分值:1 50 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参差(chī)敛裾(jù) 猗郁(qǐ) 肄业(yì)B.敕造(shè)庑门(wǔ) 殉葬(xún) 丝绦(tāo)C.正月(zhēng) 被褥(rù) 桌帏(wéi)榫头(sǔn)D.混沌(hǘn) 两靥(yàn)广袤(mào)杜撰(zh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厮打臭迹歆享散手人寰B.嘻闹渣滓神彩汗流夹背C.缪种寒暄朱拓不径而走D.颓圮漫溯寥廓揠苗助长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了。
B.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C.《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D.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30年来,中日关系发展最大的经验和教训是,中日人民之间能否相互理解,才是中日两国最终能够实现世代友好的根本保证。
B. 在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的诸多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当前重要任务。
C. 新教材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用力甚多、改动颇大,因为设计练习题是为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D .这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的历史名著吸引了众多全世界知名学者关注的目光,在当代焕发出不朽的文化光彩。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1. (9分)(2018·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政治过度,即政治理想和行为超过了它的内在规定性,或者说政治多做了它所不应当做的事情。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主要体现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了政治的过度化,英国宫投脱欧和特朗普在美国受到很大欢迎都是政治严重超过了政治的承载边界的结果。
为什么会发生政治过度?在于政治会不断迎合"免于匮乏"的需求,当年罗斯福说要"免于匮乏",而匮乏是无止境的。
匮乏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现象,也是一种精神现象,在物质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又会对权利提出更多要求,因此“权利”会永远处于被不断开发的状态,永远也不会满足。
民主政治、福利制度,都是"免于匮乏"的产物,曾经做出过优好的业绩。
然而,能使国家兴盛的事物,却也包含了使国家衰败的因子。
民主具有两面性,在民主普遍不足的时代,可以凝聚国家实力;但在民主普遍普及的时代,却也容易演变为民粹主义,使民众对国家产生无度需求。
由此造成的问题,一种表现是由民主到独裁,即民主对国家提出的要求使政府日益庞大,进而反而有了控制公民的更强能力;另一种是民粹主义高涨,国家要负担起国民的更多福利要求,结果透支国家资源,使国家陷入衰败。
在特别重大的议题上,举办全民公投、简单多数胜出的方案看起来合理、符合民主精神,然而,政治的内涵并不只是民主,还有有效的国家能力。
英国脱欧公投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日益高涨的民主精神的呼应,然而,它却是对英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契约伦理的违背,是在原先做好的政治马车上,又添加了新的货物,导致这辆马车严重过载、不堪重负。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欧洲和美国,从来没有像这段时间那样,可以近乎绝对地享有和平,这也扭曲了欧洲人和美国人对政治的感觉,由于经常处在危机状态和常有战争威胁,民众容易培养牺牲奉献精神,不会向国家要求过度的福利和权利,但战争威胁的显著减小和战争进入信息化阶段后,以往工业化时代的大规模战争动员机制已没有太大必要,民众为国家付出的意愿也显著弱化,而更多只顾个人利益和权利,于是不断消费国家财富、不断仲张权利,结果国家财政日益亏空,政治制度的边际效应也日益递减,最终随西方国家的去工业化而“向吃光主义迈进”。
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歌哭悲欢里的清明节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
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
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
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
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
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
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
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
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
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
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
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
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
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
寒食节期间禁火,禁烧纸钱的行为只能在清明进行。
这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清明上坟。
也就是从这时起,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直接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扫墓祭祖给人的印象是悲伤的。
语文-高一 [解析]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2011至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文-高一 [解析]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2011至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ef9c59524de518964b7df4.png)
辽宁省抚顺县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辛卯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初,始皇尊宠蒙氏,信任之。
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扶苏发书,即自杀。
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会蒙毅为始皇出祷山川,还至,乃系诸代。
二世欲诛蒙恬兄弟,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
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
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去也!”二世弗听,遂杀蒙毅及内史恬。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
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
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乃吞药自杀。
扬子①《法言》曰:或问:“蒙恬忠而被诛,忠奚可为也?”曰:“堑山,堙谷,起临洮,击辽水②,力不足而尸有余,忠不足相也,”臣光③曰:始皇方毒天下而蒙恬为之使,恬不仁可知矣。
然恬明于为人臣之义,虽无罪见诛,能守死不贰,斯亦足称之。
(选自《资治通鉴·秦始皇三十七年》)【注】:①扬子,即扬雄。
②指修长城。
③光,即司马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愿君审计而定之审计:仔细考虑B.以兵属裨将王离裨将:副将C.扶苏发书发书:打开诏书D.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节行:节制行为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胡亥、赵高、李斯合谋陷害蒙氏兄弟直接原因的一项是()(3分)①诸将相莫敢与之争②毅当高法应死③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④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⑤其势足以倍畔⑥积功于秦三世矣A.①② B.②③ C.②⑥ D.④⑤【答案】B【解析】要抓住赵高的“怨”和李斯感到的威胁这两点。
①是说群臣诸将对蒙氏的畏惧,对象不对;④是赵高、李斯假造皇诏的话,不属原因;⑤⑥是蒙恬遭陷害后表白的话,自然不属直接原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蒙家三代忠信,为秦建立功业,为此蒙氏兄弟深得始皇的尊宠和信任,蒙恬在外统兵三十余万针守边关,蒙毅在内参与商议国事。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一下册

“什么展览?”
“日治时期文物……”
“跟这些日子的来往有关吗?”
“也许没有。不过,那子弹是从我爷爷的身上挖出来的。”
男子不再说什么,他不想去破坏这美丽的夜色,或去加深分手的无奈。
回去以后,他的祖母一再告诉他有关宪兵与良民互相对峙的故事,以及漳宜海滩上一字雁排行的肉体与机关枪互相纠缠的传闻——那是紫铜色子弹从祖父的第四根肋骨处挖出后所透露出的唯一令人信服的事实——祖母一再强调。男子不断点头。
B.本文中的祖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形象,男主人公的爱国情怀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情感,以及与相恋的女友分手的行为,都是因为她的悉心教导。
C.本文以冷静客观甚至是严肃的笔触,以现代言情小说的形式把主题表现出来,甜蜜的爱情故事与沉重的历史伤痕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D.本文采用明暗线交织的手法,异国恋人的分手过程是明线,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亚洲各国沉重的历史是暗线,匠心独运,使故事内涵更加深刻。
他再次向那相恋了一段时期的年轻女子提出分手的事。
“不是受你祖母的影响吧?”
“没有,她没说什么。只是今早,她又要我把一件有血色通行证的衣裳拿去展览。”
“什么展览?”
“日治时期文物……”
“哦!”女人一脸茫然。
“那些教科书都没有记ຫໍສະໝຸດ 吧?”她沉默。男人也不刻意去继续同一个话题,尤其是在那么罗曼蒂克的餐厅里。
从网民的角度看,媒介素养匮乏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加剧了“标题党”现象的泛溢。如今媒介渠道多元化,信息爆炸式增长,这种局面导致网民习惯于粗略地浏览标题、图片或摘要,对新闻细节却甚少关注,这为制造“题不对文”的标题提供了条件。另外,“标题党”现象与网民对新闻事件表现出的“老不信”和“审丑”心理也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巨变、利益格局调整导致社会诚信问题、社会矛盾和各种诉求与日俱增,因此,一些网民便借助自媒体,根据自己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发布一些耸人听闻、混淆是非的标题新闻,来表达诉求、宣泄情绪。而网络媒体为了点击量,也往往迎合、利用网民这样的心态和诉求,通过精心炮制的标题来引发围观,甚至引导舆情。
辽宁省沈阳二中11至12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2012——2011沈阳二中届)语文试题14高一(分150总分:分钟150测试时间:1.说明: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36共(选择题第Ⅰ卷分)分。
18分,共3小题,每小题6一、本大题共(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沐n)à(hu盥ū)ji(负疚)ngǒs然(.悚A ...)oàl(炮烙)ngàji(倔强)翰néch(宸B. ...草窠C. ù)盛f(阜n) ù ( x骡驯ē)k(...d(放诞 ù)mi种(谬ǒ)lu骨(踝D. )nà...).选出书写无误的一组词语(2 阴谋鬼计走投无路.寻死觅活A 芒刺在背瘦削不堪.百无聊赖B 来龙去脉.咀嚼赏鉴C 磨拳擦掌契而不舍原形毕露.相形见拙D ).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 彰:清楚.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A.衣:穿帛食肉.七十者衣B.之.作《师说》以贻C :遗留贻.素:向来不相识.素D.).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4.姜文导演的影片《让子弹飞》自上映以来,仅仅两日,其票房收入轻松过亿元。
《让A 。
子弹飞》的票房“飞行”速度让很多影片只能望其项背....,三百多年前发生的那场历时十年.在古希腊那沉寂的无边荒野,一位盲诗人踽踽而行B....的战争,总在他脑海中浮现。
.在这场足球友谊赛中,我班队员前仆后继C ,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出.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D....了车祸。
).下列各句的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以其”本山体“,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A 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年女排世界杯第三名、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之后,曾率领中国2011.在中国女排夺得B 年前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辽宁省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一下·钦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上海拥有△的咖啡店,但这一家无疑是其中△的。
它只供应4种咖啡,且一天只营业4个小时。
门口的告示提醒:非经营场所,不对外营业。
“这里不是普通的咖啡店,而是‘自闭症实践基地’。
”咖啡馆创始人曹小夏说,“做咖啡不是目的,跟人交流才是目的。
”自闭症患者被称为“冰箱里的孩子”,有语言及社会交往行为刻板、智能障碍等特征,而教育和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家“自闭症实践基地”便是通过卖咖啡、服务顾客的形式,帮助自闭症患者进行职业锻炼,使他们学着独立跟陌生人打交道,进而融入社会。
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非常简单的微笑鞠躬说“欢迎光临”,老师就要教80分钟,且要每天重复训练以免患者忘记,但老师和“顾客”都不厌其烦。
为了帮助这些患者走出自己△ 的世界,慈善人士及相关部门不遗余力,一起用爱心、耐心和宽容为这些患者营造一个“仿真”的温馨世界。
然而,仅有爱心、耐心和宽容是不够的,()。
走出这间咖啡店,他们所面对的真实世界要复杂得多,这就需要更专业的指导、更科学的训练、更长久的等待以及更多力量的支撑。
因此,要呼吁更多的社会主体关注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改善病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乃至融入社会。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不胜枚举别具一格干预孤独B . 不一而足独辟蹊径干涉孤独C . 不一而足别具一格干预孤苦D . 不胜枚举独辟蹊径干涉孤苦(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这会导致他们沉溺于这个特殊环境B . 还要培养他们走向真实世界的能力C . 特殊对待会让他们更加受到歧视D . 过分宽容会让整个探索失去意义(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帮助他们改善病痛和生存能力,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而融入社会。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省五校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 吕国英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每小题3分)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的政策,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来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
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默写。
(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10分)【小题1】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小题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小题3】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小题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小题5】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小题6】?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小题7】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小题8】__________,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小题9】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最能体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是: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窥谷忘反。
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小题1】角声满天秋色里,。
【小题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小题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有人说《小石潭记》这篇文章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作者柳宗元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__________,。
【小题6】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3.古诗默写【小题1】蓬莱文章建安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小题2】 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小题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
【小题4】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
”《五柳先生传》1.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21分)公交车上旸子①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②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
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
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
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宁只雪白兔子的笼子。
③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 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 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
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 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
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
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 元来。
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
[来源:学|科|网] ④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
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⑤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
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⑥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
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用场。
只不过他下口轻了很多,毕竟这是在城里,初踏进城市的乡下孩子心中充满了畏惧。
⑦司机突遭袭击,不由得松了手,震惊地看着这男孩。
只见男孩猛地从地上拾起死里逃生的兔子,霎时泪流满面。
两年前父亲离家去城里打工时,把两只兔子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好好养大它们。
父亲走了,男孩每天给兔子割草、喂水,一天天把兔子养大了。
前不久,母兔产下了一窝小兔,男孩坚持要带一只来广州,他要让父亲看看,他把兔子养得很好;他要让父亲知道,这两年他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可是,他没有想到,他一直向往的城市竟如此粗暴!伤心和恐惧让他的眼泪流得更急、更快了。
⑧满车的乘客一直沉默地坐在那里,看着发生在眼前的这一幕。
男孩的眼泪终于让他们坐不住了。
⑨一个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对那个尴尬而又难过的父亲说:“我也去番禺,身上没带什么行李,这个大包算我的,你少补一张票吧。
”⑩没等那个父亲反应过来,一个老妇人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抱过一只大瓦罐:“我很喜欢这只瓦罐的外形,把它送给我吧。
”她对着惊慌的女人挤了挤眼睛,悄悄地说:“下车后,就还给你。
”?一位少妇把男孩拉过来,抱上自己的膝头:“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好可爱啊!借给我做儿子吧!”满车的人轰的一声笑开了。
?那个老人拍拍司机的肩说:“东西都挪走了,不会影响到后面的乘客了,赶紧开车吧!”的确,地上那堆小山似的东西都已经被车上的乘客抱到自己的怀里或塞到座位下车厢通道又恢复了通畅。
?司机看了看车厢里的人,经过这一场风波,人们冷漠的表情不见了,几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帮助过别人后的笑意。
他又看看刚被咬过的手腕,上面有两排浅浅的牙印,没事儿,咬得不重。
他嘀咕了一句:“看不出来,小东西倒挺厉害的!”发动车子时,司机脸上也有了温和的笑意,刚才男孩扑上来咬那一口,让他回忆起自己那已经很遥远的顽皮而又莽撞的童年了。
?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
(原文有删改)【小题1】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的主要内容。
(3分)答:【小题2】根据提示,将表现司机在事件中情绪变化的词语填入方框中。
(3分)司机斥骂→→脸上有了冷笑→→→温和的笑意【小题3】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
(6分)(1)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
(品析加点词,3分)答:(2)满车的笑容似一米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3分)答:【小题4】第⑦段插入男孩喂养兔子一事有何用意?(4分)答:【小题5】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
(5分)答:2.阅读下边一段议论文,回答1—3题。
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
在普通教育阶段,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
并不要求人人,也不要求很多人成为文学作家,但是应当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文学,文学,具有文学的能力,接受优秀文学作品在道德情操方面以及敏锐深入的观察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染、熏陶和启迪,从而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
文学教育同时又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
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它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事业。
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很难说莎士比亚和牛顿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
”这就是说,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莎士比亚塑造人物形象固然需要想象力,总而言之,从教育的角度考虑,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太重大了。
【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方框内的句号应该应该放在引号外。
B.将“鉴别”、“欣赏”、“理解”三个词准确填入空格内,其顺序应是“理解、欣赏、鉴别”。
C.“文“并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一句运用双重否定句,更加强调了文学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D.不要求人人,也不要求很多人成为文学作家,但是应当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文学,文学,具有文学的能力,接受优秀文学作品在道德情操方面以及敏锐深入的观察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染、熏陶和启迪,从而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
”这是一个“前偏后正”的偏正关系的复句,作者强调的是后部分的内容。
【小题2】根据文意,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句话,衔接恰切的一项是( )(2分)A.牛顿进行科学研究同样也需要想象力。
B.牛顿进行科学研究更需要想象力。
C.牛顿进行科学研究难道就不需要想象力吗?D.牛顿进行科学研究不一定就不需要想象力。
【小题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
”这里的“关系”,指的是文学和科学都需要想象力。
B.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理论论据,用以证明“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C.选文从两方面阐述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一种是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一种是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
D.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
”1.古诗文阅读。
(4分)马说【唐】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小题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1)策之不以其道(2)食之而不能尽其才(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执策而临之【小题2】翻译句子。
(2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现。
1.((2010江苏省盐城市)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小题。
(6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小题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2.(2010山东省东营市)(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梅花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①,东君②正主张。
注释:①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
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
②东君:司春之神。
(1)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2)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分)3.((2010湖南省长沙市)江城子密州出猪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小题1】.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小题2】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1.写作(55分)题目:给梦想插上翅膀要求:1、不少于500字;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