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中国的读书方法与意义黄振萍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
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
《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
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
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
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如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
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90分,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毫无疑问,《西游记》是佛教文本。
其本事为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法的历史事件,并以佛教“原罪——消业——解脱”的教义体系为基本情节模式,宗教倾向上虽然佛道并举,但“重佛轻道”更为明显,因而在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字里行间洋溢佛光禅意。
但是,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在后来的演化中逐渐脱离了佛教轨道,最终被道教徒攘夺。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圣僧出世”的故事,有“亵渎圣僧”之嫌,久为佛家诟病,直接导致佛教徒主动疏远、拒绝,放弃《西游记》这块本属佛教的阵地。
而且,“圣僧出世”的故事,对佛教徒打击最大,但却完全符合道教的教义,成为《西游记》道教化的重要一环。
因为《西游记》采用神魔小说的载体形式,唐僧形象被矮化和丑化。
在神魔精魅世界中,唐僧作为凡人最为愚昧、软弱,与孙悟空“上天入地、莫能禁止”的无量神通相比,作为师父的唐僧黯然失色,从形象到性格几乎乏善可陈。
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化伟人做如此颠覆性的“异化”,引起佛教徒的强烈反感。
这与史书记载和历代各种“西游”故事完全不一样,“神魔”这一载体形式对于“唐僧取经”定型、传播的是非功过,值得研究。
相对于佛教徒的主动退让,道教徒却对《西游记》充满热情,他们从一些故事情节和文字中看到了客观存在的道教内容,于是大肆阐发,甚至不惜恶意增删、篡改,做道教化“误读”,最终将《西游记》拉入道教的彀中。
《西游记》的道教化“误读”始于清初康熙年间。
时有“奉道弟子”汪澹漪,倾尽全力,将《西游记》评点、篡改为《西游证道书》。
为了实现《西游记》道教化目的,汪澹漪不择手段。
除了在文本中充塞大量道教内容之外,还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宋元之交全真教道祖邱处机;又附录一篇《长春真君传》,歌颂邱处机历时四载远赴雪山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杀”的仁德功业,并以此暗喻唐玄奘大师西行壮举;再编撰一篇《玄奘大师行状》,揭示《西游记》之原型。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咼一年级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共28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此题:欧阳询与颜真卿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他们与赵孟頫、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的楷书笔力劲健,点画瘦硬,但神采丰润饱满。
字形呈长方形态势,字距、行距 都较大,章法显得宽松而清晰。
颜真卿的楷书结构阔大端正,笔画横细竖粗,竖画弯如 满月,捺画丰满厚重,有耿直刚强的君子之风,笔力浑厚开阔,气势庄严雄劲。
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中,属于欧阳询楷书的一项是()A. B C D2.结合语境, 选出下列语段中字音、 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 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汉字注音。
在连嶂竞起群峰 _______ (scn g )翠的山地上空读云,你会惊 ________ (y d )稼轩公“我看青山多妩媚”乃神来之笔。
绿是山的光谱,在阳光的激射下,有一簇()树冠,就有一蓬荧荧熠熠的绿焰。
这绿焰落在峰巅,便燃起鹅黄嫩碧,落在山腰,便燃起苍苍 茫茫,落在幽谷,便越过苍茫,燃起一派深蓝浅黛()。
A.耸 呀 s u d dB. 竦 讶 su i d dC.耸讶 cu d dD.竦呀 su i d d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B .卓凡批评同桌写作文经常文不加点,错字百出。
敦君物滚也随就<H■- ,■«Fr a— II- ■- t I h , I I ------------------------------------------------------------------- -----質雁盹K1卜蔦如ff掠拆朋朋聲址t:福1C .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二中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城市里,乡野间,甚至校园里,总能见到一些枝繁叶茂的大树,粗壮的枝干,撑起繁茂的枝叶,如一把巨伞,隐蔽着树下的生灵。
仰望大树,有时会沉醉在绿荫中,有时会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或许还有敬畏和沧桑感。
请以“仰望大树”为题,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仰望大树每当我们抬头,静静地仰望大树的时候,为当我们在羡慕大树的伟岸,沉稳,茂密的时候。
我们是否可以想到,在他还是小树苗的时候,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才有了枝繁叶茂的今天。
我们是否曾留意到,大树那沧桑的树干和埋在地下的树根。
我们可曾理解大树那藏于心中的年轮故事。
每当我们仰望大树时,我们在想些什么?我们是否真正的懂得大树,是否懂的大树的成长故事,是否懂得大树心底的那份执着与坚强,是否懂得大树的努力与付出,是否懂的大树在努力和付出别后的艰辛。
在仰望大树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自己有多么渺小,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标,才能知道自己所遇到的一切,哪怕是困境,都是上苍赐予我们的难得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就会不再怨天尤人,每次都会微笑的走下去。
大树说:“没有哪棵数是刚种下去就立马长成大树的,他们都是经历过暴风雨的洗礼,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一圈的外长。
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积累和经验,只有时间才可以让我们一点点的长大。
”而且大树懂得坚持,懂得扎根,懂得勇往直前。
这也就是大树成功的原因。
想要成功一定要像大树一样,坚持,专注,全力以赴。
经风霜,历雨露而不悔。
还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地向上。
他们也懂得,没有人能在不断的变化中成功,所以他们永远在那里,一动不动。
大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懂得成功要具备的素质。
只有懂得这些,我们才可以驶向成功的彼岸。
大树也懂得平凡,默默地站在角落里,或许很不起眼,但他们已经成功了。
大树心中的目标就是找到阳光,阳光就是大树的希望所在,想要成功,一定要心向光明,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挫折,都是上天给我们成长的机会。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高一语文测试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 蓼.(liǎo)蓝靛.(diàn)青其曲中.(zhǒng)规参省.(xǐng)B. 跂.(qì)而望埃.(āi)土金就砺.(lì) 骐骥.(jì)C. 跬.(kuǐ)步舆.(yú)马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 用心躁.(zào)也须臾.(yú)句读.(doù) 参.(cēn)省乎己【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辨析。
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A项,“中”应读“zhòng”;C项,“镂”读“lòu”;D项,“参”应读“cān”。
故选B。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 假舆/马者B. 故/木受绳则直C. 善/假于物也D. 吾尝/跂而望矣【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A项,需要结合句意内容断句。
“假”是借助的意思,正确为“假/舆马者”。
故选A。
3. 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答案】D【解析】A“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上、下,名词作状语,在地上,在地下;C“水”名词用作动词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A.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露B.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指长者C. 故不积跬.步跬:一步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忽略【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夏津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王道”,一是“民本”。
孟子崇尚“王道”政治,以“王道”为最高政治理想,而贬黜“霸道”。
他分别以尧舜禹、“春秋五霸”为“王道”和“霸道”的代表。
孟子所说的“王”,就是“以德行仁”,让人“中心悦而诚服”;他所说的“霸”是“以力服人”,结果是“非心服”。
孟子要求行“仁政”,讲“民本”,其落脚点都在“王道”上。
他向往尧舜禹先王之治,实质上是希望道德主体与政治主体合一,即以尧舜禹等圣王实践过的理想政治的“类型”,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对圣王历史与业绩的诠释,批判他所处的纷乱的战国时代,目的是引导历史的走向。
孟子的政治思想体系以“民本”为基础,这与两千多年来中国以“君本”为基础的政治传统是形同水火的。
如朱元璋读《孟子》至“草芥”“寇雠”之语而大怒,于洪武三年(1370)废黜孟子祠,并于洪武十七年命大学士刘三吾删节《孟子》,就是明显的水火不相容的例子。
两千多年来,《孟子》成了为苦难民众伸张正义的书,它召唤着历代读书人的良心,如“诗圣”杜甫的“致君尧舜上”,为民呐喊,忧国忧时。
要讲“仁政”,就要以民为本,这就是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
从这一理念出发,孟子阐述了自己的“仁政”学说。
这一学说,简单说来,包含礼贤下士和保民爱民这两方面的内容。
孟子说:“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就是说,君主若能行仁政,那他的臣民就会拥护君王,会为长官去拼命。
孟子一直以为,国君和社稷都是可以变换的,就是改朝换代,而民众是不变的,民心向背与政权的稳定与否直接相关,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
可是,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着很大的落差,孟子其人其书对专制政治的冲击力之大,后世的不少帝王“望孟生畏”,《孟子》成“经”之难可见一斑。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招生考试试题

双语中学2018届高中一年级第一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挫折(cuō)拮据(jù) 歼灭(jiān)销声匿迹(nì)B.分(fèn)外绯(fēi)红追溯(sù)面面相觑(qù)C.倔强(juè) 魅力(mèi)畸形(qí)相形见绌(chù)D.忏悔(chàn)黝黑(yǒu)炽热(zhì)惟妙惟肖(xiā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祈祷文绉绉一气呵成中流砥柱B.真缔里程碑通霄达旦无与伦比C.馈赠发详地相得益彰珠丝马迹D.辐射一瞬间砰然心动诧紫嫣红3.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热播电影《芳华》中,黄轩所扮演的刘峰从先进标兵到战斗英雄,再到对社会巨变无所..适从..的老兵,人生一波三折,令人唏嘘。
B. 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墨守成规....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D.2017年,我国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节能减排多措并举,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间守住了碧水蓝天。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
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如:玉女、亭亭玉立、珠圆玉润等。
B.溯,意思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顺水而行。
如:出自《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水经注·江水》“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C.牙璋,古代调动军队的符信。
古代皇帝调兵的令牌,共有两块,一凹一凸,皇帝一块,主将一块,用以调兵。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双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基础知识(3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蓼.(liǎo)蓝靛.(diàn)青其曲中.(zhǒng)规参省.(xǐng)B.跂.(qì)而望埃.(āi)土金就砺.(lì) 骐骥.(jì)C.跬.(kuǐ)步舆.(yú)马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用心躁.(zào)也须臾.(yú)句读.(doù) 参.(cēn)省乎己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假舆/马者 B.故/木受绳则直C.善/假于物也 D.吾尝/跂而望矣3.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露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须臾:指长者C.故不积跬.步跬:一步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省:忽略5.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求人可使报秦者B.甚矣,汝之不惠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D.吾日三省吾身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吾从而/师之7.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师”字的意思。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吾从而师.之()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D.犹且从师.而问焉()10.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无常师B.余嘉其能行古道C.道之所在,师之所在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二、诗句默写(6分)1、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2、在《归去来兮辞》中,当我们读到:, .能够感受到陶渊明“无官一身轻”的轻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中学2018年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妖娆.(ráo)倔.强(juè)五彩斑斓.(lán)媲.美(pì)B.憎.(z ēng)恨摒.(bìng)弃恪.(kè)尽职守怪癖.(pǐ)C.剽.悍(piāo)亢.奋(kànɡ)玲珑剔.透(tì)莘.莘学子(shēn)D. 炽.热(chì)桑梓.(xīn)咫.尺(zhǐ)孜.孜不倦(zī)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 获益匪浅含首低眉闲情逸致中流砥柱B. 叱咤风云委曲求全销声匿迹草菅人命C. 妇儒皆知箪食壶浆老骥伏历泯然众人D. 披坚执锐物事人非一鼓作气因势象形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赛场上,我们班的王艳同学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了3000米跑项目第一名。
B.古人中有许多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5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再次发生了严重暴恐案,导致大量无辜市民死伤。
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激起了国际社会对暴徒罪行的强烈谴责。
D.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师生相处融洽,相敬如宾....,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4. 下列短语类型不同的一项是()(2分)A. 思维敏捷B. 心胸豁达C.交通规则D. 全神贯注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B.我国古典名著中很多文学形象除名字外还有别称,如:贾宝玉——怡红公子;宋江——及时雨;诸葛亮——卧龙;孙悟空——弼马温。
C.“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一”,而唐代颜真卿的书法对后世影响也很深远,有“学书当学颜”之说。
D.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伴着“歌唱祖国”的乐曲,同学们注视着国旗缓缓升起。
B. 阳春三月,荠菜成为人们的美味佳肴。
中医认为,荠菜味辛甘,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祛病养生功效。
C.这个小姑娘看起来有十三、四岁。
D. 写文章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哪些事例要详写,哪些事例要略写,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7.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
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C.为了更好地了解黄河故道的历史文化,学校文学社组织了近80多名中学生参加了“森林公园一日游”的活动。
D.《伤仲永》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后天的努力。
8.名著阅读。
(5分)他受人陷害,几乎被问成死罪;死里逃生,发配上路,又被董超、薛霸两个人渣百计折磨,然后捆在野猪林,差点给一棍当头打死;到了柴进庄上,虽有柴进热诚相待,但仍不免一度得对趾高气扬的平庸之辈洪教头陪着笑脸;到了沧州牢城营,因拿银子稍慢,就被差拨骂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这一切,他都逆来顺受,忍了,可陆虞候又来沧州追杀,终于,他忍无可忍,像灵魂深处的“匪魂”,如睡狮猛醒,踏上了不归路。
(2)语段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9.古诗文名句默写。
(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2)《渔家傲秋思》抒写征人思乡、戍边报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挫折时要执著自信.勇往直前,正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所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维的《使至塞上》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请写出一句体现恤民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6分)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下面是采风时整理的一些内容,请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古诗句中所涉及的传统节日名称。
(2分)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每个传统节日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俗,比如:除夕有贴门神、守岁、拜年、吃饺子等风俗,那么你还知道其他的传统节日里有哪些民俗呢?试举一例。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越来越盛行,其火热程度有时不亚于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你对此有何评价?(不少于30个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二、阅读(40分)(一)古诗鉴赏(7分)汉江临泛唐·王维楚塞①三湘②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③。
【注释】①楚塞:楚国的边界。
战国时这一带本为楚地。
②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
③山翁:指晋代山简、竹林七贤山涛之子《晋书。
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好饮,每饮必醉。
11.这首诗的体裁是,作者王维,字。
(2分)12.颈联“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3分)1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文言文阅读(14分)【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
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②,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③以赈贫穷,阿县大治。
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
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①阿:地名,即今山东阿县②决之:决断政事③仓:仓库廪:仓库中的粮食既而:后来,不久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2)齐君使.治阿()(3)池.非不深也()(4)库无兵.()15.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C.夫以老者之智D. 环而攻之而不胜【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词“之”字的用法。
A、B、C均译为“的”; D代词,它【参考答案】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而君悔之,遣使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
重点词“得道”“既而”“遣”“使”的翻译。
B级【答案】【答案】17.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B级【答案】18.甲文中“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证实了乙文中的哪种情况?(用原文回答)(2分)19.文中的治国方法对于和平时代的今天有什么意义?(2分)(三)科学文阅读(5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神似、强调写意。
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
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
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
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
如《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
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
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
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
有改动)20. “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
”一句中“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21.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13分)签名曹志星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
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