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卫生管理与消毒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是维护猪场生产健康、保证生猪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圈舍进行清洁、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圈舍,保持猪场环境干净、整洁,防止病毒、细菌等病原菌滋生。
2. 猪群健康管理:对猪群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对发病猪及时治疗和消灭,防止疫情扩散;同时,严格控制猪的来源和流动,避免带病猪进入猪场。
3. 饲料与饮水安全管理:对猪场饲料和饮水进行科学配制和管理,保证其营养均衡、无污染;同时定期检测饲料和饮水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人员防护管理:猪场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服、口罩等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病猪、病毒等病原体,同时对人员进行常规体检。
5. 废弃物处理管理:对猪场产生的废弃物,如粪便、尿液等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其他猪群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猪场内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有效提高生猪的健康水平和食品安全性。
- 1 -。
养猪场消毒制度

养猪场消毒制度一、引言猪是我国主要的畜牧养殖动物之一,养猪产业在国家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养猪场由于环境封闭、疾病传播迅速等特点,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袭,对养猪场的养殖效益和猪群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猪场需要建立科学的消毒制度,以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养殖效益。
二、消毒的重要性1. 防止疾病传播养猪场内存在着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它们是导致猪群疾病传播的主要原因。
通过科学合理的消毒措施,可以有效地杀灭这些病原微生物,减少疾病的传播,保护养猪场内的猪群健康。
2. 促进养殖效益疾病的发生会导致猪群的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死亡率增加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养猪场的养殖效益。
通过科学消毒,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从而促进养殖效益的提高。
三、消毒方式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养猪场进行消毒,主要有高温消毒和紫外线消毒两种方式。
高温消毒是指利用高温蒸汽或火焰对养猪场进行消毒。
高温可以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消毒效果。
对于养猪场内的饲槽、水槽、器具等适合使用高温消毒的设备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是指利用紫外线对养猪场进行消毒。
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
对于养猪场内的墙壁、地面等适合使用紫外线消毒的部位进行消毒。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对养猪场进行消毒。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漂白粉、过氧化氢、石碱等。
化学药剂可以杀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于养猪场内的墙壁、水槽、地面等适合使用化学消毒的部位进行消毒。
四、消毒频率和时机1. 消毒频率养猪场的消毒频率应根据猪群的健康状况和环境卫生情况来确定。
一般建议养猪场进行定期消毒,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以保证养猪场的卫生环境。
2. 消毒时机消毒时机应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建议在猪群的出栏前、入栏后、发生疾病后等关键时刻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疾病的发生。
养猪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养猪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养猪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经济活动,对于保障猪群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卫生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养猪场环境卫生、饲养设施清洁、疫病预防措施等方面,探讨养猪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问题。
一、养猪场环境卫生养猪场环境卫生是养猪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环境卫生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群的疾病传播。
首先,要保持养猪场内外的清洁。
定期清理猪圈内的粪便和杂物,及时清理饲养设施上的污物,并保持场地的干燥和通风良好。
其次,要做好猪圈的消毒工作,定期对猪圈进行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疾病的传播。
另外,要及时清理养猪场周围的垃圾和死猪,避免吸引苍蝇和蚊虫滋生,维护环境的整洁。
二、饲养设施清洁饲养设施的清洁是保障猪群健康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定期清理饲槽和水槽,清除残渣和污垢,及时更换饲料和水源。
其次,要保持饲养设施的干燥,防止霉菌和细菌的滋生。
此外,要定期对饲养设施进行消毒,杀灭病原菌和传染源,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清洁的饲养设施能够提供干净的环境,保障猪群的健康成长。
三、疫病预防措施养猪过程中,疫病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猪群的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要根据不同的疫病种类和季节,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接种。
同时,要做好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在出现疑似疫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
此外,要合理选择饲料和添加剂,确保猪群获得均衡的营养,并增强其免疫力,提高抵抗力和抗病能力。
四、员工卫生教育养猪场的员工是卫生管理的关键环节,他们的个人卫生和操作规范直接影响猪群的健康和生产质量。
因此,养猪场应加强员工的卫生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水平。
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加强卫生知识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并制定相关的员工操作规范和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员工按照标准操作,减少污染和传染的风险。
总结:养猪过程中的卫生管理是保障猪群健康和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环境卫生、饲养设施清洁、疫病预防措施和员工卫生教育,都是卫生管理的重点内容。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
猪场消毒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理:首先需要将猪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等杂物进行清理,可以使用铲子等工具将床屑、粪便等清理干净。
2. 高压水冲洗:使用高压水枪对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进行冲洗,将附着在表面的污垢冲洗干净。
3. 酸浸:使用消毒酸,如氯化钠溶液,对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进行酸浸,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物质。
4. 漂洗:将酸浸后的猪舍用清水进行大面积的冲洗,将残留的酸溶液冲洗干净。
5. 二氧化氯处理:将二氧化氯溶液喷洒在猪舍内的墙壁、地面、设备等表面,这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和有害微生物。
需注意用量,避免对猪群产生不良影响。
6. 通风干燥:消毒后,需要将猪舍进行适当通风,使其迅速干燥,避免湿度过高,有利于防止细菌滋生。
7. 防虫管理:定期进行防虫措施,如使用杀虫剂喷洒猪舍周边环境,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猪场消毒流程中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消毒剂种类
可能因猪场实际情况和卫生要求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建议根据猪场要求和相关规定进行具体的操作。
猪场环保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猪场环保卫生管理,保障猪只健康生长,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猪舍、车间、仓库及附属设施。
第三条猪场环保卫生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猪场环境清洁、卫生、安全。
第二章猪舍管理第四条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及时处理病死猪。
第五条猪舍地面应铺设防滑材料,防止猪只滑倒受伤。
第六条猪舍内温度、湿度应适宜,根据季节和猪只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第七条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使用高效、低毒、环保的消毒剂,确保猪舍内空气质量。
第八条猪舍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第三章车间管理第九条车间内设备、工具应保持清洁、完好,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第十条车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第十一条车间内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
第十二条车间内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及时清理废弃物品。
第四章仓库管理第十三条仓库内物品应分类存放,保持整齐有序。
第十四条仓库内不得存放过期、变质、有害物品。
第十五条仓库内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物品受潮、发霉。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六条猪场应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合理处理粪便、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第十七条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第十八条废水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不得污染周边水体。
第十九条废气应进行净化处理,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人员管理第二十条猪场员工应接受环保卫生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十一条员工应遵守环保卫生规定,积极参与猪场环保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猪场应设立环保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猪场环保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奖惩第二十三条对在环保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环保卫生规定的个人或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罚款等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猪场环保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办法6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办法6篇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办法怎么做?猪场在设计规划时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①选好场地、猪舍、设备、种猪,打好基础。
②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节约投资。
③明确猪场的性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办法。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办法精选篇1一、种公猪应单圈饲养,占地8-10平方米。
二、每天饲喂3次,24人供应清洁饮水,日粮营养需平衡,喂量要适宜。
三、每天必须完成喂料、清扫圈舍、刷拭猪体、驱赶运动等日常工作。
四、每月对公猪舍高压冲洗消毒一次,每周带猪消毒一次。
五、夏天采取降温,冬季采取保暖措施,使舍内温度夏季不高于28℃,冬季不低于15℃。
六、青年公猪配种前,要经过耐心训练,每次时间不要太长,对成功采精的公猪应进行表扬,在一星期内隔天进行一次采精以巩固记忆。
七、青年公猪每周采精一次,成年公猪每周采精2-3次为宜。
养殖场卫生防疫管理办法精选篇2一、猪瘟:后备公猪6月龄或采精前免疫1次,以后每年免疫2次,每半年1次。
二、口蹄疫:后备公猪6月龄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1次(浓缩灭活苗)。
三、乙脑:5-6月龄免疫1次,以后每年4、7月各免疫1次。
四、猪细小病毒:6-7月龄免疫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5天,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
五、伪狂犬病:6-7月龄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
六、蓝耳病:配种员2月免疫2次,间隔时间为20天,以后每年免疫2次。
七、猪链球菌病:采精前1月免疫2次,间隔时间为15天,以后每年2次免疫。
八、猪传胸、副嗜血杆菌:5-6月龄1次,以后每年免疫2次。
九、传染性萎鼻:引进时立即注射,以后每年免疫2次。
十、衣原体:采精产30天、15天各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油佐剂灭活苗)。
十一、猪肺疫:采精前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
猪人工授精实验室管理制度一、实验室要求整洁、干净、卫生,每周彻底清洁一次;二、非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不准进入实验室,采精员也不准进入实验室;三、所有仪器设备应在仔细阅读说明书后,由专人按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保养;特别是高压蒸气灭菌器,超声波洗净器,双蒸水器使用时更应注意人身安全;四、各种电器设备应按其要求选择适应插座,除冰箱、精液保存箱、恒温培养箱等外,一般电器要求人走断电,干燥箱无人时设定温度不应高于100℃;五、物品、器皿的清洗、消毒方法:所有器皿应以洗洁精或洗衣粉清洗干净,再以蒸馏水漂洗,60℃干燥(玻璃用品干燥温度可高于100℃)后,以锡纸包扎器皿开口,玻璃器皿180℃1小时进行干热灭菌,非耐热器皿、用具以高压灭菌器121℃、20分钟湿热灭菌;六、稀释液的配制、精液检查、稀释、分装一定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规程进行;七、实验室仪器设备保持清洁卫生:实验室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干燥箱、水浴锅、17℃精夜保存箱、冰箱、37℃恒温板、电子天平等,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显微镜镜头(目镜和物镜),应每2周用二甲苯浸泡一次,保持清洁;八、采精室与实验室之间的传递口的两侧窗只有在传递物品时才能按先后顺序开启使用。
猪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工作人员及猪场内的一切活动。
三、卫生管理要求1. 猪舍卫生(1)猪舍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粪便、垃圾等杂物。
(2)猪舍地面、墙壁、屋顶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3)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猪群健康。
(4)猪舍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2. 饲料卫生(1)饲料采购应严格把关,确保饲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饲料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3)饲料加工、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确保饲料安全。
(4)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滥用。
3. 水源卫生(1)猪场应具备充足的清洁水源,确保猪群饮用水的卫生。
(2)水源应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水源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防止污染。
4. 病害防治(1)猪场应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
(2)发现疑似疫情时,应及时隔离病猪,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3)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确保猪群免疫率达到100%。
(4)加强猪场内外的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四、人员管理1.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工作人员应参加猪场卫生培训,提高卫生意识。
4. 工作人员应自觉维护猪场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五、监督检查1. 猪场负责人应定期检查猪场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猪场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猪场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 猪场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猪场卫生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六、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为猪场卫生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猪场卫生管理混乱的个人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猪场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板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板一、环境卫生管理目标确保猪场内外环境达到卫生标准,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猪只健康水平,保障猪肉产品质量。
二、环境卫生管理原则1. 清洁:定期清扫猪舍内外,保持地面、墙面、设备等清洁无污。
2. 消毒:定期对猪舍、工具、通道等进行消毒处理。
3. 无害化:对猪粪、废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 预防为主:通过日常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猪舍清洁:- 每日清扫猪舍,清除粪便和残余饲料。
- 定期清洗猪舍地面、墙面和设备。
2. 废弃物处理:- 猪粪和废水应集中收集,进行发酵或干燥处理。
- 禁止随意丢弃或排放猪粪和废水。
3. 消毒制度:- 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包括消毒频率、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 对猪舍、工具、通道等进行定期消毒。
4. 通风与采光:- 保证猪舍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5. 病死猪处理:- 病死猪只应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6. 防虫防鼠:- 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四、环境卫生管理责任1. 猪场负责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2. 饲养员:负责日常的猪舍清洁和废弃物处理。
3. 消毒员:负责执行消毒计划,确保消毒工作的到位。
五、环境卫生管理监督与检查1. 定期检查:由猪场管理层定期对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记录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档案,记录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理等相关信息。
3. 问题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结果。
六、环境卫生管理培训定期对猪场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猪场管理层负责解释,如有变更,另行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的消毒针头。 职工要每年定期体检 .
发 现 有 人 畜 共 患 的疾 病 如 结 核 病 、 布
健 康 发 展 以猪 场 的 防疫 、 所 场舍 卫 生 在 生 猪 养 殖 至 关 重 要 猪 舍 和猪 场 的
清 洁 卫 生 与 猪 的健 康 有 很 大 关 系 猪 舍 和 猪 场 不 仅 要 做 到 清 洁 .还 应 经 常
下. 固定 头 部 . 据需 要 用 保 定 绳 固 定 根
中图分类号 :8 8 ¥2. 4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8 0 1( 1)10 3 — 2 10 — 4 4 0 11—0 3 0 2
脉 注 射 。 卧 保定 是将 猪 放 倒 . 仰 使猪 只 保 持 仰 卧 姿 势 . 绳 索 固定 四肢 用 用 适
氏杆 菌 病 等 应 调 离 生 产 区 进 行 治 疗 。
不 准 将 私 人 物 品带 入 场 舍 .不 准 利 用 清 洗 间 洗 涤 私 人 和 家 庭 衣 物 。在 从 事
部片刻 . 后涂抹5 最 %碘 酊 消 毒 肌 肉 注 射 常 在 耳 后 、 部 、 部 肌 肉丰 满 部 颈 臀
3
猪 体 卫 生 管 理 和 消 毒
生 产 期 间猪 身 体 要 保 正 定 期 用 水
淋 浴 。 拭 干 净 。 其 是 种 猪 , 注 意 刷 尤 要 腋 下 、股 内 、蹄 叉 和 趾 间等 部 位 的清
液 时 为 保 持 药 液 的干 净 应 用 未 经 使 用
猪 只 保 定 后 . 部 剪 毛 消 毒 . 肌 局 按 肉 、 下 、 位 、 脉 注 射 各 种 注 射 部 皮 穴 静
位 的不 同 .刺 入 所 需 的免 疫 部 位 和 深 度 .注 苗 完 毕 后 左 手 用 消 毒 棉 球 紧 压 针 孔 . 手 迅 速 拨 出针 头 紧压 针孔 局 右
人 工 授 精 、接 生 等 到 与 猪 体 充 分 接 触
作业 时, 戴 消毒 手 套 和 1罩 等 。凡 患 要 2 1 感 冒 、扁 桃 体 炎 等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时 . 者 应 调 离 生 产 区另 行 安 排 工 作 。 患
离 场 外 出 返 场 的 工 作 人 员 应 在 行 政 区 ( 活 区 ) 作 2d 经 净 化 后 再 进 入 生 生 工 , 产 区 .如 果 在 外 接 触 了 动物 应 在 行 政 区 ( 活 区 ) 化 6d 淋 浴 更 衣 再 进 入 生 净 .
生产 指导
. 3 3.
猪 的两 后 肢 胫 部 . 于 提 举 . 其 腹 部 用 使 朝 前 . 时 两 腿 夹 住 猪 背 部 . 止 猪 摆 同 防 动 .适 用 于仔 猪 腹 腔 注 射 和 后 肢 肌 肉 注 射 。 卧保 定 是 一 人 抓 住 一后 肢 . 侧 另
一
猪场卫生管理与消毒
猪 场
免 疫 接 种 后 . 时 、 确填 写 免 疫 及 准
档 案 . 案 内容 包 括 猪 场 ( 养 猪 户 ) 档 或
名 称 、 址 、 主 姓名 、 量 、 疫 日 地 畜 数 免
期 、 苗 名 称 、 殖 代 码 、 标 号 、 疫 疫 养 耳 免
员 姓 名 、 药记 录和 未 免 数 量 等 。 பைடு நூலகம் 用 26 免疫 反 应 的 处 置 . 免疫接种后 . 免疫反应时间 内. 在 观 察 免 疫 猪 群 的 饮 食 、 神 、 动 状 精 运
廖 浪 华1 陈 定 宏2 宋 玉胜
人 抓 住 耳 朵 . 猪 失 去 平 衡 . 卧 倒 使 侧 四肢 , 用于肌 肉注射 、 下注射 、 适 皮 静
(. 东 省 五 华 县 棉 洋 畜牧 兽 医 站 , 东 五 华 54 0 2广 东 省 五 华 县 水 寨 畜 1广 广 140;. 牧 兽 医 站 ;. 东 省 五 华县 畜牧 兽 医局 ) 3广
近年 来 . 着 畜 牧 业 的不 断 发 展 . 随
注 射 针 头 , 果 是 治 疗 传 染 病 , 后 的 如 用 注 射 器 未 经 消 毒 绝 不 能 再 用 .抽 取 药
于 肌 肉注 射 、 位 注 射 等 穴
24 疫 苗 注 射 和 卡 耳 标 .
养猪规模化 、 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 集 生 猪 养 殖 所 面临 的 问题 和 风 险 也越 来越 多 .其 中疾 病 的发 生 严 重 影 响养 猪 的
的健 康 下 面 介 绍 几 个 猪 场 卫 生 管 理 和 消 毒措 施 . 大 家 参 考 。 供 1 场 区 卫 生 管 理 和 书 消 毒 为 了 防止 饲养 管 理 人 员 及 车 辆 进 入所 带来 的病 原体 和 污 染 物 对 猪 肝 构 成威 胁 .猪 场 大 门 V应 设 置 广 而 深 的 I 消 毒 池 ( ) 洗 手 消 毒 盆 。 出 的 人 糟 和 进 员及 外 出 回来 的 车 辆要 经 过 消 毒 方 可 进 场 对 于 要 求 严格 的种 猪 场 . 论 是 不 外 来 人 员 还 是 工 作 人 员 .必 要 的 情 况 下 应 淋 浴 洗 澡 、更 换 消 毒 的 衣 服 和鞋 帽才 能 进 入 生 产 区 每 一栋 猪 舍 又设 有小消毒池 . 经踩 踏后 方 可 进 舍 。 必须 进 入 猪 场 的外 来 车 辆 .不 仅 要 经 过 消 毒 池 .而 且 要 车 辆 全 面 喷雾 消毒 后 方 可 进 场 。 舍 外 面应 有 更 衣 室 , 入猪 猪 进
位 . 脉注射在耳静脉或前腔静 脉 . 静 穴 位 注射 在 后 海 穴 、 风池 穴 。 首 免 需 卡 猪 耳标 . 标卡在右耳。 耳
25 建 立 免疫 档 案 .
消 毒 .以 彻 底 消 灭 存 在 于 养 殖 环 境 中 的 病 原体 . 少 疾 病 的发 生 . 证 猪 体 感 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