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发展研究——基于大理扎染
大理白族扎染技艺的旅游开发分析研究

大理白族扎染技艺地旅游开发分析-旅游管理大理白族扎染技艺地旅游开发分析左文君邹建琴扎染技艺是大理白族古老地民族风情和独特工艺,是人们喜闻乐见地传统民间印染形式,蕴含着白族地民族智慧和文化特征.但随着商品经济地发展,如何对扎染技艺进行良好地旅游开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地问题.文章浅析了白族扎染技艺地旅游开发价值、开发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供借鉴.一、白族扎染技艺地源流及发展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地纺织品染色技艺,在云南大理称其为疙瘩花布、疙瘩花,因大理是其主产地之一,染布者大多是白族,故又称其为大理扎染、白族扎染.根据史料记载,白族先民最早地纺织活动是在新石器时代,大理扎染是明朝时从中原传入,后来通过当地人地改进和创新形成了具有大理地方特色地民族民间手工艺.在盛唐时期,扎染己在白族地区成为民间时尚,扎染制品也成为向皇帝进献地贡品.改革开放后,白族扎染曾一度深受日、韩客商地青睐,但近些年来,由于白族扎染生产效率低下,在市场经济地冲击下,曾几度濒临灭绝.二、白族扎染技艺地旅游开发价值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理旅游业迅速发展地背景下,扎染技艺具有极高地开发价值.(一)文化价值随着旅游者趋异心理地变化和好奇心地增强,旅游资源地文化内涵显得十分重要.白族扎染是传承了千年地民族手工艺,它地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地商品属性,更在于它地文化属性.首先,扎染具有无法替代地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白族扎染历史悠久,尽管在传承过程中有所变化,但其文化内涵亘古不变.纯手工地扎花技法,即使是现代先进地科技也无法替代;板蓝根传统染料地提取和运用,深刻地展现了白族人地智慧.其次,扎染工艺展现了白族人民地美好品格.扎染制作程序复杂,但它能传承至今,这体现了白族是一个勤劳细心、质朴善良,诚实热情地民族.再次,白族扎染图案地文化意蕴独特.每一幅扎染图案,都展现出白族人对生活地理解和认识,是白族生命风采和民族特征地物质展现,蕴含他们对人生地追求和希望.图案多取自大自然,讲究对称,这体现了白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理念.最后,扎染地蓝、白颜色有纯朴、真挚、博大、吉祥等义,也有一清二白,内心坦荡地寓意,这体现了白族地审美特质.(二)经济价值由于品牌效应,扎染技艺在助推大理经济腾飞尤其是对周城旅游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调查得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扎染对周城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地提升意义重大.周城村过去人均年收入81元,是一个远近闻名地穷村.周城民族扎染厂创办后,扎染产品成为大理外贸出口产品地主要种类之一,产值从1984年地2万元上升到1997年地800万元,年均递增72万元.为满足国内外游客地需求,在不断创新工艺,增加花色品种地同时扩大生产规模,扎染生产由原来地几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规模地18个小厂,解决了1万多名农村妇女地就业问题.目前,大理市地扎染产品已经远销日本、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产值超过1亿元.扎染产品已有250余种,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每年为国家创汇200多万美元.与大理其他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扎染占旅游业收入比重平均为26%(如图所示),真正成为周城增收致富地一项支柱产业,使周城村被大理市政府命名为“亿元村”,“小康村”.(三)生态价值白族扎染一般使用纯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等无污染地天然原料,不含化纤等有害物质,克服了现代化学织物和染料对人体健康地副作用,这体现了原料地生态性.同时,扎染布这种环保布料制成地生态服装符合21世纪地“环保风”,与现代人返璞归真地内心需求相契合,穿着生态服装,给人健康、舒适、回归自然地感受.衣物丢弃后,在地下两年后会自动分解,不会加重环境负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纯手工地制作过程会降低环境污染或使其接近零污染,把对自然地损害降到最低,与生态环境和谐.另外,白族扎染图案取材于自然,贴近生活,体现了白族人民热爱家乡、热爱自然地情怀,也是白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真实写照.(四)艺术价值白族扎染可以说是一幅传承了千年地艺术作品,承载着白族人地情感和希冀.从艺术上来讲,扎染作品具有独特地美感和鲜明地艺术特征.随着化工时代地到来,传统民间艺术将以更大地情感容量进入高层次地、高雅地生活,成为民族文化回归地一种标志.(五)其他价值扎染不仅具有以上所述一些价值,还在激发民族创造力、塑造民族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实现民族教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三、白族扎染技艺地旅游开发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开发现状1、扎染产业发展历程1996年,扎染原产地——周城村被国家文化部授予“白族扎染艺术之乡”,2006年,扎染技艺被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1997年至2007年,扎染产业发展达到高潮,自2008年开始进入衰退期,形成它独有地生命周期(如图2所示).经访谈得知,无论从区域范围、产业类型还是发展过程来看,周城已成为大理白族扎染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地重要增长极.但现阶段,扎染地旅游开发已进入了衰退期.2、白族扎染旅游开发现状由于大理地方政府地重视,加上扎染自身地旅游开发价值,周城村优越地地理条件、丰富地自然资源以及浓郁地白族风情等优势,目前,已形成了以路代市地商贸旅游一条街,专门集中销售扎染.大理地各旅游景点、餐馆、超市也都设有风格不同地扎染销售点.但从总体来看,周城扎染文化旅游产品地开发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原生地静态开发[7]形式.具体体现为:一是对扎染旅游产品中地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二是缺乏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难以激发旅游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三是产品开发层次和整合程度太低;四是宣传力度不够且方式过时.因此,扎染产业从2008年至今,产值不断下降.(二)扎染旅游开发中存在地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扎染技艺在旅游开发中存在地问题,对旅游者和当地人进行调查访谈,结果如下:由上图可知,扎染技艺旅游开发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偏重“商品化”展示,忽略文化内涵白族扎染技艺是一种已有千年历史地手工印染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地重要价值在于它丰富地文化内涵.但随着旅游产业地发展,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这项技艺被商品化、舞台化,使其丧失最宝贵地文化意义.2、旅游产品“变质”,无法塑造精品传统扎染工艺品使用天然植物染料—板蓝根进行染色,且全部工序由手工完成,而现代扎染制品采用化学染色大面积代替植物染色,使作品失去板蓝根所带来地医疗保健功能.另外,由于人才流失,扎花、染色后继无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先进机器制作逐渐取代手工制作,扎染丧失原生性.此外,即使制作出质量较好地扎染作品,但由于包装粗糙,其美观性降低,无法引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总之,现代扎染质量低下,产品褪色严重,无法形成精品.3、开发层次低,缺乏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旅游者消费需求追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主动参与,在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地转化过程中,更加要注重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知和改变心境地动机.白族扎染技艺具有深厚地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游客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满足其预期愿望.然而,扎染一直以来以布料制品为实物载体进行展示,虽然品种和图案不断创新,但已陷入无趣、僵化、呆板地旅游形象,无法满足游客地猎奇心和参与体验地愿望.4、观念滞后,资金缺乏,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标签是巨大地旅游品牌,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地观念已过时了.在调查中发现:28%地外国人听说过扎染,62%地省内游客知道扎染,而外省人只有13%地人听过扎染.这充分表明,对扎染技艺地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调查还得知,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和政府扶植,越来越多地私人作坊和扎染工厂濒临倒闭,此项技艺地传承人也有另谋他行地打算.(三)原因分析扎染技艺旅游开发不到位,原因可能如下:1、现代社会结构地改变扎染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已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地关键时期.先进科技和文化传媒已渗透到民族传统文化中,打破了人们地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扎染地旅游开发和传承受到了挑战.在当代工业社会和时尚潮流地冲击下,传统扎染已向现代扎染转变.最明显地是工业燃料地使用和工业化地生产模式,导致扎染发生了“质变”,失去了独特性.2、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地改变社会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融现象日益明显,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人们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迅速瓦解.信息化和先进科技改善了人们地物质生活,使人被“物化”,消费方式也随着改变.人们更多追逐时尚潮流、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等现代文化而忽视传统扎染地存在.3、旅游开发本身带来地影响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积极效应地同时也会伴随着消极影响.旅游产业作为一种商品经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迎合旅游者地需要,旅游开发商忽视传统文化地精神意义和艺术内涵,随意改变传统文化地艺术设计形式,使其粗糙、简单地舞台化、商品化.白族扎染也不例外,染料被替换,手工设计改机械制造,图案不断变化,最原生态地东西不断萎缩和失真.四、加强白族扎染技艺旅游开发地策略(一)追根溯源,让扎染技艺后继有人扎染技艺地“根”在于它丰富地文化内涵和原生性.因此,扎染技艺地历久弥新与传承者密切相关.从这一角度来看,传承者应精通扎染制作地每一道工序,在保住其原生性和文化内涵地基础上,将自己地技艺代代相传.所以,可以依靠教育地力量,将与扎染相关地知识编写成乡土教材,并请资质较高地传承者来教授课程,请专业地技术人员教学生制作扎染.由此,等他们毕业之后,可以进入扎染行业做技术人员.这样,扎染技艺将后继有人,市场上将出现做工精细地扎染制品.(二)中间商多元开发,加大宣传,塑造精品1、营造氛围,活态开发白族扎染技艺地旅游开发需依赖扎染地文化内涵,只有将扎染文化社会化才能为其开发提供持久动力.首先利用各种措施,培养全民对扎染地审美和喜爱之情,营造扎染文化氛围,实现扎染地活态开发.2、白族风情,体验式开发体验经济是一种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地体验而产生地一种个性化消费经济形态.消费者在参与地过程中,获得了美好地独特体验,也为此付出相关地费用.基于体验经济理论,可以在以前静态实物展示和原生地静地开发地基础上,将白族风情和文化意义融入扎染技艺中,进行参与式式开发,让游客经历不同感受地旅游体验.(1)“当一天周城人”依靠周城地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利用百姓现实生活地吸引力,在尊重白族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地基础上,让普通旅游者扮演周城人,体验当地居民地生活,感受扎染文化地魅力.游客走入当地村民家中,既能吃到真正地白族风味,又能观看和学习甚至亲自动手制作扎染,临走时,可以将自己地“作品”带走作为旅游纪念品.这样,不仅满足了游客地猎奇心,使这一趟旅行更有意义,而且促进了扎染地销售.(2)“观产品,访作坊,寻文化”游客地好奇心非常强烈,利用这一心理现象,可以将扎染开发成一种探究体验式旅游产品.游客可以在扎染博物馆、旅游商店和居民家里看到各式各样精美地扎染作品,利用他们“这些东西是如何制作出来地”这一好奇心,带领游客参观私人作坊和扎染工厂,让其体验并学习扎染工艺品地制作过程,又根据游客地疑问“这些图案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工序、染料为什么又是这样”,带他们走进文化艺术馆,使其尽情领略扎染文化地风采.这种层层深入,步步探寻地旅游项目,能使游客得到充分地满足和体验,还能吸引更多旅游者.3、精益求精,塑造品牌让扎染回归传统,打造扎染精品.在染料地选择上,仍使用板蓝根等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充分发挥植物染料地消炎、保健功能;在制作工序上,仍采用纯手工制作,保住扎染技艺地原生性.制作出高质量地扎染后,也不能忽视扎染地包装,采用简洁、精美地包装能增添美感,诱发消费者地购买欲望.在质量保证地基础上,塑造扎染品牌.品牌效应代表产品地功能、可靠性、服务、性价比等核心内容,代表企业地形象和对消费者、环境生态和社会地责任.旅游产品如果没有品牌,在市场上很难立足.首先,建立民族扎染博物馆,整理收集优秀扎染工艺品,培养专门地导游员进行讲解,使展览与销售同步进行.然后,在政府地支持下,将周城民族扎染厂打造成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作坊地发展,建立周城扎染文化旅游产品产供销一条龙地服务渠道.4、加强宣传,扩大客源旅游产品形象地塑造,不能单纯依赖于实物本身,如能给予人们一种视觉、听觉上地冲击,必定会使旅游者对该产品产生更加深刻地印象.首先,可以打出以养生、健康为主题地广告语来加强对扎染地宣传;其次,可以利用周城地地理优势,将扎染放在蝴蝶泉、大理三月街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塑造地大环境中进行整体营销.具体而言,可以借助旅游交易会、展览会等契机,在相关展厅展示扎染作品,让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知道扎染品牌;再次,制作宣传片,比如拍摄题为《让扎染飞》地影片,在旅游卫视等媒体上播放,让更多中外游客来感受扎染地魅力.(三)政府引导扶植,沟通协调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是旅游开发地先决条件.作为中间人地政府,应该使扎染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持续开发和传承.首先,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支持,制定能够引导扎染开发地政策和保护制度.其次,建立周城扎染旅游开发示范基地,让其带动扎染业地发展.最后,协调好扎染传承人、旅游开发商和旅游者地利益关系,尽量在促进扎染业腾飞地同时能够保护好扎染地原生性和独特性.五、结语大理白族扎染技艺作为独具价值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旅游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应以营造文化氛围为前提,彰显文化内涵为核心,以适应市场和时代需求为目标,结合地方实际,让扎染传承人、旅游开发商和政府三方形成合力,对扎染进行科学合理地旅游开发.(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b5E2RGbCAP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p1EanqFDPw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DXDiTa9E3d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TCrpUDGiT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5PCzVD7HxA。
大理扎染博物馆介绍

大理扎染博物馆介绍大理扎染博物馆是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的一座博物馆,专门展示和介绍大理扎染艺术的历史、演变和技艺。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座博物馆的一些特点和亮点。
大理扎染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专门展示扎染艺术的博物馆。
大理扎染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博物馆通过展示大量的扎染作品,向人们展示了大理扎染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博物馆以展示大理扎染艺术的历史演变为主题。
通过一系列的展览和展示,博物馆生动地展示了大理扎染艺术从起源到发展的历程,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到这门艺术的卓越之处。
同时,博物馆还通过具体的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观众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大理扎染艺术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博物馆注重扎染技艺的传承和弘扬。
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大量的扎染作品,还设置了专门的培训和教育区域,为对扎染艺术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这对于传承和发展大理扎染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扎染艺术展览和活动,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博物馆还注重与其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博物馆经常与其他博物馆和艺术机构进行合作,举办联展和交流活动,使大理扎染艺术能够更好地走出国门,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对话和碰撞,为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灵感和创意。
大理扎染博物馆作为一座专门展示大理扎染艺术的博物馆,通过展示大量的扎染作品和介绍扎染艺术的历史演变,向人们展示了大理扎染的独特魅力。
同时,博物馆还注重扎染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为对扎染艺术感兴趣的人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与其他文化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博物馆为大理扎染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理扎染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丰富了大理的文化艺术资源,也为大理扎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扎染调研报告

扎染调研报告扎染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扎染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自古以来就在中国盛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扎染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扎染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推动扎染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针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问卷,调查了他们对于扎染产品的了解、关注度、购买意向等方面的问题。
随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扎染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相关问题。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消费者调研结果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得知,目前扎染在消费者中的知晓度较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扎染产品展示出浓厚的兴趣。
消费者对于扎染产品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设计感和质量上。
同时,价格也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扎染在年轻一代中较为流行,这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2. 经营者调研结果分析调研中我们还采访了一些扎染经营者,了解他们对于扎染产业的认识和未来发展的看法。
经营者普遍认为,扎染作为一门传统工艺,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融合,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经营者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人员技术能力不足等。
因此,培养更多的人才和加强合作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
四、问题和建议1. 市场研究不足:目前对于扎染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喜好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2. 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扎染作为一门工艺,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和设计能力。
因此,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提升,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创新能力。
3. 加强合作和交流:扎染产业现在还存在着较为分散的生产和销售格局,需要加强行业内外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扎染产业的发展。
五、总结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了扎染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扎染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需要加强市场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并加强行业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以推动扎染产业的发展。
白族传统扎染艺术在现代日用品中的设计探讨

白族传统扎染艺术在现代日用品中的设计探讨最初我想了解扎染这门古老的技艺是因为完全被它的自然缤纷的艺术特色和其具有多样的民族性所吸引,随着逐渐对它加深了解,扎染那具有饱含情感的艺术特征,技术和艺术表现性自由度的高超,以及那无穷的艺术魅力诱发了我去探索它的兴趣,初次尝试就有不小的收获,于是便深爱上了这一奇特的民族民间工艺。
在我看来,它的艺术特征不仅表现在独特的制作技法、肌理表现和古朴的色彩中,同时,扎染艺术就是一种糊口智慧和艺术审美的结合物。
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扎染技法,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图案也因自然环境、社会情形、经济状况以及宗教信仰、文化类型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使扎染艺术异彩纷呈、丰富多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门古老的防染技艺正在逐渐流逝,在不断探索扎染技艺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本民族传统,自觉以民族文化艺术为基础,继承中国工艺美术的优秀传统,将民族工艺文化融入现代工艺设计,让它以多种形式、多种姿态呈现在人们的糊口中,为人们使用,为人们欣赏。
一、白族扎染艺术的历史溯源白族是聚居在我国云南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扎染是白族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古称“绞缬”,又名“撮缬”,“撮晕缬”。
缬,是指色彩斑斓的意思,后来在民间也指染色显花的织物和染色显花的方法。
扎染是用线、绳对布料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然后放在染液中煮染,因为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面料染色不均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面料上就会呈现奇特的色彩纹路。
因为线、绳扎结面料,从而起到对染料的防染作用。
并且,因为扎结中绳线捆绑的松或紧,会在面料上产生局部染色深浅、明暗渐变的色晕效果,这正是扎染工艺的奇特之处。
扎染工艺有着悠久历史。
据史书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染采纹秀”的工艺。
宋代《大理国画卷》所绘跟随国王礼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的布冠套,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十分相似,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大理白族扎染艺术浅析

大理白族扎染艺术浅析【摘要】云南大理周城村的白族地区,扎染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传承至今。
是白族人民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结晶。
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崇尚自然,朴素静美的审美特色。
本文从历史发展背景、工艺特色、纹样造型几个角度,探讨这颇具审美价值的白族扎染。
【关键词】白族;扎染;工艺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昆明、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也有分布。
其中大理白族地区被称为“扎染之乡”。
全村一千五百多户白族居民,每家每户都与扎染有着不解之缘。
大理城随处可见的扎染制品:围巾、帽子、t 恤、桌布,应有尽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都会选择购买特色的扎染制品留作纪念。
白族扎染从简单的花鸟图形发展到今天1000多种扎染纹样,进过了几代人的辛勤努力,把白族扎染发展成今天一种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手工艺术,融入了无限的人文情怀,在机器化大生产的今天显得别具一格。
一、扎染历史背景扎染,古称“扎缬”“绞缬”,也俗称“印花布”或“扎花布”。
云南大理白族的扎染在2006年已经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扎染历史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南北朝时期,扎染制品已经用于服饰,使用地区广泛。
据《二仪实录》记载,扎染“秦汉间始有,不知何人造,陈梁间贱贵通服之”。
新疆的阿斯塔拉古墓出土的东晋的绛地绞缬绢,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扎染实物,由此可以看出东晋时期的扎染工艺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至南北朝时期,扎染技术更日趋成熟,梅花形和鱼形纹样已经普遍用于当时妇女的服饰。
唐代的扎染技术更是发展迅速,流传广泛。
染料品种也比以前更丰富,染色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制作工艺也比以前更加精美。
据《唐史》记载:“衣青碧缬,平头小花草履”。
这从出土的唐三彩俑上更可以看到衣青碧缬的基本样式。
使用扎染物品已经在民间蔚然成风。
妇女的服饰、男子的袍服、家用的幔帐、屏风、门帘和床单等等,也都用扎染制作。
大美无言,境取自然——大理白族扎染设计的美学内涵

探索研究[摘 要]当今社会,国家逐渐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扎染作为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质朴的美感、淡雅的气息和隽永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弥补了当前人文艺术的缺失,促使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探索、理解和思考。
扎染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目前的发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品质差、设计程式化严重、缺乏创新、传播面小、影响力缺失。
因此,对扎染艺术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扎染设计的历史溯源,寻找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挖掘其蕴含的人文精神,探讨其传承意义,使更多的人关注云南大理的扎染艺术。
[关键词]白族;扎染;设计;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5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8-0037-03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庄雅清.大美无言,境取自然:大理白族扎染设计的美学内涵[J].天工,2023(8):37-39.庄雅清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大美无言,境取自然—大理白族扎染设计的美学内涵作者简介:庄雅清(2001—),女,傈僳族,云南鹤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一、扎染的历史简介扎染工艺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根据现有史料记载,大约可以追溯到秦汉。
扎染工艺繁盛于唐代,在宋代逐渐走向没落。
明清时期,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已经掌握了较成熟的扎染技艺。
云南大理的周城村是扎染的主要产地,由《云南志》中记载的“锦文颇有密致奇采”和郑回撰写的《南诏德化碑》“大利流波濯锦”可知,早在南诏国时期,扎染已经在大理出现,当时的喜洲是闻名遐迩的锦城。
大唐盛世,经济高度发达,综合国力强盛,扎染顺应时代的浪潮也发展到了鼎盛,当时很多社会名流将扎染作为一种时尚,大量的扎染作坊相继出现。
唐贞元十六年(800年),南诏国派了一批演员去参演《南诏奉圣乐》,演员中有人穿的舞蹈服“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革”。
但是在北宋时期,因为扎染制作极其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于是被朝廷明令禁止生产。
核心素养下非遗美术课程开发与研究——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

表1一、核心素养要求下非遗美术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开发、设计个性化的非遗课程提供了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生要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动创造性的同时,要向学生强调核心素养在他们未来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
二、课程开发的内容该课程的开发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要求学生要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学习需要知识的积累,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在一节课内是难以完成的。
因此,教师需要考虑将课程开设为两节以上,并设置为单元形式,将问题情境渗入单元。
1.扎染初中课程设计导图见表1。
核心素养下非遗美术课程开发与研究——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朱霞摘要:在强调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面临改变。
该文以扎染课程为例,从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大概念、基本问题、问题情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等几个方面,阐述核心素养背景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大概念非遗课程白族扎染扎染,一生不能不学的艺术第一课:化身讲解员1.扎染溯源2.扎染原料3.扎染工序4.扎染纹样第二课:小小设计师1.初步体验扎染全过程2.扎染传统简单纹样3.传统扎染艺术品制作4.扎染服装创作第三课:染出来的生活1.扎染墨画制作2.扎染元素与生活3.扎染衍生品创作第四课:扎染,一生不能不学的艺术1.布展2.作品展示与交流2.课程设计思路及理念扎染作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传统手工染色技艺,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图案设计,生动活泼的艺术表现力深受世人的喜爱。
以扎染为核心的美术课程内容和作品形式多种多样,但很少有人会想到它与生活实际相关。
该课程涉及扎染与生活创意品的制作、文创产品制作,意在缩小扎染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通过扎染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图像识读能力、美术表现能力以及对扎染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理解。
大理白族扎染营销策划方案

大理白族扎染营销策划方案一、市场分析1. 扎染市场的潜力目前,扎染已成为时尚界的热门元素,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扎染不仅可以应用于服装、家居等领域,还可以成为街头时尚的代表。
据市场调研,扎染市场的年销售额达到数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
2. 大理白族扎染的竞争优势大理白族扎染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工艺技术,与其他类型的扎染相比,更具有文化内涵。
大理白族扎染的图案多样性和色彩丰富度都非常出色,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大理白族扎染以手工制作为主,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二、目标市场1. 年轻消费者年轻消费者是扎染市场潜在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他们对时尚敏感,愿意尝试新颖的文化和艺术元素。
通过将扎染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2. 游客市场作为旅游胜地,大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这些游客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通过将大理白族扎染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可以吸引更多游客购买,并进一步推广扎染的独特魅力。
三、品牌定位1. 扎染艺术的代表将品牌定位为扎染艺术的代表,强调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通过与当地白族文化和传统相结合,强调大理扎染的独特性和特色。
2. 品质与时尚并重注重产品的品质,以确保消费者的满意度。
同时,根据时尚潮流进行设计,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营销渠道1. 实体销售店通过在大理地区开设实体销售店,提供扎染产品和相关周边产品。
在店内展示扎染的制作过程,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2. 线上销售平台在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开设在线销售店,使产品更容易接触到国内外的消费者。
通过线上平台,可以提供更多的商品信息、实时的优惠信息、快速的交付服务。
3. 旅游景点销售与当地旅游景点合作,在景点内设立销售点。
这样可以利用旅游胜地的人流量,吸引更多游客购买扎染产品。
五、品牌推广策略1. 品牌形象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品牌形象宣传。
组织品牌发布会,向媒体和消费者展示品牌的特色和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原料 ,这表明原材料作为保持大理扎染企业核 心竞争力 的
重要性。
2 . 大理喜洲镇周城 白族 自然村扎染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 2 0 1 4年 2月 , 周 城 以家庭作坊式 生产 为主 , 共有 3 O多
2 . 设施 。 数据显示 “ 设施” 的得分为 6 . 8 3 , 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 ,
析” ( y n u y 2 0 1 3 8 8 )
摘
要: 近年 来, 针对云南 少数 民族特有 的手工艺产品进行保 护与开发 引起 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 重视。其 中, 大理扎染作为少数
民族 民间工艺品 的代表产品之 一 , 目前 多以手工制作 家庭作坊 生产为主 。本文在 对大理扎染行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 通过 GE M 模 型探 讨 了大理扎染企业集群竞争力 , 找 出制约大理扎染行业产业化的瓶颈, 对加速云 南省 民族 民间手工艺产业化进程有 着重要 的
放上扎染制作 流程及产 品样 品以吸引顾 客注意 , 进行 网销 , 扩 大 及时做 出正确的市场策 略, 不断推出迎合不 同层次 的新产品。 销售市场 。在政策方面 , 周城村政 府、 喜洲镇 政府通过削减赋税 、 民族文化遗产补贴、 无息贷款等途径给予周城扎染产业大力支持。 =、 大理 扎染产业 的 GE M 模型 3 . 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 。 从上式可 以看 出这一因素得 分为 4 . 5 。相 比于其他 民族工艺品生产企业 , 大理扎染行业 的作 坊式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少数民族特色工艺品发展研究
— —
基 于大 理 扎 染 的 GE M 模 型分 析
明 谭文珍 孟 醒 奎 翔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闭菽珍
刘
基金项 目: 第六 届云 南大 学研 究生科研 刨新 项 目“ 以家 忘为 生产单 位的少 数民族 特色 工艺 品发展研 究 一基于大 理 扎染 的 GE M 模型 分
意义。
关键 词 : 扎染产业; G E M 模型 ; 产 业化
一
、
大 理 扎 染 行 业 的发 展 现 状
大 理扎 染工业主要集中在大理喜洲镇周城 白族 自然 村与大
理巍山彝族 回族 自治县 ,下 面分地 区介绍大理扎染工业 发展 的
现状 。
鞠 色 S x 哺潮
÷ J 】 巷 搠 2 s x { l l , t ( D t ÷ D 缸 Ⅺ 2 + 5 x
家族式 的组织模式倾 向于 自给 自足的封建小农 式生产 。近年来
参照 G E M模 型 6因素设 计调查 问卷 以及根据调 查 问卷 结 随着市场 经济 的不 断深 化发 展 , 出现了板蓝根商业种植 , 为扎染 果、 相关统计年鉴 和实地调研访谈 , 采取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个 影 行业 提供 了高品质的天然原 料。 在供应商和相关辅 助产业 中, 可 响 因素 的权重 。然 后根 据 G E M模型的 6个因素 , 结合大理扎 染 以直观 了解 到本地供应 商的专业 化水 平是本因素 中唯一 高于全 行业 的特 点明确 与大理扎染行业集群相关度较高的各个 因素的 国平均水平 的组成要 素。低 水平 的行 业间交流与合作 以及 落后 内部组成部分。最后 , 应用 G E M模型进行计算 , 得 出大理扎染企 的生产设 备有赖 于行业协会 发挥 出更 大的作用 ,切实需要 转变
家家庭作坊生产扎染产品 , 其 中规模较大的有五家 。周城扎染 制 具有一定优势。近年来 , 当地政府制定一系列有利于扎染行业发 品 的产销 渠道 主要 有两种 : 其一是 以产定销 , 分 散销售 , 这是 周 展 的政策 , 为大理扎染行业创造了 良好 的商业环境 , 大理扎染行 城销售扎染产 品的传统产销方式 ; 其二是 B 2 C销售 , 如在 淘宝上 业对外招商引 资的吸引力逐 年增强 ,这使 得大 理扎染企业能 够
f 汨t 手 ) x f 母 ) x 争 D I ¨ = 2 s x f f 7 . o l ÷ 6 , 8 3 ) x } 4 5 +
1 ' . 8 1 ) f 5 . 7 6 + 7 矗 s ) 1 镡 ; L 5 《 1 3 ¨髯 窜 3 1 1 2 8 j ∞ b 摊3 I 6 l
1 . 资源 。从 上式可看 出“ 资源” 的得分为 7 . 0 1 , 远 远高于全 国 平均水平 ,表示大理扎染行业在资源方面具有一定 的优势 。从
“ 资源 ” 指标 的各组成部分来看 , 劳动力供 给是短板 , 这也在一定 要原因在于人才的培养逐渐使得劳动力平均成本升 高 ,靠手工
减少征收扎染产商 的赋税 , 并给予扎染企业 出口补贴 , 扎染企业 程度上反映 了民族传统文化产业普遍存在招工 困难 的问题 。主
1 . 大理巍 山彝族 回族 自治县扎染工业发展现状
大理巍 山彝族 回族 自治县主要以家庭 企业 为主 ,截 止 2 0 1 3
其 中 D 。 , D 2 , D D D , D 依 次代表 资源 、 设施 、 供 应商 和相 关
年, 巍山县共 有 7家扎染厂 , 全年生产扎染 布 9 8万米 , 其 中 4户 辅助产业 , 企业 的战略 、 结构与竞 争 , 本地市场 与外 地市场 因素 企 业还取得了 出口自营权 。巍山县扎染制 品的产销渠道 主要是 得 分 。
以销定产 , 批量 销售 , 市场多集 中在 国外 , 多与 日本 、 韩 国等外 国 客商 间的交往合作 。 近年来 , 扎染 业作为全 县“ 十二五 ” 期 间的支 柱产业之 一被 加 以重点扶持 , 县委县政府不仅给予产商无息贷款 的优 惠政 策 , 得 到不断发展 , 为农村劳动人 口就业开辟 了一条广 阔的渠道 , 为 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 出了积极 贡献 。 对影 响大理扎染行业的 6 个 因素分析如下 。
制作 的大理扎染行业 等一 系列 少数 民族工 艺品在原有 销量 、 利
2 0 1 4年 , 巍 山县 开展 民族文化项 目建设 , 下一 步 , 将 做 民族 润下降的情况下 , 无法 承受 高成本 的生产 。 原材料供给分数高于 文化展示 区, 让销售 、 展示 、 旅游 、 文化 、 经济一 体化 结合 , 促进 扎 全 国水平 ,这是 因为大理地 区广泛分布着 品质优 良的板蓝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