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含义与发展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旅游相关的文化现象和活动,包括景区内的建筑、庆典活动、传统手工艺品、传统节日等等。
以下是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
旅游产业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为基础,通过旅游活动来向游客展示。
旅游文化作为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正是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文化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以旅游目的地为中心的产业链,它涉及到酒店、旅行社、交通等多个产业领域。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旅游目的地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旅游,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
中国的西安以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旅游文化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了更高的重视。
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在中国的古镇,人们通过旅游活动对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进行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旅游文化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旅游活动是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使得不同文化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的机会。
通过旅游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等,增加了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旅游文化的传播和保护,使得旅游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角色。
旅游文化的内容及含义

旅游文化的内容及含义1、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它包括:中国旅游文化传媒、中国历史文化、中国宗教文化、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旅游文学、中国饮食文化等。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旅游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因此,旅游文化的综合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2、旅游文化的综合性可以分为:旅游文化主体成分、动机的复杂性;旅游文化客体形态、价值取向的多样性;旅游文化媒体形态、分布的广泛性等特点。
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诸多要素及相关的服务各方面。
人们参观各地的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特色文化,品尝各地的特色小吃等都属于对旅游文化综合性的解读,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旅游文化的综合性进一步的认识。
3、由于旅游本身,由于时间和空间的特性,由于旅游者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人们对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活动,旅游文化作品的认识不同,使旅游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格局。
含义:“以山比德,以水比智”是一种以道德眼光去寻找人与自然山水内在精神契合的审美观。
根据儒家孔子“比德说”,是将自然审美对象的特征同人的某种精神品格相对照,从中意会到自然物中所表征的某种道德人格。
即自然界的美和人的道德情操相联系,自然界物质之所以美,是因为其某些属性特征与人相通。
所以所见景物与人的性格相媲合。
比如《管子水地》中说,“夫水淖弱以清,而好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
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
”管子对水的审美观,实质上表现出他对君子美好品格的审美观,以对象物的外在特征来象征和比况某种人格精神。
“近游观”中,推崇“郊游”是以孝为道,即父母在,不远游。
“远游观”中,提倡“游而有方”是游而怀有大志。
《旅游文化概述 》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旅游文化概述 • 旅游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 旅游文化的类型 • 旅游文化的影响与传播 • 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案例分析
01
旅游文化概述
旅游文化的定义
1 2
3
旅游文化定义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提升当地品牌形象
旅游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提升当地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 游客前来旅游,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优化当地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促使当地加大对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投入,优化产业 结构,提升产业附加值。
旅游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1 2
增强当地文化自信
旅游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 历史背景,有助于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信和归属 感。
03
旅游文化的类型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
总结词
01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是指以自然风光为依托,通 过旅游活动展示自然之美和生态价值的文化类
型。
总结词
03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具有生态保护、环境教育和 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
意识和生态素养。
详细描述
02
自然景观旅游文化包括山岳、湖泊、海滩、森 林、草原等各种景观,通过观赏、探险、休闲 等方式,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提升旅游业品质
深入挖掘和利用旅游文化资源,有助 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促进旅游业的高品质发展。
02
旅游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旅游文化
总结词
古代旅游文化以探险、朝圣和商贸为主要目的,展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 探索精神。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

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摘要:旅游文化作为当地特色独立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最外层指的是物质文化,中间层主要指的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
旅游资源最核心的内涵是当地特色的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和核心。
旅游业发展逐步平民化,与当地特色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密不可分,旅游文化成为新兴的经济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引言学习中国旅游文化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支配它的客观规律,包括经济规律和文化规律。
只有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旅游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概念旅游文化不仅仅指的是旅游与文化的相结合,而是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立文化形态,旅游文化指的是人类通过旅游活动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旅游文化的内在核心是文化的价值,以发展旅游业为主体,使旅客与当地之间发生相互关系,旅游文化至始至终以旅游活动为核心。
旅游文化有三个层面的含义,最外层指的是物质文化,旅游当地的自然环境景观和人文风俗,以及在当地特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方式,当地的特色饭菜以及纪念品等,这些是可以被外在感知到的有形的物质文化。
中间层次主要主要是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指的是旅游环境所处的国家或者当地的法律法规,旅游行为文化指的是旅客在旅游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风俗习惯[1]。
旅游文化的核心指的是精神文化,旅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观念的外在行为表现,主要由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部分组成。
旅游文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互对立统一的,物质文化可以被直接的外在感知,容易被模仿,精神文化则是通过渗透自己的观念和情感,必须有意识的摆脱物质文化的束缚,才能被人真正的感知。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重要性1.从旅客角度看,文化因素是导致旅客进行旅游的内在动机国外学者罗伯特·麦金托将旅游动机分为身体动机、文化动机、人际交往动机以及社会动机等。
旅游文化的涵义结构与特征

6、易变性
旅游文化旳易变性是由旅游需要旳易变性所决定旳。旅 游需要旳迅速变化,必然造成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 化旳迅速变化。
旅游文化旳易变性,使旅游文化本身不断出现新旳体现 形式。从老式到当代,从当代到后当代,从地方到全球, 从民族到世界……旅游文化无时无地不在变化,而且把戏 翻新、层出不穷。
二、旅游文化旳本质
旅游文化旳开放性使旅游文化成为不断增值旳充斥活力旳 文化。
在时间维度上,因为当代交通工具和传播工具旳使用,旅 游文化产生旳时间缩短,效率增长;
在空间维度上,旅游文化溢出了老式旳固有疆界,衍生出 新旳价值和意义。
3、多质性
旅游文化由多种要素构成,本土旳,外来旳;老式旳, 有当代旳;精神旳,物质旳兼而有之。
第2章 旅游文化旳涵义、构造与特征
第1节 旅游文化旳含义 一、旅游文化定义诸说
(一)西方旳旅游文化定义
明显偏重于“旅游者旳文化”,旅游文化多指旅游过程 中主客“碰撞”而产生旳多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旳 动态特征(肖洪根,1994)。
(二)我国旳旅游文化定义
(1)有关物质、精神文化总和说(陈辽,漫谈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报,1987,11,10;郁余龙,论旅游文化,中国 旅游报,1989,2)。
(2)构成不同。旅游旳构成从静态要素看,一般以为由旅游 者、旅游业、旅游资源构成;从动态环节看涉及行、食、住、 游、购、娱等。而旅游文化则由旅游体验文化和旅游介入文化 两大子系统构成,与旅游既交叉,又独立。
(3)性质不同。一般以为旅游是一种集文化、经济于一体旳 综合现象,既是精神活动,也是物质活动;而旅游文化总体上 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以精神内涵为关键、物质外显为载体 旳文化。
性; 马波(1998):多元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 沈祖祥(1999):地域性性、连续性、民族性、实用性、
旅游文化教案

的。
旅游文化教案旅游文化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同时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文化。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中进行的,还有很多场合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教育的。
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不仅仅是享受风景,还可以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
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旅游文化教案,让更多的人了解旅游的含义,增强文化素养。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会了解旅游文化的含义和意义,同时了解旅游中不同文化的体现。
同时,教学还将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旅游中增强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旅游文化的含义和意义2、旅游中的文化体现3、如何在旅游中增强文化素养三、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得到启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2、实地实践教学法:在实践中,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们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去学习。
3、交流式教学法: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旅游体验,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发放一些有关旅游的资料,给学生介绍一下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对旅游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旅游文化的含义和意义通过引导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己得出旅游文化的含义和意义。
可以在这个环节中放上一些有关旅游的照片或视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旅游中的文化体现从旅游点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旅游中文化的体现。
可以带领学生去实地参观,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含义。
4、增强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旅游中增强文化素养,例如在旅游中学习当地的语言、品尝当地的特色食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等等。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旅游中注重文化的体现,不仅仅是带走一张照片、一件纪念品,更要获得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5、总结通过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学到了什么,还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旅游中注重文化的体现,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和总结。
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的核心——精神层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国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个概念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中。
旅游文化概念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旅游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中层,精神文化潜沉于文化结构的里层。
旅游文化的结构1:旅游主体文化【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政治主张、思想信仰以及旅游者的职业、生活背景等。
】2旅游客体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文艺文化、景观文化等。
】3旅游介体文化【旅游管理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教育文化、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行规制度等。
】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事象纷繁、特征多样,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旅游文化的功能:旅游文化具有10大功能:保存、认知、教化、启智、愉悦、凝聚、交流、经济、审美、规范功能。
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系统分析法。
研究意义:1 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
2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4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
5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当代旅游文化特征:1旅游目的的多样化2文化动机、回归自然动机强化3参与意识不断增强4自助游、自由行渐成时尚。
旅游主体消费行为中的主要文化表现:1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生态环境、社会环境)2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3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的文化差异表现(在旅游动机强弱上的差异、在旅游需求心理上的差异、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差异、旅游习俗的差异。
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
它不仅仅是指游客感知到的旅游景点、建筑或风景,更是涵盖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是一种深度体验和交流的过程。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旅游文化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经济发展:旅游业是许多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而旅游文化作为吸引游客的核心元素之一,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文化交流:旅游文化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旅游文化,游客可以了解并尊重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增进文化互鉴和友谊。
3.传承与保护:旅游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助于传承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
游客的到访促使地方居民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总结和再认识,并在传承中注入新的活力。
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旅游文化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展现。
•建筑与景观:名胜古迹、风景名胜区、特色村落等是旅游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它们代表了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瑰宝。
•文化活动与节庆:各种文化节庆活动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展览、音乐会、舞蹈表演等文艺活动。
•民俗与传统习俗:旅游文化中的民俗与传统习俗是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
例如,传统婚礼、丧葬习俗、民间故事等。
旅游文化的发展与挑战旅游文化的发展面临一些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利益。
1.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能对环境和文化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确保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文化保护: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地方文化为代价。
应加强文化保护意识,保护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纯正性。
3.文化教育:旅游文化也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对旅游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总之,旅游文化是一个地区或国家宝贵的文化资源,其发展和保护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旅游文化的体验和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地域的了解与友谊,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文化》
5.航海旅行
❖ 秦汉时期我国与日本、朝鲜、越南和印度就有 海上往来。
❖ 东汉未年,康泰和朱应就从海路出使过南洋各 国,撰写了《扶南传》,记述了南洋的景物。
❖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历经30个国家和地区。 他亲自绘制了《郑和航海图》,成为我国第一 部海洋地理图册。
❖ 旅行记有随员马欢著的《瀛涯胜览》,费信著 的《星槎胜览》和巩珍著的《西洋番国志》等。
《中国旅游文化》
❖ 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足迹遍布西汉版图疆域,撰写了名 著《史记》;
❖ 唐宋时期漫游文人的游记甚多,苏轼的《石钟山记》、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 著名的游记;
❖ 学术考察旅游著作有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明朝医 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遍游全国名山大川,考察16省区,著 有《徐霞客游记》,他被世人称为“千古奇人”,他的 书则被称为“千古奇书”;
《中国旅游文化》
法显(334年—420年)西天取经
唐玄奘西行
鉴真六渡日本
《中国旅游文化》
3.文人漫游
古代的文人学者、隐士大夫,包括一些思想家、文 学家、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了探寻某方面的学术文化和 实现人生志向,通过寻访游历、寄情于山水来实现对人 生目标的追求,这些文人在漫游过程中所创造的山水画、 山水诗及散文游记,丰富了我国的文艺宝库。
文官仕游 商业旅游 革命旅游
《中国旅游文化》
文官仕游 商业旅游 革命旅游
《中国旅游文化》
❖ (三)现代旅游文化
劳作性旅游 休闲性旅游 商业、治学旅游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活动需求的阶段及特征
历史阶段 时间 旅游需求
古代旅游 1840年之前 个体需求
近代旅游 1841—1949
群体需求
现代旅游 1949年之后 大众需求
❖ 秦始皇五次出游; ❖ 汉武帝巡游全国名山; ❖ 隋炀帝乘坐龙舟沿京杭大运河南下江都; ❖ 乾隆皇帝游江南。
《中国旅游文化》
帝王巡游
《中国旅游文化》
2.高僧云游
古代以求法、朝觐为目的的宗教活动颇为盛行。
(1)东晋法显出游到达天竺(今印度),把旅途见闻写 成《佛国记》,此书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游记; (2)唐代僧人旅行家玄奘曾到今印度一带讲经求佛,回 国后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3)唐代僧人鉴真六渡日本传佛出游。
《中国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的含义与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含义
1、旅游文化概念的溯源 ❖ 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旅游研究年报》,
这是西方第一本有意识地以旅游文化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旅游刊物。在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中,旅游文化多指旅游过 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
《中国旅游文化》
❖ (3)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 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三要素中 任何一项都不能构成或形成旅游文化。
❖ 本书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中国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的概念
❖ 旅游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旅游活动中, 为了享受和发展,以旅游者为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靠, 以旅游业为纽带,以旅游群体生活和心理互动为形式创 造出的旅游环境、旅游方式、旅游习俗的总和。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6.百姓节庆
据《史书》记载,殷商西周时就 有民间出游活动,主要是观社、观猎、 观乐、观祭祀等,在以后,各代民间 旅游观光不断扩大。
春节团圆
元宵灯会 清明游春 中秋赏月 重阳登高
敬重神道、 祈求丰年、 追求“人
和”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 (二)近代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 (一)古代旅游文化 ❖ (二)近代旅游文化 ❖ (三)现代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一)古代旅游文化
1.帝王巡游
帝王巡游是集视察官吏、暗访 民情、观赏风景于一体的职务旅行 活动。
我国最早有记载的帝王旅行家
是西周的周穆王。
《中国旅游文化》
❖ 《史记·五帝本经》中还有黄帝、颛顼、虞舜、夏禹的巡 猎传说的记载;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重视旅游文化的研 究,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首 次将“旅游文化”作为专业词条收入该书。综合目前 我国关于旅游文化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
《中国旅游文化》
❖ (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 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 (2)旅游文化指的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 种关系的总和。
❖ 明清时期顾炎武遍游华北、西北考察达20年,写成《天 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城志》两部地理名著。
《中国旅游文化》
苏轼
《中国旅游文化》
徐霞客
顾炎武
《中国旅游文化》
4.使节出访
汉武帝时张蓦两次 出使西流, 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